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142485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57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 第一节 斜视的术前检查手术前应明确诊断,对于共同性斜视应明确其种类和类型,非共同性斜视,尤其是麻痹性斜视应明确麻痹的肌肉、是否完全麻痹、拮抗肌和配偶肌的功能。除了运动方面,知觉状态、视力和屈光状态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一. 一般检查病史:包括发病的年龄、发病的过程、既往的治疗(戴镜、手术和弱视治疗)出生史、个人发育史和家族遗传室。体征:斜视的方向、代偿头位等。视力: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近视力等。屈光状态:对于不能主觉验光、或远视度数较高的婴幼儿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充分麻痹睫状肌,检影验光。二、运动方面的检查遮盖法:包括遮盖试法、去遮盖试法和交替遮盖试法。

2、了解斜视的性质、优势眼等。 角膜照影法(Hirschbergs test):初步了解斜视的性质和度数、有无旁中心注视。眼球运动:包括单眼运动和双眼运动。诊断眼位、Parks 三步法和倾头试法(Bielchowskys test)了解各条眼外肌的功能。1、单眼运动:内转、外转、上转、下转2、双眼运动:诊断眼位正常眼肌活动野内直肌:上下泪小点连线通过瞳孔内缘外直肌:外眦与角膜外缘平齐垂直直肌:内外眦连线通过角膜上缘斜肌:内外眦连线通过角膜下缘异常双眼眼球运动的记录:内、外直肌: 不足、过强,以 mm 数记录158垂直直肌和斜肌:分级见第十一章。3Parks 三步法和倾头试法( Bielchowsk

3、ys test)Hess 屏和 Lacaster 屏检查:帮助确定麻痹的肌肉、拮抗肌和配偶肌的功能牵拉试验:了解肌肉是否有挛缩、被动运动受限和矛盾性复视。三知觉方面的检查了解有无抑制、视网膜对应状况和有无旁中心注视等。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Maddox 杆Baggolinni 线状镜检查Worth 四点灯四、斜视度的测量包括 33cm 和 6 m ,右眼注视和左眼注视、裸眼(SC)和戴镜( CC) 。对于非共同性斜视应行六方位的斜视角检查,向上注视 25和向下注视 25的斜视角是诊断 AV 综合症的依据。1视野计法:2 .三棱镜检查法(1)三棱镜加遮盖试法-客观斜视角;(2)三棱镜加 Madd

4、ox 杆- 主观斜视角3. 同视机检查(1) 主观斜视角:使用一级画片,病人推动镜筒重合画片的位置即为主观斜视角。(2) 客观斜视角:使用光源或一级画片,交替闪烁两侧镜筒的光源,直到病人两眼不再出现注视复位运动AC/A 比值三棱镜度与偏向角的换算:PD()=100 *tg D () D() = tg-1( PD/100 )第二节 手术原则和方式159一、眼肌手术的一般原则 1 首选减弱术,次选加强术;2 对称性手术优于单眼性手术;3 水平斜视术中暂时性的过矫,垂直斜视避免过矫;4 水平性斜视合并垂直性斜视时,首先矫正垂直性斜视;5 矫正垂直性斜视时,优先考虑斜肌,次选直肌6 矫正垂直性斜视,以

5、减弱上转肌为主,尽可能不削弱下转肌;二、各种肌肉的手术限量及手术效果 1、内直肌:减弱:可行后徙术(见图 13-1)和肌肉延长术;后徙不超过 8mm,后徙 1mm 矫正 2.5。加强:缩短术(见图 13-2)。缩短不超过 10mm。缩短 1mm 矫正 1.5。2、外直肌:减弱:可行后徙术和肌肉延长术;后徙不超过 14mm,缩短不超过 12mm .。加强:缩短术。后徙 1mm 矫正 1,缩短 1mm 矫正 0.75。.3、上下直肌:减弱:可行后徙术和肌肉延长术;后徙不超过 5mm, 缩短不超过 5 mm。加强:缩短术。后徙或缩短 1mm 矫正原来的位置 眼外肌图 13-1 眼外肌后徙术巩膜角膜结

6、膜眼外肌图 13-2 眼外肌缩短术1603。4、下斜肌:减弱:可行后徙术和后徙前移术(转位术) ;后徙 612mm 。 。 加强:折叠术:折叠 1mm 矫正 1。5、上斜肌:减弱:肌腱折叠术:420mm, 折叠 1mm 矫正 11.3加强:断腱术、肌腱部分切除术和 Harado-Ito 术。(1)断腱术:矫正原位 510(2)肌腱部分切除术:切除 1mm 矫正 3.7(3)Harado-Ito 术:矫正外旋转第三节 各种斜视的手术治疗一、共同性内斜视(一)先天性:2 岁以内早期治疗,双内直肌后徙(二)后天性:1、调节性屈光调节性:无手术指征。非屈光调节性:如配戴双光镜效果不佳,可考虑双内直肌后

7、徙以降低 AC/A比值。2、部分调节性:双内直肌后徙,手术量以裸眼和戴镜的斜视度的平均值计算3、非调节性:集合过强型行双内直肌后徙,分开不足型行外直肌缩短。(三)继发性内斜视感觉性内斜视(废用性外斜视:):双内直肌后徙,欠矫 510。 术后内斜视:肌肉复位并缩短,拮抗肌的后徙继发于麻痹性内斜视:同一般内斜视的处理。 (四)特殊类型的共同性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双内直肌后徙,手术以复视消除为原则。周期性:双内直肌后徙,手术量以斜视日的斜视度计算。161内斜手术量见表 13-1。 表 13-1. 内斜手术量内斜视度( ) 内直肌后徙()或/和 外直肌缩短()15 3.0 420 3.5 525

8、4.0 630 4.5 735 5.0 840 5.5 850 6.0 9二、共同性外斜视(一)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根据分型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量以最大斜视度进行计算。1、 分开过强型:双外直肌后徙;2、 基本型:内直肌缩短和外直肌后徙;3、 集合不足型:双眼内直肌缩短。恒定性外斜视:双外直肌后徙。(二)先天性外斜视:双外直肌后徙;(三)继发性外斜视感觉性外斜视(废用性外斜视):双外直肌后徙,过矫 50术后外斜视:同术后内斜视继发于麻痹性外斜视:同恒定性外斜视。(四)特殊类型的共同性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戴足矫眼镜矫正内斜视,手术矫正外斜视。162表 13-2. 外

9、斜手术量外斜视度( ) 外直肌后徙()或 / 和内直肌缩短( )15 4 320 5 425 6 530 7 640 8 650 9 760 10 870 12 980 14 10三麻痹性斜视手术时机:先天性应尽早手术治疗;后天性原发病治愈或稳定,斜视稳定半年以上。(一)外展麻痹:不全麻痹:麻痹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必要时加对侧眼的内直肌后徙。完全麻痹:麻痹眼内直肌后徙,上下直肌移腱术或联扎术。(二)上斜肌麻痹:同侧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同侧眼上斜肌折叠术/+ 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三)上直肌(不全)麻痹:对侧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对侧眼上斜肌折叠术/+ 同侧眼上直肌缩短术(四)动眼神

10、经麻痹:外直肌最大量后徙,上斜肌行滑车折断后缩短缝合至内直肌附近。(五)原发性下斜肌功能过强影像外观时可行下斜肌减弱术。163五、A-V 综合症(一)A-V 征手术原则1 大部分明显 A-V 征的病人都有斜肌功能异常2 选择消除原位水平斜视的手术3 无斜肌功能异常时,水平肌肉的移位效果较好,但不能代替斜肌手术;4 减弱下斜肌或折叠上斜肌可矫正 1525 V 征:5 双上斜肌断腱术可矫正 3545 A 征,即产生向下注视时 3545 内移。A-V 征的手术方式(二)无斜肌功能异常的手术方式: 内外直肌上下移位:内直肌像 AV 尖端移位,外直肌向开口方向。 如合并水平斜视,同时行相应的肌肉手术。

11、(三) 伴斜肌功能异常: V 征:可行双下斜肌后徙,双上斜肌折叠,双上直肌缩短 A 征:可行双上斜肌断腱,双下斜肌折叠,双上直肌后徙。六. 特殊类型的斜视(一)眼球后退综合征原位正位: 不处理原位内斜: 内直肌后徙,切忌外直肌缩短原位外斜:外直肌后徙,不做内直肌缩短。(二)分离性垂直偏斜 ( )上直肌后徙 (610 mm) 下斜肌后徙或转位术(三)固定性斜视 (Strabismus fixus)斜视侧肌肉断腱 + 对侧固定止端眶骨膜固定。(三)上斜肌鞘综合征行上斜肌鞘分离术。内直肌外直肌外直肌图 13-1. AV 综合症水平肌肉移位方向164第五节 手术操作一. 麻醉全身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 球后浸润麻醉二. 结膜切口和肌肉的暴露角膜缘切口 穹隆切口直接结膜切口(肌止端切口)肌肉的暴露:可选择打开肌鞘膜和不打开肌鞘膜两种方式。但不打开肌鞘可避免手术中的出血、手术后粘连。 三.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1 出血2 找不到肌肉 3 肌肉滑脱4 巩膜损伤5 脉络膜视网膜穿通6 心眼反射四.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 感染 2 肉芽肿 3 结膜囊肿4 粘连综合征 5 眼前节缺血6 复视 7 睑裂改变五、术后处理和随访视力弱视的治疗双眼视功能的训练165没有弱视的病人应在术后一周、一月、三月进行复查,以后根据情况每 36 月复查一次。有弱视的病儿根据弱视治疗的需要进行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