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经济学理论支柱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等几个因素提出的。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不同价格水平的产品的需求量,以及在价格、收入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求改变率。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价格决策和市场预测,帮助企业确定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
2、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一、需求理论提及需求理论就不得不提到马斯洛五个需求理论的社会经济学价值。这就是:1、生理需要。这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要吃,要穿,要有性伴侣,要通过生育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等等。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2、安全需要。为了自身不受到损害而对安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和要求。3、与人交流的需要。人不可能只独处,必须要与他人交往,要交流情感、要交换物质,这就产生了交流的需求。为满足这一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交流的手段和交流的方法与形式。4、受人尊重的需要。和前三种相比,这已经属于较高层
3、次了。这就是人的自尊心、人格尊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了。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作为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就是:1、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欲望。需求曲线是一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会减少,这就是需求定理。 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 1%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比率,即需求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生活必须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公共财政支付的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为 0 的商品,均质化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弹性大的商品适合薄利多销。影响需求弹性大小主要有三个因素:A,消费者的需求强度,需求强度越大,需求就越缺乏弹性,如食盐。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
4、性大。B,替代品的多少,替代品多,需求弹性大,如冷饮。食盐的替代品几乎没有,所以它的弹性小于面粉。有替代商品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大。C,价格占家庭收入多少,价格占收入比重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3、当消费信贷进入住房、汽车等耐用品的购买时,利率也就成了影响需求的第五大因素,特别是长期消费信贷,利率与消费信贷的可获得性就成了重要因素。另外耐用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耐用品的已有存量,因为耐用品有折旧与更新的特点,存量越大,折旧越快,需求量就越大。影响耐用品的折旧与更新的因素有政府的消费政策与企业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能力。 4、需求是可以创造与开发的。如果我们创造出消费者新的欲望,或者唤醒那些沉睡的欲望
5、,当消费者有了实现新欲望的支付能力时,欲望就变成了需求。而欲望的无限性就是企业开发潜在需求的基础。 用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时,我获悉了两种均衡方式。其一是供需均衡,另一个则是现在所说的消费者均衡。前者要求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后者则要求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而在之前初次接触到这种概念的时候,很是茫然。对于“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它和平时所见到的文字完全不一样。下面是对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的分析。这话题中涉及到两个概念:消费者均衡、需求定理。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以下两个条件均满足的状态:第一,消费者花完了自己的所有收入;第二,消费者在两种物品的最后一
6、单位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有等式 MU1/P1=MU2/P2 成立。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就减少了。然后,建立这两个感念之间的联系。需求定理的条件是:其他条件不变,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如果用消费者均衡来说明,则可以这样理解:甲的价格上升,而乙的价格不变。假设一开始两者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即有 MU1/P1=MU2/P2。现在,由于甲的价格上升了,而乙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之前的等式就不再相等了。因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偏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每件物品的效用是不会变化的。甲的价格上升了,导致了 MU1/P1MU2/P2。现在,问题出
7、现了。接下去,就该分析如何让两者再次相等了。为了增大 MU1/P1,就必须增加 MU1。由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对甲物品的购买。多余的钱,就可以购买乙了。同时,随着乙的数量增加,MU2也在不断的减少。这时,出现了 MU1增加,MU2减少的动态。最终,将会随着 MU1/P1和 MU2/P2 的相等而结束。结果就是:甲的需求数量减少了。这和需求定理的结果是一致的。二、生产理论I、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几个概念(1)生产和生产要素生产就是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2)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
8、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以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f(L,K)。(3)长期和短期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在长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不仅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可变,而且资本、设备量也可变。涉及“长期”一般标注“L”,而“短期”则标“S” 。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在短期中,只有一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及原材料数量是可变的,而另一些生产要素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如机器、厂房
9、、设备、高级管理人才等。“短期” 、 “长期”的区分是相对的。在有些生产部门中,如在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中,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多,技术要求高,变动生产规模不容易,则几年也许算是“短期” ;反之,有些行业如普通服务业、食品加工业,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少,技术要求低,变动生产规模比较容易,也许几个月可算是“长期” 。短期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亦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1)生
10、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这就是说,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只增加其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时候,要素边际收益才发生递减,如果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按原比例同时增加时,边际收益不一定递减。(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如果技术水平提高,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时,边际收益不一定递减。(3)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如果增加的第二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比第一个单位的更为有效,则边际收益不一定递减其中短期生产西方经济学通常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把产量的变化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是平均收益递增阶段。可变要素劳动量投入的增加,会使平均产量增加。这时,
11、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都能提高平均产量,因而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这表明,和可变要素劳动量相比,固定要素(如资本等)投入太多,很不经济,在这一区域,增加劳动量投入是有利可图的,它不仅会充分利用固定要素,而且带来总产量以递增的比率增加,任何有理性的厂商通常不会把可变要素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这一区域内。 第二区域,是平均收益递减阶段。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开始,随可变要素劳动量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虽递减但大于 0,故总产量仍递增,一直到达最大时为止。另一方面,平均产量开始递减,因为边际产量已小于平均产量。第三区域,是边际负收益阶段。从总产量达到最高点开始,随着可变要素劳动量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成为负值,总产
12、量开始递减,这时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反而能提高总产量,表明与固定要素投入相比,可变要素投入太多了,也不经济。显然,理性的厂商也不会在这一区域进行生产。可见,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生产要素合理使用区域,又称经济区域。作为长期生产就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它可以将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也可以将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这两种情况的要素组合点表现在图形上,都是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相切之点,即生产者均衡点。(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3)满足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条件能满足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两个条件是: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处在等成本线上,
13、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充分利用资金,而不让其剩余下来。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4)生产要素的效应以上分析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要素组合的影响。实际上,在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当其中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时,厂商会更多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以替代别的生产要素。这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同时,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导致总成本下降,在收益不变的前提下,总成本的下降,会导致厂商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对这种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这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的产量效应。三、成本理论成本的概念1.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
14、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2.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3.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4.经济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5.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西方成本经济学中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具有很高的地位,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
15、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可以自由的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绝对成本论 - 理论核心 (一)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的动物,是“经济人” ,即人首先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是人类的利己心,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他认为,每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国家应该尽量少过问经济,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应该听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只要不违背社会利益,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进
16、行经济活动时,如果牵涉到别人利益,就应予以补偿,这叫做“等价交换” ,认为这种等价交换可以使双方利益都不受损失。因此,等价交换成为资本主义经营的原则。斯密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二)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 。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已有的“获得优势” ,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双方都更加
17、有利。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绝对优势说” ,也称“绝对成本论” ,又称“地域分工论” 。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所谓自然优势,是指一国先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的状态的优势。所谓获得优势,是指一国后天所获得的优势,比如发展某种产品生产的特殊技术和设备以及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生产资金。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
18、所有的18 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 20 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 10 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 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及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和
19、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通过自由贸易用较小的花费换回较多产品,这样就增加了国民财富。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不要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但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购买高 3 倍。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酒,并鼓励在本国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斯密主张,各国都应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方都有利。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指的是绝对优势。
20、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比国外便宜,就可以出口卖高价,换回外国比本国便宜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和更便宜的商品,既节约了本国的劳动力,又增加了使用价值。同时,贸易的开展使两国的资本和劳动力都从生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到发达兴旺的出口行业中来,这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其结果是,商品产量增加了,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就比如早期在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分工之前,英国生产每吨生铁需要 50
21、个劳动日,比法国少 50 个劳动日,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 100 个劳动日,比法国多 50个劳动日。按斯密的理论,英国在生产生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后,产品总产量增加。而分工后,英法两国投入的劳动总量未变,仍然是 300 天,但两种产品的产量却增加了。在分工之前,两国共生产 2 吨生铁和 2 吨小麦,分工后各增加了 1吨,成为 3 吨生铁和 3 吨小麦。这就是分工所带来的利益。英法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在分工生产的前提下,英法两国进行产品的等价交换,即英国用 1 吨
22、生铁交换法国的 1 吨小麦。这种交换是公平的,因为分工生产后的 1 吨生铁和 1 吨小麦都是花费 50 天的劳动,价值相等。这种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因为此前在英国国内 1吨生铁只能交换 0.5 吨小麦,在法国国内 1 吨小麦只能交换 0.5 吨生铁。英法两国进行产品交换后,英国得 2 吨生铁和 1 吨小麦,比分工前多得1 吨生铁。法国得 2 吨小麦和 1 吨生铁,比分工前多得 1 吨小麦。可见,在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后,英法两国的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结论以上在了解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和其在现实中运用的实例,让我感到管理经济学能够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社会体制下,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参考文献方博亮 武常岐 孟昭莉 著:管理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亚当斯密 著 文熙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黄亚钧 著: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全国高等经济学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 吴德庆 主编 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