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尔竞争战略分析【摘要】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 240 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本文运用 PEST、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SWOT 分析等多种战略分析方法,并结合该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企业内外部进行分析,总结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为海尔公司提出相关战略方案和建议。【关键词】海尔;战略分析;SWOT 分析一、海尔公司概况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 240 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
2、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 1000 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图 1:海尔物流中心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 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1993 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 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 749 亿元,自 2002 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 18 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
3、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 8 月 30 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 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 200 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 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 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 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
4、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 IMD 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二、海尔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加入 WTO 后,进口产品整体关税下降,将有利于企业降低
5、采购原辅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企业可以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技术进步和拳头产吕的技术升级中。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 WTO 会促进我国家电业技术升级。中国加入 WTO 后,先进技术的引入也将加速,特别是在生产线柔性化加工技术方面。由于中国生产线大多是批量加工方式,对市场应变能力有限。另外,在使用新型材料、智能化技术和理念化设计生产高档产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面对日益严重资源紧张的现实,中国政府迫切地感到了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家用电器是资源消耗品,社会保有量巨大,中国作为世界家电最大的消费市场,节能和废旧物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突出。2004 年政府在家用电器行业推出了一系列
6、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法规,其必将影响到家用电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全国性的能源紧张,中国政府通过制定能效标准、能效标识等政策措施来推动家用电器的节能工作,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2003 年、2004 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对已经有的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能源效率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新的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能效标准分别于 2003 年 11 月和 2005 年 3 月、5 月开始实施。新的中国能效标准首先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最低能效要求,如空调器旧的标准对4500W 以下空调器的能耗限定值为 2.2,新的标准提高到了 2.6。此外新修订的能效标准对产品的能效
7、实行了分级管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的能效等级分为 5 级,5 级是最低标准,为强制限制指标,1 级为最高等级,目的是鼓励企业生产高能效水平的产品,同时方便消费者对产品能效的识别。2、社会文化环境价格的下滑己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不少消费者已对降价销售失去兴趣,“买涨不买落”是市场经济永恒不变的规律,一些消费者认为反映,商家打折重点是一些库存积压商品或过季的商品。如服装,有些商家打折是为了增加销售额,完成销售目标和任务。但这样的打折是以牺牲经营收益为代价的,常常不能取得很好的经营效益。事实证明,“买涨不买落”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明智选择,其消费行为正在成为需求扩张的重要“瓶颈”。按需选购成
8、为购物主流,使降价销售逐渐失去吸引力,近几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居民对价格的涨跌变化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不少居民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所需商品,居民消费雷同现象已经消失,正向消费多元化发展,昔日的盲目抢购和攀比消费已不可能重现。从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消费层次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市场商品销售出现层次化越来越清晰的趋势,高、中,低档商品均有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热点难以集中。在消费行为上,居民消费由消费型向资产积累型和储备型转化,商品性支出缓慢,非商品性支出增长快,即期消费更理智,远期储备消费加强,居民的家庭资产正从货币形式向不动资产转移
9、。从总体上看,居民收入差异及城乡差距形成的消费断层在短期内尚难耦合,消费结构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消费档次明显拉开,产销的脱节造成消费的断层总之,价格的涨与跌受到价格规律和市场供求的影响,但某些人为的靠垄断价格过日子的 产品确实应该把高抬的价格降下来,才能稳住市场。对日常生活消费品来说,生产者已微利、保本或亏本经营,无多大降价空间,况且由于刚性消费的特点,对居民来说,已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达不到促销的效果。另一方面,现代的国与国的竞争已不是国之间军队、武器的竞争,而是经济之间的竞争,因我国长期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导致我国企业发展相对较慢,受到了外企和外资品牌产品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中国入世后更
10、加严重。随着国人教育、文化的提高和各方面的宣传,国人已经深刻认识到支持民族品牌的必要性,在购买使用各种产品时大部分已优先考虑民族品牌,而这又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企业海尔占领、扩大其市场而言,是十分有利的。3、经济环境出口在未来若干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近几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家电工业将面对的是全球大市场,在未来 5 年内,世界家电主要产品的需求大约是洗衣机 6900 万台,电冰箱 7200 万台,空调器 4500 万台,微波炉4000 万台,洗碗机 2300 万台。冷冻箱 2500 万台,这些需求将带给中国家电业更多的机会,尽管我们出口量增长很快,但我国
11、家电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贸易量比重尚较低。比如:2004 年洗衣机出口只有 64 万台,冰箱只有 200 多万台,如果 5 年内占领全球 10%市场,还应各增加 600 万-700 万台的出口量。今后若干年,随着中国家电工业国际化步伐和世界家电产业转移的加快,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可能实现年均 20%以上的增幅,即到 2004 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总额应达到 100 亿美元以上,境外建厂生产产品的产值应达到 5 亿美元左右。家电产品中空调器和微波炉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大的份额。 内需增长仍然是中国家电发展的动力城市市场下阶段的发展特点:一是厨卫革命带动相关家电产品需求的增长。国家
12、推动住房改革,由此掀起一场厨卫革命,它给厨房、卫生间配套的家电产品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过去作为家庭奢侈品和装饰品通常放在客厅或卧室内的冰箱将和微波炉等食品加工设备转入厨房,冰箱的规格,样式将会出现新的变化。与厨房配套的抽油烟机,高档电热灶具,食品加工设备,洗碗机,热水器,垃圾处理机与洗水间配套的吹风机,干手机等都将得到大力发展。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中国家庭的结构开始变小,婚育年龄不断推迟,更多的年轻人将提前离开家许,使家庭数量增多,产品需求增多并影响到产品需求的变化,小型化、简单化、个性化的冰箱,洗衣机将会有更大需求。三是居民更加重视综合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的持续增加必然导致
13、人们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些对家电产品性能提出更高的要高,例如对冰箱要求除制冷外,还要有保鲜、制冰、多温区、人工智能等,空调除调温功能外,更加注重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度等。此外,重视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的消费理念使环保产品受到欢迎。从城市市场的发展特点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家庭结构变小和消费者追求高品味的产品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城市中还有一个高收入群体,这类消费者约占我国人口的 5%-10%,如以 10%计算,为 3000 万户,他们将成为高档家电产品的消费群体。 从家村市场看,家民约占我国人口的 2/3(1998 年农村人口 8.69 亿,占全国人口 69.6%)。农村市场是我国
14、改革开放中变化最深刻的市场,尽管当前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还不高,但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中国依然是世界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一方面,根据 GDP 数据统计,2005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到 2015 年,中国可能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另一方面,中国的吸引力无疑有一部分来自中产阶级人数的惊人增长。可支配收入人群不断增加,正推动着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 GDP 增长率达 9.8(见图 1)表 1 2002-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
15、会发展统计公报表 2: 20052006 年消费景气指数资料来源:2006 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情况分析4、技术环境经历了 2005 年平板电视市场的发展与孕育,2006 年将成为平板电视的普及年,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 2006 年国内市场平板电视的需求总量将超过 500 万台,增幅将超过 150。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把握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并且提供相应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能在急速扩展的市场中抢得先机。技术引领市场,目前彩电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怪”现象:有些彩电的价格不断“高台跳水”,但仍然无人问津;而环保、胶片、互动系列电视却供不应求,连连脱销。有关专家解释这
16、种现象,只有开发高技术含量、切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受到欢迎,无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只能“四处碰壁”。 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海尔集团的核心技术机构,是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合作建成的综合性科研基地。目前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28 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拥有 1. 2 万平方米 的研发大楼和 1. 6 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设施,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 立了 48 个科研开发实体。中央研究院目前着重于下列领域的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制冷技术、网络家电技术、控制技术、集成电路、环保、节能技术、智能家居集成技术、新材料、工业设计等。其主要职责是
17、研究储备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 3-10 年的技术,同时推进这些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工作,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图 2家电产业 G-PEST 分析模型(二)行业环境1家电行业整体趋势(1)、家电行业的特点:家电行业的产品研发有其独特的规律,主要包括几个不同的方面,而这几个方面之间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是竞争的全球化和产品的全球化:家电企业的产品都是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标准、宗教、民族等的不同,对于产品会有千差万别的要求,如特定的造型、颜色、功能等。二是对时间的高度敏感:家电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更新换代比较频繁,而且上市的时机对于产品能否获得成功极为关键。这
18、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短短几个星期、而不再是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将新产品推上市场,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上市的时机要尽可能恰当。三是对价格和成本的高度敏感:家电产品的价格变化频繁,而成本又与竞争状况、开发周期、供应链等密切相关。四是多部门、多专业协同,大量依赖外包:家电产品的研发涉及到各个部门和供应商的协同,集成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结构与造型设计、程序设计等多个专业,而这些部门和专业又有很多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这要求企业必须统筹资源,统一信息交换和处理。五是严格的环保法规:各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电子设备的处置和回收制定了不同的法规,以减少电子产品中使用的有害化学品量,进而减少有害化学品进
19、入环境。如欧盟的ELV(废弃车辆指导纲要)、WEEE(废弃电子和电气设备指令)、RoHS(有害物质限制条例);美国加州的 SB20;日本的绿色采购法案;中国的清洁产品推广法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家电企业就必须围绕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运用更快更好的构想和概念来激发创新?如何简化、优化研发流程,及早发现产品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如何将集成电路(IC)、印刷电路板(PCB)、机械(MCAD)以及软件设计等全部产品信息资料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紧密结合?如何使分散各地的设计人员、制造厂商、ODM 厂商、EMS 厂商以及供应商全部结合,组成同步合作的产品研发团队?如何符合环保法规的
20、严格要求(如 RoHs WEEE)?企业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时地整合工程师、供货商、制造合作伙伴和客户。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所提供的跨专业、跨区域协同能力,让企业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更快速地带来创新、更高效率地管理产品,并将风险降至最低。(2)、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A、战略重组乃大势所趋。家电行业是成熟行业,目前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家电品牌只有十几个,其中综合类品牌不超过 10 个。而我国目前大大小小的家电品牌总数则多达上千个,与国际市场反差强烈,国内家电市场的品牌分散程度可想而知。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一定销量的国产家电品牌中彩电品牌有 20 多个,洗衣机
21、品牌有 30 多个,空调器品牌则有 40 多个,抽油烟机和燃气灶品牌,更是分别多达 107 个和 160 个。另一方面,中怡康公司的家电零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彩电市场前四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之和约为 62,冰箱市场前四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之和约为 72,洗衣机市场前四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之和约为 69,表明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与家电市场品牌数众多的事实显然形成了矛盾。 就家电行业的主流企业而言,目前也有着现实的整合要求。进行大范围的重组合并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目的,在加入后则更能显现其抵牛顿外来冲击的优势。笔者认为家电企业间的重组合并可以遵循以强并弱、强
22、强联合、产品互补、地域接近的原则。有媒体预测,年之后我国家电行业可能只存在个左右的品牌,对此中国家电协会的看法是:个不可能,但像现在的四五十个也不可能。通过重组整合,家电行业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空间都将得到有效的拓展。 B、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家电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并未真正饱和,目前出现的只是相对短缺时期的饱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中微波炉和吸尘器的普及率分别只有 17.6%和10%,空调器的普及率为 30.8%,录像机为 20.1%,家用电脑仅为 9.7%,相比之下农村的普及率更低。据测算,1995-2010 年农民家庭消费的热点将由住房逐渐转移到耐用消费品上。若农民
23、收入年增长率为 6%-7%。农村在本世纪末部分耐用品普及率可上升到城市 1998 年的水平,家庭消费品的消费比重将提高到 10%左右。因此,从长远一点的眼光来看,中国家电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到 2010 年我国的城市将达到 50%左右,每年将近有 2000 万至 5000 万的农村居民转化城市人口;加上目前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在住房改革和消费信贷方面所做的大量努力,相信新的消费周期将使家电发展领域进一步扩大。 另外,农村市场仍是潜在的大市场。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居民家庭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测
24、算,如果以家电产品每百户拥有量为衡量指标,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民消费水平大致相当于城镇居民家庭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落后城市化 10 年左右。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的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将逐步改善,那么这些潜在的消费市场将推动我国家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家电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最终成长为在产品生产、技术开发、资本运作等方面都过硬的跨国企业集团。尽管目前农村市场整体购买力仍然偏弱,但本着边培育边开发的长远市场拓展思路进入农村市场,必将会为日后的市场竞争占据一块生死攸关的战略空间。 在世界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由于美欧发达国家的家电生产规模已经开始缩减,目前家电产业重心正
25、在向亚洲国家转移。经过年的发展,我国的家电行业现已颇具规模,基本上具备了国际化运作的条件,如果能够把握好这次世界家电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并充分利用好我国家电企业劳动力成本低廉、熟练工人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等竞争优势,相信我国家电企业将会在国际市场大有作为。在加大出口力度的同时,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还应不失时机地建立海外分厂,逐渐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向产品出口和技术输出并重的市场拓展模式转换,以逐步提升我国家电企业在世界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单个生产者
26、那里购买商品。与第一条相反,面对消费者我们成了供应商,基于同样的原因,目前彩电产能绝对过剩,成了完全的买方市场。加上连锁家电卖场的加入,并在消费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以往那种面对个人消费者的傲气不得不换成了面对强大购买者的低声下气,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已经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之一。2000 年至 2004 年,我国前 7 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 27 个一级城市近 40%的市场。 国美、苏宁、三联、永乐、五星、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巨头的迅速崛起,使得家电连锁日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家电连锁企业所占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联商网对
27、17 家家电连锁企业 2004 年的销售进行了统计,销售总额超过 1022.7 亿元,门店总数超过 1100 多家。2005 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个城市,主流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 600 家。国美和苏宁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 400 家和 260 家。以永乐为代表的区域连锁商家也广泛地采用并购方式扩张,店面数量增长尤为显著。未来几家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仍会不断地向二三级市场扩张,所以渠道整合将是家电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近几年由于我国家电连锁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家电连锁规模占家电销售比例不断提高,同时因为渠道的拓宽,也增加了企业对家电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3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28、竞争程度与产业内其他现存企业争夺顾客,是企业感受到的最直接的竞争压力。竞争总是会带来向营销、研发进行投资的必要,或者使降价势在必行,这些都会降低利润。这样的竞争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价格战、广告战或开发新产品等。目前的彩电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的状态,虽然产业内的主要企业已经认识到再要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已不太可能,所以大规模的价格战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国内连锁家电卖场还在处于成长期,他们之间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正在白热化之中,由于他们对彩电生产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增强,并由此裹挟彩电生产企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潮。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元器件价格,或降低所提供产
29、品或服务的质量。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到处都充斥着资本过剩、产品过剩,再加上经过长期的残酷竞争过后,家电行业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其供应链管理系统已相对完善,除非碰到一些突发事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已经构不成威胁了。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随着世界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一大部分信息市场,网络的发展势必影响彩电的市场份额。电脑业的迅猛发展,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使电脑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 2010 年以后,在美国所使用的个人电脑数量将会达到 3 亿多台,达到饱和状态。不过,由于大部分用户每隔 5 年将会更新一次电脑,因此在 2010 年以后,每年的个人电脑
30、销量将会达到约 6000 万台”(CIA 公司,Egil Juliusse)。估计 2015 年以后,全球市场将会达到饱和状态。届时所使用的个人电脑数量将会达到 17 亿台。一方面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厂商可以适当的降低价格,另一方面,按需选购成为购物主流,使降价销售逐渐失去吸引力,近几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居民对价格的涨跌变化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不少居民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所需商品,居民消费雷同现象已经消失,正向消费多元化发展,昔日的盲目抢购和攀比消费已不可能重现。世界电脑数量的飞速增加,给彩电业带来了不小冲击,电脑在功能上对彩电有很大替代性。 图 3:波特五力模型(三)最主要的竞争
31、者海信集团 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 1969 年,先后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海信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快速成长,迅猛发展,率先在国内构架起家电、通讯、信息为主导的 3C 产业结构,主导产品为电视、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商用空调系统计算机、移动电话、软件开发、网络设备等。已经形成了年产 1100 万台彩电、900 万套空调、1000 万台冰箱、70 万台冷柜、470万部手机的强大产能。2005 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 334 亿元(不含科龙),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32、中名列前茅。目前,通过收购科龙,海信已经拥海信电器(600060)和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荣获了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海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一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技术创新基地。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
33、海信的技术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2005 年 6 月,我国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在海信诞生,此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历史。目前,海信在南非、匈牙利、法国、巴基斯坦等拥有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地设有销售机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1市场份额海信电视 1998 年,作为区域品牌销售仅集中在山东、西北和东北三地,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低于 4%,名次第 7,然而到了 99 年末,尽管市场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加剧,但海信电视的市场占有率还是上升到 8.5%,排名第五。截至 2006 年 9 月份,海信平板电视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有率
34、分别以 12.67%和 10.76%高居中国市场的第一位。海信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高达 95%!海信计算机 2006 年据海信公司透露,在部分区域市场,海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 30,而在海信的根据地青岛,海信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 45,部分商场的占有率甚至高达 70。 表 3:各大家电企业所占市场份额2价格竞争力从 2004 年海信电器开始着手筹备模组产业,专门成立了模组事业部负责推进这个项目,在人才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充分了支持,并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从 2007 年到 2009 年,海信计划投资 7 亿元人民币分三步完成五条模组生产线的建设,2007 年建成投产第一条年产 50 万片 15
35、 英寸到 42 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的生产线以及屏的维修线;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2008 年底完成第三条生产线,年产能达到 150 万片;到 2009 年五条模组生产线全部完成,届时海信电视液晶模组年产能将达到 300 万片。期间,海信电器还将建成一条 LED 背光模组生产线。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2008 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17.97 亿元,2009 年即可有望达到 24.38 亿元,从而产生规模效益。3广告和促销的有效性一个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媒体,一个企业的兴盛同样离不开竞争者与合作者;品牌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内涵和个性,企业则通过竞争者和合作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近两年,海信作
36、为品牌因其频繁的公关宣传被媒体称为家电业上升最快的一个,作为企业又因其不俗的市场表现被竞争者和合作者认为是稳健成长、极具实力和潜力的一个。在海信营销的具体实务中它们又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在上做品牌,在中抓产品研发和营销网络,在下重视服务营销及零售终端。基于此,海信设立了集团营销中心负责品牌的短长期规划及推广工作,到 1999 年底,已发展 18 个地区营销中心,在理念上形成“以公关宣传为主要手段,辅以全国营销管理网络和媒体网络,在产品推广的基础上树立品牌”的推广模式。4人力资源战略海信的成功源于多个方面,而作为第一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功不可没。无论是招聘培训薪酬与绩效还是企业文化建设,它们的每一
37、项工作都紧仅围绕“敬人”的核心理念展开,力求在细节上作到尽善尽美,作到执行有力。按照它们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大道无术,细节建功”。凡事大体相同,关键看细节是否到位。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往往就是那一点点细节上的差距便决定了输赢胜负。 集团员工 11000 余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在90 人左右。“敬人”是海信人力资源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其精髓是厚德载物的仁爱思想和人本主义。 在海信,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定位为“服务”。对此,海信人力资源总监顾锴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解释:第一,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战略等方面参谋,为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持性服务;第二,为各部门直线经理管理好员工、用好员工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
38、持性服务,包括工具与方法等;第三,为员工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疑惑提供服务,促进员工关系,凝聚人心,从事业、待遇、氛围三个方面留住优秀人才。 5售后服务海信电视:服务标准国际化、中国企业第一家在中国企业中,海信电视顾客服务体系首家通过 IS09001 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全国十佳品牌服务满意度第一名;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牌电视机在 1999 年全国质量跟踪评价活动中荣获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全国售后服务三连冠先进企业。海信冰箱:2003 年 7 月海信冰箱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以及“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称号;2003 年 3 月 15 日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获全国
39、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信誉双保障企业;2003 年 1 月 6 日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获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海信空调:99-2000 年空调行业服务满意度第一名;中国消协创建 14 年来,家电行业唯一“零投诉”品牌 ;中质协 99 年全国用户满意产品、满意服务品牌 ;98 年服务质量双优品牌;中国消费者协会 97 年全国“零投拆”空调品牌。海信计算机:2003 年 5 月 1 日起电脑服务人员需持证上岗-海信成为我省唯一授权企业;2003 年 3.15 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信誉双保障企业”;家用机:海之梦系列;商用机:锐箭系列产品在 2002 年荣列全国市场同行
40、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品牌”;在 2002 年 3.15 承诺中被评为“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双达标先进企业”称号 ;2000 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海信手机:2003 年 2 月 17 日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 ;2002 年 8 月 6 日海信移动电话系列荣列“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品牌”。海信数码:海信数码赢得了“2003 年度中国网络安全值得信赖的安全服务品牌”大奖。(四)海尔的机会与威胁1.机会2005 年过 3 月结束的两会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国家将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增加收入。这意味着农村家电市场启动开始加速,海尔目前已捕捉到
41、这一战机,正在利用前期在农村市场打下的基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此外,由于当前普遍能耗短缺,不仅欧美国家严格限制能耗,中国目前也已开始限制家电的能耗。自 2002 年以来,受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尤其是高耗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电力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而电力供给却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据最新统计,近几年电力供应紧张已成定局,中长期电力紧缺的趋势依然存在,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电力供应不足,将推动节能型家电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已出台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从 05 年 3 月 1 日起,所有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都要贴上“中国能效标识”,这项措施的出台,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来
42、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对于海尔这样有强大技术后盾的企业来说,却是一个机会。表 4: 2002 年2005 年城镇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2 年2005 年年度数据2.威胁美的收购小天鹅后,中国白色家电的格局愈发明朗,形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长虹五巨头竞争的格局。海尔凭借其品牌在国内外的高认同度暂居首位,而“迎娶”小天鹅后美的实力大大加强,对海尔的霸主宝座虎视眈眈。经过 40 多天的激烈角逐,美的终于击败意大利默洛尼公司成功迎娶小天鹅。当空调“二哥”美的电器与洗衣机“二姐”小天鹅结为“亲家”之后,中国白色家电的竞争格局骤然明朗,形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长虹
43、五巨头竞争的格局。而壮大后的美的将直接威胁中国白色家电霸主海尔的地位。(1)、美的并购小天鹅 112 :小天鹅 2007 年产销量均位列洗衣机行业第二,且在波轮、滚筒洗衣机上均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对于美的自身而言,收购小天鹅将使得美的品牌、资产规模等多方面获利,更是在业务上弥补了短板,同时也能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南京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洪道认为,美的有着白色家电的产业经营优势,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这样的并购对美的和小天鹅未来的发展都提供了保障。美的在收购了小天鹅后不但自己的实力得以增强,而且在白家电行业还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并购的作用对于美的的发展绝对是 112。 (2)、 海尔霸主地位遭挑战:美的收
44、购小天鹅后,中国白色家电的格局愈发明朗,形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长虹五巨头竞争的格局。海尔凭借其品牌在国内外的高认同度暂居首位,而“迎娶”小天鹅后美的实力大大加强,对海尔的霸主宝座虎视眈眈。在洗衣机领域,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的前三位分别为海尔、小天鹅和荣事达,目前小天鹅和荣事达均已被美的收购,仅剩下海尔与美的“两强”。据统计,去年海尔洗衣机产量为785 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 23.4%,美的和小天鹅分别为 270 万台和 416 万台,市场占有率均低于 10%。据专家测算,美的在收购小天鹅后,2008 年的洗衣机产量预计将超过 686 万台,市场占有率也将超过 15%,直逼海尔。在电冰箱领
45、域,国内市场仍然是海尔一家“独大”。美的此前通过并购荣事达冰箱、华凌冰箱后,国内冰箱市场排名已大大提前。目前占小天鹅主营业务 30%的冰箱业务,将再度增强美的冰箱实力,一举超越原来不相伯仲的海信科龙、美菱、新飞三大巨头,稳坐国内冰箱第二的宝座。在家用空调领域,已经成型的格力、美的、海尔的“三强”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美的压倒海尔,位居国内空调行业第二。从上述白色家电行业的格局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总体实力上、品牌影响上,美的已经稳居国内第二,并逐步向海尔靠近。家电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显然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整合并购时代。与此同时,众多外资企业也跃跃欲试,欲大举进军中
46、国,或加大在华投资,或通过并购进入家电行业。2002 年三洋通过与海尔合作,在青岛建设了冰箱压缩机生产基地;东芝 2002 年通过与小天鹅的合资在无锡建立了洗衣机生产基地;2004 年下半年,东芝又通过与 TCL 合资,在南海建设其电冰箱与洗衣机的生产基地;松下 2004 年宣布将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总投资额 19 亿元人民币的松下杭州工业园,形成洗衣机、空调压缩机、电饭煲、吸尘器等多种家电产品的生产基地,此外,还考虑成立一个研发中心;西门子新近对华白色电器的投资除增加电冰箱的生产能力外,日前正在南京筹建小家电生产基地;惠尔浦近期的投资目标是采用收购的方式再次进入电冰箱领域,可能的目标是新
47、飞。跨国公司的加入将加剧市场竞争,给国内家电企业带来更大市场压力。三、海尔内部分析(一)海尔的业绩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9 年 4 月 28 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 1993 年 10 月 12 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并于 11 月 1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市初的 6.8 亿元增长到 2006 年的 196.23 亿元,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情况下,2006 年实现每股收益 0.262 元。同时,公司由原先只生产电冰
48、箱这一个产品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公司挂牌证券“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 180 指数和道中 88 指数,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2006 年 5 月,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司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 10 股流通股派送 1 股股票;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海尔集团公司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 10 股流通股派送 9 张行权价4.39 元、有效期 12 个月、股票结算的欧式认沽权证。同时海尔集团公司特别承诺:海尔集团公司以及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海尔股份,在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5 年内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方式出售。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成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启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研究论证工作。启动青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