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检查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实验室名称 项 目 编 号 制定日期细胞室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检查 * *年*月*日【目的】指导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检查。【该 SOP 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 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染色原理】作用于短链脂肪酸的酶,称为“非特异性酯酶” 。此酶将乙酸 萘酚水解,产生萘酚,萘酚再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的有色沉淀物,定位于酶活性存在处。【用途】急性白血病的鉴别,急性单核白血病阳性,亦称“单核细胞酯酶” 。【试剂配置】1)固定液,10甲醛生理盐水。2) 0.05mol/L 磷酸缓冲液
2、0.067mol/L 磷酸氢二钠 44ml0.067mol/L 磷酸二氢钾 12ml3)作用液0.05mol/L 磷酸缓冲液 40ml1%乙酸 萘酯(以丙酮做溶剂)0.4ml 振荡。溶解后加蒸馏水 0.4ml坚牢蓝 B,40mgrj 溶解,过滤4)1% 甲绿水溶液。【染色步骤】1固定:新鲜血或骨髓涂片,置 10%甲醛生理盐水中 10 分钟。2水洗:自来水冲洗 5 分钟。3孵育:放入作用液 1 小时。4水洗:自来水冲洗 5 分钟。5复染:1%甲绿染 5 分钟。6水洗:晾干,镜检。【对照标本】染色步骤同上,作用液中减去乙酸 萘酚。【结果判断】阳性反应为棕黑色片块状沉淀,定位于胞浆中。计数方法如下:0 胞浆呈原色。+ 胞浆呈棕灰色,无颗粒。+ 胞浆呈棕黑色,云絮状。+ 胞浆呈黑棕色,云絮状。+ 胞浆呈深黑色,云絮状。【临床意义】在中性 PH 值,用乙酸 萘酚做底物时,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其强度随细胞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巨噬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也偶见,其他血细胞则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注意事项】1.涂片宜新鲜,不超过两天为宜。2.重氮盐的选择,以坚牢蓝 B,坚牢蓝 RR 和坚牢蓝黑 B 重氮盐为好,使酶反应产物呈颗粒状,定位清楚。操作人员 部门主管 质量负责人姓名 王烈 日期 04 年 07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