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20117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帝的心跳与终极能源的曙光(丁荣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观局域时空弯曲状态下闭合弦量子振动形成基本粒子的自组织机制研究作者:丁荣培-关于 “核弦 变”质湮 释能的能源新理论-从 “上帝的心跳 ”看 “质能转换”实现的新途径推论终极能源的曙光2000 年 9 月 3 日科学晚报报道优先发展“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的建议一、电子对的产生与湮灭及其意义:中国物理学家赵忠尧首先发现了硬 射线经过铅原子核附近时产生正、负电子对及正、负电子对的“湮灭辐射”过程。然而,由于当时实验的纷争和对外交流渠道的闭塞,正电子 e+是由美国科学家安德森(C.D.Andersan,1905-)于 1932 年首先确认,他因此与发现宇宙射线的奥地利科学家赫斯(V.F.He

2、ss,19831964)共享 1936 年诺贝尔物理奖,实在令普天下的炎黄子孙为之扼腕叹息!电子对的产生与“湮灭”(实质是能量形态的转化)现象足以颠覆“物质无限可分”的传统哲学观点,因为象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无限可分的话,它又怎么可能由硬 射线经过铅原子核附近时产生出来呢!换言之,既然硬 射线经过铅原子核附近时可产生正、负电子对,那么其中的这个电子又怎么可能是无限可分的呢!二、太极与统一场论:易经开宗明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成都青羊宫主殿对面有一付对联是取自老子的道德经,其中有一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指的“太极”就是古人所讲的“元

3、气”。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发表以后,几乎是终其一生地研究四种力(电磁力、强力、弱力、万有引力)的大统一,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寻找宇宙的“本原”,也就是我国古代先哲所讲的“元气”,无疑,爱因斯坦也好,中国古代先哲也罢,他们所孜孜不倦的是对宇宙的“对称美”的不懈追求!我怀有一种本能的、极度的热情虔诚地相信他们是对的,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演化将一统于“元气“或”道“的玄机之下。三、通往太极之路的曙光“上帝的心跳”:从 射线产生电子对到电子对的湮灭辐射,“大统一”在向我们招手,我们看到了“太极之路”的曙光。 射线产生正负电子对,也就是从纯能量态向

4、“实物”态的过渡过程中, 射线不正是我们古人所讲的的太极、而正、负电不正是“太极生阴阳”吗?对应于产生正、负电子对的 射线的能量约 1Mev(1 兆电子伏),频率约为:2.5*10 20Hz(即二万五千亿亿赫兹),我们暂定义该频率为宇宙基准频率 0,或称为“上帝的心跳”节律,我们找到了从实物世界通往太极世界的“希望之门”。四、几个重要的物理事实前提: 硬 射线是在铅原子核附近创生出正、负电子对的; 射线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是由涡旋电场和交变磁场相互激发而以接近光速在空间传递的一种波;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极高能量密度下的局部时空内会发生时空弯曲; 光子的能量 hv0等于正、负

5、电子对的能量,能量没有创生出来,只是发生了形态的改变; 光子的能量 hv0储藏于涡旋电场和交变磁场之中; 电磁波( 光子)可以脱离产生它的物质形态而独立存在; 静电场是有源无旋性的,而稳恒磁场则可以是无源有旋性的。五、推论: 电子应为一定频率高速振动的量子形成的闭合弦,弦振动具有“趋肤效应”,就象一个皮球,里面相对来讲是空的,弦振动的弯曲与闭合是由于高能量密度下空间自然弯曲的必然结果。 光子对的电力线(忽略磁力线)近似表达如下: 光子对从电场角度讲是两个旋向相反的涡旋电场团。正因为 射线的频率高、周期短,所以可以看成是同时存在的(频率低、周期长的光子不能看成是同时存在,也无所谓光子对的概念)。

6、当光子对经过铅原子核附近时,在铅原子核(质子组成的带正电的核子团)的电场作用下,产生相斥、相吸这两个相反的作用效果,因而相互分离、重整化(不再是交变的涡旋电场)成为正、负电子对飞离出去。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涡旋电场方向的不同形成的实物粒子有了正、负电子之分。 不难看出,铅原子核对其中一涡旋电场团的作用力与 射线的传播方向(亦即电磁波传播方向)相反,可以有理由相信这正是使 光子对从明显的波动态(或扩张态)向实物态(或称收缩态)转化的的一个直接原因,尽管我们对现在对如何数学描述这一具体过程和细节不清楚,但这的确不能从根本上妨碍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由于 光子对的能量蕴藏于涡旋电场和交变磁场之中,(

7、尚未详细计算电场能和磁场能的量度对比,也许相差较多),交变磁场的能量在 光子对向正、负电子对的实物形态转化过程中分别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的自旋方向的不同。这如同地球在绕其极轴旋转的同时,完全可以附加一个绕穿越赤道、地心的对称轴旋转。只不过源于涡旋电场的电子弦振动的方向是内禀的,而源于交变磁场的电子自旋则表现为外赋的。(也就是从外部世界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球”的自旋)。而且弦振动和电子自旋所蕴含的能量是决然不一样的。 我们知道,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波的传播方向、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组成一个右手螺旋系,而正因为粒子本源于具有“右手螺旋系”特征(而不是“左手系”特征)光子对,决定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

8、。 由此推广开来,所有基本粒子可视作由闭合弦定向振动形成,粒子不再是原来认为的那种无限可分的“实体”概念,当致到达某一层次,物质必然由弦组成。“弦”断了,被限制在局域空间的能量将会被释放出来,以波的形式表现;就象打开了神话中潘多拉魔盒一样,而“上帝的心跳”宇宙的基准频率 0,正是打开潘多拉魔盒之匙。 也许,质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夸克组成,而是闭合弦振动形成了质子,夸克也许只是质子受高能粒子碰撞所产生的新粒子态(尚未有权威机构证实探测到以分数电荷形式独立存在的夸克) 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了电子以相反自旋的形式分布在轨道内两个不同方向旋转的两个电子可以在同一轨道内运动。库柏对原理成功地解释了超导现

9、象,低温下相反方向旋转的电子可以形成库柏对。这些都间接地证明了电子弦理论的正确性。 带相同或相反电荷的粒子犹如陀螺一样同向旋转的陀螺相斥,异向旋转的陀螺有相互粘着趋势,也犹如齿轮一样,两平行轴上的两个齿轮异向旋转啮合(即相吸)、同向旋转的齿轮会打坏(相斥),这能很好地说明为何同电荷相斥、异电荷相吸以及为什么相同自旋方向的两个负电子不能共存于一个轨道,而相反旋转方向、但是电荷相同的两个负电子在低温下能结成库柏对(库柏对不是正、负电子对!) 质子的电荷为正 1,而电子的电荷为 1,它们的绝对值相等,可能本源于光速恒等于 c 或电子内弦振动的角动量等于质子内弦振动的角动量。 光子对的直线传播时,其只

10、有运动质量而无静止质量,则是因为光子具有能量、向空间无限远处传播,当然能量密度趋近于零,而转变为电子后是将能量局限在有限的空间里,当然也就有了能量密度,所以具有静止质量。换言之,没有相对稳定的能量密度,也就无所谓静止质量。 铅原子核的存在为光子对在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的物质形态过程中提供了维持动量守恒即“电磁波刹车”的必备物质条件。 电子的直径在微观上应等于 射线 1/2 波长及等于闭合弦振动 1/2波长。因为高能量密度下空间收缩的缘故,弦振动在外界看来是走“弧线”,而弦认为它在走“直线”。 闭合弦的振动是高频的,其运动必然产生多次更低频率的谐振动(由傅里叶级数及电子学原理可以分析出来)。粒子之

11、间谐振波的共振、相干是引力、核力、弱力产生根源。基于此,四种力可以统一于弦振动,从数学、物理层面上转入波动力学的范畴,而四种力的不同强弱与谐振频度相关,传统的对谐振的研究应由定性转入定量的研究。 正、负电子对相遇时,因弦振动(内禀振动:特别强调是弦振动而不是电子自旋)在切线方向的振动方向刚好一致,相当同频率的两个振子产生强烈谐振,从激光原理(正反馈、协同学的原理)不难看出,两闭合弦将会粘着、合并沿同一直线传播。所以正负电子对冲破各自闭合空间成为 光子对。但是,两个负电子相遇时,接触点处切向弦振动方向刚好相反,如同两个旋向相同的陀螺一样,不会谐振,而只会表现为斥力。(即库仑力)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

12、正电的质子相遇,虽切向弦振动方向一致。但弦振动的频率大不相同,不会产生强烈谐振,只有微小的谐振(即弦振动所引起的共振很小),故不会共同湮灭解体,只会因陀螺效应表现为共同吸引(谐振力的表现),换言之,正、负电子湮灭是谐振动作用的强烈表现,而质子、电子吸引力是谐振动作用(频率不一致)的一般表现。二者本源一致,因量的区别而表现质的不同。 因为闭合弦的振动传播速度与光速为同一数量级,故在宏观上看,根据狭义相对论,电子弦闭空间尺寸是缩小的。虽然从弦闭空间角度看电子直径是电子弦振动的半波长度,但从宏观上看到的电子半径远小于计算得出和弦的半波长。 电子半径 re2.8*10 -15m,而质子半径 ro 1.

13、2*10 -15m 。 而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约 1800 多倍,按我们通常理解质子直径比电子直径大得多,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也间接证明了物质基本粒子由“闭合弦振动形成”理论的正确性。因为质子质量大,对应弦振动的频率必将越高(光子能量正比于光子振动频率)。所以实物粒子的半径越小;但是随着弦频率的增高,弦前进的折算速度逐渐偏离光速向下,空间收缩效应减小,这样综合起来,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质子半径小于电子半径,但是又不是相差太大的内在原因。 犹如一个梗币的两个面, 光子对是物质运动倾向磁场性的活跃形态表现的一面(呈无源有旋性),而正、负电子对是物质动倾向电场性的相对静止形态表现的一面(呈有源无旋性)。六

14、、核弦变理论的终极意义:1研究超高频率的激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如上述分析成立,理论上讲超高频激光(现在的技术尚达不到,有待在倍频技术、强磁技术等等领域突破并综合运用无穷极数、协同论、突变论等等数学分析工具作跨越式的推进)能诱使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解体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就象三极管的微小控制电流控制电流的放大输出,象火柴诱发汽油熊熊燃烧释放大量化学能一样。未来电子核弹、电子核能电厂(也许是质子、夸克等别的什么核能电厂)可能会建造出来。人类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干干净净没有核废料的终极能源图画展示在人们面前。2将人工智能、激光技术、电子(质子、夸克)弦核能技术结合起来,有可能可以按照人类意志控制

15、和改造星球、改造世界、改造大自然,甚至按人类的意志控制(多米勒)骨牌效应似的)影响宇宙演化进程,使人类不必因宇宙的收缩与膨胀而遭遇灭顶之灾,真正成为自己的“上帝”、宇宙的宰。因为我们把住了“上帝”的脉搏、发现了“上帝的心跳”。七、 研究高能激光技术的现实意义打破超级大国的空中神话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美国凭借高科技军事装备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伊拉克战争,其要害是采用了精确制导武器对伊拉克成千上万个重点目标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沉重打击,而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捕捉目标、实施攻击的(另一套惰性导航系统(TNS)只是起着辅助导航作用,而且定期接收GPS 卫星系统的数

16、据,也是受 GPS 制约的 )。我们应当理智地承认中美高科技装备存在很大差距,国防工业的发展显得任重道远,在这里不一一敖述。我们不必要在国际事务中刻意地与美国对抗,也没必要刻意扩大我们与之在意识形态的分歧(是指大众传媒没有必要刻意与美国唱反调)。然而,美国始终把中国作为其所面临的战略竞争对手,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美国的同情和怜悯,我们唯有毫不犹豫地使自己手中掌握有份量的防御底牌(四大项:核武器、核潜艇、远程导弹、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不称霸,努力发展防御武器,无论如何不会错;我写此信,主要是想建议国家优先考虑发展高能激光武器,建立“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这是构

17、建最佳对空防御体系的捷径。附:优先发展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的建议一、目的和意义:1. 建立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的首要目的是:中国一旦不可避免爆发与其它大国之间的战争,则可通过网络化的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在较短的时间内摧毁对方在太空运行的所有与军事有关的卫星,使对方的 GPS 系统完全瘫痪,陷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精确制导武器于无用武之地。2. 利用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对入侵领空的敌方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甚至导弹进行极其有效的拦截和打击。3. 附寄 微观局域时空弯曲状态下闭合弦量子振动形成基本粒子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关于 “核弦变 ”质湮释能的能

18、源新理论)一文;您会发觉,加强对激光武器的研究、实践,会证明 “核弦变 ”新核能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改变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传统看法,使人类最终摆脱对能源枯竭问题的担忧,看到 “终极能源 ”的曙光。二、高能激光武器的优点:1. 极限速度:约 30 万公里 /每秒,瞄准性好,不受传统干扰设备的干扰;2. 这是一种革命性武器,将树立崭新的对空防御理念;运用高能激光武器是构建最佳对空防御体系的捷径。三、我国发展高能激光武器的优势:(情况说明)1. 我国激光技术研究处于世界前列;2. 中科院等离子所已能通过高能激光聚焦反应堆的核聚变,高能激光器释放的能量极大、聚焦程度已相当之高;3.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西安

19、光机所、长春光机所等都在开展高能激光技术的研究。四、优先发展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所要解决的问题: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意识到优先发展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的重大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武器装备革命(尤其是防御方面)。吁请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国防部高度重视;2. 要注意收集太空中卫星的轨道数据,各国军事卫星的轨道数据虽不对外公布,但通过长期有组织的系统观察、计算是能收集到的,而且这些数据应集中归口处理、归纳、汇总;3. 激光技术要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很好地结合;4. 理顺管理体制,中科院下属的各光机所的研究成果如何做到实时与国防科工委交流、共享,应建立一整套体制,理顺

20、关系;5. 高能激光武器的小型化研究方面需大力推动,使高能激光武器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可靠性;核心是要解决高电压贮电装置小型化的问题。五、 “高能激光武器对空防御系统 ”项目研发的领导机构:建议:1. 参加单位:国防科工委,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激光所 ,中国空间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所,中科院计算所,西昌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参加。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执行办公室(国防科工委为具体协调机构);2. 设:项目总指挥(项目总负责) -领导总工程师(技术总负责) -领导:总设计师:总工艺师:总质量师:总信息师设:专家委员会 (光学组,机械组,电子及信息组,贮电组,材质组,资料组等)。八、总结:物理学本来就是一门给人充满希望的科学、带来无数奇迹的科学。同时,物理学也应该是一门真正的、最彻底的美学。物理学应该成为一门平易近人的科学,中国拥有世界上数、理、化基础最扎实的人类知识精英,特此报告以上尚未成熟的观点,吁请从事核物理研究、电厂设计、激光研究、等离子研究、国防科技研究的人士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各界朋友加入研究“上帝的心跳”行动联盟。大家都来发展它、完善它,行动起来!光荣必将属于中华民族!2000 年 8 月 1 日初稿,2004 年 9 月 1 日修改稿, 2004 年 10 月 30 日再次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