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经 济 学 原 理 是 反 映 经 济 发 展 客 观 规 律 的 经 济 学 科 学 规 律 , 由 经 济 学 概 念 、 范 畴 与 范 畴 体 系 组 成 , 包 括 经 济 学 公 理 与 经 济 学 定 理 两 个 层 面 。 其 中经 济 学 公 理 是 经 济 学 定 理 的 出 发 点 , 经 济 学 定 理 是 经 济 学 公 理 推 导 的 结 果 。 在 不 同 的 经 济 学 范 式 中 , 有 不 同 的 “经 济 学 原 理 ”。 政 治 经 济 学 是 研 究 各 个 阶 级 在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的
2、经 济 学 。 由 于 政 治 经 济 学 不可 能 以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般 规 律 为 对 象 ( 虽 然 有 的 政 治 经 济 学 也 标 榜 自 己 以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般 规 律 为 对 象 ) , 政 治 经 济 学 范 式 中 的 “经 济 学 原 理 ”不 是 反映 经 济 客 观 规 律 的 经 济 学 科 学 规 律 , 所 以 政 治 经 济 学 作 为 范 式 是 前 经 济 学 ; 在 政 治 经 济 学 范 式 中 没 有 真 正 的 “经 济 学 原 理 ”, 只 有 反 映 各 个 阶 级 利益 的 “学 说 ”, 虽 然 它 们 把 自 己 的
3、 学 说 贴 上 “经 济 学 原 理 ”的 标 签 。 对 称 经 济 学 是 以 对 称 方 法 与 “五 度 空 间 ”方 法 与 模 式 , 以 主 体 与 客 体 相 对 称 、主 体 性 与 科 学 性 相 统 一 为 基 本 原 则 与 基 本 线 索 , 以 人 类 整 体 的 经 济 现 象 、 人 类 整 体 经 济 现 象 背 后 的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般 规 律 为 对 象 建 立 起 来 的 科 学 的 、一 般 的 、 人 类 的 、 与 政 治 经 济 学 相 对 而 言 的 经 济 学 。 在 对 称 经 济 学 理 论 体 系 中 , 主 体 与 客 体
4、 、 主 观 与 客 观 、 思 辨 与 实 证 、 科 学 规 律 与 客 观 规 律 是 对称 的 ; 因 此 只 有 在 对 称 经 济 学 范 式 中 , 才 有 真 正 的 、 属 于 科 学 范 畴 的 “经 济 学 原 理 ”。一部分导 论目 录政治经济学部分 1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第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 绪 论17 第二章 供求理论18 第三章 弹性理论19
5、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21第五章 生产理论23第六章 成本理论25 第七章 厂商理论27 第八章 博弈论29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30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31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32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33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4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3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9 第十七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41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42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43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2.生产就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
6、变自然物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 物 质 资 料 的 生 产 是 人 类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基 础 。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 的东西。人们进行生产,要同自然发生关系,人们相互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 、 政 治 经 济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是 生 产 关系3. 生 产 中 人 与 自 然 的 关系形成生 产 力 ,即 人 们 改 造 自 然 、 征服 自然的现实能力。(1)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 ,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2) 劳 动 资 料 ,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所必要的一切物件, 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是劳
7、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一切东西: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自然物,如待开采的矿石等; 一类是经过劳动初步加工的原材料,如棉纱等。(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的上述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人的因素生产资料, 物的因素生4.生 产 中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形 成 生 产 关 系 ,它 是 一 切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包括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的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表 现 为 人 们 在 生 产 、 分 配 、 交 换 和 消 费 之
8、间的关系。产方 政治经 式 济学必 须联系 生产力导二 、 政 治 经 济 学 的 任 务 是 揭示 人 类 社 会 论 各 个 发 展 阶 段 上 生 产 关1.人类社 会 的 基 本矛盾(1) 生产力和 生 产 关 系 的 相 互 关 系( 2 ) 经 济 基 础 和 上 层 建 筑 的 相互关系生 产 力 决 定 生 产 关 系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状态中 。生产力发展了,就 要 引 起 生 产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 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性质而建立起来的。生 产 关 系 反 作
9、用 于 生 产 力 , 并 具 有 相 对 的 独 立 性 。当它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 ,则 会阻碍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严重的,就要引起社会革命。经 济 基 础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 与 经 济 社会 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形态上 层 建 筑 反 作 用 于 经 济 基 础 ,并 具 有 相 对 的 独 立 性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和上层 建筑来 研究生 产关系系 变 化 发 展 的规律2. 经 济 规 律 的 性质 、 特
10、点 和类型(1) 性质 :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它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经 济 规 律 具 有 历 史 性 。 因为: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 ,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历(2)特点史时期中发生作用。经 济 规 律 具 有 阶 级 性 。 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在一切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 共 有 经 济 规 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3)类型 在几个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 共
11、有 经 济 规 律 ,如价值规律等。在 某 一 个 特 定 社 会 经 济 形 态 中 起 作 用 的 特 有 的 经 济 规律 ,如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剩余价值规律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形 态 中 的 社 会 主 义 基 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等。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1 .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密切结合实际;2 .要运用 科学的抽象法 ;3 .要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结合起来。 逻 辑 法 是在研究社会 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方法。历史法 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四、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 要 意 义
12、 :1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发生、 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 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矛盾, 掌握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 2.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的理解我们党依据客观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 .可 以 帮 助 我 们 树 立 共 产 主 义 世 界 观 ,更好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2 -1.研 究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必 须 从 分 析商品开始(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 普 遍 的 形 式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 简 单 的 和 基 本 的 关
13、 系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 切 矛 盾 的 萌 芽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 余 价 值 理 论 的 基 础 。2.商品的二 因素(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 ,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不 论 什 么 社 会 ,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
14、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 换 价 值 是 价 值 的 表 现 形 式 。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一、 商品3. 体 现 在 商 品 中 的劳动二重性(1) 具体劳动 :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叫具体劳动 。 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千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2) 抽 象 劳 动 :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 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马 克 思 关 于 劳 动 二 重 性 的 学 说 ,是理 解 政 治经 济 学 的 枢 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 能 正 确 理 解 和
15、把 握 马 克 思 的 劳 动 价 值 论 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4. 以 私 有 制 为 基 础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第 一 章(1)私 人 劳 动 与 社 会 劳 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 动 成 果 也 归 他 私 人 所 有 ,这种劳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 有 通 过 商 品 交 换 ,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 。这个转化过程,在 现 实 生 活 中 就 是 对 各 自 在 商 品 生
16、产 中 所 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 即进行抽象的过程。 转化能否成功, 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 商 品 的 使 用 价 值 和 价 值 能 不 能 实 现 。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 5. 商 品 的 价 动 值量价 值 理 论(1) 个 别 劳 动 时 间 和 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里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 劳 动 的 数 量 由 劳 动 时 间 来 衡 量 。 但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生产者个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 简 单 劳 动 和 复 杂 劳 动 :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17、者的劳动, 每一个普通的人, 都 有 简 单 劳 动 的 能 力 。 复杂劳动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者的劳动,它包含由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 的简单的劳动。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是 以 简 单 劳 动 时 间 为 计 量 单 位 的 。(3) 劳 动 生 产 率 和 价 值 量 的 关 系 : 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商 品 价 值 量 和 生 产 商 品 所 耗 费 的 劳 动 量 成 正 比 例 , 和 劳 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3 -1.货币:是 固 定 的 充 当 一 般 等 价 物
18、 的 特 殊 商 品 ,它是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2 把斧子2. 价 值 形 式 的发展 2.扩大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 80 斤粮食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二、 货币80 斤粮食 3.一般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80 斤粮食 4.货币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1 只绵羊6 分黄金一 般 价 值 形 态 与 扩 大 价 值 形 态 相 比 , 发 生 了 根 本 性的变化。3. 货 币 的 职能(1)价值尺度 :是充当
19、计算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2)流通手段 :是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3)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4)支付手段 :用于清偿债务和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等。(5)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起一般等价物作用,它必须直接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的形态出现。4.货币流通规律 : 是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用公式表示是:流 通 中 所 需 的 货 币 量 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周转的次数)5.纸币流通规律 :
20、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本 身 没 有 价 值 ,仅 仅 是 作 为 金 属 货 币 的 符 号 来 流 通 的 。因此,纸 币 流 通 是 以 上 述 金 属 货 币 流 通 规 律 为 基 础的。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的一定限度,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三 、 价 值 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决定的,商品必须按照 等价原则 进行交换。它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2.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表现价值。但在交换中,价 格 受 市 场 供 求 关 系 的 影 响 上
21、下 波 动 。(1)自发的调节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 分配 。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自发的推动 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3)会引起和促进 小商品生产者的 两 极 分 化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4 -一 、 货 币 转 化 为 资1.货 币 与 资 本 的 本 质 区 别 :资本最初 总 是 表 现 为 一 定 数 量 的 货 币 , 但 货 币 本 身 并 不 是 资 本 ,当 作 资 本 的 货 币 和 当 作 商 品 流 通 的 货 币有着本质的区别。(1) 商品流通形态: WGW(商品货币商品) , 以卖开始 , 以买告终, 即为买而卖
22、, 交 换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换 取 所 需 要 的 使 用 价 值 ,价值量是相等的,货币在这里仅仅起商品交换的媒介作用,它体现的是一般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2) 资本流通形态: GWG (货币商品货币) , 以买开始, 以卖告终, 即为卖而买, 其 目 的 是 为 了 价 值 增 殖 。 完整公式应当是: GWG, ,其 中 G, G G ,即 原 来 预 付 的 货 币 额 G 加上一个增殖额G 。马 克 思 把 这 个 超 过 原 价 值 的 余 额 ,叫做剩余 价值。处于这种关系的货币就成了资本。(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所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
23、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 WG ,是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 ,是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根 据 价 值 规 律 等 价 交 换 的 要 求 ,在流通中只会发生价值形态的转化,不会增殖,而这一公式却表明价值增殖了。问题在于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资本是以流通为媒介,在商品市场上除了买到生产资料以外,还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为价值增殖过程做准备,而价值增殖过程则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3. 劳 动 力 成 为 商 品 是 货 币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基础,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 提 和 关 键 。转化为资本的关键第(2)劳动
24、力商品 的属性劳动力的价值。它是由维系劳动者生存、发展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 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它本身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 的源泉,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二章 二、剩余价值的 生 产 剩过程1. 资本主义生产 过程的二重性(1) 劳动过程 : 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 这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 同 其 他 社 会 相 比 ,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2) 价 值 增 殖 过 程 : 是 超 过 一 定 点 而 延 长 了 的 价 值 形 成 过 程 。 作为价值增殖过程, 则是资本主义
25、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正是这 一方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劳 动 过 程 和 价 值 增 殖过程的统一, 是资 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余价 2. 不 变 资 本 和 值 可变资本理(1) 不 变 资 本 : 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一部分资本。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这一部分资本只是把它本身的价值转移到生产物中去, 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故称不变资本(C ) 。(2) 可变资本 : 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一部分资本。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它不仅可以再生产自己的价值 (V ) , 而且还可以生产出一个剩余价值(m ) 。它可以变动其价值量,故称可变资本。论三、
26、绝对剩余 价值和相 对剩余价 值的生产1.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 ,m /v.它标志着资本家对劳动者剥削的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它是用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用 这 种 方 法 生 产 的 剩 余 价 值 ,叫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 加 强 对 工 人 的 剥 削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超 额 剩 余 价 值 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个别资本家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资本家在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使全社会劳
27、动生产率提高以后, 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法。1.工资的本质 : 工 资 是 劳 动 力 价 值 或 价 格 的 转 化 形 式 , 是 劳 动 力 价 值 的 货 币 表 现 。 但 其 表 现 形 式 却 是 劳 动 的 价 值 或 价 格 , 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报酬, 这就把资本主义 的剥削掩盖起来了。(1)计时工资 :是按照工作时间付给的工资,如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它们是劳动力的日价值、周价值或月价值的转化形式。四、 工资2.工资的形式3. 工 资 量 的 变动(2)计件工资 :是按照做出的产品的
28、件数或者完成的工作量付给的工资。(1)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 名义工资指工人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额, 即货币工资。 实 际 工 资 是 工 人 用 货 币 所 能 买 到 的 生 活 资 料 和 服 务 的 数 量 。(2)相对工资 :相对工资就是和资本家的利润(即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也叫比较工资 。(3) 工资的国民差异 : 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 由于自然条件或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 构 成 劳 动 力 价 值 的 物 质 要 素 的 范 围 和 数 量 不 同 , 工 资水平也不同,一切影响劳动力的物质要素的因素,都对工资水平发生影响。4.无产阶级为提高工
29、资而斗争。但要根本改变被剥削的地位,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5 -一、 简单再生产 1.资本主义简 单 再 生 产 :是 资 本 家 把 工 人 创 造 的 剩 余 价 (1)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和 扩 大 再 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养活资本家。 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产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认识到 (3)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无非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
30、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1. 资 本 积累(1) 资本积累的实质 : 资本积累指的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结果 , 而 且 是 资 本 家 扩 大 再 生 产 对 工 人 剥 削 的 手 段 。 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的手段 ,不断地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 是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所揭示的商品是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发展的突出表现。(2)资 本 积 累 的 影 响 因 素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社会
31、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 和 所 费 资 本 之 间 的 差 额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第三 (1) 资本构成的两 物质方面: 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2. 资 本 有 机 章 构 成 的 提 个方面 价值方面: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比例关系,叫做资 本 的 价 值 构 成 。 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叫资本的有机构成。二、资本积累 高 (2) 单 个 资 本 增 大 的 (1)资本积聚 :是靠资本积累来使资本总额扩大,它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单个资本的增大, 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 两种形式
32、本(2)资本集中 :是靠资本合并来使资本总额扩大,它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积 3. 相 对 人 累 口过剩理论(1)原因: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的减少,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会绝对增加 , 从而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是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必 要 条 件 。(2)三种基本形式:流动的、潜在的 、停滞的 过剩人口。4. 反 动 的 马 尔 萨 斯“人口论”(1)把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人民失业和贫困,归罪于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脱罪责。(2)批判马尔萨斯反动人口论,不是不要有计划地控制人
33、口的增长。1.资本积累的普遍规律:资本积累的增进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劳动人口过剩。因此,也 就 必 然 对 无 产 阶 级 命 运 产 生 恶 劣 的 影 响 。其结果,一极是资本家所占有的资本 和 财 产 的 积 累 ,另一极是工人 贫困的积累。三、 资本积累与 无 产 阶 级 贫 困化2.无产阶级贫困化 (1)相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得到的收入在社会收入中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是相对贫困化的表现。(2) 绝对贫困化 : 表现在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恶化上, 诸如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的增长, 工 资 经 常 被 压 到 劳 动 力 价 值 以 下 , 相当多的人数生活在 贫困线以下,甚至在饥饿线上挣扎
34、,等等。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是 生 产 的 社 会 化 和 资 本 主 义 私 人 占 有 之 间 的 矛 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 产 日 益 社 会 化 ,而社会生产的支配权却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就必然加深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 。 资 本 主 义 私 有 制 的 丧 钟 就 要 敲 响 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6 -1. 产 业 资 本 循 环第一阶段为购买阶段 ,用公式表示:A GWPm(货币商品劳动力) 生产资料
35、第一、 三两个阶段是流通过程, 第二 阶段是生产过程。 资本循环过程是生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为生产阶段 ,用公式表示: P (生产过程) , 是决定性的阶段。第三阶段为售卖阶段 ,用公式表示是:W G ( 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价值增大的货币) 。(注:实线表示流通,虚线表示流通中断,而生产在进行)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运动在其各个阶段上,顺次采取了货币资本 G,生产资本 P 和商品资本 W 三 种 不 同 的 形 式 ,并分别执行着三种不同的职能。 货币资本的职能 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好前提条件 。 生产资本的职能 是使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
36、力的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 是通过出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3.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顺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是资本循环。循环过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一、 资本 循环第GW(1)资本循环是一个不断周而复始的运动,用公式表示为:APW GPm四 章4. 产 生 资 本 循 环 的 三 资种特殊形式 本的 循 环和生产资本循环GW PW G GWPW G GWP等货币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2)这个循环公式表明,在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包含着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三种循环形式,即 GG 、P P、W W。5.
37、 资 本 循 环 的 条 件 :资本循环条件的关键是运动的连续性,它要求三种循环形式在空 间 上 同 时 并 存 (预 付 资 本 按 比 例 分 配 于 三 种 职 能 形 式 )和在时 间 上 连 续 继 起 。这种并存 周性和连续性是产业资本循环得以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单个资本循环的连续性经常会中断。 转理 论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7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划分资本的各个部分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不变资本厂房和其它建筑物、机器设备 固定资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工资1.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1)资
38、 本 周 转 :不断重复的、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2)资 本 周 转 的 时 间 : 是资本的生产时间( 包括劳动时间、 劳动过程中断时自然力作用时间、 停 工 时 间 和 生 产 资 料 存 储 时 间 )和流通时间( 包括生产资 料和劳动力的购买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 的总和。(3)资 本 的 周 转 次 数 :资本周转的速度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资本的周期时间和周转次数成反比例的关系 。 求周转次数的公式是:n(次数) U(一年的时间)u(一定数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1)生产资本按其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2)固 定 资 本的 磨 损 :有
39、 有形磨损 (又叫物资磨损 )和 无 形 磨 损 (又叫精神磨损) 两种。 ( 3)资本的两种划分方法: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二、资本周转(4)两种划分方法的不同: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不同;划分的标准 不同;划分的 内容 不同。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是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用公式表示为:预付资本一年中的周转次数 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的总额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 ,尤其可以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2)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可以增 加 年 剩 余 价 值 量 和 提 高 年 剩 余 价
40、值 率 。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和 可 变 资 本 周 转 速 度 成 正 比 的 。(3)资本家力图加速资本周转,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矛 盾 的 尖 锐 化 。5.周转速度的关键是运动的速度 :加速资本周转,要求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来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缩短资本周转的周期。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8 -1, 000 V+1, 000 m2,000 C + 500 V + 500 m一、 研究对1.社会总资本 :社会再生产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2.社会总产品 :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物资资料的总和。3. 社 会 总 产 品
41、(1)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就 是 从 宏 观 方 面 考 察 整 个 社 会 的 再 生 产 是 怎 样 进 行 的 。这 里 要 解 决的中 心 问 题 是 社 会 产 品 的 实 现 问 题 ,即社会产品象 是 社 的 生 产 和 社 的各个部分在下一年的生产中如何实现价 值 补 偿 和 实 物 替 换 ,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会 总 资 会 总 产 品 的 (2) 社 会 总 资 本 再 生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的规模上不变或简单重复。它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本 的 运 实现 产的形式 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不断更新和重复,它分 外 延 (增加生产要素的量)与 内涵
42、 (改善生产要素的质 )两种类型。第 4. 社 会 总 产 品 的 构 成 和 五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章(1)在价值形式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括:已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剩余价值,即为 C+V+M.(2) 在实物形式上, 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据此,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为第一部类( ) ;消费资料的生产为第二部类( )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它为 再生产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在这个基 础上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全部规 律。社 会 资 本再 二 、 社 会 总 生 资 本 的 产 简 单 再 1.图式:4,000 C +
43、 =6,000=3,000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不 变 资 本 的 价 值 在 一 年 内 全 部 转 移 到 产 品 中 去 ;剩余价值率为100%; 有机构成不变;产品按价值出卖;没有对外贸易。理 生产论 2.交换关系(1)第 一 部 类 内 部 交 换 。 4,000C 在本部类内部交换而得到实现。(2)第 二 部 类 内 部 交 换 。 500V + 500 m 在本部类内部交换而得到实现。(3)两 大 部 类 之 间 相 互 交 换 。 1,000 V + 1,000 m 与 2,000C 交换而得到实现。3.实现条件(1)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总额,应等于第二部类消耗掉的不变
44、资本,即:I (V +m)= C .(2)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已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之和,即:I (C +V+m)= IC + C.(3)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即: (C +V+m)= I(V +m)+ (C +V+m).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9 -1, 000 V+1, 000 m(大于) 1,500 C + 750 V + 750 m1,100 V+500 m1,600 C + 800 V + 600 m1 图式:(1) 第一年社会 产品构成4,000 C + =6,000=3,0009,000三、 社会总资
45、本 的 扩 大 再 生产(2) 社会产品按 扩 大 再 生 产 要 求 重 新组合4,400 C + =6,000=3,0009,000(3) 第二年年终产品构成 4,400C 1,100V + 1,100m 6,600 1,600C 800V 800m = 3,200 9,8002前提 :积累是扩大生产的前提,因此要使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就要有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新增资本追加到生产中去,而首先又必须要有追加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 。这就要求 I(V +m) C ,而不是等于C .(1)(V m/Z + m/X)= (C + m/Y)3.平衡条件: (2) (C V + m) = (C + m/Y) (C + m/Y)( 3) (C V + m) = (V+ m/Z+ m/Y) (V+ m/Z+ m/Y)按照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把 m 分为三部分:用于追加不变资本部分 (m /Y) ;用于追加可变资本的部分(m /Z) ;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m /X) 。四、生 产 资 料 生 产 的 优 先 增 长 :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