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测量,本章主要内容: 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测量层次 3、操作化 4、量表 5、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一、什么是测量 美国学者史蒂文斯(s.s. stevens):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物体安排数字。 所谓测量(measurement),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它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属性作定量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水平),同时它也能对事物的属性作定性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类别)。,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
2、,即测量的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我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2、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现实中,我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 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1、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人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给社会测量带来了不可回避的主客体矛盾,使得社会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2、 社会测量的
3、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动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二测量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势必对测量产生影响。 3、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的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第二节 测量层次,1951年,史蒂文斯创立了测量层次(levels of measurement)分类法: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第二节 测量层次,一、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s) 也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
4、与“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由于定类测量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因而必须注意所分的类别既要有穷尽性,又要具有互斥性。 定类测量有两种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第二节 测量层次,二、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s) 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定序测量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等级序列上的差异。定序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大于”与“小于”(属于或不属于)。 既有分别类别的对称性也具有不对称性(大于小于),还具有传递性。,第二节 测量层次,三、定距测量(in
5、terval measures) 也称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定距测量所测出来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需要注意的是,定距测量所得的值虽然可以是0,但0却不具备数学中0的含义。,第二节 测量层次,四、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s) 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所有的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0点(有实际意义的0点)。 定比测量的数据既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第三节 操作化,一、概念、变量和指标 1、概念 是对现实的
6、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由于现实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的类型、结构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所以,概念的抽象程度也有高有低。抽象层次高的概念往往包含多个抽象层次低的概念,并且它是难以直接观察和描述。 概念是命题的建筑材料,而命题则是理论的建筑材料,所以有人把概念比喻成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图示,第三节 操作化,2、变量 就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说,就是包括一个以上范畴的概念,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则叫常量。 变量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首先,构成变量的各个值必须是穷尽的,即每个被调查者的情况都应能归于某个取值中。其次,构成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斥的,即每一个调查者的情
7、况仅属于一个取值,二不能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取值。 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第三节 操作化,3、指标(indicators) 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作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概念是抽象的,而指标则是具体的;概念是人们的主观印象,而指标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第三节 操作化,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从理论思维到经验调查,有着相当的距离,而
8、操作化过程,就是沟通两者的桥梁。 操作化的作用就是将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转变成为我们所熟悉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可以测量的东西。,第三节 操作化,二、操作化的方法 操作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界定概念和发展指标。 界定概念的必要性就是,如果不同的人用同一个概念表达不同的含义,那这个概念就没有用处了。,第三节 操作化,1、界定概念 首先,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列出有关这一概念的各种类型的含义,或总结出各种定义中具有共同性的元素。 其次,决定一个定义。可以直接采用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新定义。 第三列出概念的维度。 最后,发展指标。第一种方式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第二种先进性一段时间的探
9、索性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的初步工作,这些会对研究者发展指标提供极大的帮助。,第三节 操作化,1、界定概念 首先,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列出有关这一概念的各种类型的含义,或总结出各种定义中具有共同性的元素。 其次,决定一个定义。可以直接采用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新定义。 第三列出概念的维度。 最后,发展指标。第一种方式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第二种先进性一段时间的探索性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的初步工作,这些会对研究者发展指标提供极大的帮助。,第四节 量表,1、总加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s)也称总和表或总
10、合评量,它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布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分别计分,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的得分。 总加量表有一个潜在的前提:每一个态度陈述都具有同等的效果,即它们在反映人们的态度方面是“等值的”,不同的陈述之间不存在数量的差别。,第四节 量表,2、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是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在1932年提出,与总加量表不同的是,回答者的回答被分成“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第四节 量表,2、李克特量表(Lik
11、ert scaling)李克特还提出一种消除量表中有问题项目的方法,基本程序如下: (1)围绕要测量的态度或主题,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式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对每一个陈述给5个答案:“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赋予1、2、3、4、5分。 (2)在所要测量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对象进行试测。 (3)统计每位受测者在每条陈述上的得分以及每人在全部陈述上的总分。 (4)计算每一条陈述的分辨力,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陈述,保留分辨力高的陈述,形成正式的量表。,第四节 量表,分辨力的计算方法:先根据受测对象全体的总分排序,然后取出总分最高的25%的人和总分最低的2
12、5%的人,并计算这两部分人在每一条陈述上的平均分;将这两个平均分相减,所得出的就是这一条陈述的分辨力系数。该系数的值越大说明这一陈述的分辨力越高。,第四节 量表,3、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这一量表可以定量地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度及所保持的距离。,第四节 量表,4、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也称语义分化量表,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含义。它在研究小政治群体、态度或更一般性的政治问题时候特别有用。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此量表主要用于文化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
13、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这种表的形式是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每一对反义形容词中间分为七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分数从左至右分别为7、6、5、4、3、2、1。被测量的概念或事物放在量表的顶端,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每一对反义形容词构成的量尺中的适当位置划记号。,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一、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或者说,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的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14、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使用这种方法时候,两次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是完全一样的。,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2、复本信度(parallel-forms reliability) 如果一套测量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复本,则可以根据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这两个复本测量所得的分数来计算其相关系数。,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3、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 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此即为折半信度。,第五节 测量
15、的信度与效度,二、效度(validity) 也称为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结合概念来说,可以说效度是指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 也称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可以说是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2、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 也称实用效度、预测效度或共变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
16、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方式与原有的具有相同的效果,则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3、建构效度 也称实用效度、预测效度或共变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方式与原有的具有相同的效果,则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概念及其特征,物质财富,生活用品,家 具,桌子,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低,小,明确,高,大,含糊,返回,本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测量、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信度、效度、操作化、变量、指标 2、量表的作用是什么?请设计一份测量学习态度的李克特量表。 3、说明概念、变量、指标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