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0242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体育专业定向运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次:第一次 日期:教学内容:定向运动概述1 定义和价值2 起源及发展3 定向运动在中国4 定向运动种类5 定向运动的基本要素和要求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对定向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提起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为他们后面全面的认识和实践这项运动打下基础。第一篇、定向运动概述一、定义和价值定向运动定向运动就是依靠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标定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的 时间到达终点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的作用(针对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对地图阅读和判断的知识培养学生英雄主义的品德素质培养学生应对挫折、压力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掌握一项军事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奔跑能力二、起源及发展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这是因为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袤而且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散布着无数的湖泊、沼泽。人口稀少和居住分散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必须要经常地穿行于森林和荒野,并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性地依靠地图和指北针。正因为如此,那些最经常在远离人口聚集地开展活动人们,成为了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他们就是军队。在森林和荒野具备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动的能力,成 为军队完成任务的必备条件。1886 年,在瑞典首次使用了 ORIENTEERING(定向)一词,意思为“在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穿越不

3、为人知的地带”。 1895 年,在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的军营中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定向比赛。由于定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的实用性,从 20 世纪初开始,定向运动很快在北欧地区广泛地开展起来。产生了各种群众性定向运动组织和定向运动形式。如:瑞典的特里姆(TRIM)定向运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只要买一个特里姆定向运动包裹,里面有地图 、说明、检查卡、徽章和一个指导小册子,就可以参加若干种形式的定向运动。包括 “星期常设路线”、 “耐尔 定向运动” 、“宾果(BINGO )游戏”以及“问答旅游”。挪威的杜尔(TUR-ORIENTEERING )定向运动, 这也是一种不限人员、不计时间的定向运动。只要买 一个

4、杜尔定向运动信封就得到了参加此项运动的全部资料,到达规定的检查点后可以得到奖状后徽章。瑞士的 SPORTLI-OL 定向运动,与瑞典和挪威一样,也是不计时、随意参加的定向运动。包括“有向导定向”、 “自由寻点”和“OL” 测试,参加者只要完成规定的点标数量,就可以得到徽章或纪念章。总之,这一个时期发展起来的的定向运动主要是以不计时间、不需报名、不限人员为主要特征的娱乐、休 闲体育活动。从 1932 年的第一次世界定向锦标赛开始,定向运动出现了走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的趋势,以 1961 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的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为标志,定向运动的发展逐步开始规范化,出 现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大型定

5、向运动赛事,并制定了统一的定向运 动竞赛规则。定向运 动的水平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影响也越来越大。 (重大国际赛事请参阅教材第 12 页)定向运动的上述发展线索,说明了定向运动规模和参与范围的不断扩大,从单纯的军事训练扩大到群众性体育再扩大到体育比赛。他们之间并不具有替代性。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定向运动对于参加者的意义和要求。定向运动在中国1.我国定向运动发展的历史发展初期 80 年代90 年代(军队和小规模群众性)发展中期 90 年代(较大规模群众性活动的开展)进入 21 世纪以来(竞技性体育活动的发展)2.当前我国定向运动的主要赛事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全国大学

6、生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3.当前我国定向运动发展的特点竞技性越来越强 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群众性定向运动逐渐普及但不平衡高等院校成为定向运动的主力军地域特点突出 制图、教练和裁判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定向运动组织出现多样化趋势定向运动种类以不同的要素条件为依据,可以将定向运动区别为不同的类型以运动工具条件为标准可以分为:徒步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滑雪定向;残疾人轮椅定向;摩托车定向;独木舟定向等等。以运动场地条件为标准可以分为:定向越野;公园定向;校园定向;夜间定向;水上定向,百米定向等等。在以上各种类型的赛事中,根据更为具体的条件可以细分为: 短距离定向比赛;标准距离比赛;长距离定向比赛;接力赛;积分

7、赛;百米定向;团队赛等等。通常情况下,ORIENTEERING 是指徒步定向。定向运动的基本要素和要求物质条件:(与比赛场地相符合的)地图、指北针和在地图上准确标定的检查点及合理的规定顺序技术条件:准确地判读地图和正确地选择前进路线的能力体能条件: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所需要的体力和速度体能要求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持久奔跑能力(速度和耐力)地图知识熟练地判读地图(在陌生地域确定位置和方向)思维能力在奔跑中冷静地进行观察和地图与地形的对照反应能力在复杂情况下迅速地在多种选择中作出判断意志品质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勇于拼搏、一往无前安全意识能把自我保护措施贯彻到奔跑、判读和选择诸环节课次:第二、三次 日期:教学

8、内容: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1 什么是定向运动地图2 定向地图的要素组成3 检查点说明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地图。第二篇、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一、什么是定向运动地图定向运动地图是一种专门为在野外进行定向运动的人们测制的精确、详细的地形图。为了有利于使用者比较、辨 别地面的障碍程度,同时保持地图在运动中的清晰易读,定向地图不仅运用不同的符号尽可能多的表示出各种地物地貌特征、岩石、地表状况、植被状况、土地使用状况(耕地、林地、果园等)、水系,住宅区和独立建筑物,道路网等特征物,而且还使用了较多的色彩来表示图中的内容,同时这也就区别于其它地图。二、定向地图的要素组成(一)

9、地图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图上某线段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即地图比例尺。比例尺 1:1000 说明地图上的 1 厘米 = 实际地形上的 1000 厘米(10 米)1:3000 3000 厘米(30 米)1:4000 4000 厘米(40 米)1:5000 5000 厘米(50 米)1:10000 10000 厘米(100 米)定向越野比赛中多采用 1:5000 和 1:10000 比例尺的标准地图。2比例尺的特点(1)比例尺的大小由比例尺分母决定,与分母值成反比;(2)一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越精确,比例尺越小则反之。(二)地图上的符号与颜色

10、根据国际定联定向运动地图规范(ISOM2000)的规 定,将定向地图的符号分成七个类别: 1地貌(棕色)地面的形态通过非常详细的等高线,辅以一些专用符号,如丘、洼地等来描 绘。黑色的岩石和陡崖符号对地貌的描绘起补充作用。一般情况下,适合定向运动的地形用 5 米的等高距就可以得到最佳效果。(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2)计曲线(指标等高线、加粗等高线)(3)间曲线(半距等高线、辅助等高线)(4)示坡线(5)土崖(坎)(6)土墙(7)小土墙/破土墙(8)冲沟(9)小冲沟(10)丘(11)小丘(12)长形小丘(13)凹地(洼地)(14)小凹地(小洼地)(15)土坑(16)坑洼地2岩石和石头(黑色+灰

11、色)岩石是地貌的特殊类型。地图上的岩石既提供有用的有关危险性和易跑性的信息,也为读图和检查点提供特征。为了区别其他地貌特征,岩石用黑色表示。必须注意确保岩石的特征如陡崖的特征与用首曲线和间曲线表示的地面形状和落差变化保持一致。(1)不能通过的陡崖(2)岩墩、岩柱(3)可通过的石坎(崖)(4)崖坑、石坑(5)山洞(6)石块(7)巨石(8)石群(9)石堆(10)砾石地(11)沙地(12)石坪或裸露岩地3水系和沼泽(蓝色)水系和沼泽包括开放的水体和因水(沼泽)而生的特殊植被。对参赛者而言,它们的分类是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但反应对奔跑的妨碍程度,而且还为读图和检查点提供特征。如果水系特征被黑线环绕,表示

12、在通常气候条件下不能通行。(1)不能通过的水面(湖)(2)池塘(蓄水池)(3)水坑(4)不能通过的河流(5)溪流、水渠(6)季节性溪流、水渠(7)细沼地(8)不能通过的淤泥地(沼泽地)(9)淤泥地(沼泽地)(10)季节性淤泥地、沼泽地或不明显的(11)水井(12)泉4植被(绿色+黄色)对参赛者而言,植被的描述是重要的。因为它不但影响易跑性和通视度,而且 还为读图提供特征。同时为参赛者在比赛过程选择路线提供依据。植被颜色的基本原则如下: 白色表示可跑树林黄色表示开阔地,被分为几种类型绿色表示树林和下层丛林的密度,按易跑性被分为几种类型(1)空旷地(2)稀疏空旷地(半空旷地)(3)杂草地(零乱开阔

13、地)(4)稀疏杂草地(零乱半开阔地)(5)可跑树林(6)慢跑树林(7)慢跑低矮丛林(灌木林)(8)慢行树林(9)慢行低矮丛林(灌木林)(10)通行困难的树林(11)果林(12)耕地(13)明显植物分类界(14)不明显植物分类界(15)特殊植物符号5人造地物(黑色)交通道路网为参赛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它们的类别在地图上必须可以明确区分。对参赛者尤为重要的是较小的路的分类。另外,其它的人造特征如房屋,输电线等对读图和作为检查点特征也是重要的。(1)路(主要公路、次要公路、大车路、土路、小路)(2)人行桥(3)电线、空中索道(4)主输电线(5)围墙、石垣(6)废围墙、石垣(7)高围墙、石垣(8)围栏(

14、9)废围栏(10)高围栏(11)建筑物(房屋)(12)居民区、住宅区(13)禁入区(14)水泥、沥青地面(15)废屋、废墟(16)坟墓(17)高塔(18)塔状物(19)石碑、石标(20)饲料架(21)特殊人工地物6技术符号(黑色+蓝色)技术符号不仅对定向运动地图,而且对所有种类的地形图都是必要的。(1)磁北线是地图上指向磁北方向的线。蓝色或黑色,现常用红色。(2)套印标记,在印刷时使用。(3)高程点,用于判断地物高程,以米为单位。7比赛线路符号(紫色) 所有关于比赛用的符号,在比赛用图套印。(1)起点(2)定向线(3)检查点(4)必经路线(5)终点(6)禁入区(7)危险区(8)通过点(9)禁行

15、路(10)急救站(11)供水站(三)地图符号的图形特点1面状符号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通常较大,包括树林、水塘、湖泊、湿地、建筑群等,它们用依比例尺描绘的符号或轮廓符号表示。2线状符号这类符号包括各种道路、输电线、石 墙、围栏、河流等等,它们的长度是依比例尺缩绘在地图上的,宽度则没有依比例尺表示。3点状符号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或体积通常较小,但他们的外形或功能具有明显的方位作用,是参赛者在行进中的重要参照物。例如坟墓、石块、塔、井、独立 树、坑等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图案符号或点状符号表示,但在图中表示精确的位置。(四)地貌类型的识别地貌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如山地、平地、凹地、谷地等。定向图采

16、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能够熟练的应用等高线图形理解地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定向图上的所有要素都是建立在地貌的基础之上,并于地物形成各种关系。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1)等高线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2)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通俗的理解,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水平切开,山的表面就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同一截口线上各点的高度一致),然后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线。定向越野地 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测绘出等高线来显示地貌的。2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并

17、各自闭合。 (等高封闭)(2)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 线少,山就低;凹地的等高线则表示深浅。 (多高少低)(3)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间隔密, 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稀, 实地坡度缓。(密陡稀缓)(4)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相应实地地貌形态相似。 (形似实地)3等高距的规定(1)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2)等高距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貌表示的详略。等高距愈大,等高 线愈少,表示地貌就愈简略;等高距愈小,等高线愈多,表示地貌就愈详细。地图比例尺越大,等高距就越小;地图比例尺越小,等高距就越大。国 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地图的等高距一般为 5m。4示坡线示坡线是顺

18、着下坡方向绘制并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小短线。它通常绘在等高线最有特征的弯曲上,如山顶、鞍部或凹地(洼地)底部,以及在 读图困难、有必要表明下坡方向的地方。5地貌基本形态及其等高线图形地貌的外表形态尽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它 们都是由某些基本形态组成的,这些基本形态是:山(山顶)、山背、山谷、凹地(洼地)、鞍部、山脊、台地、山垄、山凸和丘等。这些形态都可以运用等高线在定向图中精确的表示出来。三、检查点说明检查点说明指用 IOF 制定的通用格式和符号构成的对检查点代码和位置的简短的精确描述。包括检查点说明,起点、终点、必 经路线,以及比赛路线的组别、直线距离和爬高量等方面的说明。1重要性在定向比赛

19、的全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要做到沉着冷静,判断准确, 选择自己最佳的路线到访各个检查点。那么到达检查点检验正确与否的标准除了参照周围地物的方法之外,最快捷、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对照检查点说明的检查点代号,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另外,检查点说明还能在很好的协助运动员准确到达检查点,它对检查点位置准确而又全面地描述,在运动员接近检查点的时候为运动员快速找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检查点说明的结构检查点说明表主要分为表头、起点说明、各 检查点说明和终点说明这几部分。(1)表头:说明比赛名称、路线组别、路 线号、路线长 度和爬高量等内容(2)起点说明:说明比赛起点的位置(3)各检查点特征物说明:描述个

20、检查点的位置特征。(4)终点说明:主要描述最后一个检查点到终点的距离及中间的场地设置3比较常用的一些说明符号在比赛中我们会经常的用到一些较为常用的检查点说明符号,主要应该是地貌、地形及人工地物方面居多,下面就简单举例说明:课次:第四、五次 日期:教学内容:定向运动的方法和技巧1、 标定地图2、 对照地形3、 确定站立点4、 按图行进第三篇、定向运动的方法和技巧一、标定地图标定地图就是为了使定向地图的方位与现地的方向相一致。这是使用定向地图的最重要的前提。1概略标定 定向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在现地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地图的上方对向现地的北方,地 图即已标定。 这

21、种方法简便迅路线 1陡崖的西端鞍部小丘建筑物的东南侧山脊土坑西面的巨石山谷山顶速,是定向越野比赛中最常用的方法。2利用磁北线(MN 线) 标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针圆盒内的定向箭头“”朝向地图上方,并使箭头两侧的平行线与地图上的磁北线重合(或平行),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正磁北方向,地图即已标定。3利用直长地物标定 利用直长地物(如道路、土垣、沟渠、高压线等) 标 定地图,首先应在图上找到这段直长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与现地各地形点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直长地物与现地的直长地物方向一致,地图即已标定。4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地图当你位于明显地形点上,并已从图上找到该地形点的位

22、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点)时,可以利用明 显地形点标定地图。方法是:先 选择 一个图上与现地都有的远方明显地形点(目标) ,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与现地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相重合,此时地图即已标定。二、对照地形对照地形,就是要通过仔细的观察,使 图上和现 地的各种地物、地貌一一 “对号入座”,即相互对应。对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赛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站立点尚未确定时只有正确地对照地形,才能在图上找出正确的站立点位置;二是在站立点已经确定,需要变换行进方向时只有通过对照地形,才能在现地找到已选定的最佳行进路线。 对照地形一般应先标定地图,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对照方法:1

23、. 在站立点尚未确定前: 首先应概略地标定地图,然后迅速地观察一下周围,记清最大或最有特征的地物、地貌的大概方位与距离,并从图上找到它们,此 时站立点的位置即可概略地确定。若想较精确地确定, 则需按下节中所介绍的方法去做。 2. 在站立点已经确定之后: 同样首先应概略地标定地图,然后从图上查明自己选定的运动路线上近前方两侧的特征物,同时记清他们的大概方位与距离,并将它们在现地辨别出来,然后再前进。 如果因为地形太复杂,如山丘重叠、形状相似等,不易进行对照,可以先采用较精确的方法标定地图,然后用 带刻度尺的指北针的长边切站立点和特征物,并沿这条直长边向前瞄准,则特征物一定在此方向线上。如此方法还

24、不能解决问题, 应变换对照位置,或者登高观察和对照。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现地对照地形,都必须特别注意观察和对照地形的顺序与步骤问题。现地对照地形的顺序一般是: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由近及远,由左至右;有点及线,由 线及面;逐段分片,有规律地进行对照。在步骤方面,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要保持地 图方位与现地方位的一致,然后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下面的步骤。三、确定站立点 熟练地掌握在图上确定站立点的各种方法是学习使用地图的关键。对于这些方法,除了要记住它们各自的步骤、要 领,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选择使用和结合使用。 1、直接确定 当自

25、己所处位置是在明显地形点上时,只要从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站立点即可确定。这是一种在行进中,特别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采用直接确定法的困难在于:在紧张的进程中,怎样才能很快地发现可供利用的明显地形点?当同一种明显的地形点互相靠近的时候,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区别他们,防止“ 张冠李戴”? 可以称得上是明显地形点的地物主要有: 单个的地物; 现状地物的拐弯点、交叉点(呈“十”字形)、交汇点(呈“丁” 字形)和端点; 面状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边缘。 可以称得上是明显地形点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洼地; 特殊的地貌形态:陡崖、冲沟等; 谷地的拐弯、交叉和交汇点; 山脊、山背线上的转折点、坡度变换点

26、。2、利用位置关系确定当站立点位于明显地形点附近时,可以采用位置关系法。 利用位置关系法确定站立点主要是依据两个要素,一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方向,二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距离。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方, 还可以结合高差情况进行判定。3、利用“ 交会法”确定 当站立点附近无明显地形点时,可以利用“交会法”确定站立图 3-17 利用 90法确定站立点点。按不同情况,它又可以具体分为 90法、截线法、后方交会法和磁方位角交会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判断或测量距离也能确定出较为准确的站立点位置,这对于初学者学习、巩固使用定向地图的训练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它们中的一些方法,要么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运用,

27、要么就是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因此在定向越野比赛中一般较少使用。、90 法 当待测点位于线状地形(包括道路、沟渠、山背线、谷底 线、坡度变换线等)上时,如果在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够找出一个明显地形点,那么确定站立点就简单得多:线状地形符号与垂直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站立点。 截线法 当待测点位于线状地形上,但在其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没有明显地形点,可以采用此法。其步骤是: 标定地图;在线状地形的侧方选择一个图上与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点; 利用指北针的直长边缘(也可用三棱尺、铅笔等)切于图上明显地形点的定位点上(为 便于操做可插一细针),然后转动指北针,使其直长边照准该地形点; 沿指北针的直长边

28、向后画方向钱,该方向线与线状地形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连线法 当待测点位于线状地形上,同时待测的位置恰好是在某两个明显地形点的连线上,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确定站立点。、后方交会法、磁方位角交会法 这两种方法只在下述情况下使用,即在待测点上无线状地形可利用, 而且地图与现地相应地都有两个以上的明显地形点。 后方交会法通常要求地形较开阔,通视良好。其工作步骤如下:在图上找到选定的方位物之后,标定地图;然后按照截线法的步骤分别向各个方位物瞄准并画方向线,图上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如图 3-20。 图 320 利用后方交会法确定站立点 磁方位角交会法 既可以在地形开阔时使用,也可以在丛林

29、中使用。但是,在丛林中需要攀爬到便于向远方观察的树上或其他物体上进行。其步骤如下:选择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两个明显地形点,并用指北针分别测出至该两地形点的磁方位角; 标定地图。 将所测磁方位角图解在地图上。 图解磁方位角时,要先 转动指北针的分度盘,让指标分别对正所测的方位角值,再将指北针的直长边分别切于图上被照准的两个地形点符号并转动指北针;待磁针与定向箭头重合后(参见图 329),分别沿直长边描画方向钱。两方向 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四、按图行进 利用地图行进是定向越野的基本运动方式,它有赖于运动员对前面所述各种专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换 句话说就是,学 习辨别方向,识别定向地图以及标

30、定地图,对 照地形确定站立点,都是为了能够熟练地利用地图行进。因此,在 实践中要根据地形情况,个人特点,选择下述对自己最适合的一两种方法,反复 练习,融会贯 通,以便在比赛时不降低或少降低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始终正确地行进在自己选定的路线上,顺利到达目的地。 、记忆 法 一般要按行进的顺序,分段地记住路线的方向、距离、经过的地形点、两侧的辅助( 参照 )物。通过记忆, 应该使自己具备这样一种能力:现地的情景能够不断地与记忆的内容“ 迭影” 、印证,即“人在地跑,心在 图上移 ”。 、拇指 辅行法 先明确自己的站立点和将要运动的路线,到达目标,然后转动地图(身体要随之转动) ,使地图与现地的方向一

31、致,并用拇指 压于站立点一 侧,再开始行 进。行进中要根据自己所到达的位置,不断移动拇指, 转动 地图,保持位置、方向的 连惯性与正确性。、借线 法 当检查点位于线状地形或其附近时,可以采用此法。行 进时,要先明确站立点,尔后利用易于辨认的线状地形,如道路、 围栏、高 压线、山背线、坡度变换线等,做为行进的“引导”,使自己运动时更有信心。由于沿着线状地形前进尤如扶着楼梯的栏杆行走,因此国外称这种方法为“扶手法(Handrail)”。 、借点法 当检查点附近有高大、明显的地形点时,可用此法。行进前,要先将目标辨认清楚(亦可用其他物体佐证),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检查点。、导线法 当站立点距离检查点

32、较远,途中地形又很复杂时,可以采用此法。行进过程中,要多次利用各个明显地形点,确保前进方向与路线的正确性。但需注意:切勿将相似的地形点用错。 迷失方向怎么办?当在现地找不到目标,同时又无法确定站立点时,就是迷失了方向。下面介绍的是寻找正确方向的几种常用方法。、沿道路行进时: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判明是从哪里开始 发生的 错误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后根据情况另选迂回的道路前进。如果错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进。越野行进时:应尽早停止行进,标定地 图后选择最适用的方法确定站立点,然后尽量取捷径插到原来的正确路线上去,不得已时再返回原路。、在山林地中行进时:根据错过的基本方向,大概距离,找出最近的那个开始

33、发生偏差的地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出站立点的概略位置。如果错得太远 ,确定不了站立点,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图上看一看,迷失地区附近是否有较大型或较突出的明显地形(最好是线状的) ,如果有,就要果断地放弃原行进方向并向它靠拢,并利用它确定站立点。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继续按原定方向前进,待途中遇到能 够确定站立点的机会后,再迅速取捷径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进,最忌 讳在尚未查明差错程度和正确的行进方向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匆忙而轻易地取“ 捷径”斜插,这样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如果在山林地中迷失了方向,甚至连“总的正确方向”都无法确定,那么就需要使用指北针。课次:第六次 日期:教学内容:定向运

34、动比赛组织与实施1 筹备阶段2 比赛阶段3 赛后阶段4 参加比赛程序5 定向运动路线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定向运动比赛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的组织能力,熟悉和了解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第四篇 定向运动比赛组织与实施一、筹备阶段(一)拟定比赛计划内容包括:比赛的目的;比赛的时间、地点、规模(运 动员限额)、经费来源等。(二)成立筹备小组筹备小组至少应由下列人员组成:筹备组长、技术委员、地图委员、裁判委 员和会务委员。二、比赛阶段在比赛阶段,由于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组织工作也应有相应的变动。通常是以筹备小组的各成员为主组成下列机构:比赛领导小组裁判组记录公告组保障组(一)比赛领导小组由上述

35、各组负责人并吸收一些特别代表参加,如部门首长、运动队领导、比赛赞助单位代表等。在比赛 开始前,了解比 赛的准备 情况;在比赛中掌握比赛的进度;在比赛后受理对比赛的诉讼并做出仲裁,颁发奖品等。(二)裁判组主要成员的工作分工裁判长即裁判组组长。领导整个比赛过程的裁判工作,代表裁判组参加领导小组的活动。检录员负责出发区的领导工作。发令员按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发出信号,确保运动员准时出发。检查员应该由资历较深的选手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成在裁判长的直接领导下参加工作。报时员与记时员报时员和记时员应相当有经验。比赛中的主要工作是准确地记录下每一名运动员的到达时间。顺序监督员由于比赛中可能会有几名运动员同时

36、到达终点,在这种情况下,报、记时员和收卡员的工作就难免会有疏忽,因此设立顺序监督员是很有必要的。他的主要责任就是认清运动员通过终线的先后顺序,以便协助成绩的判定。传卡员负责从计算员手中接过经过认真计算的检查卡,交裁判长等人审核。检查卡验证人应由“ 局外”人员(如领导、 观察员、赞助单位代表等)担任。成绩验证人亦应由“ 局外”人员担任。 负责检查计算员的工作。三、赛后阶段在比赛结束后:撤收检查点和出发区、终点的设备。将比赛编组、出发顺序、运动员成绩统计等材料交记录公告组使用。解答运动员提出的陈诉讼以外的有关比赛的咨询。协助其他各组的撤收工作。四、参加比赛程序(一)报名方法(二)准备工作1、学习有

37、关比赛的规程、要求;2、根据自己的目标加强技能、体能训练;3、购买比赛用品;4、比赛前夕应充分休息,注意饮食的调养。(三)在出发前1、撕(剪)下检查卡副卡,交给工作人员;如果使用电子打卡器,应进行清卡试验,以确保无误2、如果比赛另有补充规定或通知,应尽快阅读、记 熟,予以正确的理解;3、将比赛中不用的物品放置于规定的地点;4、按规定方法佩戴号码布或其他标志;5、开始做热身、准备活动。(四)在比赛中绿区概略定向。在这个区域,由于刚刚标定了行进的方向,精确地确定了站立点(借助于 检查点) ,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奔跑。如有可能,应多采用记忆法沿道路奔跑。黄区“ 标准的” 定向。这一区域内的各种明显地形点

38、将逐渐引导您接近检查点,因此宜多利用借点、导线等方法行进,并尽可能地保持标准跑速。红区精确定向。即将到达检查点, 应减慢速度,防止过早地兜圈子寻找点标。此 时应勤看地图、勤对照,时对明确站立点在 图上的位置。如有必要还应采用按滋方位角行进和步测的方法。(五)在终点五、定向运动路线设计(一)路线设计的要素一条完整的比赛路线由起点、若干检查点、路段、终 点组成。1、起点(1)地形平坦,面积较大,保证有足够的容量不致拥挤不堪;(2)地势较低,遮蔽较好,起点内任何位置都不能通视赛区地形;(3)起点与第一检查点之间应有足够的遮蔽物,保证运动员在离开出发位置之后很快消失;(4)人员、物资、车辆出进方便。2

39、、路段路段是指具有精确位置的各个检查点之间,参赛人必须自选路线通过的区域。路段决定整个比赛路线 的质量。(1)点与点之间路段设计应本着既适合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又具有路线可选择性的原则。(2)第一路段:最好后出发的参赛人看不到先出发的参赛人的路线选择。(3)点与点之间路段设计长度一般为 500ml000m。特殊情况可酌情增减。3、检查点检查点即设置点标的位置点。一般地一个检查点既是上段路线的终点,又是下段路线的起点,因此,检查点既是运动员到达指定点的基本证据,又起到提供明显站立点的作用。确定检查 点的原则是:根据路段需要确定检查点位置;必须保证检查点放置的位置准确、无争议且在图上是正确表达的

40、;必 须确定在图上有相应地物(地貌)符号的小地物 (地貌)上;必须有其他特征物作参照,否则不能放在只有从近距离才能看见的细小特征物上;检查点附近可成为该点辅助目标的地物(地貌)点的 图上位置同样应该准确;检查点周围的可能被用于进攻点的特征物及其到检查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正确无误;前一名运动员在该点作业时不被后续向该点运动的运动员发现而客观上提供帮助;全 赛区内,相邻两检查点除非地形 细部有明显区别,否则其间隔不得小于100m。4、.终点(1)终点与起点可设同一场地内,也可单独设置。(2)一个检查点至终点间的路段应比较简单,以便所有运动员从同一方向跑回终点。(3)终点必须空旷,展望较好,便于裁判人

41、员工作和观众参观。5、全程路线的设计全程路线的长度应视运动员水平、性别、年 龄和比赛预需时间而定。路线的总爬高量:国际定联规定,最佳路线的总爬高量不应超过其总长度的 4%。国内比赛,可视具体地形条件,参考上述规定确定。6、饮料站、救护站长距、高难度正规比赛时,一般还应在比赛路线的适当(路线全程过半)位置设立饮料站、救护站。其实地位置应 (在某个检查 点附近)相对隐蔽;在随同路线总体方案一并确定之后,应 在 检查点说明中说明。(二)图上路线标记1.起点等边三角形符号,边长 7mm(7-8mm)。三角形的一个角必须指向第一检查点方向位置准确,保 证参赛者有个正确的开始。2.检查点圆圈符号,直径 5

42、-6mm(6-7mm)。检查点应按规定的顺序编号,在不影响运动员读图的情况下,编号可垂直书写在圆圈上下(南北)两侧。3.终点两个同心圆符号,直径分别为 5mm、7mm(内圈:5-6mm;外圈:8-9mm)。所有图形的中心应 是该点的准确位置。4.点间连线及其他点与点之间实地的、不允 许运动员选择的必经路线应准确在图上用虚线标示,其他点与点之间按顺 序用直线连接;如遇重要地物时,直线应 断开。标记要清晰醒目,一般用透明紫红色, 严格与地物、地貌符号颜色区分开。由于危险或其他原因而禁止进入的区域应用斜晕线表示;禁止通行的道路应标上交叉线 (X)。上述符号的颜色与比赛路线颜 色一致。5.检查点说明为

43、向运动员提供检查点的准确位置,在比赛路线确定并将点标分配完毕之后,应分 别印制各条路线的 检查点说明。国 际比赛,由于语言不通,检查点说明均采用符号说明方式,即采用国际定联, 检查 点说明符号的 统一符号图形说明;国内的区域性小型比赛、初学者或 纯碎娱乐性比赛可采用文字说明方式,或既有文字又有符号的说明方式,但大型比赛、 专业 运动员比赛时则必须采用符号说明方式,以适应国际比 赛的需要。个人项目比赛的检查点说明一般在比赛的前一天下午发给运动员;团 体项目、接力项目比赛 的检查点说明则只能在出发点、换段点随地图一并发给运动员。检查点说明可印在地图上,也可 单独印制。应 尽量避免设置不能够清楚、简

44、洁地运用 IOF 的检查点说明符号做进一步说明的检查点。(三)相关应该注意的问题1.点标的放置不能让选手在看见检查点特征物之前就看到点标;不能让选手到达检查点后,苦苦 寻觅、搜索点标,不能藏匿、掩埋、高挂点标;不能用物体遮挡,使来自不同方向的 选手有的视野太好、有得太差;不能将点标放在较空旷的位置,便于 远处观望2. 造成锐角路线的点锐角路线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互助” 的关系。因此,造成锐角路线的点应该设法避免,或者采用增设“附加”点(过渡点)的方法加以改善。3.点太近如果两个点靠得太近,当参赛人以正确的按方位角行进的方法到位后,也容易造成误会。只有从图上、现地考察,两个点的特征物是明 显不同的

45、时候,检查点间的距离才可以少于 100 米。4.路线走向要求全部路线走向设计关系到运动会的水平和比赛是否公正。路线整体设计的理想方案是:几个运动员在某路段偶然相遇时, (客观上)一般不能互相帮助。课次:第七次 日期:教学内容:定向地图的识读与实践课的目标1. 结合实地加强理论知识 2. 发展腹、背肌及腿部力量课的部分教 学 内 容 时间安排 组、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开始部分一、集合整队 二、报告人数 三、师生问好 四、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3组织队形如下:要求:整队时迅速集合;安静;报数时声音宏亮;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见习生随堂见习,做力所能及的练习准备部分一、慢跑 10

46、48 拍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先示范,再讲解,然后练习。二、定位徒手操 1 扩胸运动 2 体转运动 3 腹背运动 4 正压腿 5 侧压腿 6 活动踝关节、腕关节基本部分1 结合实地认知地物符号2 指定路线走,保持地图定向3 素质练习 腹、背肌练习 腿部力量练习 10 次2 组72练习方法: 每人一张地图一个指北针, 跟着老师走,结合上一节课的理论知识,认知、比 较地图上的符号在实际地图上是怎样的。要求: 在沿指定路线行进时保持用指北针给地图定向。方法: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到位结束部分1、小结本课练习情况 2、回收指北针、地图3、宣布下节课上课地点 4、下课5组织:要求

47、:见开始部分课次:第八次 日期:教学内容:学习定向地图与指北针的使用: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判定地形。课的目标1、学习定向地图与指北针的使用,提高学生看 图的能力2、发展速度素质练习课的部分教 学 内 容 时间安排 组、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开始部分一、集合整队 二、报告人数 三、师生问好 四、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3组织队形如下:要求:整队时迅速集合;安静;报数时声音宏亮;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见习生随堂见习,做力所能及的练习准备部分一、慢跑 二、定位徒手操 1 扩胸运动 2 体转运动 3 腹背运动 4 正压腿 5 侧压腿 6 活动踝关节、腕关节7 48 拍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48、;教法:教师先示范,再讲解,然后练习。基本部分1、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判定地形2、素质练习 小步跑、后蹬跑、高抬腿 30m 2 组 起跑 30m2 组 10 次2组75练习方法: 学生两人一组一张图,利用手上的地图和指北针标定地图,对照地形并对地形进行判断。 要求:看图仔细,定向准确。要求:动作放松、技术规范结束部分1、结束部分 放松操 1 节 48 拍 2、小结本课练习情况 3、回收点标、指北针、地图、4、宣布下节课上课地点 5组织:要求:见开始部分5、下课课次:第九次 日期:1 学习定向地图与指北针的使用:确定运动点;按图行进。2、身体素质:发展上下肢力量课的任务1、提高学生实地读图能力。2、发展上下肢力量素质课的部分教 学 内 容 时间安排 组、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开始部分一、集合整队 二、报告人数 三、师生问好 四、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安排见习生3组织队形如下:要求:整队时迅速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