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B溶酶体是“ 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中都含有核酸D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激素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蛋白质2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组乙组 丙组染色体数目(个) 16 8 4细胞
2、数目(%) 15 55 30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 X 和一条 Y3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D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4如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血液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分泌腺体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 补碘后甲状腺 正常 降低 正常垂体 正
3、常 正常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 表示甲状腺激素, 应该是升高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应该是降低5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 6 到 8 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B从 3 月到 11 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C两岛 6 月到 7 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黄鼠狼的捕食是导致 6 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6下列有关豌
4、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 ATP 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7(8 分)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 1 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表:组 别 1 2 3 4 5 6 7 8 9光 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O2 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注:O 2 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1)实验中加入
5、 NaHCO3 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中第 9 组的作用是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 2 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 C5 的浓度将 8(12 分)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 BL 和 IAA 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1由图可知,单独 IAA 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BL 与 IAA 同时处理,在 IAA 浓度为 nM 时,BL 对主根伸长的抑制
6、作用逐渐增强;当 IAA 浓度继续增加时,BL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 IAA 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 2图 2 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BL 可以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3)实验三:PIN 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 PIN 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测定方法: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 RNA,利用 RNA 为模板经 得 cDNA;以该 cDNA 为模板进行 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 dNTP、Taq 酶及不同的 得到不同的 DNA 片段根据扩增出的不同 DNA 片段的量不
7、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 水平,用以代表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 BL 处理的根部组织中 PIN 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测定指标组别PIN 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对照组 7.3一定浓度 BL 处理组 16.7(4)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9(10 分)菜粉蝶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ZW,雄性则为 ZZ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体色有黄色和白色,各基因型的雌性个体的体色均为白色其眼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 b)控制,眼色有红色和白色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亲本表现
8、型 F1 表现型及比例白体白眼(雄) 白体红眼(雌) 黄体红眼(雄) 白体红眼(雄) 白体白眼(雌)(1)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控制 (填“体色”或“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2)亲本中,雄蝶产生 种配子,雌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 W 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条(3)F 1 中的白体白眼蝶共有 种基因型F 1 中的黄体雄蝶与白体雌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体蝶:黄体蝶= 10(9 分)某海岛生活一种黑尾鸥的海鸟,因为人为环境的破坏,导致黑尾鸥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黑尾鸥,人们将该岛设为自然保护区并进行了科研调查,如表为黑尾鸥 1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时间(年) 2 4 6 8 10 12 14增长
9、速率(个/ 年) 0.6 1.46 2.3 3.0 2.3 0.6 0回答下列问题:(1)14 年间,黑尾鸥的种群数量在第 年达到了最大值,这是海岛所能维持该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 量(2)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的保护黑尾鸥,比易地保护更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 (3)岛上有一种专吃黑尾鸥的蝮蛇,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岛的生态系统,有人认为应该在 14年以后开始大量捕杀蝮蛇,你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 三、选做题【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共 1 小题,满分 15 分)11(15 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 3
10、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 处理(2)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首先要对新鲜的胡萝卜进行 ,但要注意控制 和时间根据胡萝卜素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 的方法提取(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法进行鉴定,观察结果时会发现标准样品位于展开剂前沿,萃取样品往往比标准样品多出现一条层析带,其原因是 在必修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的实验中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目的是 四、选做题(共 1 小题,满分 0 分)12在畜牧生产中,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和试管动物技术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回答以下问题:(1)克隆高产奶牛:从供体高产奶牛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
11、传代 10 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 ;将供体细胞注入体外培养到 期的去核卵母细胞内,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构建垂直胚胎,之后将胚胎移入代孕母牛体内,从而获得与 (填“供体奶牛” 或“受体奶牛”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2)试管牛的培育: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经 处理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 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通常将胚胎培养至 期,取 细胞做 DNA 分析和性别鉴定,并将胚胎移入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2017 年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2、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B溶酶体是“ 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中都含有核酸D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激素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蛋白质【考点】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导兴奋,突触前膜是指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膜,突触后膜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而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2、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 DNA 和
13、RNA,核糖体上含有 RNA,染色体中含有 DNA,但是染色体不属于细胞器3、激素大多数都是蛋白质类或多肽类,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类的衍生物,性激素等属于固醇类【解答】解: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形成突触前膜,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A 错误;B、溶酶体是“ 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 正确;C、染色体不属于细胞器,C 错误;D、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细胞结构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传导的方向,识记染色体不属于细胞器,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2对
14、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 乙组 丙组组染色体数目(个) 16 8 4细胞数目(%) 15 55 30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 X 和一条 Y【考点】65: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表格: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
15、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解答】解:A、甲组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时乙组细胞也可能属于有丝分裂过程中,A 错误;B、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暂时没有进行分裂,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错误;C、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这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正确;D、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两条 X 和两条 Y;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 X 和一条 Y(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含有 2
16、 条 X 或含有2 条 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 X 或只含一条 Y,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D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考点】9A:杂交育种;9B :诱变育种;9C: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四种育种
17、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改变基因频率,不能产生新物种,能促进生物进化,A 错误;B、在单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 正确;C、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增加细
18、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C 正确;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D 正确故选:A【点评】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4如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血液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分泌腺体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 补碘后甲状腺 正常 降低 正常垂体 正常 正常A表
19、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 表示甲状腺激素, 应该是升高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应该是降低【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该调节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该调节属于反馈调节【解答】解:甲状腺可分泌甲状腺激素,故是甲状腺激素;由垂
20、体分泌的、调控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故是促甲状腺激素;缺碘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活动减弱,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故会升高故选:C【点评】考查的是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识记、容易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激素的分泌、作用和调节反馈(负)调节的知识5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 6 到 8 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B从 3 月到 11 月,两岛社鼠的环境
21、容纳量均保持不变C两岛 6 月到 7 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黄鼠狼的捕食是导致 6 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考点】F7:种间关系; F2: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两岛田鼠数量超过最高点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最高点上下波动,78 月,甲岛田鼠的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78 月,乙岛田鼠的种群数量是降低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解答】解: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不生活在一起,不
22、存在共生关系,A 错误;B、环境容纳量会受到天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 3 月到 11 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有改变,B 错误;C、两岛社鼠的数量在 6 月到 7 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 6 月到 7 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 正确;D、68 月 B 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 6 月之后 B 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包括黄鼠狼的捕食,另外还包括竞争等,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
23、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 ATP 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考点】3S: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H: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植物只有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为生物活动提供能量植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合成 ATP 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解答】解:A、种子萌发初期,未长出绿色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萌发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这会消耗有机物,所以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