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根据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新版说明书的要求,罗氏芬 在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请各位临床医生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注:以下有下划线的部分为新版说明书改动的内容警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商品名称:罗氏芬英文名称: Ceftriaxone Sodium for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成份】(省略)【性状】(省略)【适应症】对罗氏芬 敏感的致病菌
2、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规格】(省略)【用法用量】标准剂量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罗氏芬 的通常剂量是12 克,每日一次(每 24 小时)。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 4 克,每日一次。新生儿、婴儿及 12 岁以下儿童建议按以下剂量每日使用一次。新生儿(14 天以下)每日剂量为按体重2050 毫克/千克,不超过50 毫克/千克,无需区分早产儿及足月婴儿
3、。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 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婴儿及儿童(15 天至12 岁)每日剂量按体重2080 毫克/千克。体重 50 千克或以上的儿童,应使用通常成人剂量。静脉用量按体重 50 毫克/千克以上时,输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以上。老年病人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调整剂量。疗程疗程取决于病程。与一般抗菌素治疗方案一样,在发热消退或得到细菌被清除的证据以后,应继续使用罗氏芬至少48 至72 小时。联合用药在试验条件下,罗氏芬与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对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协同作用已被证实
4、。虽然不总能预测出这种联合用药的增强作用,但对于象绿脓杆菌等所致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感染,应当考虑联合用药。由于这两种药物具有物理不相容性,故在使用推荐剂量时应分开用药。特殊用药指导脑膜炎:婴儿及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开始治疗剂量每千克体重100 毫克(不超过4 克),每日一次,一旦确认了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则可酌情减量,以下疗程已被证实是有效的:脑膜炎奈瑟氏菌 4 天,流感嗜血杆菌 6天,肺炎链球菌 7 天。莱姆病:儿童及成人按体重 50 毫克/千克,最大剂量2 克,每日一次,共14 天。淋病:治疗淋病(产青霉素酶及不产青霉素酶菌株)罗氏芬的推荐剂量为肌肉注射 250 毫克单剂。术前预防性用药:
5、预防污染或非污染手术之术后感染,根据感染的危险程度,推荐在术前3090 分钟,注射罗氏芬 12 克单剂。对结直肠手术者以罗氏芬 单独使用或与 5-硝基咪唑(如甲硝唑)联合用药(但分开使用)已被证实是有效的。肝、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病人,如其肝功能无受损则无须减少罗氏芬用量,仅对末期前肾功能衰竭病人(肌酐清除率 10 毫升/分钟),每日罗氏芬用量不能超过 2 克。由于头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病人,如肾功能完好亦无须减少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者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但由于这类病人的药物清除率可能会降低,
6、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用药方法新配制的溶液能在室温下保持其物理及化学稳定性达6 小时或在2-8环境下保持24小时,但按一般原则,配制后的溶液应立刻使用。依其浓度及保存时间的不同,溶液呈现为淡黄色到琥珀色。但这些有效成份的特性对药效及耐受性方面并无意义。肌肉注射:罗氏芬 0.25 克或0.5 克溶于1%盐酸利多卡因2 毫升中,1 克溶于3.5 毫升中用于肌肉注射,以注射于相对大些的肌肉为好,不主张在一处的肌肉内注射1 克以上剂量。利多卡因溶液绝对不能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罗氏芬 0.25 克或 0.5 克溶于5 毫升灭菌注射用水中, 1 克溶于10 毫升中用于静脉注射,
7、注射时间不能少于24 分钟。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 30 分钟,罗氏芬2 克溶于40 毫升以下其中一种无钙静脉注射液中如:氯化钠溶液,0.45%氯化钠2.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中加6%葡聚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等。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罗氏芬混合或加入含有其他抗菌药物之溶液中。亦不能将其稀释于以上列出的溶液之外的其他液体中。【不良反应】使用罗氏芬期间,发现一些可自行逆转的或停药后即消失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全身性副作用消化道反应(3.45%):稀便或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
8、觉障碍、消化不良、口腔炎和舌炎等。实验室检查异常约 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14%):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等。曾经报道过粒细胞缺乏(500/mm3)的独立病例,其中多数都发生在治疗10 天后,且总剂量为20g 以上。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皮肤反应(约1%):皮疹,过敏性皮炎,瘙痒,荨麻疹,水肿等。曾经报道过严重皮肤反应(多形性红斑,Stevens Johnson 综合症或Lyell 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的独立病例。其他罕见副作用头痛或头晕(0.27%),静脉炎(1.86%),症状性头孢曲松钙盐之胆囊沉积,肝脏转氨酶增高,少尿
9、,血肌酐增加,生殖道霉菌病,发热,寒战以及过敏性或过敏样反应(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与钙的相互作用两项体外研究对头孢曲松与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评价,其中一项研究使用成年人血浆,另一项研究使用新生儿脐带血浆。头孢曲松的浓度最高为1 mM(超过头孢曲松2g 体内输注30分钟以上得到的血药浓度),钙浓度最高为12 mM(48 mg/dL)。成人血浆中钙浓度为6 mM(24 mg/dL)或更高时头孢曲松的回收率降低,新生儿血浆中钙浓度为4 mM(16mg/dL)或更高时头孢曲松的回收率降低。这表明可能有头孢曲松-钙沉淀物产生。有报道在对少数死亡病例进行尸检时,在使用罗氏芬和含钙输
10、液的新生儿的肺和肾脏中观察到一种晶体状物质。其中有些病例使用同一根输液管输注罗氏芬和含钙输液,在一些病例的输液管中看到了沉淀物。在不同时间经不同输液管输注罗氏芬和含钙输液的新生儿至少有一例死亡的报道;对这名新生儿进行尸检未发现晶体状物质。除了新生儿,在其他病人中未见类似报道(见【注意事项】)。伪膜性肠炎及凝血障碍是极其罕见的副作用。极为罕见的肾脏沉积病例,多见于3 岁以上儿童,他们曾接受每日大剂量(如每天80mg/kg)治疗,或总剂量超过10g,并有其他威胁因素(如限制液体、卧床等)。这一事件可以是有症状的或无症状的,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但停药后可以逆转。局部副作用在极少的情况下,静脉用药后发生
11、静脉炎,可通过减慢静脉注射速度(2-4 分钟)以减少此现象的发生。肌肉注射时,如不加用利多卡因会导致疼痛。【禁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也可能对罗氏芬过敏。头孢曲松不得用于高胆红素血的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治疗。体外研究表明头孢曲松能取代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导致这些病人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如果新生儿(28 天)需要(或预期需要)使用含钙的静脉输液包括静脉输注营养液治疗,则禁止使用罗氏芬,因为有产生头孢曲松-钙沉淀物的风险。【注意事项】警惕(1) 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一样,本品也有过敏反应致死的报道,即使病人不知道是过敏或之前有用药。(2) 交叉过
12、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3)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4)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包括罗氏芬的病人儿童治疗中都有严重溶血性贫血包括死亡的病例报道。如果病人在进行头孢曲松治疗时出现贫血,诊断时应考虑是否为头孢曲松性贫血,并停用头孢曲松直到确定病因。(5)几
13、乎所有抗生素包括罗氏芬在使用时都有艰难梭菌性腹泻( CDAD)的报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为轻度腹泻至致命性结肠炎。抗生素治疗改变了结肠的正常菌群,而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艰难梭菌产生毒素A 和B,毒素A 和B 促进CDAD 的发生。艰难梭菌毒素高产菌株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为这类感染是抗生素难以治愈的,可能需要进行结肠切除。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所有病人都必须考虑CDAD。有必要仔细记录病历,据报道CDAD在抗生素治疗后两个月中出现。如果疑似或确诊为 CDAD,可能需要停止正在使用的对艰难梭菌无作用的抗生素。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适当的体液和电解质处理、蛋白质补充、针对艰难梭菌进行抗生素治疗和
14、外科手术评价。(6)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模性结肠炎)者应慎用。(7)由于头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者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8)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肌酐清除大于5ml/分钟,每日应用本品剂量少于2 克时,不需作剂量调整。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9)与其他抗生素一样,也可能会遇到罗氏芬不敏感的严重感染。通常继发于使用超过所推荐的标准剂量之后,胆囊超声图会误诊为胆囊结石之阴影。这些会随着罗氏芬治疗的结束或中止用药而消失,阴影是由于头孢曲松钙盐沉积所致。极少的
15、情况下以上检查所见会伴有症状,对这些伴有症状的病人,建议进行保守的非手术治疗。对伴有症状的病人,应由临床医师判定是否停用罗氏芬。(10)在已知的科学数据中,同时使用罗氏芬和含钙溶液或产品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除新生儿外尚无血管内沉淀作用的报道。但是,在任何患者中,头孢曲松不得与含钙溶液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通过不同的输液管(见【禁忌】中关于新生儿的信息)。罗氏芬对新生儿、婴儿及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用量及使用方法一节中阐明。研究表明,同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一样,头孢曲松也会从血浆白蛋白中置换出胆红素。罗氏芬 不应用于可能发展为脑黄疸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11)在长期治疗中应定期进行全血球计数。(
16、12)使用罗氏芬的病人中极少有胰腺炎病例(可能因胆管阻塞所致)的报道。多数患者有发生胆汁淤积或胆泥的危险因素,例如,之前的大手术,严重疾病和全胃肠外营养。不能排除罗氏芬引起胆汁沉积的触发作用或共同因素作用。(1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患者以硫酸铜法测尿糖时可获得假阳性反应,以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可有暂时性升高;血清胆红质、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皆可升高。用罗氏芬 进行治疗时,可能对诊断性试验有影响,在使用罗氏芬的病人中,库姆斯氏试验极少会呈假阳性表现。如同其他抗菌素一样,罗氏芬 也可能使血半乳糖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同样地,无酶法
17、测定尿糖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在使用罗氏芬 期间,应以酶法测定尿糖。不相容性勿用含钙的稀释液如林格氏液或哈特曼氏液复溶罗氏芬或对复溶液进一步稀释后进行静脉给药,因为这样可能产生沉淀物。罗氏芬在同一根输液管中与含钙溶液混和时也可能产生头孢曲松-钙沉淀物。罗氏芬不应与含钙的静脉输液包括通过 Y 形接口连续输注的含钙营养液同时给药。但是,除了新生儿,其他病人可进行罗氏芬和含钙输液的序贯给药,在两次输液之间必须用相容液体充分冲洗输液管。使用成年人血浆和新生儿脐带血浆进行的体外研究证明,新生儿产生头孢曲松-钙沉淀物的风险更高(见【用法用量】和【禁忌】)。未见头孢曲松与口服含钙产品或肌注头孢曲松与含
18、钙产品(静脉注射或口服)之间相互作用的报道。据文献报道,罗氏芬与氨苯喋啶、万古霉素、氟康唑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不相容性。稳定性配制后的罗氏芬溶液,其理化稳定性可在室温下保持 6 小时,或在28条件下保持24 小时。驾驶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无数据显示本品对人驾驶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有任何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儿童用药】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 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新生儿、婴儿及儿童的给药方法已在【用法用量】项中阐明。头孢曲松不得用于治疗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不可用于可能发展为脑黄疸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19、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老年用药】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调整剂量。【药物相互作用】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以大剂量罗氏芬 和利尿剂(如呋喃苯胺酸)同时使用所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尚未发现罗氏芬 增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肾脏毒性作用。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服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罗氏芬 的清除不受丙磺舒的影响。体外试验发现氯霉素与头孢曲松合用会产生拮抗作用。罗氏芬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据文献报道,罗氏芬与氨苯喋啶、万古霉素、氟康唑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不相容性。头孢菌素类静脉输液中加入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 族、维生素C 等将出现混浊。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所以应单独给药。【药物过量】一旦发生药物过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方法不会降低血药浓度,亦无特殊解毒剂,应给予对症治疗。【药理毒理】(省略)【药代动力学】(省略)【贮藏】(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