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各公路管理段:根据贵州省省公路局关于推行公路预测性养护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路通【2010】27 号),我局拟定了贵州省铜仁公路管理局推行公路预防性养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下发给你们征求意见,请在 9 月 25 前将反馈意见书面报管理局,以便修改后实施。二一年九月十五日2贵州省铜仁公路管理局推行公路预防性养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好交通部公路养护方针,挖掘养护潜力,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道路条件,按照贵州省公路局关于印发推行公路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试行),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预防性养护的指导思想是认
2、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在公路还未发生损坏前或产生轻微病害尚未破损前,采取前瞻性、预见性的手段和有效的养护措施,把公路病害及造成病害的因素发现在先、处治在前,防止病害发展的一种组织管理行为,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是控制公路病害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养护工作中最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第三条 各段要高度重视预防性养护,要建立预防性养护的长效机制,健全各项制度,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预防性养护的责任,保证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第四条 为全面推行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成立公路预防性养护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舒琴3成员:张太利 张华 陈帆 李建国 李瑾 舒维清 陈振声办公室设
3、在养路工程科,具体负责公路病害数据库的建立和实施方案的审定,预防性养护典型路段跟踪观测及评价总结。办公室主任:张华成员:杜文卫 何军 杨志强第五条 预防性养护的目标(一)、除经省局同意不予考核的个别特殊路段外,2010 年各单位至少选择一个路段开展预防性养护试点,通过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确保试点路段在年内路基稳定,排水畅通,边坡无明显冲刷现象,桥涵构造物保持良好,沥青路面不出现或小于 1%的坑槽,砼路面无破碎板块。(二)、2011 年起全局各段全面推行公路预防性养护,通过总结经验,学习交流,在全局范围内选定几个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试点路段召开现场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综合培训
4、,对各段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三)、各段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预防性养护实施细则,并相应成立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及具体工作开展,建立公路预防性养护长效机制,确保预防性养护的数据采集工作,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4第二章 路基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第六条 路基和路肩及纵坡大、超高的地段,应因地制宜地搞好排水工作。地表水集中冲刷的路段,应实施分散、拦截、土埂归流及必要的圬工引排水工程,纵坡较大的土水沟宜设置消力坎(坝)等防冲刷措施,防止出现因养护不善冲出的缺口。对于驳岸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方,应加强检查和处治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段实施改变水流的措施。第七条 边沟养护应重点在疏通和
5、保障畅通上下功夫。边沟应防止“假水沟、死水沟”状况。保证边沟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第八条 对土质上边坡的养护应推广及实施截水沟开挖和加强管养工作。对上下边坡宜采用绿化或工程固坡。对涵洞通水能力应加强检查和处治的力度,地质破碎地段应加强分散水流冲刷,特殊地段可采取换涵位等措施。第九条 对于因施工原因的路肩墙高出路面或防撞墙设置后等引起的排水不良,应及时清除或开槽、扩洞处理。路肩和路基的积水,应及时除高填低处理积水,防止积水的原因影响路肩和路基。第十条 对原路面密水性较差,地表水易下渗的路段,可采取适宜的罩(封)面防止病害扩大和发展。对路基水位高的5地段,有条件的应采取加深水沟降低水位措施,保证路基
6、强度。第三章 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第十一条 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应及时、防止病害恶化,即网裂变龟裂、龟裂导致路面大面积损坏,以至出现坑塘、沉陷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一封、二刮、三铺、四压”适宜的方法处治。即突出封裂的办法和效果,坚持行之有效的刮油法,推广薄层罩面和保证压实质量。同时,裂缝处治后,为保证视觉效果和图形美还应对外观进行加工处理。第十二条 网裂的处治应突出沥青渗透裂缝的深度和效果,可根据实地情况分别采用阴、阳乳化沥青灌缝。对刮油法处治的,须矿料干燥少尘洁净,防止尘扬和光面现象。第十三条 龟裂的处治应突出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后的处治对策。对非基层原因引起的龟裂不能采取挖补的办法,应采用
7、先封缝或灌油后,薄层罩面、封层处理或单层沥青表处等办法处治。第十四条 对路面的纵横裂缝(含反射裂、施工缝等)应清除缝内杂物,采取灌、压水泥浆、高温融缝或填充料后捣实等法处治。第十五条 在处治龟网裂工作中,应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制定科学的处治方案,防止动辄挖除面层基层这种“小病大手术”的做法。6第十六条 对裂缝的防治还须加强季节性养护和修复后的初期养护工作,特别是加强防水养护。第十七条 早期预防即对路面初期病害要早发现早处治,同时,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计划要早安排,任务要早明确。这是病害及时处治和转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的良好基础。第十八条 早考虑季节特点早应对准备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保证。这对于技术措
8、施和质量保证的实施才能认真落实。第十九条 早实施工程早体现效益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养好公路降低成本才能充分体现。加强勤检查勤保养勤修补的预防性养护第二十条 勤检查路况。养护站站必须 10 天左右一次、管理段每月一次、管理局每季一次的路况巡查,以利掌握路况情况,制定合理措施和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二十一条 勤保养路面。应对保洁、排水、清理堆积物、除污防滑等工作加强经常性的养护。第二十二条 勤处治病害,应对路面的裂缝、坑塘、沉陷、拥包、车辙和波浪等病害进行及时维修,转变等待集中修复的坏习惯。第四章 桥梁涵洞预防性养护措施第二十三条 定级检查。管理段每月负责大中小桥的检查,养护站负责
9、涵洞的检查。7第二十四条 定期检查。检查周期根据技术状况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新建桥交付使用一年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临时桥涵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若发现重要部(构)件达三、四、五类桥涵状况时,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第二十五条 定期不定期保养。桥梁养护应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对构部件的损坏应及时修复。第五章 预防性养护的管理工作第二十六条 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公路路况,每年初各段对所辖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以徒步调查为主) ,建立公路病害基础数据库。第二十七条 在日常养护生产中,加强巡查,观察公路病害发展情况,不断更新数据库。第二十八条
10、预防性养护范围包括:(一)路基:沿河挡墙等构造物水损害处理、路基上下挡墙的局部损害修复、干砌构造物变形等损坏的处理,路基边坡排水设施的增设。(二)路面: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薄层罩面以及对路面裂缝、贫油、松散的大面积(1300m 2)以上的处理。(三)桥梁、涵洞:伸缩缝处治和更换、桥梁支座更换、桥头跳车的处治、桥面铺装大面积处治、桥梁墩台基础冲空的8处理、桥涵构造物局部损坏的修复。第二十九条 属于小修范畴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方案(如路面冬季病害修补、局部沉陷等) ,由各段根据基础数据库资料,作出初步方案报管理局审定后实施,管理局每年安排部分资金给予补助。第三十条 属于中修范畴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11、方案,由各段上报基础数据、必要视频图片,由管理局拟定初步方案报省局确定后组织实施。第三十一条 预防性养护工作应与成本控制和资金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必须认真落实养路工程费制,推广旧料再生利用,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杜绝浪费行为,实施生态和环保养护,探索节约型工程的计划安排方式,优先考虑和安排预防性养护的资金和项目,加大和集中资金保障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认真落实。第六章 公路预防性养护总结及评价工作第三十二条 各段要对实施预防性养护的路段进行跟踪观测,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总结内容包括:路段的确定、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实施的最佳时机,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费用使用情况及达到的效果和建议。第三十三条 各
12、段通过预防性养护的实施,将预防性养护模式和传统的养护模式进行技术、经济及公路使用状况分析对9比,技术方案论证是否合理可行,是否节约了养护成本,是否有效减少了公路病害的发展。第三十四条 管理局在总结各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实施方案,重点放在养护措施的决策、各种措施的施工及检验考核标准。同时逐步添置部分预防性养护设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为 2011 起年全面推广预防性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局养路工程科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 2010 年 10 月 1 日起试行。10附件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表序号技术种类 适用条件 预处理 主要解决1 灌缝封缝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
13、,符合路面(下卧层为水泥混凝土层) ,表面病害包括:直的纵、横向原始裂缝,伴随裂缝处的轻微扩展裂缝和松散,状态良好的补丁或没有修补无 封水、延缓路面损坏2 雾封层 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轻度纵、横向裂缝,轻度松散 填缝 封水3 热油封层 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轻度纵、横向裂缝,轻度松散 封水、防止路面老化4 碎石封层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表面可见病害为轻微松散,中度纵、横向裂缝伴随裂缝处轻度松散,轻到中度磨光,少量状态良好的修补需对裂缝先行填缝处理封水、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防止路面老化5 微表处原路面基层良好,横断面均匀。表面病害包括:轻到中度车辙、表面不规则,轻到中度的松散包括:填缝、
14、唧泥处处治、大的坑槽不为的修补等封水、防止路面老化6 稀浆封层原路面基层良好,横断面均匀。表面病害包括:中度纵、横向裂缝,车辙、少量表面不规则、抗滑能力低、轻到中度的松散包括:填缝、唧泥处处治、大的坑槽不为的修补等封水、调平、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修复车辙7(超)薄层罩面原路面断面整齐,基层尚好仅有少量轻微病害,表面病害包括:中度松散,中度纵、横向裂缝,中度疲劳开裂或中度块裂包括:清理和填缝,修补轻度基层病害,填补路面表面封水、调平、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11空洞,清除粘接差或泛油的修补位置8 就地热再生下层状况较好,但上层严重松散,纵、横向裂缝结合轻度松散,少量块裂,中度以下车辙等无 修复理清面层
15、病害附件二: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表序号 技术种类 适用条件 预处理1 接缝重灌缝 病害发展相对缓慢的路面优先考虑,如独立应用,只针对轻度纵、横向裂缝,且无其它病害 无2 缝隙填封 病害发展相对缓慢的路面优先考虑,如独立应用,只针对轻度纵、横向裂缝,且无其它病害 无3 压浆 路面表面病害以接缝处错台为主,未出现中度、重度唧泥,错台量不超过 56mm 钻孔4 金刚石研磨现有路面基层良好、断面均匀,表面病害包括:接缝和裂缝张开不超过 5mm,轮迹磨耗不超过5mm,重度到重度磨光,不超过 1/4 的表面剥落其它常规维修方法125 铣刨和磨削 原路面整体状况较好,但表面局部不平整,或表面抗滑性能
16、低 无附件三:路基预防性养护技术表序号 评分项目 评分标准1 植草边坡稳定,坡长较短,坡面冲刷轻微,边坡坡度缓于 1:1,且宜于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堤或路堑边坡以及经改良的边坡,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种草不宜成活和生长,不宜采用2 浆砌片石 边坡较稳定,坡长较长,坡面冲刷,边坡坡度陡于 1:1,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3 干砌片石 边坡稳定,坡长较短,坡面冲刷轻微4 注浆加固 路基局部轻微塌陷,或出现局部不均匀下沉时135 完善排水设施 排水不通畅,边坡、桥涵淤塞、搭接阻断排水、边坡冲刷严重等路段6 修复构造物 枯水季沿河挡墙等构造物局部损坏路段,旱处干砌挡墙、护坡变形修复附件四:桥涵预防性养护技术表序号 技术种类 适用条件 预处理1 伸缩缝更换 原有伸缩缝失效 清除原伸缩缝2 裂缝填封 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微裂缝(0.1mm 左右) 裂缝边缘清理3 修补表面缺陷 混凝土表面麻面,局部孔洞等 缺陷表面清理、 凿除4 碳纤维加固 混凝土局部抗拉强度不足 缺陷处凿除5 粘贴钢板加固 混凝土局部抗拉强度不足,或提高几个构件间的协同受力效果 对加固构件进 行卸荷146 加大截面加固 混凝土局部受压能力不足 表面凿毛7 墩台基础处理 墩台基础冲空8 桥头跳车处治 桥头跳车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