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基于空心微珠的防近红外 织物开发,报告人: 常 娟 学 校:西安工程大学,3,论文纲要,0 前言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4,0 前言,空心微珠简介空心微珠是一种球形中空材料,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后,具有吸波、反射特性和防热辐射性能等特殊用途。,5,0 前言,200目空心微珠对其表面进行化学镀铜、镍、银和溶胶-凝胶法包覆纳米TiO2,改善空心微珠反射近红外等性能,并将此功能性材料添加到涂层整理剂中,开发防近红外织物。,6,1 实验部分,1.1 实验材料 1.2 空心微珠纳米TiO2包覆 1.3 织物涂层整理,7,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2、,200目空心微珠;涤纶平纹织物。,8,1 实验部分,1.2 空心微珠纳米TiO2包覆,纳米TiO2溶胶的制备流程,9,1 实验部分,1.3 织物涂层整理 涂层整理剂成分:印花浆UN-404 ,空心微珠,加合成增稠剂糊料 涂层工艺流程为:预洗 烘干涂层烘干Na2CO3 处理水洗烘干,10,2.结果与讨论,2.1 空心微珠及其整理织物表面形貌观察 2.2 复合镀覆可行性分析 2.3 近红外反射性能分析,11,2.1.1 空心微珠表面形貌,左图:包覆纳米TiO2的空心微珠 右图:Ag+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2.1 空心微珠及其整理织物表面形貌观察,12,2.1 空心微珠及其整理织物表面形貌观察
3、,左图为 Cu+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 右图为 Ni +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13,上图是Ag+TiO2复合镀覆200目空心微珠涂层织物表面形貌SEM图。,2.1.2涂层中功能性材料分布分析,2.1 空心微珠及其整理织物表面形貌观察,14,2.2 复合镀覆可行性分析 2.2.1 元素分析,左图:TiO2包覆的空心微珠; 右图:Cu+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15,2.2.1 元素分析,Ni +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 Ag+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16,2.2 复合镀覆可行性分析 2.2.2 X射线衍射分析,现对照标准谱图,分析如下:左谱图的主相为纳米TiO2/52.37,次相为
4、Al2(SiO)3/42.68。空心微珠表面纳米TiO2的含量是非常高, Al2(SiO)3的含量也非常高,,17,2.2.2 X射线衍射分析,左谱图的主相为Cu/82.14,次相为纳米TiO2/6.43。化学镀Cu效果较好,结合能谱图来看,但在其后进行纳米TiO2包覆产生团聚,使得包覆层不够均匀致密;,18,2.2.2 X射线衍射分析,左谱图的主相为Ni/24.77,次相为纳米TiO2/15.67。证明空心微珠Ni+TiO2复合镀覆层的均匀度有所提高;,19,2.2.2 X射线衍射分析,左谱图的主相为Ag/89.47,次相为纳米TiO2/3.87.说明镀银的效果较好,但之后进行的TiO2包覆
5、效果不够好。究其原因,所采用的溶胶-凝胶工艺仍需调整与完善。,20,2.3 近红外反射性能分析 2.3.1 空心微珠近红外反射性能,上图为经不同表面处理的空心微珠近红外反射性能比较。,21,2.3 近红外反射性能分析 2.3.2涂层整理织物的反射近红外性能,左图为TiO2包覆空心微珠的涂层织物; 右图为 Ag+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涂层织物; 两者相比较,后者的反射近红外性能较好。,22,3 结论,(1)证明了复合镀覆技术的可实施性. (2)空心微珠表面经化学镀铜、镍、银和溶胶-凝 胶法包覆纳米TiO2 获得的复合镀覆层,具有较高的反 射近红外能力. (3)由反射近红外谱图分析,具有复合镀覆层的 空心微珠作为功能材料的涂层整理织物已初步具备 防近红外能力,尤其是Ag+TiO2复合镀覆空心微珠涂 层织物在近红外区域(750-1 200 nm)的反射率为65%左右,可应用于防近红外纺织品.,23,谢 谢 !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