1、2015 届高考政治三轮复习:题型专练+解题技巧+精析精解(十六)认识( 评价)类主观题认识类试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 “如何看待” “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等。此类试题一般从“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怎么办”的角度加以分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在积聚和叠加,有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突发事
2、件。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一些部门和行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材料二 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某市成立了“ 马上就办办公室”,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度,推动形成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1)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的必要性。 (2)任何改革都会引起争议。针对材料二中的做法,有人击节叫好,认为可以
3、集中整治庸散懒拖的不良作风;有人认为是作秀, “原本就是政府部门职责所在、分内之事,没有必要新设一个机构来督促。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 (1)这是由党和政府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是化解当前社会矛盾、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提高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价值判断往往会因人而异,人们认识
4、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评价也会不同。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为标准。(从意识自觉选择性角度分析也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否应该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及其效果要靠最终的实践来检验。解析 第(1) 问,既要从材料一中党政干部存在的问题考虑,还要从政治生活中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第(2)问,要从改革本身考虑 (上层建筑与经济建筑的关系 ),还要从改革引起的争议(价值判断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判断对错(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去考虑。2材料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发现,我国 230 万个村庄中,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
5、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 2005 年的 5 000 个左右减少到如今的 2 000 多个。材料二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保住了这些古村落就可能保住了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保住了传统民俗民风的“活态体现”。材料三 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们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1)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古村落的保
6、护,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 ”的认识。 (2)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古村落的保护,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的理解。答案 (1)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古村落属于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古村落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有利于提升古村落的文化品
7、位和村民的生活水平,使其成为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所以,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解析 第(1) 问,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说“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第(2) 问,注意知识要求是文化生活知识,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分析原因。3材料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气度和品位,它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三国时的低级官吏谢瓒开创了重视教育、奋发向上的家风,他的子孙积极进取,第四代的谢安即官至丞相,谢氏一门出了四公,大诗人谢灵运亦是他的后代。如今传统家风中为了做官
8、而读书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但家风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风建设。但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等原因,家风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不仅许多人没有了家风的观念,甚至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查不到“家风”这个词了。(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重视培育优良家风的必要性。(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家风变迁这一现象的认识。答案 (1)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能够因时而变,就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培育优良家风,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
9、孩子的健康成长。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培育优良家风,既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文化发展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培育优良家风,能够使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符合时代要求,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结构等的变化导致了家风观念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家风的具体内涵如果不能因时而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有可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家风观念的淡漠,一方面使人们的行为摆脱了传统家风中落后因素的束缚,促进了个人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家风中的积极因素也
10、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约和克服。因此,必须自觉培育优良家风。解析 第(1) 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句“ 如今传统家风中为了做官而读书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但家风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不难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第(2)问,注意知识要求,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去阐释。42014 年 3 月 30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1、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国家性质、基本国情和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材料二 最近,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此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两方群体争论比较激烈。实行“弹性退休制”是
12、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推行。(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答案 (1)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特别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保障和落实公民权利。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正确使用好国家权力,以更好地实现公民权利。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有序地行使公民权利。要建立和完善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监督体系,防止滥用国家权力而损害公民权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
13、历史性特征。我国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应随着经济发展、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而变化。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往往因人而异。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争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延长退休年龄是遵循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所以延长退休年龄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行,以更好的维护人民利益。解析 第(1) 问,要明确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需要保障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然后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别阐述即可。回答第(2)问,注意其知识范围要求,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和正确标准,结合材料二中的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的信息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