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能列举出清政府统治时期屈辱外交的典型事例吗?,【旧中国屈辱外交纪实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新中国外交与近代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方针,1、历史原因: 2、国家性质: 3、国际形势:,思考1:从旧社会屈辱的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哪些因素促使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 (提示:从历史原因、国家性质、国际形势等角度考虑)(一)确立背景,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教训 新中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国 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对立,一、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思考1:从旧社会屈辱的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哪些因素促使了外交政策的改变? (提示:从历史原因、国家性质、国际形势等角度考虑) (一)确立背景,1、历史原因: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教训 2、国
3、家性质:新中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际形势:,(二)内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思考2: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之初,我们具体采取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具有怎样的意义?,二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独立自主方针内容及其作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
4、立地位,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出席万隆会议,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与17国建
5、交,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1.大多数国家为人民民主国家 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 2.打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出席万隆会议,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外交部档案馆保存周恩来亲笔书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两国,一致同意和平共处五
6、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思维拓展: 材料: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请回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不是只适用于处理邻近国家间的关系? 不是。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出席万隆会议,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日内瓦会议 思考3:中国代表团是带着怎样的目的
7、“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的?他为日内瓦会议带来的“超乎想象的精彩”是指什么?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1、目的: 2、超乎想象的精彩:3、特点:,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提出合理化建议, 推动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出席万隆会议,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出席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亚非万隆会议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填空:1、背景:亚洲、非洲 2、时间地点: 3、参加者: 4、内容:讨论保卫和平、 等问题 5、结果:周
8、恩来提出 使会议取得成功 6、特点:这是第一次 的会议。 7、意义: 加强中国同 的联系,更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5年4月、印尼万隆,亚非29个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求同存异”,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亚非各国,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意识形态)综合国力国内外形势 ,拓展延伸,国际 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 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 就,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同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参加万隆会议 1955,课堂小结,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如果你是周恩来的随行外交顾问乔冠华先生,应邀接受美国时代的采访,你怎样阐述周恩来总理的“求同存异”的“同”与“异”的?,同: 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都有保卫和平、追求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目标) 异: 社会制度不同(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