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镜清洗考核标准标 准 分 值 内 容 要 点 扣 分 标 准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人员到位,职责明确10 查有无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是否明确无监控小组不锝分有组织、职责不明扣 5分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5 主要查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及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制度制度不建全,少一项扣2 分从事内镜诊疗的医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的知识。持证上岗。5 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6 年版)查学习笔记抽查医师、护士,掌握不熟扣 1 分无培训记录或学习笔记扣 2 分或 1 分内镜室应设候诊区,并建立病例登记,5 候
2、诊区应清洁卫生,有座位病例登记要详细、及时。无登记或不按时或漏登记每例扣 1 分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设备,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应齐全。10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各 1 台,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排气扇 50 ML 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不分室不得分。设备不全,少一项扣 1分,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及浓度监测记录5 查多酶洗液、2%硷性戊二醛、75%乙醇的有效期和使用浓度、使用记录。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一项不合格扣 1 分,有
3、失效消毒剂扣 10 分 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5 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诊疗编号、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剂名称、浓度、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发现一例登记不详细扣0、5 分,少一例扣 1 分。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的原则。1. 灭菌内镜2. 消毒内镜5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消毒 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末按要求执行不得分。内镜的清
4、洗与消毒的要求(计时器、流动水)2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发现不用计时器、用时钟扣 1 分,什么都不用扣 2 分,洗。 不用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扣 2 分 内镜的诊疗与清洗、消毒的防护要求5 医护人员诊疗、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诊疗前后洗手并更换手套;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护士应当更换手套。无防护用品不得分有防护用品不用发现一次扣 0、5 分,末及时更换发现一例扣 1 分。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3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 10 秒钟,
5、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擦拭、送气与送水少于10 秒钟,扣除 2 分(现埸检查)内镜水洗 (第一槽)5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1.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2.彻底冲洗、刷洗、反复抽吸活检孔道;3.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4.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5.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一项做不到扣一分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 5
6、0 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内镜酶洗(第二槽)5多酶洗液现配现用,应当每清洗1 条内镜后更换.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 100 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 510 分钟。 发现一例做不到不得分,清洗每条不少于 5 分钟。内镜清洗(第三槽)5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发现一项扣一分,一次做不到不得分。并用 5
7、0 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内镜消毒(第四槽)5采用 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 75%乙醇擦拭消毒。 戊二醛必须是碱性的,PH 值 7、458、45,浓度是 2%(现埸观测,查验记录)消毒剂不对,浓度不足不得分,记录少一次扣0、5 分消毒的内镜采用 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51、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2、两病人之间,胃镜、肠镜
8、、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 10 分钟3、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 20 分钟;4、HIV、HBV、HCV、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浸泡不少于 45 分钟。 5、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 2%碱性每例按时间消毒,一例做不到扣 1 分。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 10 小时。6、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用 2%碱性戊二醛消毒 30 分钟。备用!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3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水瓶、连接管及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30 分钟。消毒冲洗后,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
9、1 分,灭菌的内镜操作要求5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的内镜,时间 10 小时,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 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 1 分。四槽、诊疗器具、工作室的消毒与监测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用末按要求执行不得分。查一件不合格扣 1 分。5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充分刷洗或浸泡消毒 30 分钟,工作室每日清洁,诊断床每日消毒。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监测: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每月监测:合格标准为:无菌。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管理及医用垃圾规范处置2一次性注射器、口罩、帽子、手套及病人的污染物等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包装,有标识有登记,焚烧有记录。查一件不合格扣 1 分。未分类收集、无标识发现一次扣 1 分,医用垃圾无登记签名扣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