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前照灯是汽车在夜间或在能见度较低的条件下,为驾驶员提供行车道路照明的重要设备,而且也是驾驶员发出警告,进行联络的灯光信号装置。所以前照灯必须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和正确的照射方向。由于在行车过程中,汽车受到震动,可能引起前照灯部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动,从而改变光束的正确照射方向,同时,灯泡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老化,反射镜也会受到污染而使其聚光灯性能变差,导致前照灯的亮度不足。这些变化,都会使驾驶员对前方道路情况辨认不清,或在对面来车交会时造成对方驾驶员眩目等,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的照射方向被列为机动车运行安全的检验项
2、目。8.1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的 结 构 与 工 作 原 理8.1.1 投 影 式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结 构 与 工 作 原 理仪器主体由车架和受光箱两部分构成。受光箱用以接受被检前照灯的光束并进行检测。受光箱安装在车架上,可沿立柱由电动机驱动(或摇动手轮)上下移动,并可在地面上沿轨道左右移动,外形结构见图 8-1。由被检前照灯发出的光束经聚光镜会聚后,由反射镜反射到屏幕上。屏幕呈半透明状态,在屏幕上可看到光束的光分布图形。该图形近似于在 10 米屏幕上观察的光分部特性。屏幕上对称分布五个光检测器,如图 8-2 所示。1 及2 用以检测垂直方向的光分布,其输出电流经转换成电压后,连
3、接到垂直方向的指示表上。通过旋转上下刻度盘,使反光镜移动,从而使1 及2 输出信号相等,上下指示表指示为零。此时上下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的数值。3 及4 用以检测左右方向的光分布情况,其原理同上。由左右刻度盘指示出光轴偏移量。5 用以检测发光强度,其输出放大后由发光强度指示表指示发光强度数值。图 8-1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整体结构电源开关左右表 瞄准器发光强度表上下表显示上下刻度盘聚光透镜钢卷尺转动箱电动机底座加油孔水平调节偏心轴前齿条立柱左右刻度盘后立柱光接收箱对准旋钮手轮拉手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84 -图 8-2 光接受箱内部结构图和硅光电池板8.1.2 自 动 跟 踪 光 轴 式 前
4、 照 灯 结 构 与 工 作 原 理 ( 单 测 远 光 )仪器外形如图 8-3 所示。仪器主要由驱动机构及光接收箱构成。底箱内装左右方向驱动系统及垂直方向牵引系统,以驱动仪器整机作左右方向运动及牵引光接收箱作垂直方向运动。仪器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整个设备。在光接收箱内部有一透镜组件(图 8-4) 。在光接受箱的正面装有上下左右四个光电池,用作光轴追踪。其原理,当上下光电池受到的光照度不同时,产生的偏差信号驱动上下传动部件中的电机,牵引光接受箱向光照平衡的位置移动。同样,左右光电池的偏差信号驱动左右传动部件中的电机,使仪器向左向右移动,直到光轴位置偏差信号为零时,灯光仪停止移动,灯光的光轴处于光接
5、受箱的中心上。同时在透镜后面的四象限光电池受到前照灯光束经透镜聚光后,照射在这一光电池组的中央时,4 个光电池产生的偏差信号为零(上下表和左右表指示为零) 。如果在仪器定位于主光轴位置时,通过聚光透镜的光束偏离中心位置,必然产生偏差信号。左右偏移的偏差信号驱动电机,使透镜移动,以减少这一偏差,亦即使得汇聚的光束向光电池组中心逼近。同样,上下偏移偏差信号则驱动透镜在垂直方向上作调整,以使光点能在垂直方向逼近光电池组的中心。透镜在两个方向的位移量由分别安装在两个方向的位移传感器经电路放大处理后,分别将偏移量显示在左右指示表上和上下指示表上并输出。光强在四向限光电池中心聚焦后由四向限光电池组与光照强
6、度产生正比的电信号,经叠加后,在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光强指示表上指示并输出。图 8-3 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外形结构5.3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外形结构指示表 对准瞄准器屏幕(印刷版)光敏元件反射镜影响瞄准器屏幕盖光轴刻度盘聚光镜NO.1NO.3 NO.5NO.4NO.2接线盒上支架连接电缆支承座后立柱上下表光强表左右表左立柱右立柱底箱- 85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图 8-4 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的透镜组件8.1.3 采 用 CCD 图 像 传 感 器 的 全 自 动 前 照 灯 远 近 光 检 测 仪 简 介采用 CCD 图像传感器的全自动前照灯远近光检测仪,是在全自动
7、远光检测仪基础上结合 CCD 图像传感器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而来的。有的检测仪在透镜的前后安装有两个 CCD 摄像机,分别负责光轴的跟踪和前照灯配光性能以及照射方向的分析,而有的检测仪在透镜后安装有一个 CCD 摄像机用于前照灯配光性能和照射方向的分析,而光轴的跟踪仍沿用以前的光电池方法。1、 前 照 灯 光 轴 的 定 位 原 理根据机动车前照灯远光或近光的配光特性、CCD 测量技术特点和聚光透镜的聚光特性,可以对进入仪器光接收箱未进行聚光的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束进行拍摄,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整个光斑进行量化分析处理,找出前照灯的光轴中心,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使光接
8、收箱的光学中心和前照灯的远光(或近光)光束中心准确重合。当光接收箱的光学中心和前照灯的远光光束中心准确重合时(如图 8-6(a)所示) ,上下、左右电机不动,仪器处于平衡状态;当光接收箱的光学中心和前照灯的远光光束中心不重合时(如图 8-6(b)所示) ,计算计会发出指令,使上下、左右电机走动,直到光接收箱的光学中心和前照灯的远光光束中心准确重合。2、 偏 角 和 光 强 的 测 量对准光轴后,利用 CCD 对进入仪器光接收箱经过聚光镜聚光后聚集在平面屏幕上的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斑进行拍摄,再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整个平面光斑进行量化分析处理,找出其光束中心,不同的偏角的光束其光
9、学中心成像在平面上的位置也不同,不同光强的点,其在图像上的灰度也不同,光强越强的点,光斑越白,光强越小的点,光斑越暗。当机动车前照灯远光的偏角为零度时,远光(或近光)灯光束经过聚光透镜聚光后,其成像在平面光学中心也在平面的中心,其成像在平面的光分布图如图 8-7(a)所示。当机动车前照灯远光的偏角不为零度时,远光光束经过聚光透镜聚光后,其成像不在平面光学中心也不在平面的中心,其成像在焦平面的光分布图如图 8-7(b)所示。上下电机上下行程开关传动丝杠溜板座镶条竖溜板平溜板传动丝杠溜板座溜板座 左右行程开关 紧定碰杆 位移传感器 左右电机钩板 玻璃 镜框架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86 -图 8-5
10、 全自动前照灯远近光检测仪结构(a) (b)图 8-6(a) (b)图 8-7显示面板按键方立柱光接收箱追光装置圆力柱底箱- 87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图 8-8 单 CCD 的仪器原理结构图 8-9 双 CCD 的仪器原理结构汽车前照灯的近光为非对称式,即光形分布有一条明显的明暗截止线。非对称式配光有两种:一种是在配光屏幕上,明暗截止线的水平部分在 V-V 线的左半边,右半边为水平线向上成 15的斜线,如图8-10(a)示。另一种是明暗截止线右半边为水平线向上成 45斜线至垂直距离 25cm 转向水平的折线,由于明暗截止线呈 Z 形,亦称 Z 形配光,如图 8-10(b)所示。图
11、8-10 非对称式配光示意图车灯透镜 摄像头摄像头 1摄像头 2透镜VV VVh h h暗区明区15 暗区h明区25cm25cm45(a) (b)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88 -8.2 前 照 灯 检 验 方 法(依据 GB21861-2008)8.2.1 汽车前照灯检验方法1、 检 验 前 仪 器 及 车 辆 准 备(1)检测仪受光面应清洁。(2)对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应检查其电池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3)轨道内应无杂物,使仪器移动轻便。(4)前照灯应清洁。2、 检 验 程 序用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时:(1)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
12、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2)置变速器于空档,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的远光灯。(3)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测量的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注:前照灯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检验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进行;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是指手工或通过使用专用工具能够在不影响近光光束照射角度的情况下调整远光光束照射角度的前照灯,通常情况下远近光束一体的前照灯其远光光束照射角度不能单独进行调整。(4)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5)按上述(3)
13、 、 (4)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的检测。(6)在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用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时,参照上述方法进行。3、 注 意 事 项(1)停车位置要准确,车身纵向中心线要垂直于前照灯受光面。(2)前照灯检测仪正在移动或将要移动时,严禁车辆通过。(3)检测完毕后车辆要及时驶离,车身不得长时间挡住轨道。8.2.2 摩托车前照灯检验方法(1)将车辆停止在规定的位置;(2)保持前照灯正对检测仪,有夹紧装置的将车轮夹紧;(3)开启前照灯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车辆应处于充电状态(档位置于空档,无级变速的车辆应实施制动) ;(4)对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
14、车,记录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对装用两只或两只以上前照灯的机动车,还应记录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偏移值,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则还应记录远光光束照射位置偏移值。注:对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前照灯光束偏移位置只在外 观检查时做功能性检查:将摩托车扶正,方向把正 对前方,- 89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在前照灯正前方目视检查能否远近光变光,观察前照灯的照射位置应无偏上照射现象。8.2.3 前照灯检测仪的保养(1)仪器的立柱应保持清洁,并每天加润滑油少许,以利滑行。(2)导轨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去除沙粒、油泥、小石子等。严禁加油润滑表面。(3)每年对灯光仪进行校准。8.3
15、 前 照 灯 检 测 标 准 限 值 及 不 合 格 原 因 分 析8.3.1 检验标准限值(依据 GB7258-2004) 表 8-1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 单 位 为 坎 特 拉检查项目新注册车 在用车机动车类型一灯制 两灯制 四灯制 a 一灯制 二灯制 四灯制 a三 轮 汽 车 8 000 6 000 6 000 5 000 最高设计车速小于 70km/h 的汽车 10 000 8 000 8 000 6 000其 他 汽 车 18 000 15 000 15 000 12 000摩 托 车 10 000 8 000 8 000 6 000 轻便摩托车 4 000 3 000
16、 标定功率18 kW 8 000 6 000 拖拉机运输机组标定功率18 kW 6 000 b 6 000 5 000 b 5 000 a 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b 允许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只装用一只前照灯。表 8-2 远光光束垂直偏合格标准远光光束垂直偏机动车类型上限 下限乘用车 1.0H 0.9H其他类型机动车 0.95H 0.8H表 8-3 远光光束水平偏合格标准远光光束水平偏左偏限制 右偏限制左灯 170mm 350mm右灯 350mm 350mm表 8-4 近光光束垂直偏合格标准近光光束垂直偏机动车类型上限 下限
17、乘用车 0.9H 0.7H其他类型机动车 0.8H 0.6H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90 -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 0.7H -表 8-5 近光光束水平偏合格标准近光光束水平偏左偏限制 右偏限制左右灯 170mm 350mm轮式拖拉机运输机组 0mm 350mm8.3.2 造成前照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1)前照灯发光强度偏低:在前大灯照射位置正确的前提下,应检查反光镜的光泽是否明亮;灯泡是否老化;蓄电池到灯座的导线电压降是否过大;是否存在搭铁不良等原因。(2)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偏斜:可在前大灯检测仪上通过大灯上的调整装置进行调整。(3)劣质大灯的问题:没有光形;前照灯近光亮区暗;前照灯近光暗区漏光;前
18、照灯远光亮区暗。原因:配光镜和反光镜的角度、弧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存在设计问题;配光镜材质问题,对光的吸收率高;反光罩加工粗糙,材料低劣,造成反光率差。8.4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计 量 检 定依据 JJG745-2002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检定要求如下:8.4.1 外 观(1)前照灯检测仪应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生产日期、出厂编号和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等(2)前照灯检测仪各运动部件应运转灵活、平稳、锁定可靠。光学器件应清洁、无斑点、气泡和划痕等影响测量精确度的缺陷。(3)前照灯检测仪应有发光强度、光轴偏移值(角)的显示仪表。显示仪表为指针式的,表盘
19、应清晰,指针不应弯曲,指针转动时不应出现跳动、卡滞等现象;显示仪表为数显式的,显示应完整清晰、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4)配有打印机装置或配置在计算机控制的机动车检测线上的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其仪表显示值、打印值或线上计算机显示值均应符合示值误差的要求。8.4.2 计 量 性 能 要 求1、 发 光 强 度 (1)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发光强度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2。(2)光轴偏移值(角)在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时,发光强度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5。2、 光 轴 偏 移 值 ( 角 )(1)发光强度为定置(如 15kcd)时,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误差不大于以下规定:首次检定:3.5cm/dam(12
20、) (dam 表示 10 米)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4.4cm/dam(15)- 91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的光轴偏移值(角)示值间差不大于以下规定:首次检定:3.5cm/dam(12)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4.4cm/dam(15)(3)发光强度改变时,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误差不大于3.5cm/dam(12)。3、 跟 踪 时 间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在能接收前照灯光束照射的范围内,自动跟踪测定时间不大于 20s。4、 近 光 明 暗 截 止 线 转 角 或 中 点 偏 移 值 ( 角 )对远、近光都能检测的前照灯检测仪,其近光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偏移值(角)
21、示值误差不大于4.4cm/dam(15)。5、 疲 劳 性前照灯检测仪的疲劳性:其发光强度示值的相对变化不超过3%。6、 高 度 及 高 度 比前照灯检测仪的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不大于1cm。对带有高度比显示的前照灯检测仪,其高度比测量范围应为 0.451.20。高度比示值误差不大于0.05。7、 导 轨 水 平 面 度 前照灯检测仪导轨水平面度应在 3mm/m(10)范围内8.4.3 检 定 方 法1、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校 准 器 的 安 置(1)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定前的校准器的安置对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安置校准器。(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定前的校准器的
22、安置a、如图 8-11 所示,在离被检前照灯检测仪 L+(2-3)m 处(L 为前照灯检测仪规定的检测距离)安置经纬仪,并调整好经纬仪的水平。表 8-6 检定项目一览表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外观 + + +计算机示值与仪表示值一致性 + + +发光强度 + + +光轴偏移值(角) + + +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偏移值(角) + +前照灯检测仪疲劳性 + - -前照灯检测仪基准中心的高度 + + +前照灯检测仪导轨水平面度 + - -注:“+”表示必检项目, “-” 表示选检项目。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92 -图 8-11b、在地面上作一条基准线(粗细不超过 1mm)
23、,并使基准线处于经纬仪竖轴中心位置且与检验车辆用的引车线平行。c、用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垂线瞄准地面上的基准线,锁紧经纬仪的水平制动器。调节水平微动使望远镜保持只能在一个中心铅垂面上旋转,而且地面上的基准线就处在这个铅垂面中。d、根据被检前照灯检测仪规定的检测距离安置前照灯检测仪校准器。调整好校准器水平,同时调整校准器的方向和位置,使其前后两准星都处于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垂在线。e、检测站中没有引车线或引车线难以辨认,无法作为基准的情况下,应以被检前照灯检测仪的导轨为基准,作导轨的垂直线为基准线,按 8.4.3-1-(1)中的 c 和 d 安置校准器。2、 发 光 强 度 示 值 误 差 的 检
24、定(1)被检前照灯检测仪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开机预热。(2)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发光强度示值误差的检定将校准器光轴偏移值(角)置于零。校准器的发光强度按 8,10,15,20,30 kcd 逐次改变,并读取前照灯检测仪相应发光强度 5 个示值。重复 3 次,按公式(1)计算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为零时的各测量点发光强度示值误差,应符合 8.4.2-1-(1)的要求。(1)%0oiiI式中: 第 i 个测量点发光强度的相对示值误差,i=1,5;i 第 i 个测量点前照灯检测仪发光强度 3 次读数的平均值,kcd;I 第 i 个测量点校准器的标准发光强度,kcd.oi(3)光轴偏移值(角)不为
25、零时发光强度示值误差的检定将校准器发光强度置于 15kcd,校准器光轴偏移值(角)分别置于表 8-7 所列 A 组检定点,读取前照灯检测仪相应发光强度示值。重复 3 次,按公式(2)计算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为任意值时的发光强度示值误差,应符合 7.4.2-1-(2)的要求。(2)%10ojjI式中: 第 j 个测量点发光强度的相对示值误差,j=1, ,4;j第 j 个测量点前照灯检测仪发光强度 3 次读数的平均值,kcd;I第 j 个测量点校准器的标准发光强度,15kcd.oj2-3m 检测距离 L经纬仪 校准器 被检前照灯检测仪- 93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表 8-7 光轴
26、偏移值(角 )侧量点组 单位 1 2 3 4A cm/dam()上 20;左 40(上 1;左 2)上 20:;右 40(上 1;右 2)下 40;左 40(下 2;左 2)下 40;右 40(下 2;右 2)B cm/dam()上 10;左 20(上 0.5;左 1)上 10;右 20(上 0.5;右 1)下 20;左 20(下 1;左 1)下 20;右 20(下 1;右 1)3、 光 轴 偏 移 值 (角 )示 值 误 差 及 间 差 的 检 定(1)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的检定将校准器发光强度置于 15kcd,按表 8-7 中的 A 组所列检定点,分别设定校准器不同的光轴偏移
27、值(角),读取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按公式(3)计算水平方向偏移值(角)示值误差,按公式(4)计算垂直方向偏移值(角)示值误差(i=1, ,4),应符合 7.4.2-2-(1)的要求。(3)oiiiV(4)H式中: 第 i 个测量点水平方向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误差,i=1,,4;iV第 i 个测量点垂直方向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误差,i=1,,4;H第 i 个测量点水平方向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cm/dam 或(); ia第 i 个 测量点水平方向校准器光轴偏移值(角)的标准值,cm/dam 或();o-第 i 个测量点垂直方向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
28、cm/dam 或();i第 i 个测量点垂直方向校准器光轴偏移值(角)的标准值,cm/dam 或()。(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示值误差及间差的检定将校准器发光强度置于 15kcd,按表 7-7 所列全部的检定点,分别设定校准器不同的光轴偏移值(角),让前照灯检测仪自动跟踪测量,示值稳定后读取前照灯检测仪光轴偏移值(角)的示值。按公式(3), (4)分别计算示值误差(i=1,,8),应符合 8.4.2-2-(1)的要求。在每一个测量点上,通过遮挡或其它方法使受光箱分别偏离平衡点上、下、左、右约 15cm 后,让其自动跟踪测量回位,每一测量点 4 次跟踪测量的最大示值误差与最小示值
29、误差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间差检定值,均应符合 8.4.2-2-(2)的要求。(3)光强变化时光轴偏移值(角)示值误差的检定将校准器的光轴偏移值(角)置零,在校准器光强分别置于 8,10,15,20,30kcd 时读取被检前照灯检测仪的光轴偏移值(角)示值,按公式(3), (4)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对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每改变一次光强,应让其任意偏离约 15cm 后跟踪测量读数。各测量点示值误差应符合 8.4.2-2-(3)的要求。4、 自 动 式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在 能 接 收 前 照 灯 光 束 照 射 的 范 围 内 , 自 动 跟 踪 测 定 时 间 的 检 定将校准器的光轴偏移值(角)
30、都置于零,发光强度分别调至 8kcd 和 30kcd 两个点,靠遮挡或其它方法使前照灯检测仪随意偏离约巧 cm 后,撤去遮挡并开始计时,让前照灯检测仪自由跟踪测量,直至示值稳定时结束计时,记取的跟踪时间应符合 8.4.2-3 的要求。5、 近 光 光 束 明 暗 截 止 线 转 角 或 中 点 偏 移 值 (角 )示 值 误 差 的 检 定(1)CCD 摄像式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设备的安置如图 8-12 所示,装上激光发生器的校准器按 8.4.3-1-(2)中 d 调整好。将激光发生器的光轴置于零,移动前照灯检测仪,使激光束正好射在前照灯检测仪受光箱的透镜中心。按表 8-7 所列 A 组检定点,对
31、前照灯检测仪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偏移值(角)示值误差进行检定,读取相应的偏移值(角)示值,按公式(3), (4)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应满足 8.4.2-4 的要求。第八章 前照灯检测- 94 -图 8-12(2)扫描式前照灯检测仪a、检定设备的安置如图 8-13 所示,先让近光校准装置的近光模板处于 A 位置,校准器的远光发光强度调到 15kcd,上下、左右偏移值(角)为零。图 8-13b、远光检定结束后,保持前照灯检测仪受光箱位置不变。将近光模板转到 B 位置上,用钢卷尺测量校准器中心高度,并使近光范本明暗截止线处于同样高度,用经纬仪瞄准,使校准器远光光轴、近光范本明暗截止线转角、前照
32、灯检测仪受光箱几何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按表 8-7 所列 A 组检定点,上下、左右把近光范本移动距离 S, S=0.0174(L 一 L1),其中,S 为每度角位移对应近光范本应移动的线位移,L 为校准器到被检前照灯检测仪的距离,L、为近光范本到被检前照灯检测仪的距离,一般为 0.01-0.03m。按公式(3),(4)分别计算相应的偏移值(角)示值误差,应满足 8.4.2-4 的要求。(3)其它形式的前照灯检测仪可参照前述方法进行检定。6、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疲 劳 性 检 定将校准器发光强度调至 20kcd,对前照灯检测仪照射 2min 时读取发光强度示值,然后继续照射到30min 时
33、读取发光强度示值,按公式(5)计算其相对变化值,应符合 8.4.2-5 的要求。(5)%10min230Ii式中: 发光强度示值相对变化值;i对前照灯检测仪照射 2min 时的发光强度示值,kcd;mn2I对前照灯检测仪照射 30min 时的发光强度示值,kcd,i307、 前 照 灯 基 准 中 心 离 地 高 度 示 值 误 差 的 检 定(1)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2-3m 检测距离 L经纬仪 校准器 被检前照灯检测仪激光发生器B2-3m 检测距离 LL1A经纬仪 校准器 被检前照灯检测仪近光校准装置- 95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将校准器发光强度调至 15kcd,上下、左右光轴偏移
34、值(角)置于零,用钢卷尺测出校准器基准中心离地高度值,前照灯检测仪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对准校准器,按公式(6)计算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应符合 8.4.2-6 的要求。=h-H (6)H式中: H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cm;h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cm;H校准器基准中心离地高度,cm(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将校准器发光强度调至 15kcd,上下、左右偏移值(角)置于零,用钢卷尺测出校准器基准中心高度值,让前照灯检测仪进行检测,自动跟踪稳定后读取前照灯检测仪上的高度示值,按公式(6)计算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高度示值误差,应符合 8.4.2-6 的要求。(3)对具有高
35、度比显示的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将校准器分别调至下 10, 20 cm/dam,读取前照灯检测仪高度比示值 Hb,按公式(7)计算高度比示值误差,应符合 8.4.2-6 的要求。(7)BoiBbHH/)(式中: 高度比示值误差;bH高度比示值 ;校准器基准中心高度,cm;B校准器上下光轴偏移值,cm/dam。oi8、 前 照 灯 检 测 仪 导 轨 的 水 平 面 度 检 定把长水准器分别按垂直和平行于导轨的方向放在受光箱上,在导轨的使用范围内移动被检前照灯检测仪,观察长水平器的水泡变化值即为检定值,应满足 8.4.2-7 的要求。9、 通 用 技 术 要 求 的 检 查通过目测和手感,按 8.
36、4.1 规定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10、 打 印 及 显 示配有打印机装置或配置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机动车检测在线的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在进行 8.4.3-2发光强度示值误差检定和 8.4.3-3-(2)光轴偏移值(角)示值误差检定时,观察打印值或计算机显示值与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的仪表示值,应符合 8.4.1-(4)要求,当不符合要求时,应检查前照灯检测仪输出信号值以确定不一致或超差的来源是前照灯检测仪还是其它。8.4.4 检 定 结 果 处 理经检定合格的前照灯检测仪发给检定证书,不合格者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列出不合格项及数据。对不满足 8.4.1-(4)要求者,应判定并注明是前照灯检测仪还是其他原因造成。8.4.5 检 定 周 期前照灯检测仪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