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主要生理病害及其防治葡萄的生理性病害是由于葡萄生产过程中遇到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良的土壤条件或有害物质时,正常的代谢作用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受到破坏而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葡萄主要的生理性病害有以下几种:一、水罐子病。也称“转色病 ”,是葡萄 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此病主要是 营养不足或失调所致。发生时期:主要发生在浆果成熟期。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是在果柄、穗轴、穗柄处出现深色坏死斑,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某个部位环状坏死。由于这些部位受伤,影响了光合作用、水分和矿质输导,使浆果在成熟时因营养不良而表现出症状。果粒始熟后,果粒松软、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皮与果粒极易分离,用手轻掐水滴成串
2、溢出,成为一泡酸水,受害严重时会使浆果脱水干缩,从果穗上脱落或以完全干缩状态保留在果穗上。该病会阻碍有色品种的着色,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暗淡,白色品种表现为水泡状。发生部位:该病大多发生在穗尖、歧尖或副穗尖上,全穗发病的很少;果粒与果柄外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发病规律:此病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大、肥料不足和有效面积小时发生较重。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在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时发病也重。防治措施:1、采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该病敏感程度不同,有的比较敏感,有的品种不敏感。所以在品种选择时应予考虑。另外生产中应选择非生长旺盛的砧木。2、控制树势,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氮肥使用
3、量,防止徒长,花期修剪、去叶、环剥等栽培措施都可降低该病发生。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根外喷施磷、钾、镁、钙肥,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有专家认为高、宽、垂整形可以减少该病发生。 3、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量,减少二次果。4、多留主副梢叶片。在适当多留结果枝、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一穗” 的办法可减少 该病 发生。掐穗尖和掐副穗的 办法也可有效减少访病的发生。二、日烧病。日烧病主要是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的日灼伤。主要症状:表现在个别果粒上出现浅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以后扩大凹陷,形成褐色干疤。受害处易遭受炭疽病菌危害。发生规律:该病大多发生在浆果硬核期,着色以后不再发生。对于
4、该病的生理机制,有人认为主要是树体内水分缺乏或失调所致。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日灼伤,或者因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争夺水分,使果粒局部失水所造成。日烧病发生与品种有很大差异,欧亚种发生重,欧美杂交种发生轻。此外,此病发病轻重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如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氮肥过多的植株、叶面积大、蒸发量大的,发病较重。防治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尤其地势低的田块更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施肥,控制氮肥使用量,用量不要过多;对易发病品种,适当多留副梢,以遮盖果穗;在浆果硬核前套袋,防止日光直接照射。三、生理性裂果葡萄裂果现象主要发生在成熟期,出现裂果
5、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其裂口是纵向裂开。裂果后易感染黑色霉菌而腐烂。发生规律:大多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过大而引起的,尤其是葡萄生长前期遇上天气过分干旱,浆果成熟期又遇连续降雨,使土壤水分大量增加,造成裂果。也有的品种因浆果排列紧密、果粒互相挤压而引起的。有的品种因果皮薄、韧性差而易裂果。防治措施:避免土壤水分变化过大,干旱时适时浇水,降雨时及时排水,尤其是地势低洼的田块更要注意排水;在果树根部地面覆盖作物秸杆,防止土壤水分急剧变化;采用设施栽培和管道微滴灌溉,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对果粒紧密的品种,要适当调节果实着生密度,使树体保持稳定、适宜的坐果量。对果实进行套袋,防止果实吸水,可以减轻裂果;增
6、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也可以减轻裂果的发生。四、落花落果症葡萄通常在花前一周,花蕾和开花后子房大量脱落,受精坐果的仅占 2040,其余的花朵均不能受精而脱落。这种现象为正常的落花落果。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受精坐果率在 20以下,其余的花朵均脱落,称为落花落果症。发生原因:发生落花落果症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遗传性,如雌能花品种,花的本身结构就有缺陷。有的是外界条件影响,如花期干旱、阴雨连绵、大风低温等,造成受精不良而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另外,由于管理不当,造成落花落果,如花期氮肥用量过多,新梢徒长,养分过多地消耗在新梢生长,使花穗营养不足导致落花落果;又如留枝过密、通风透光条件差,使花粉
7、传播困难,造成落花落果,降低坐果率。落花落果的轻重程度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长势中庸的品种发生比较轻,而徒长的品种,相对就比较严重。防治措施:1、对雌能花品种要进行人工授粉。对落花落果重的品种,在花前喷 00501的硼肥,提高坐果率。2、对生长势强、营养生长过旺的品种,要轻剪长放,花前喷 30005000 毫克升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控制营养生长过旺,改花期营养状况。谢花后及时疏果。3、 对 某些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如玫瑰香,可在花前 35 天摘心,抑制其营养生长。4、在葡萄开花前后,增施磷、钾印书肥,控制氮肥施用。五、葡萄黄化病葡萄黄化病是一个缺铁性生理病害。此病多突发在 56 月份,正值葡萄花
8、芽分化和旺盛生长的临界期,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引起该病的原因自多,主要有以下方面:1、土壤 PH 值过高。土壤 PH 值过 高,土壤的碱性愈大,铁的溶解度降低, 铁的无效化增强,当 PH 值大于 8 时,黄化症状愈加明显。 2、栽培管理不当。前一年 负载量过大,超过正常标准,树体养分积累较少,一旦肥管理不能弥补营养亏缺也易出现黄化现象。3、天气条件影响。如上年度降雨过多,土壤湿度过大,根系上浮,第二年 5、6 月份遇到干旱高温,容易抑制葡萄根系的吸收活力,影响对铁和其他养分的吸收,因而营养不良造成黄化。防治措施: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缺铁性黄化病,可在硫酸亚铁中加入柠檬酸或
9、黄腐酸配制成复合铁制剂,连续喷 3次,3 4 天后叶色开始转绿,但随着植株迅速生长,仍会再度出现黄化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黄化问题,要靠土壤的改良、增加有机肥、综合管理技术的加强以及耐缺铁砧木的使用。六、叶片焦枯引起葡萄叶片焦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1、干旱引起。干旱引起的叶片焦枯主要发生在当年新栽苗或扦插苗的基部数片叶上。最初叶片边缘变黄干枯,以后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全叶干枯脱落。多年生大树,很少有干枯叶现象。2、盐害引起。土壤中盐碱含量较高,会发生叶片变黄干枯,特别是春季干旱、土壤返碱,幼苗刚萌发时较为严重。3、肥害引起。施肥过多或不当,会伤害根系,使叶片发黄干枯。特别是叶片追肥时浓
10、度过高,最易引起叶片枯焦。4、药害引起。用药不当或浓度过高,造成叶片组织坏死,叶面大面积枯焦。5 、缺 钾 引起。葡萄缺钾叶片边缘会出现枯焦现象。不同原因引起的叶片枯焦,仔细观察表现是不一样的,应认真区分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预防措施:1、干旱引起的叶片枯焦:应经常保持园地土壤湿润、疏松。发现叶叶有轻微枯焦时应及时浇水,但次数不要过多,但浇时一定要浇透水平,浇后及时松土保墒。2、盐碱引起的叶片枯焦:应抓好土壤改良,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酸性成分;灌溉水,不要使用含盐分的水;采用地膜覆盖,防止土壤返碱。3、肥害引起的叶片枯焦:应避免施肥不当,施用的有机肥料应充分腐熟,不要使用未经发酵的生肥;栽种时,防止肥与根系直接接触;定植的幼苗不要急于追施肥料,施时应少施勤施;施喷叶面肥,浓度不要过浓。4、药害引起的叶片枯焦:应科学使用农药,注意使用浓度和合理混配农药;注意用药的气候条件,不要在盛夏中午或露水未干时用药。5、缺钾引起的叶片枯焦:应有针对性地增施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含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