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摘要:对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进行剖析,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对如何正确完成其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的指导。关键词:CMP,XCMP,in-line,crossline ,REFLECTION_MISER,XPERT,模型,模型片段,模型扩展,模型 segment,时移量限定值(shift limit) ,相对模型加权,修改过模型片段加权,时窗标记。前言静校正问题在地
2、震资料数据处理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地形起伏剧烈的四川和有类似情况的其它工区来说尤其的关键。静校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处理出的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和是否能真实反映地下构造的形态。为了能在生产中更好的解决静校正问题,在此特地对 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静校正处理模块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特别是 XPERT 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模块概述相关分析拾取反射时间模块(XEPERT)为 MISER 这些剩余静值分析模块求取反射时间和质量因子,其也可用于非地表一致性或平滑静校正(trim) 。XPERT 两个输入项一为按 CMP 点排序并经动校后的地震道文件,另一为
3、相同道的叠加文件或外部模型文件。XEPERT 的用途是为后面所用的模块(通常是 MISER)提供拾取时间,该模块确定地表一致性的剩余反射静值。剩余静校正量的应用对所有陆地和一些浅海资料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二维和三维数据在 XEPERT 中用相同方法处理,二维被看作是三维的特例。除一些特别说明的例子外,文章里所说的都适用于二维和三维资料。文章中的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2CMP 指的是二维 CMP 和三维面元 CMP。数据模型由用户控制、倾角调向平均值窗口、围绕被拾取的 CMP 道集的叠加数据组成,数据对从以下两个叠加道中选出
4、的模型道有效:第一个由已被XEPERT 处理过的动校后的叠加道构成;另一个数据为输入的叠加数据。对信噪比够的数据,可对含有相关分析的倾角在自动倾角调向上使用自动追踪来制造模型和追踪表面构造。用户提供的倾角区域允许很大的增加在低覆盖或变覆盖地区、低信噪比数据区、三维工区边界和二维测线末端的拾取成果,在 REFLECTIONMISER中也能增加预测构造的稳定性以用于控制不耦合。用户提供的参数,如时移量限定值(SHIFT-LIMITS) 、模型制造窗口、空间扩展和道加权都是空变的,其他的可选的参数在三维处理中对三维资料使用。XEPERT 输出的是拾取静校正量文件、模型片段文件,例如向上提交的高级叠加
5、道和最终模型文件。二、输入数据和数据准备XEPERT 在内部或外部模型模式中运行,模式由被地球物理语言确定了的输入模型(在 INIT_MODEL_FRAC 或 EXTERNAL_MODEL 中)由用户选择决定。对内部模型模式,输入 NMO 和模型片段文件;对外部模型模式,输入NMO 和外部模型数据。 1、NMO 数据准备用于拾取的输入数据包含有常规处理流程中的误差值,处理员可以作一些工作来改善拾取处理和静校正。对 NMO 数据的一些必须的常规指导如下:1. 数据必须经过预处理和按 CMP 点排序。2. 数据应该作过合适的球面扩散补偿和衰减以及反褶积。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6、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3注意在噪音大的数据中一道接一道(trace by trace)的反褶积能造成明显的道对道(trace to trace)的时移,这种并不是单纯的静校正问题,因此会影响时间拾取。对这类数据,在剩余静校正前作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是合适的反褶积方法,虽然其在压制震源产生的噪声方面的效果没有一道接一道(trace by trace)的反褶积好,并且也要影响时间拾取。滤波、增益或外科切除处理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方法是否有助于拾取没有经过反褶积的数据,现在仍没有定论。3. 数据应该进行过动校正。NMO 速度应该是有实质地质意义,并且是在速度分析中从很少或没
7、有静校正量影响的区域中选取的最佳速度。在第一次 MISER 运行时,应用的速度在横向上应该是缓慢变化的(在整个构造的趋势上对测线或整个工区仅有大范围的一致性) ,如果数据很平缓或测线不长、工区较小时,一个速度函数对第一次运行 MISER 就足够了(无论甲方要求进行多少次分析都没问题) 。另外应该对数据进行切除,就像数据必须被叠加一样。MISER 和 NMO 速度应用的关系很重要,MISER 试图找到与先前所应用的 NMO 速度场相符合的静校正问题的解决方法。换种说法,即 MISER试图用一个像你开始所用的速度场的最终速度场来完成,因为velcity_analysis_implied 速度中速度
8、与速度(velan to velan)间的误差要影响静校正,应用这种速度来进行拾取可能会拾取和 MISER 中数据真实的静校条件,所以将造成叠加质量变差。另外,我们在工作发现,对于能量较差、静校正问题严重的资料,作第一次速度分析时你会发现速度谱中能量团不收敛,进行准确的速度分析是很困难的。对这种资料,处理员可以不作第一次速度分析,直接用中心速度来作动校正,对初叠数据作了第一次 REFLECTION_MISER 后再进行第一次速度分析。这时你会发现速度谱中的能量团收敛性变好,将有利于你进行准确的速度分析。如果在一个地质构造上较平缓、有严重的静校问题的区域,你进行了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9、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4很多次速度分析,不加选择的拾取波峰,并应用易变化的速度场对数据进行拾取,这样就会因使用错误的速度而造成对解决静校正问题无法弥补的损害。如果你在平滑动校速度场时采用了 two-cable-lengths 滤波器就会降低出现以上损害的风险。三或更多 cable-lengths 的滤波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过于相信这种平滑滤波器的作用可能会造成速度的不稳定。对类似情况,最好在测线品质较好的一段选择一个速度函数并应用于整条测线,如果测线显示有区域性的倾角,则在测线的两端选择两个速度函数并进行平滑的内插。应该使用区域 NMO 速度直到解决了静校
10、正问题为止,因为应用的速度函数如变化太快的话要影响 MISER 的解决。在应用速度函数时,MISER 对速度平滑变化的情况可以不考虑,能得到相对较好的结果,但在速度变化迅速的情况下,则不要期望 MISER 对静校正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帮助。4. 滤波因改善了相关分析时窗里数据的信噪比从而改善了道对模型的相关分析,使拾取效果更好并且改善了 MISER 得到的结果。各种各样的滤波和增益都可用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例如对严重的地滚波就可进行外科切除、低截滤波或 F-K 滤波。滤波的目标就是对影响了拾取结果的噪声进行衰减。通常,如果要作一个简单的频率滤波可以选择以下滤波器:时间/ 空间 /变偏移距信号道滤波
11、器、multi-channel 或其他(如 F-K)滤波器等,在数据中有噪声的区域划出滤波操作时窗对去噪也有很好的效果。减弱数据中信号控制的部分与频率或时空中的任一个因素都将影响MISER 的解决。 multi-channel 操作,如 F-K 滤波,将会影响由静校问题所引起的道对道(trace to trace)的数据的时移,因此可能降低静校正的质量。不经过试验很难决定用哪一种滤波器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当你确定选用的滤波器能改善 MISER 的质量时才对数据进行滤波。如果你选用了一个简单的频率滤波器,它对模型道进行滤波是很省机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
12、ION_MISER 模块剖析5时的而对 NMO 数据则不然(一个滤波后的道和没滤波的模型将被当作没滤波的道和滤波后的模型产生一个相同的相关分析函数) 。既然模型道的滤波不能在 XPERT 中实现,那么就必须在 XPERT 外进行滤波。对 NMO 数据的预拾取进行滤波的相对于对数据进行滤波两倍的效果。从滤波后的动校数据中选出的模型道同没滤波的数据中选出的滤波后模型是一样的。当这个模型同滤波后的 NMO 数据进行相关时,相关分析函数获得了应用两次滤波的效果和两倍的陡度。为了在外部模型模式下避免这个问题,用户应对外部模型道而不是 NMO 数据进行滤波。在内部模型模式中,用陡度只有期望效果滤波器一半的
13、频率滤波器对NMO 数据预滤波。对滤波后的 NMO 数据进行叠加或对没滤波的 NMO 数据叠加后再对其用半陡度滤波器进行滤波,就能生成模型片段文件。最后将滤波后的文件提交给 XPERT,这样作的效果就跟内部生成的模型道被所期望的全陡度的滤波器进行滤波一样。5. 增益为了均衡相关分析窗口里的振幅、对球面扩散与衰减进行补偿,时间/偏移距/地表一致性振幅调节、大时窗(线形变化)增益和(或)道均衡等可以应用。这些处理使那些被采样来用于相关分析和制造模型的每一道数据看起来都很均衡。小时窗增益(包括使数据的振幅能够很快的变得相同的自动增益)可用来去噪,当在相关时窗内噪声的振幅比信号的振幅大时,增益的作用同
14、滤波是一样的,即相对于信号来说减弱了噪声的振幅从而改善了相关。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信噪比高的数据上运用小时窗增益可能因提高数据中小振幅的振幅而使有效波同相轴信噪比降低、减弱大振幅而使同相轴信噪比提高,这样可能使相关分析变差,因此在类似的情况下最好不使用小时窗增益。通常情况下,对那些持续时间较短的噪声,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外科切除、区域切除或减少噪声数据区域。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66. 基准面NMO 数据应参考和校正到一个水平基准面。对陆地资料,应该在动校之前将数据校正到 CMP 基准面,因此在 Hyperbolic and Lin
15、eal Moveout模块中道头字应选用 STATCOR_DETECT 和 STATCOR_SOURCE。动校后在基准面校正模块(Datum Correction)中选用道头字 CMP_DATCOR将数据校正到水平基准面。包含了过渡区域数据和应用了折射静值的海洋资料同陆地资料一样,采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到水平基准面。对只有剩余静值的海洋资料,数据只影响到震源和检波点高程间一半位置的一个平面上,对该类数据不计算 CMP 基准面,只应用前面所作的 MISER 成功运行后所产生的剩余静值。2、初始模型片段数据对一个叠加数据进行拾取。对于内部模型模式来说,需要模型片段数据的目的是靠输入叠加数据来进行两次覆
16、盖,在道集被相关来用于生成构成模型的模型片段文件之前,XPERT 不用运行,在 XPERT 前生成的数据(尤其是三维数据)是很庞大的。对于外部模型模式,输入各种叠加数据来构成模型都是被允许的。输入没有进行增益的 NMO 数据的叠加数据的效果较好,另外一些叠加数据也是可以选择但不是必须的,如作了随机噪声衰减(RNA)处理的叠加数据。无论输入哪一种叠加数据,它都应该同 NMO 数据一样校正到同一个水平基准面上。对每一个在 NMO 数据中被拾取的 CMP 点应该有一个活跃的叠加道存在,如果没有活跃的叠加道,则 CMP 点的模型道不能制造, CMP 点不能被拾取。3、外部模型数据用户由外部模型输入直接
17、向 XPERT 提交模型。应该使用确定始末时间的加添窗口( INRTERPOL_WNDWS )来画出外部模型时窗。在这个版本的XPERT 中,当选用外部模型模式时,不要期望输出模型片段数据。另外,外部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7模型同样也要被校正到同动校数据一样的水平基准面上。三、输出数据共输出了三套数据:静值拾取数据、最终模型数据和模型片段数据。1、 静值拾取数据静值拾取数据是 XPERT 的主要输出并作为 MISER 的输入。在确认输入的NMO 数据中的道头字 TRACE_BALANCE_FRCTOR 和 CRL_STACK_
18、WEIGHT中包含了拾取静值、道对模型的相关分析确定了相关系数后,这些道头字被一对一的复制到静值拾取数据中。相关函数和(或)属性被输出,这个输出项是可选的,其被相关拾取参数设置所控制,以允许的格式输出到道数据缓冲区上。 如果选择输出相关分析函数,相关函数里的时间代表着动校道相对于其模型的反射时间。例如,如果相关函数中拾取的波峰显示的时间是 5ms,则指NMO 道比其模型反射时间大 5ms。相关函数的零 lag 值在输出上产生 0ms 反射时间,相关函数将下一个 100ms 的 MULTIPLE 的两侧的零 lag 值之外的数据充零,以此使所有的相关函数容易显示。例如,为一条 48ms 的测线给
19、一个最大的时移量限定值,输出的相关函数在-100ms 和+100ms 之间,那么反射时间图在-100ms 和+100ms 之间就是合适的(在处理模块中变化的地震数据可以以任意想要的顺序来显示相关函数) 。相关函数时窗长度由以下公式计算:LWC=2*MXRT/SAMPMXRT 为静值拾取证明道头中最大反射时间SAMP 为采样间隔2、最终模型数据对模型道来说,这个输出是可选的附加的输出,因它使每一个 XPERT 运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8行时能绘制出用于质量控制的数据,并且绘出的模型在时间域内同输入相一致而被推荐使用。3、模型片段
20、数据输出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数据和任何没修改的初始模型片段数据也是可选的附加的输出项,绘制这个数据同样是用于质量控制。四、制造模型在 XPERT 中,在道集被相关之前,模型道为每一个动校过的 CMP 道集而制造。用于制造模型或被相关分析的道集被称为 XCMP(相关分析 CMP) ,一个 XCMP 的模型道由叠加道的平均值组成,这个模型道被叫做模型片段,其与CMP 或 XCMP 区域中心的单元相一致。这个区域的大小是空变的和被用户用模型扩展参数所控制。这些平均值加权后在用户确定的每一个时窗中始末时间区域内替换用户定义的时间构造。在构成 XCMP 的所有时窗被模型分段后,这些时窗就被求取平均值用于制
21、造 XCMP 模型道。五、初始模型片段和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模型制造中有两种类型的模型片段文件:初始模型片段和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初始模型片段是用户输入的片段数据的叠加道,如制造模型需要被处理的道集时,其被使用。除了后面与开始 CMP 参数有关联的处理外,初始模型片段的 CMP 点数总是大于或等于 XCMP 点数。另一种模型片段是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当 XPERT 在数据中运行时产生。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是输入的 NMO 道集的叠加道,在道集中的特殊道已被它们的相关误差值时移了,这种片段在制造模型需要预相关道集的片段时才使用,使用了以后,权值将倾向于加在修改片段的模型道上。只有一种模型片段能保留下来。初始
22、模型片段在制造模型和相关分析开始之前被全部保存下来,在拾取了 XCMP 点后,CMP 点的初始模型片段数据被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替换。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9如果超过了处理(PROCESS)参数中的最大切除百分比(MAX_MUTE_PCT)或不能确定相关函数中的误差, CMP 道集中特殊的道被排除在修改模型片段之外。如因为任何原因,一个道集中的所有道排除在修改模型片段之外,初始模型片段就被放在 CMP 中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位置来代替它。六、时间/空间时窗XPERT 中的时窗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处理员用时窗决定用哪些片段或片段中的哪已
23、一部分在模型扩展中形成模型道,模型被空变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来临时定义。时窗的面积和横向范围,如 CMP 范围,能按你所想的被限定或不受限定,精确的和与其关联的模型制造参数被一个叫做窗口标记(Window Label)的 identifier 结合在一起,这个标记提交到空变参数设置插值窗口、插值数字化构造、沿测线(in-line)模型扩展插值、垂直测线(crossline)模型扩展插值,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加权插值、相对模型片段加权插值、segment 和taper 加权因子插值这些参数设置上。时窗可以是分离、重叠、相邻、不连续和被缩短了的,XPERT 不能限定时窗的数目。时窗外的模型道不参与处理,在
24、模型道组成后,重叠的所有时窗被作了一个简单的求平均值来形成重叠时窗 segment。对整条测线或工区来说,并不需要连续的时窗,但要求每一个 CMP 点至少有一个时窗用于相关分析,因为没有被时窗定义的话则不能形成模型道。处理员应该依据形成模型道的信号数的最大值来设计时窗和模型制造参数。因为模型用沿着时窗定义的倾角的模型片段的总和来制造,时窗应该环绕着平行反射(parallel reflection)区域。在时窗中确定数据的受控制的倾角,有助于在对模型片段数求和时防止信号衰减。因为信号不好的区域只能进行低级的道对模型的相关分析,所以时窗必须围绕数据中信号好的区域。模型 segment 和类似这样的
25、模型只有在确定的条件下产生。为了生成一个模型 segment,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窗口的起始和结束时间必须定义。2. 时窗的构造添加数字化构造控制参数设置所定义或缺省。3. 用添加垂直测线模型扩展和添加沿测线模型扩展参数设置定义了模型扩展。另外,因为模型 segment 中包含确定的模型片段,所以模型片段 CMP 中以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0下条件也必须满足:1. 模型片段 CMP 包含在 XCMP 模型扩展内。2. 时窗定义了起始和结束时间。3. 用添加垂直测线模型扩展和添加沿测线模型扩展参数设置定义了模型扩展。4.
26、时窗起始到结束时间内有活跃的模型片段存在。七、模型扩展模型扩展参数使模型片段被平均来形成模型 segment 并确定了这个区域的大小。每个时窗都应有自己的模型扩展定义。在二维资料中,模型扩展指的是沿测线模型扩展插值参数设置中的沿测线模型扩展参数,模型扩展参数是相关分析 CMP 点中心的 CMP 点的宽度。在三维资料中,模型扩展由两部分组成:沿测线和垂直测线模型扩展,他们是模型片段在其中被平均的方形单元(该单元被三维网格(grid)所定义)的长度和宽度。有效的模型扩展的最大值由工区扩展来约束。已知在 XPERT 中制造模型的处理,处理员可以选择与之匹配的模型扩展。选择时应该考虑数据的特性在侧面的
27、变化比率、数据的质量、模型片段加权的效果等因素。模型扩展因该足够小,使通过扩展的数据有相同的特性,并且在组成模型时能够被很好的求出平均值。另一方面,模型扩展也应该足够大,使平均值能够较好的去噪。对于质量较差的数据,处理员应该选择适当大的模型扩展,让更多的有效信号进入模型中。八、模型片段加权有四种加权法可以应用在求取平均值的过程中:相对模型片段加权,修改过的模型加权,taper 加权和模型 segment 加权,所有的这些加权法都是空变的。相对模型片段加权指的是相对于资料品质好的地方,将相对较小的权值加在资料品质差的地方,以此使品质好地方的模型片段能控制整个模型。这个加权方法在开始和修改过的模型
28、片段中都要使用。在一个模型扩展中,其相对模型片段权值的实际值并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只是权值的相对差异。例如,假设一个二维资料有一个由 3 个模型片段组成的模型扩展,加在 CMP 点XCMP-1、XCMP、XCMP+1 上的相对模型片段权值分别为 2、3、1。相对模型片段权值的实际值 2、3、1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对模型片段所起的作用。权值对 XCMP 点起的作用是对 XCMP-1 作用的 1.5 倍(即 3 比 2) 、对 XCMP+1作用的 3 倍(即 3 比 1) 。如果取的相对模型片段权值是值 2、3、1 的任意大于0 的常数倍,则它们对相对模型片段所起的作用与权值取 2、3、1 时
29、是一样的。相对模型片段加权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减少数据里质量较差的数据(即区域异常处理 ZAP) 。处理员将为 0 的相对模型权值加到这些数据上,以此确保模型道不会受到质量差的模型片段的影响。如果这些质量差的数据在模型扩展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1里占了较大的部分,处理员可以增大模型片段,确保较多的模型片段加上了非零的相对模型片段权值,使其能对制造模型发挥作用。第二种类型的加权是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加权(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加权插值参数设置) ,这种加权是将相对较大的权值加到那些能改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模型道上。在 XPERT 中制造模
30、型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用时移量和(或)模型道相关分析得到的权值来对道集进行叠加的处理过程。模型道是(至少其中的部分是)用上一步中对原有道集使用了同种类型相关分析处理后得到的时移量进行过时移的和(或)被道加权过的模型道来构成。开始和修改过的模型片段都用相同的权值进行加权,添加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权值参数值取 1,模型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它们能继续保留在以后的模型中。也就是说,通过此方法使修改过的的模型片段看起来像生成它的那一个道误差值已经得到了的母版模型片段。应用在形成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道上的时移量必须与模型片段和模型有最大的相似性。假设一个同其母版模型片段相似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对模型道起作用,我们就可
31、以期望模型道和与之匹配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同生成它们的母版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上一步静校正中的模型能够控制下一步静校正中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这个控制能力同加在修改过的模型片段上的权值是成正比的,增加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权值就增加了模型与原来模型的相似性。经验告诉我们,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权值过大将造成不良后果。如果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权值过大(超过了 3) ,模型可能因累积了时间趋势而到了时窗所选定的数据之外。如采用较小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权值,初始模型片段对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有稳定的影响,并且还能防止时间趋势的累积。因此,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权值推荐范围为 1 到 3 之间,如果必须使用更大的修改过
32、的模型片段权值,那么最好在之前进行自动追踪。第三种加权法是 taper 加权,在制造模型时在模型片段上使用。Taper 权值是一个模型片段的 CMP 点与 XCMP 点之间距离的函数。权值 W=(S/(1+S) )R,其中 S 是 taper 权值因子的参数值乘上 0.01,R 是模型片段到 XCMP 的偏移距。R 通过毕达哥拉斯定理使用单元作为距离单位来计算。Taper 加权法是有效的,但是并是意味着它比其他的加权法更有利于模型和解决静校正问题。在现在的处理中,它通常只作为一个研究参数,而且 Taper加权因子(TAPER_WEIGHT_FACTOR)参数不能用于三维资料。第四种加权法是模型
33、 segment 加权,它也仅作为研究参数。如果使用这种加权法,时窗内的模型 segment 乘上了先前为制造模型道而求取的平均值,这样作的目的是让重叠在一起的时窗有不同的模型扩展,以此来对有确定的比例、用来生成模型的模型道起作用。例如,用三个有相同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模型扩展分别为 3 乘 3、5 乘 5、7 乘 7,模型 segment 权值分别为 2、2、1 的时窗来生成了以下的一个模型片段权值的总的模型:2 2 22 2 22 2 22 2 2 2 22 2 2 2 22 2 2 2 22 2 2 2 2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1
34、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1 3 3 3 3 3 11 3 5 5 5 3 11 3 5 5 5 3 11 3 5 5 5 3 11 3 3 3 3 3 11 1 1 1 1 1 1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2+ + = 九、模型 segment 和模型被加权、求和以及求取过平均值的模型片段进入到一个模型 segment 之中。模型片段中既在模型片段 CMP 中时窗始末时间内,又在模型片段 XCMP 中时窗始末内、并且已经沿时窗的数
35、字化构造时间的倾角时移了的那一部分模型片段才参与构成模型 segment。在模型片段与数字化构造时间以及片段之和排成了一条直线之后,每个时窗的模型 segment 应该在权值和这一部分模型片段的基础上进行随时间变化的正常化过程。一旦进行了正常化,所有那些如果时窗开始和结束时间是重叠的、于是自己也因此能被重叠的时窗的模型 segment 被时变地求取平均值,以此来构成模型道。用模型作了这些准备工作后,XCMP 道集就可对模型进行相关分析了。修改后的模型片段可以是动校数据的加权叠加。依靠模型上的相关分析加权选件(XCOR_WEIGHT )参数设置和自动追踪参数设置所确定的值,XPERT可以进行加权
36、或不加权的叠加,加权叠加可以是直接叠加或最佳叠加。加权叠加依据的是拾取时间的相关系数,在直接叠加中其直接作为权值,在最佳叠加中的权值 W=P*(1P 2) ,其中 P 为相关系数。相关分析加权这个可选参数项的参数值、模型与自动追踪参数设置对XPERT 的输出并没有什么作用,它只对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模型道与原来模型道的误差值有效。最佳加权的误差值最大,直接加权次之,不加权则最小。对那些在一些特殊的道集中道的质量有明显差异的资料,加权叠加是比较合适的,而加权叠加中直接加权的效果又比最佳加权的效果好。十、自动追踪对质量好的资料,自动追踪是一项自动制造高质量模型的技术。自动追踪运行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就同
37、没作自动追踪时是一样的:在初始模型片段的第一个 CMP 中建立模型,CMP 道集用模型和拾取值来进行相关分析,道集中道依据计算出的相关分析估计值进行时移后再进行叠加,但在第一个 CMP 点后,自动追踪采用了稍有不同的制造模型过程。从第一个 CMP 点起,模型从修改过的模型片段中被单独制造出来。在模型制造之前,用第二个 CMP 点进行处理时应该对剩余反射时间的值有一个估计值。在每一个 CMP 点被拾取后,从模型和第一个剩余反射时间估计值的平均误差之和有助于对估计出后面的 CMP点的剩余反射时间。自动追踪是以以下的方式运行的。假设对一个二维资料,用没有数字化的模型控制和一个时窗在第一个 CMP 点
38、上进行自动追踪。开始, XPERT 给第一个 CMP 点一个为 0 的剩余反射时间估计值( RRTE) ,以通常所用的方式,一个模型从与动校道集作过相关分析的初始模型片段的第一个 CMP 中被制造出来。如再假设第一个 CMP 点它的道对模型的平均误差值为 1.5 ms,也就是说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3CMP 点的 NMO 数据反射时间比相对应的模型道的反射时间延迟了 1.5 ms(这表示数据在时间域内将被提前 1.5 ms 来形成修改过模型片段) 。最终剩余反射时间估计值(FRRTE )被定义为 CMP 点的道对模型的相关分
39、析平均误差与RRTE 之和,因此得出第一个 CMP 点的 FRRTE 为 1.5 ms。在第二个 CMP 点的模型被制造出来之前,它的 RRTE 就是第一个 CMP 点的 FRRTE1.5 ms。第二个 CMP 点的模型只用其模型扩展里的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来构成,这个修改过模型片段是从第一个 CMP 点中,使用了除修改过模型片段加权外其余所有的模型制造参数来制造出来的。第一个 CMP 点的修改过模型片段被复制到第二个 CMP 点,它以两个 CMP 点 RRTE 的差值 1.5 ms(1.5 0 ms)作为时移量来向下时移。也就是说,第一个 CMP 点的模型向下时移 1.5 ms 就形成了第二个
40、CMP 点的模型。第二个 CMP 点再进行相关分析,求出平均误差, ,组成修改过模型片段,计算 FRRTE。如第二个 CMP 点的平均误差是 2.0 ms,那么 FRRTE 为 3.5 ms(2.0+1.5) 。结局往后进行自动追踪,第三个 CMP 点的 RRTE 为第二个 CMP 点的 FRRTE3.5,第三个 CMP 点又利用第一个和第二个 CMP 点的修改过模型片段来制造模型,在用它们的 RRTE 的差值来时移模型片段来制造模型的过程中,第一个片段向下时移了 3.5 ms(3.50) 、第二个片段向下时移 2.0 ms(3.51.5)了后,这些时移了的修改过模型片段就排成了一条直线。在自
41、动追踪处理中,在后面的 CMP 点中依次进行这样的处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 CMP 点间的关系。第二个 CMP 点的模型片段是将 NMO 道集中的特殊道时移到与模型排成一条直线后才形成的,即第一个 CMP 点模型片段向下延迟 1.5ms 后再叠加,于是就同第二个 CMP 点的模型片段排成了直线。要把前三个 CMP 点的模型片段排成直线,时移量 1.5 ms 和2.0 ms 是必须的。第三和第四个 CMP 点的模型片段被排成直线也需要这样的时移量。当对测线和工区进行处理时,沿最清晰的信号轨迹作相关分析,累积下来的 CMP 点间的时移量就把修改过的模型片段排成了一条直线。用户可以通过确
42、定模型和自动追踪参数设置中自动追踪限定值(AUTOTRACK_LIMIT)的参数值来从一个 CMP 点到下一个 CMP 点的 RRTE的变化。如果参数值被设置成一个过度约束的值和自动追踪被阻止进行倾角追踪的话,输出的道的轨迹将是扭曲的。如果把参数值设为 0,效果同没有运行自动追踪时把修改过模型片段权值(UPDATE_WEIGHT)参数设成一个很大的值时的效果是一样的。通常,为了进行稳定的追踪,最好是使用自动追踪长度而不是自动追踪限定值参数。对 CMP 点而计算出的平均误差值是用模型和自动追踪参数设置中相关分析加权参数所定义了的权值作过了加权的加权平均值。可被用户确定的这个平均值是一个削幅平均值
43、。用户确定了模型和自动追踪参数设置中自动追踪中的平均值将有多少留在削幅平均值中的百分比(AUTOTRACK_PCT )参数值后,XPERT 就从误差值分布的两侧进行削幅,直到剩下的误差满足这个百分比时为止。进行这样的削幅后,从误差值分布的两侧中被削去的那部分误差的权值是近似相等的。对覆盖次数高的资料,使用削幅误差增加了剩余反射时间估计值的稳定性。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4我们可以作一个试验,对一条 60 次覆盖、有严重静校正问题的测线使用 150ms的时移限定值,75%的自动追踪百分比来减少 RRTE 中的那些小而且不真实的跳
44、跃值。这些跳跃值很小,使最终模型输出不稳定,对输出的拾取值影响较小。在 XPERT 中进行削幅能防止计算出的平均值被削去的个数少于 12 个,因此推荐使用 75%的自动追踪百分比(削去的误差有 15 个) 。在自动追踪中,如仅使用修改过模型片段来制造模型,经常用模型扩展函数。这个模型扩展里的模型片段是实际应用的修改过模型片段的两倍。如一个三维资料,5 乘 5 的模型扩展表示里面有 25 个模型片段,但其中仅有 12 个修改过模型片段被使用。我们现在处理的大多数地震资料都有很好的信噪比。对这些资料,只要满足了以下条件,不用数字化构造控制和单个时窗就能进行很好的自动追踪:1. 在叠加效果好、只有很
45、少或没有静校正问题的区域中确定开始 CMP 点。2. 如果开始 CMP 点上有倾角,在这儿确定一个小的模型扩展,其他地方用更大的模型扩展。3. 如果时窗中的同相轴是收敛的,应该确定在模型片段在被求平均值来形成模型时,通过模型扩展的同相轴的收敛性的量值不会引起信号衰减。十一、开始 CMP 点开始 CMP 点参数设置使用户确定从测线或工区中的哪个 CMP 点上开始进行制造模型和进行拾取。这些处理应该在资料中满覆盖段中开始进行,让开始的模型中含有高质量的有效信号。这些信号能通过修改过的模型片段延伸到信号差的地方。对二维资料,处理从开始 CMP 点开始,以颠倒的 CMP 顺序向测线起点、正常的顺序向测
46、线终点依次进行处理。对三维资料,每一条接收线(in-line)都从自己的开始 CMP 点开始向后和向前依次进行处理。对应三维工区中第一个开始 CMP 点的接收线是三维工区的开始接收线,在其他的接收线中再确定该接收线的开始 CMP 点。虽然允许对每一条接收线都提供一个开始 CMP 点,但这并不是必须的。没有确定开始CMP 点的接收线的开始位置由在三维激发线 (crossline) 与接收线网格中提供的CMP 点中进行 straight-line 内差和 constant-crossline 外推来决定。三维资料的处理是从开始接收线的开始 CMP 点上开始的,反向处理到接收线第一个 CMP,正向处
47、理到最后一个 CMP。在开始接收线处理完成后,从两侧相邻接收线同样的处理被进行,直到工区边界的接收线完成了处理为止。存储在硬盘中的 NMO 数据被 XPERT 应用到第一个确定的开始 CMP 点上,谨慎的处理员应该在输入的 NMO 中仔细选出这个 CMP 点,并用NOMAL_MULT 参数来确定,如不这样作的话,XPERT 将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在 CMP 点定义完成后,从开始接受线到工区边界中的其他在最好的叠加区域内的 CMP 点都被定义了,应用这些 CMP 点就能定义内插 -外推转变点。_Omega 地震资料处理系统 XPERT 和 REFLECTION_MISER 模块剖析15十二、时移量限定值计算出用于修改过的模型片段的时移量和计算出标准的拾取时间(标准的拾取时间乘上-1 放在拾取静值数据的 TRACE_BALANCE_FATOR 道头字中)的道对模型的相关分析函数的拾取值被限定误差不能大于时移量限定值。在XPERT 中,用于相关分析的时移量限定值意义就是应用时移量限定值对波峰(波峰由离散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