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第二组,目录,4.1 概述,4.1.1 我国水环境质量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虽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水污染状况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只是得到初步的遏制。改善水环境质量状况,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4.1.1 我国水环境质量状况,(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度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我国每年共排放废水/污水(不含农业、养殖业排放的污水) 536.8 亿吨,COD(化学需氧量)1428.2 万吨,氨氮141.3 万吨。,氨氮,废水/污水量,COD,4.1.2 水污染及其影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
2、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认为活动是导致目前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认为活动造成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气、废渣、农药、化肥等。根据水污染的性质不同,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大类污染。,蓝藻爆发,母亲河遭受肆意践踏,4.1.2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维护水生态平衡为目标,在水污染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计算水环境容量,论证达到水质目标所需的社会经济成本,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可行性,提出阶段性水质改善目标,合理确定规划期间可实现的污染
3、治理任务。,4.1.2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对象: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海洋等水体及利用影响水体的因素。目的:发展经济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技术路线:,拟定规 划措施,规划 方案,提出供 选方案,明确 问题,确定规 划目标,选定规 划方法,4.1.2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主要内容: 1)对规划区域内的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了解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根据水环境现状,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状况,计算水环境容量 3)确定水环境规划目标 4)对水污染负荷总量进行合理分配 5)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 6)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7)提出水环境综合管理与防治的
4、方法和措施,4.2 水环境现状分析,4.2.1 我国水环境现状,我国属于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4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我国水源分布不均匀。由于时间、空间分布与水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水资源问题愈加突出 。 目前,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质危机,水污染问题已构成严重威胁。!,4.2.1 我国水环境现状,4.2.2 水环境现状分析方法,1、污染物排放量调查a工业污染源调查分析b生活污染源调查与分析c非点源调查分析 2、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a评价方法 b 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评价时段 d评价参数 e 评价结果,4.2.3 分级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曾经推荐使用的一种水质评
5、价方法:,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评估,定量地预测未来的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向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弄清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出建设项目和区域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条件的确定,A、评价因子的筛选原则, 按等标排放量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性较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应慎重取舍。, 在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 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 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4.2.4 水环境影
6、响评价, 环境现状监测点, 水文特征和水质突变处、现有水文站、河流分叉或会合处等,B、预测范围与预测点位的选择,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期满后,C、预测阶段,运营期,建设期,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D、预测时段,4.3 水环境污染预测,4.3 水环境污染预测,水环境污染预测就是在水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成熟的数学模式,对未来的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其目的是预先推测经济社会发展到到某一水平时的环境状况,科学的编制水环境保护规划,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服务。其内容包括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和水质预测。,4.3.1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7、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1)排污系数递减率法:,2)万元GDP排污系数发:,3)年排水系数法:,(2)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1)人均污水排放系数法:,2)年排水系数法:,1.工业排污量预测,4.3.1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2.污染物排放量预测,(1)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预测:,(2)生活污染物排放量预测:,4.3.2 水质环境,目前,通用的水质预测方法是水质模型。选择使用水质模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的合理概念化 2.选择适当的模型维数 3.关于模型的有效性 4.参数的合理选取 5.模型的验证,4.4 水污染规划基础,4.4.1 水环境功能区别,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
8、002) 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4.4.1 水环境功能区别,(1) 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2)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3) 现行水环境功能类别不得降低,2.水环境功能区别,(4) 便于管理目标实现,4.4.2 水污染控制单元,我国一直实施以排污口浓度控制为主的
9、水环境管理政策,污染物总量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立足于水环境质量本身,以控制单元为管理单元,控制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 水污染控制单元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落实水污染控制目标和确定水污染控制的路线和方案单元组成,也是实施环境表面责任制和定量考核的单元,4.4.2 水污染控制单元,1、相对独立性,2、针对性,3、基础资料齐全,划分水污染单元的基本原则:,4.4.3 水环境容量,定义: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环境容量是制定地方性、专业性水域排放标准的依据之一,环
10、境管理部门还利用它确定在固定水域到底允许排入多少污染物。,4.4.3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的意义:1)理论上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和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2)实践上是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观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污染物特征有关。,4.4.3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的应用 : 1)制定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 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是进行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只有弄清了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才能使所制订定的水环境规划真正体现出生
11、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更加经济有效,对水环境的总体质量才能呢个进行有效地控制 3)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应用: 要相对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仅要保证它能提供足够质量的水质合格的水,而且还应考虑它接纳污染物的能力。,4.4.3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1、流域概化模型,2、水动力学模型,3、污染源概化模型,4、水质模型,4.4.3 水环境容量,建立一个实用的水质模型一般需5个步骤:,4.5 水污染控制规划目标,4.5 水污染控制规划目标,区域内水环境改善目标,个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环境治理目标,规划目标包括:
12、,4.5 水污染控制规划目标,在设计水污染控制规划标准体系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1)水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总控制量,(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其他相关指标,4.6 水污染防治方案,4.6 水污染防治方案,存在的问题: 立法强度偏低、显概念模糊 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 未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 未明确规定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仍待完善。 未明确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补偿政策 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难以惠及农村居民 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大,4.6 水污染防治方案,问题形成的原因: 水污染防治立法所涉的相关领域技术含量高 决策者对经济发展仍存在忧虑。 地方保护主义是环境执法的最大障碍 环境责任意识偏弱 水环境污染行为的司法监督体系混 现行体制下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力仍未明晰; 公民参与意识不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时机尚不成熟。,4.6.1 水污染防治方案,防治方案:,4.6.2 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保障,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保障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完善水域水质监测系统完善水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简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运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