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0km/h高速接触网技术标准一、通用条款:、路堤地段支柱外沿保护层小于 500mm 时,应砌护坡,护坡应完整无破损。、支柱侧面限界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为+100mm(向田野侧) ,区间应能满足大机养道要求,站场最小不得小于 2440mm。、所有通过跨线桥、隧道的承力索均应安装绝缘套管,砼桥下绝缘距离不足 500mm 及钢桥下应全部安装并延长至桥外 5m,砼桥下绝缘距离在500mm-1000mm 范围内的在两侧桥边缘安装 7m 长绝缘套管,伸出桥外5m,隧道在两侧隧道口安装 7m 长绝缘套管,伸出隧道外 5m。、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受电弓抬升 200mm,直线区段左右摆动量:250mm;曲线
2、区段左右摆动量:350mm。二、支柱及基础、 钢筋混凝土支柱及基础:1、曲线外侧和直线上的支柱受力后应向田野侧倾斜;腕臂柱(含桥支柱)外倾斜率为 00.5%;软横跨混凝土支柱外倾斜率为 0.51%。2、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悬挂的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硬横梁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偏差 00.5%。3、锚柱在垂直线路方向符合上述要求,在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向拉线侧倾斜不超过 1%,严禁向下锚侧倾斜。4、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本体光洁、平直,但在每米长度内局部麻2面和粘皮面积不大于同长度总面积 5%,允许修补。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纹,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等不在此限。5、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端部
3、有碰伤或漏浆处,长度不大于 14 周长,且纵向长度不大于 50mm 之间,允许修补。6、支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0mm。7、桥钢柱(或桥支架)与桥墩台之间可用厚薄不同铁垫块进行调整,但桥接腿、底座与桥钢柱之间不得加铁垫块。8、腕臂柱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9、横腹市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外表面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但局部麻面和粘皮面积不大于 25 平方厘米,并未露主筋的允许修补。(二)、镀锌钢柱1、软横跨钢柱应略向外倾斜(受力反方向)允许偏差 13m 钢柱为 1%至支柱外缘垂直,15m 钢柱端部可倾斜 150300mm。用垫块调整时垫块数量不得超过 3 块,总厚度
4、不超过 30mm,垫片面积不小于 50mm100mm。垫片应平整,厚度均匀。2、基础平整、规则,露出地面一般 200mm,并保证距邻线轨平面不大于600mm,站台上 100mm。(三)、 支柱防护1、对易受装卸作业和其他机动车辆损伤的支柱、拉线等,应严格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防护。2.、位于下档墙,深路堑及靠近立交桥的支柱,应安装防护网栅。3、跨线桥应设置防护栅网。防护栅网两端应接地(与架空地线连接或接3地极)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 欧姆。三、 硬横跨1、同组硬横粱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正线中心线,偏差角不大于 2。3、横梁的安装高度为:一般为 9m;绝缘转换柱(抬高
5、150mm)悬挂双支时,硬横梁距轨面高度为 9.5m,允许误差+100mm。4、横梁底部距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 500mm,困难时不得小于 300mm。5、定位立柱安装应处于铅锤状态,立柱安装时应保证正线侧面限界2.5m,侧线直线上的侧面限界2.2m,曲线应相应加宽。6、线间定位柱对单侧定位时,对非定位侧的线路中心按照动态情况下机车受电弓距支柱间安全距离大于 350mm 考虑。7、横梁钢柱、横梁外形尺寸按基础型号、梁长来区分,J-28 型的钢柱、横梁顺线路(小面)宽为 600mm,横线路(大面)长为 800mm;J-32 型的钢柱、横梁顺线路(小面)宽为 800mm,横线路(大面)长为 100
6、0mm。8、安装与横梁上的吊柱除区分吊柱底座尺寸外,吊柱还分为 I 型、II 型吊柱,I 型吊柱安装单支腕臂,II 型吊柱安装双支腕臂(两侧悬挂或一侧悬挂) ,其外形尺寸分别为 I 型:200100mm;II 型 200150mm。 9、横梁下底面距本跨内最高轨面净空高度设计为 8.8m(单底座时),吊柱安装腕臂为上底座距轨面 7.8m,上、下底座间距为 1.5m;钢柱安装腕臂为上底座距轨面 7.8m,上、下底座间距为 1.75m。10、横梁钢柱、吊柱上安装的腕臂全部采用 QBN 型单绝缘棒式绝缘子(非双重绝缘绝缘子)。正线锚段关节转换腕臂上下底座均采用 1600 型双底座,4棒式绝缘子为 1
7、2kN;其余道岔定位腕臂上下底座均采用 1200 型双底座,棒式绝缘子 8kN。四、 支持及定位装置、上、下底座安装呈水平状态,与支柱密贴,螺栓紧固符合力矩要求。(二)、平腕臂受力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偏差为 030;安装腕臂的套管双耳与承力索座的中心距离为 250300mm,外露尺寸不小于 200mm,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 60。(三)、定位管安装定位器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误差:正定位允许抬头15%;反定位允许低头 15%。其外露尺寸正定位时为 100200mm;反定位时为 200300mm.(四)、正线接触网支持结构采用旋转腕臂结构形式(腕臂采用镀锌钢管) ,腕臂间加斜撑,正定位设置定位管支
8、撑,反定位设置定位管吊线。定位管用 48 型管。正线上定位器一般采用 1250mm 长的轻型铝合金限位定位器。口型,铝合金(AlMgSilF31),允许受拉力 Fmax/FMIN:2500N/80N ,均设置防风拉线。(五) 、腕臂、定位管、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在温度变化时应根据安装曲线查偏移量(或计算其偏移量),但腕臂偏移不大于其水平投影的 1/3,定位器偏移不得超出 18。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L=L(t 安 -t 平 ),式中 L-安装点至中心锚结距离;-线胀系数;t 安 -安装温度();t 平 -平均温度() (六)、腕臂支撑上套管双耳使用单螺栓型式,与斜腕臂连接的套管双
9、耳使用双螺栓型式,套管双耳的螺栓穿向与安装腕臂的螺栓销穿向一致。5(七)、螺栓由本体穿向固定角钢侧,安装腕臂的螺栓销统一穿向来车方向。定位环的扁口部分正定位时朝上,反定位时朝下。(八)、棒式绝缘子的滴水孔向下。(九)、定位器定位坡度见下表:序号 曲线外轨超高 曲内(mm/m) 曲外(mm/m)1 0 510 5102 20 492 5273 40 475 5454 60 458 5635 80 442 5826 100 425 6017 120 409 6208 140 6409 160 660(十)、使用限位定位器时,任何情况下定位器根部距受电弓中心距离不小于 1100mm。以此为依据选择组
10、合定位器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序号 型号 代号 拉出值定位器长L(mm)定位器限位间隙(mm)1 700 JL63-2003(700) 400 700 262 800 JL63-2003(700) 399-300 800 233 900 JL63-2003(700) 299-200 900 204 1000 JL63-2003(700) 199-100 1000 185 1100 JL63-2003(700) 99-0 1100 16(十一)、使用法国弯刀定位器,其有关参数如下:定位器类型L900 SET20040L1200 定位器SET 20011L1300 SET 10506曲线半径 直线
11、 直线800R14001400R18001800R22002200R4000R4000 R800跨距长度(m) 4030484855/48(l*) 55 55 60 60 60拉出值(mm) 270 0 0400/250(2*) 250 150 150 250 见平面图6A+5(mm) 160 160 220 160 160 190 190 220 220注:A 为定位器处接触线距定位器根部的垂直距离。(十二)、定位环应与线路垂直安装,距定位管根部的长度不小于 40mm,软定位器上的定位环距根部 50mm 为宜.(十三)、腕臂支撑与平腕臂连接时,套管双耳在平腕臂上到绝缘子距离为150mm,套管
12、双耳在斜腕臂上正定位时在定位管上方;反定位时在定位管下方,并尽量靠近定位器。 (限为定位器在要求与定位环间距为 100mm) 。(十四)、限位定位器区段定位管支撑与定位管成 60,困难时为4570。定位管斜拉线在定位管上的定位管卡子与定位管座距离为400mm,斜拉线应处于拉紧状态。法国弯刀限位定位器,正定位时定位管支撑应垂直于定位管,困难情况下执行上述标准。(十五 )、普通定位器:定位器安装后其坡度应处于 1/51/7 之间,定位器管本体完好,无裂纹及变形。(十七)、定位器应处于受拉状态,定位线夹处导线不应有偏磨、硬点现象,线夹应垂直于受电弓平面。(十八)、腕臂上的棒式绝缘子压板 U 螺栓应朝
13、上,即钢帽压板在上方。套管绞环(或套管双耳)的双耳部分与钢帽压板应在一条直线上。(十九)、定位管上安装 1.5 型定位环与防风拉线连接,定位环安装要求:1、1.5 型定位环位置为距离定位器端部 600mm。2、定位环水平安装,圆环位于来车方向(即列车运行时首先看到的是定位环的圆环)。3、定位环缺口朝向拉出值反方向,即正定位时位于远离支柱侧,反7定位时位于支柱侧。4、定位环上螺栓安装时保持定位环出厂时螺栓的穿向。5、防风拉线本线穿过定位环,在定位环上外露为 40mm。防风拉线安装时,短环安装于定位器上,长环安装于定位管处的水平定位环上,且防风拉线的主线在水平定位环内.(二十)、正定位时采用 55
14、0 型定位管支撑来固定定位管,定位管支撑一端垂直于斜腕臂,与腕臂支撑平行。直线反定位采用斜拉线(3.5 软态不锈钢丝制作)+定位管卡子来固定定位管,定位管卡子与定位器座间距离为400mm,位于内侧。(二十一)、曲线反定位当 R1000m 时采用 V 型拉线形式,V 型拉线与采用120 型承力索吊弦线夹固定,线夹与定位点间距 600mm,R=1000m 时采用单拉线形式。(二十二)、 定位线夹受压面在活动螺帽侧,即安装后保证螺帽始终朝向定位器座侧。(二十三)、250Km/h 区段正线必须用限位定位器,限位定位器长度一般用1250mm,最短 1050mm,安装角度 813。定位线夹、限位底座、防风
15、拉线应满足 250km/h 的长期可靠的运行要求。(二十四)、1050 型限位定位器正反定位开口均为 330mm,1250 型限位定位器正反定位开口直线上 370mm,曲线上 400mm。(二十五)、非支安装形式为:1.5 型定位管+锚支定位卡子固定导线,同时用斜拉线固定定位管,定位管卡子与锚支卡子间距 400mm,非支定位管外露 200mm,非支处承力索抬高 300mm,以不磨承力索为宜,导线抬高8300mm。(二十六)、软定位器上安装的 1 型定位环距定位器端部 50mm五、接触悬挂、250Km/h 区段的接触网用弹性链型悬挂,结构高度为 1.6m,悬挂点增加弹性吊索,锡铜导线 CTS12
16、0,加大导线张力至 20KN。(二) 、根据跨距和结构高度,在悬挂点处的承力索下加装一套弹性吊索装置替换两套第一整体吊弦,进行相邻第二整体吊弦位置,调整导高。(三)、弹性吊索装置包括 1 条弹性吊索、2 各弹性吊索线夹,2 根整体吊弦及连接线夹、一条定位管吊线。弹性吊索采用 35mm2 铜合金绞线,工作张力 3.23.5KN。(四) 、JTMH35 弹性吊索一般设置为悬挂点处长度 18m,通过弹性吊索线夹安装在承力索上,悬挂点相邻的第一整体距悬挂点距离应精细调整,满足定位器和定位线夹的的良好取流状态,整体吊线的承力索线夹应满足JTMH35 导线的安装。接触线距轨面连线的高度一般为 6450mm
17、,但各站、区的接触线距轨面高度以平面图为准,导线高度误差30mm。接触线控制高度如下表:序号 地点接触线悬挂点高度(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mm)带电允许装载高度(mm)备注1 一般车站及区间 6450 6330 58502 通行双层集装箱径 路 6450 正常6330困难6250 58503 不通行双层集装箱径路6000 正常5700困难5650 53004 只通行客车线路及机车走行线6000 正常5700困难5650困难53304800有跨线建筑物9(三)、定位点两侧的第 1 根吊弦高度宜与悬挂点等高,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四)、接触线使用 Z 型楔型线夹下锚,接
18、触导线回头长度应150mm。(五)、拉出值应按照图中标注进行调整,拉出值允许误差为30mm。曲线区段设计拉出值为 400mm 的在保证跨中位置的情况下,悬挂点拉出值尽可能调整为 350mm。(六)、站线接触线工作支的坡度变化按3控制;区间及车站正线按1控制。(七)、正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 4,困难时不宜大于 6;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 6,困难时不宜大于 8。站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 6,困难时不宜大于 8。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 8,困难时不宜大于 10。(八)、结构高度一般
19、为 1400mm,结构高度有变化时以平面图为准,在锚段关节及电分相内导线高度及结构高度不得有变化。( 九 )、承力索倒入承力索座时,正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侧;反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的外侧;另一线槽内安装一根与承力索材质、规格相同的且长度为 120mm 的副线,副线两头应绑扎牢固,不得有散股。在承力索座处的中锚绳与承力索平行,且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倒入靠支柱侧承力索座槽内。(十)、当接触线距轨面连线高度为 6450mm 时,承力索安装高度一般为7850mm,当接触线距轨面连线高度和结构高度发生变化时其承力索高度相应变化。(十一)、承力索距上部跨越建筑物和桥、横梁等处空气绝缘距离一般情况500mm
20、,困难时300mm。(十二)、承力索、接触线接头、补强 1 个锚段不超过 4 个,接头距悬挂点应10不小于 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80m。六、 中心锚结、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安装于距定位点 1200-2500mm 范围内,中心锚结线夹在直线区段应端正,曲线区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防断式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腕臂承力索座上安装在支柱侧(不管正、反定位)。、防断式中心锚结,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的长度4500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长+80mm;防串式中心锚结接触线中心锚结绳长度5h。h 为结构高度。、中心锚结应设在锚段中部,当锚段有曲线时,应设在靠近曲线的一侧。、区间正线一般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
21、结。车站有条件时采用防断中心锚结,无条件时采用防窜、不防断中心锚结。、中心锚结辅助绳:承力索辅助绳与承力索同型号,接触线辅助绳采用THJ-70 线索。、中锚线夹安装应铅锤于受电弓平面,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处于拉紧状态,锚结绳与承力索连接处用两个正反倒置的两个承力索中心锚线夹固定,线夹间距 100mm,锚结绳外露头 150200mm,并绑扎 100mm。、防断式中心锚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在承力索支撑线夹处两侧用两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与承力索固定,中心锚结线夹距承力索支撑线夹距离为 300mm。防串式中心锚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在承力索支撑线夹处两侧用两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与承力索固定,中心锚
22、结线夹距承力索支撑线夹距离为 200mm。、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的弛度应适中,保证在任何点的高度大于该处承力索的高度。、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 2060mm。11(十一)、辅助绳最低点至接触线的距离为 300500mm。(十二) 、250km/h 区段的中心锚结线夹应用重量轻的适用与高速运行的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同时将线夹两侧吊弦调整导高约 10mm。七、 下锚补偿装置、两根拉线张力一致,楔型线夹的凸面的 U 型挂环的螺栓应从线路侧穿向田野侧,保证 NUT 线夹螺纹外露 20100 毫米。、下锚双拉杆安装时应保证短环在上,长环在下。、拉线在楔型线夹外的回头外露长度为 500mm
23、,端头用 1.6mm 软态不锈钢丝绑扎 3 圈,端部外露 50mm,拉线回头与本线用 1.6mm 软态不锈钢丝绑扎 100mm,施工允许偏差10mm,绑扎应密实整齐而不重叠,回头应平顺。、全补偿下锚承力索下锚角钢安装高度为距轨面 8.17m,接触线下锚角钢安装高度为距轨面 7.18m。无补偿下锚时承力索下锚角钢安装高度为距轨面 8.35m,接触线下锚角钢安装高度为距轨面 6.95m,下锚角钢安装水平。、补偿装置的安装及 a、b 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在最高温度下,b值应保持在 200800mm 范围内。、补偿滑轮间距应能够保证滑轮在极限温度范围内的有效动作,最小情况下不少于 450mm。、坠
24、砣数量及张力符合设计要求(正线承导各 15kN+15kN、侧线承导为15kN+8.5kN),坠砣应标注其本身重量,叠放整齐,坠砣块缺口互呈 180。补偿张力误差不大于2%(含零件重量)。(八) 、在站台区的支柱应避免设置为补偿下锚柱,若不能避免时应提前绝缘,拉线应设红白相间的防护套管。(九) 、锚柱下锚拉线应再在下锚悬挂的延长线上,在线间距6.5m 处下锚,要计算下锚拉线是否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并注意拉线方向。12(十 )、采用棘轮补偿时,承导线传动比均为 1:3,棘轮卡板至棘轮齿尖圆切点的距离为 1020mm。(十一)、接触线、承力索补偿装置的限界架要安装正确,距轨面连线高度分别为 2000m
25、m 和 2400mm。且所有的螺栓必须穿向田野侧。八、吊弦、250km/h 区段吊弦统一用铜合金绞线(THJ-10)制作,吊弦线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断股、散股。、区间及车站正线设置带鸡心环式载流整体吊弦(京沪电化徐沪施(网)-0505 第 2 张),锚段关节、线岔、分段、分相处设置载流可调整体吊弦(京沪电化徐沪施(网)-0505 第 1 张);站线设置整体吊弦(京沪电化徐沪施(网)-0504);当结构高度600mm 时设置滑动吊弦(京沪电化徐沪施(网)-0506)。、定位点距第一根吊弦间距为 5m,其余间距应均匀分布,但最大间距不超过 10m,吊弦间距误差不超过50mm。、整体吊弦的导流环应固
26、定在吊弦线夹螺栓头一侧(即不应固定在螺母侧) ,承力索吊弦线夹处的导流环应与接触线吊弦线夹导流环安装相反,承力索吊弦线夹的导流环应面对来车方向。、承力索吊弦线夹螺栓与接触线吊弦线夹的螺栓安装方向相反,承力索线夹的螺栓从田野侧穿向线路侧,位于线岔处吊弦其螺栓应由两线间穿向外侧。(六) 、对 200km/h 及以上区段和采用法国定位器区段(符离集至曹老集)正线跨中预留弛度按 35掌握。 。(七) 、吊弦位置正确,布置均匀,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mm.九、 锚段关节、 绝缘锚段关节示意图131、四跨绝缘锚段关节(调整数据见下图,导高为 6450mm 时)1464507000653030020
27、0200300200700200200500四跨绝缘关节立面示意图四跨绝缘关节平面示意图550152、五跨绝缘锚段关节(调整数据见下图,导高为 6450mm 时)、非绝缘锚段关节示意图1、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调整数据见下图,导高为 6.45m 时)55070006490700200200300 200200500五跨绝缘关节平面示意图150150五跨绝缘关节立面示意图700300200550162、六跨带中性区双绝缘关节电分相关节(调整数据见下图)645067506530300100100300100300200200200四跨非绝缘关节立面示意图四跨非绝缘关节平面示意图550 (300)17
28、0.5 0.04 0.3 0.5 0.3 0.04 0.5无电区22m等效无电区35m中性区190m0.20.3 0.20.30.75 0.710.5m510.5m50.20.20.30.30.2 0.3六跨带中性区双绝缘关节电分相平、立面示意图、 绝缘锚段关节1、当曲线半径 R2000m 时采用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否则采用四跨绝缘锚段关节。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及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为 500mm,允许误差不超过 10%。2、车站来电侧设绝缘锚段关节同时在绝缘锚段关节开口侧设置隔离开关,非来电侧绝缘锚段关节用电连接连通。3、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带电部
29、分之间的有效绝缘距离不小于 450mm。4、在五跨两中间转换柱之间,接触线应等高;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在中心柱处两接触线应等高。5、在靠近锚柱的两转换柱外侧安装双电连接,隔离开关引线统一用双股TRJ-120 引线,电连接距悬挂点距离一般为 10m。6、转换支柱间跨距一般不小于 40m。锚支分段绝缘子串至锚支定位滑轮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800mm。7、为保证中心柱处的电气绝缘距离,用于定位的定位管可适当抬头或低头,绝缘关节导线等高点位于两中心柱中间,且导线高度比标准导高高40mm。、非绝缘锚段关节1、非绝缘关节两侧各安装 1 组双电连接。2、非绝缘锚段转换柱处承力索抬高 300mm,以不磨承力索为宜
30、,导线抬高 300mm,两线平行间距 200mm,允许误差 20mm。3、四跨非绝缘关节在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等高,两承力索的垂直距离为300mm。4、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抬高 300mm,两线平行间距 200mm,施工误差20mm。5、在转换柱处对于使用法国弯刀定位器区段,两支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为450mm(困难情况下为 430mm) ;对于使用普通定位器(含限位定位器)1两支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为 300mm(困难情况下为 250mm) 。两承力索的垂直距离为 300mm。6、在锚柱处绝缘子内侧,非支接触线的抬高为 500mm。7、使用法国弯刀定位器区段,转换支柱间跨距一般不小于 40m;其它区
31、段转换柱间跨距一般不小于 34m。8、中心柱处两接触线等高,等高点比标准导高 6450mm 高 5080mm ;直线区段关节两支的拉出值分别为100mm 、300mm 。十、电联接、锚段关节处设置纵向电连接。、中心锚结处以及每隔 250300m 在承力索和导线间设置横向电连接。、在中小车站中部设置一处股道电连接,在大站两端咽喉处各设一处股道电连接。(四) 、横向电连接采用 TRJ-95 软铜绞线,安装成“S”型,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 100mm 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进行绑扎,绑扎长度 50mm,外端留头 50mm,横向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 2m 左右。(五) 、道
32、岔、关节电连接采用 TRJ-95 软铜绞线,承力索与接触线间安装成“S”型,正线与正线或正线与侧线道岔、正线关节为双电连接,两侧线道岔及两侧线关节为单电连接,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 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进行绑扎,绑扎长度50mm,双电连接时两电连接间距为 300500mm(两绑扎线外侧),电连接安装点距悬挂点 10m 左右。(六) 、股道电连接为 TRJ-95 软铜绞线单电连接,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5m 左右。(七) 、隔离开关引线采用 TRJ-120 软铜绞线,除机务段、货线开关为单引线外,其它均采用双引线。(八) 、电连接线安装正确、接触良好、线夹内无
33、杂物,电连接线夹和被连接导线的接触面光洁有导电脂,电连接线夹应垂直于轨平面,且接触线电2连接线夹处导高应与最近整体吊弦处导高相等。(九)、隔离开关引线距分段绝缘器的两端不小于 1.5m。(十)、隔离开关的两条引线应直接和电连接相连,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 450mm,引线距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 400mm。十一、 线岔、Re200C 型线岔1、线岔采用交叉式。正线间道岔及正线与侧线相连接的道岔按照 Re200C交叉线岔设计。站线道岔优先采用 Re200C 交叉线岔设计,特殊困难情况下考虑兼顾需要,可采用中国传统道岔布置方式,并优先采用标准定位。2、Re200
34、C 交叉线岔在各型道岔柱处定位图及定位柱的位置及各处拉出值的数值如下所示:道岔号 9 12 18 38线间距(m) 5 5 5 5 5 5支柱距 WA 的距离(m) 13:00 15.17 17.68 18.77 9.0 8.68跨距(m) 46.68 42.34 57.82 55.64 41.0 50开口 b(线间距)(mm)300 400 350 400 50 10拉出值 a1(mm) 400 400 350 400 200 300拉出值 a2(mm) 300 400 350 400 350 200拉出值 a3(mm) 200 400 200 200 50 200拉出值 a4(mm) 10
35、0各道岔布置图如下:3300 100 -200 -200-200-20 00200-200300-200133LSWA212S21434318#道岔21WAL38 号道岔:3、交叉吊弦设置:Re200C 线岔应设置交叉吊弦,两支接触悬挂交叉吊弦9# 、12#044.6mZ1a3a28.685051 518.68 5151500WAa4a1WAZ2 Z3 Z44处,两根吊弦间距为:a= L+150mm,L- 两支接触线移动量的差值。其中接触线上距离中心锚结近的吊弦位于中心锚结侧。4、道岔定位处的接触线高度符合技术标准,对于 18 号及以下道岔定位处两接触线应等高;对于 38 号道岔定位处(两个定
36、位柱)侧线比正线抬高分别为 130mm 和 10 20mm。5、道岔定位柱与两线交点(线岔安装中心)的距离不小于 2.5m,交点应位于两内轨间横向中间位置,两接触线的拉出值不得大于 400mm。6、在交叉点处正线位于侧线下方,侧线在限制管内活动自如,有 13mm的活动间隙,以确保接触线伸缩自如。7、始触区:在线岔处两支接触线中一支水平投影距另一线路中心距离为6001050mm 范围内为线岔始触区,在始触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含定位线夹、电联接线夹、吊弦线夹等)及金具(见下图) 。侧线承力索 吊弦 1550600吊弦 2 正线承力索正线接触线正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接触线受电弓中心接触线 接触
37、线受电弓中心正确安装位置错误安装位置交叉吊弦安装示意图线岔中心接触线交叉点处二承力索水平面上交点处,垂直面上相距20550线岔吊弦 1 吊弦 2550600始触区1050始触区侧线接触线正线接触线2060058、在始触区范围内侧线比正线抬高 2030mm,线岔另一端若为非支,线间距 500mm 处抬高不小于 100mm。9、18 号道岔定位柱 2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 1320mm 以外,并保证任何一条线路中心线与另条线路的接触线距离不小于 1225mm。12 号道岔可不设定位柱 2,如设置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10、对正线道岔非标定位线岔,定位柱 1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 0300mm附近;两接触
38、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 300600mm 之间,定位点处侧线抬升 80mm 以上。11、一侧为下锚支时,在两线间距 500mm 处,锚支接触线比工支接触线抬高不少于 80mm,下锚支过线岔后不得直接下锚,须延长一跨下锚。其偏角符合相关标准。12、在两线间距 800mm 以内时,两接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同一侧( 见交叉吊弦安装示意图)。13、两支接触线在距线岔 100mm 处安装双吊弦,在距两支接触线交点61500-2000mm 处,工作支一侧设置一组电连接。14、非标准定位时,两接触线尽量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735mm935mm 处(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 500700mm) 。15、交叉
39、吊弦具体位置为:第一根吊线线路中心 550mm590mm 之间,第二根吊弦位于距第一根吊弦 600mm 处。16、标准定位的道岔柱位于道岔处两线间距为 360mm380mm 处,标准定位拉出值正线为 300mm,侧线 400mm(允许 350400mm) 。17、侧线支腕臂设置在岔尾方向,且为抬高支腕臂,抬高为 300mm,以不磨正线承力索或腕臂为宜。18、道岔有一支是正线的道岔,选用定位器均为 1450 型限位定位器,当拉出值拉不够时选用 1250 型限位定位器,两支均为侧线时选用 1250 型限位定位器。19、道岔处有一支为正线时选用 700 型线岔(长 1710mm) ,两支均为站线时选
40、用 500 型线岔(长 1510mm) 。20、对于复式交分道岔采用交叉布置方式时,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对称中心轴正上方;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正上方处;且侧线接触线高出正线(较重要线)的接触线 1020mm,非支抬高量在两线间距 500 处不低于 80mm,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 50mm。21、12、18 号线岔布置图如下:722、普通 18#道岔上方,接触网采用交叉道岔定位,接触网标准定位柱设置在理论岔心前 510m 处,定位跨距一般不大于 45m。12#道岔上方,接触网采用交叉道岔定位,接触网标准定位柱设置在理论岔心前 5m 后1.5m 处,定位跨
41、距一般不大于 40m。、普通型线岔1、对于侧线普通标准定位线岔,定位柱应位于两轨中心线间距 600mm 处,定位处两接触线等高。2、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 630800mm 以内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误差50mm。3、两线间距 500mm 处,两支均为工支时,两接触线应等高。一支为非工时非支比工支抬高不少于 80mm。非工作支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600800mm 处应高出工作支导线 150mm 以上。4、定位处拉出值为 375mm,允许误差30mm,非标准定位拉出值一般不8大于 450mm。十二、 分段绝缘器、正线间渡线采用绝缘泄露距离 1600mm 消弧形分段绝缘器(XTK-1.25/1
42、.6)。、其它场间电分段采用不带消弧功能的分段绝缘器(FHL-1250A) 。、在受电弓通过时,受电弓边距分段绝缘器的瞬时距离不得小于 1m。、渡线上的分段绝缘器尽量位于渡线中心。、分段绝缘器框架,无变形、扭曲、裂纹等现象。分段绝缘器两导流板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 300mm。、分段绝缘器中心应与受电弓中心重合,允许偏差 150mm。、分段绝缘器悬挂高度比相邻吊弦处导线高 2030mm,站线时抬高10mm。(八) 、分段绝缘器上桥绝缘子应符合绝缘子有关标准,分段桥绝缘子中轴线应位于承力索绝缘子中点下方,分段中心线应与受电弓中心线重合,允许误差为150mm(九 )、分段绝缘器安装后,其绝缘
43、滑道中点的下表面至轨平面的高度比两端悬挂点平均值抬高 5070mm 。(十) 、用水平尺通过四个紧线器,把分段绝缘器的结构平面调整到和轨平面平行,特别注意在弯道处安装分段绝缘器,也必须满足这一要求。(十一) 、调整两根长滑道,使其下表面距绝缘滑道下表面保持23mm(在测量点处量取) ,两根短滑道的下表面与两根长滑道的下表面的对应点在同一高度。(十二) 、分段绝缘器的导流板距邻线导线距离1.5m(十三) 、分相绝缘器主绝缘有效长度不得小于 1800mm,中性区不小于 30m.(十四) 、分段绝缘器上方承力索在楔形线夹内的回头长度为 300350mm 之9内,如吊弦安装还受影响,可用钢线卡子代替吊
44、弦线夹吊挂吊弦,确保分段两侧吊弦在空间平行.十三、 分相绝缘器1、正线一般采用锚段关节式空气间隙电分相。枢纽困难地段,采用器械式电分相。2、电分相一般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外不小于 300m 处。3、电力机车过电分相采用车上自动切换方式,地面在变电所、分区亭一侧设自动过分相磁铁式感应装置,并避免设在 6的大坡道设自动过分相磁铁式感应装置。4、分相标示牌安装位置正确,字迹清楚,稳固可靠,考虑反向行车条件(下图为结构式分相标示牌安装位置正向行车侧示意图) 。十四、附加悬挂、供电线1、供电线原则独立架设,同一径路上的两路以上供电线可同杆合架,站场内困难处所考虑与接触网合架。与接触网和架时,其带电部分距支柱
45、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1000mm。2、线索本身光洁完好,无断股、散股和接头。在悬挂点处线夹内应有同材质的衬垫。T禁止双弓 禁止双弓合T断 断45m 45m30m 30m行 车 方 向分 相 关 节 中 性 区103、绝缘子质量符合本体要求,供电线距支柱距离一般为 1.0m。4、附加悬挂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肩架成水平状态,允许偏差不大于 50mm。5、供电线弛度应根据安装曲线确定。6、供电线不同回路间悬挂点处水平距离不小于 2400mm,供电线至支撑斜杆的距离不小于 300mm,供电线与跳线间距离大于 300mm,距非电化轨道不小于 7500mm。7、双支供电线时应用并沟线夹或其它方法将两
46、支固定,以免线索摆动时碰线。8、供电线档距大于 121m 时应安装防震锤。、回流线1、全线采用双重绝缘的接地方式,架设回流线的所有支柱(水泥柱、钢柱)均采用绝缘悬挂方式,通过接地跳线与腕臂绝缘连接。2、区间回流线肩架安装:、角钢肩架:安装于腕臂上底座下 1m 处;跳线肩架安装于腕臂上底座下 500mm 处;、高柱信号机两侧支柱安装 JC 型回流线肩架;、锚段关节处(双腕臂)不安装跳线肩架。、槽钢肩架:使用槽钢区段,跳线肩架安装于腕臂上底座下500mm 处;槽钢肩架安装于跳线肩架下 100mm 处。3、回流线对向下锚角钢安装于腕臂上底座下 400mm 处,回流线肩架安装于腕臂上底座下 1000m
47、 处,跨越下锚安装高度为距柱顶 2m,跨越用软横跨固定底座距柱顶 500mm。4、回流线在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处缠铝绑带 200mm,下锚处安装时铝绑带缠绕后应露出倒装线夹 50mm。11.5、肩架应安装水平,加长肩架安装后的斜吊线应顺直,采用 4.0 双股吊线拧成,尾部回头长度 300mm,做成水滴状,垂直地面,活尾端安装在肩架焊环内。6、回流线接头使用接续管进行对接,回流线接头不得设置在跨越股道、公路跨内或桥上。接头后应保证回头露出接续管 20mm,接头位置应距悬挂点大于 500mm。7、回流线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肩架成水平状态,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8、回流线在针式绝缘子上固
48、定正确、牢固、可靠,并用铝包带缠绕。十五、接触网各部螺栓力矩京沪线主要产品使用螺栓规格及紧固力矩一览表序号 图号 名称 螺栓规格紧 固 力 矩(N.M)允许紧固力矩范围(N.M)1 JL9901-01 定位线夹 M10 不锈钢 25 25322 JL02(TC)-89 承力索吊弦线夹 M10 不锈钢 25 25323 JL9306(K) 可调整体吊弦、整体吊弦装置 M10 不锈钢 25 25324 JL9301(T) 可调整体吊弦、整体吊弦装置 M10 不锈钢 25 25325 接触线吊弦线夹 M10 不锈钢 256 接地线连接线夹 M12 不锈钢 257 电连接线夹 M10 不锈钢 258
49、套管绞环 M10U 不锈钢 259 套管双耳 M10U 不锈钢 2510 JL14-04 套管双耳 M10 不锈钢 25 253211 JL17-89 杵座鞍子、钩头鞍子 M10 不锈钢 25 253212 JL18-92 杵座鞍子、钩头鞍子 M10 不锈钢 2513 JL49-89 线岔中定位线夹 M10 不锈钢 25 253214 JL03-2004 接触线中心锚接线夹 M12 不锈钢 44 445615 JL03-2005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 M12 不锈钢 44 445616 JL03-89 改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 M12 不锈钢 44 445617 JL39-98 改 承力索中心锚接线夹 M12 不锈钢 44 445618 JL0318 承力索座 M12 不锈钢 44 445619 JL12-96 定位环 M12 不锈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