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朱弘琦,第二教学单元:,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课“两课”评比,流体输送技术与操作综合实训,压力“吹”送与真空“吸”送 抽滤原理与冷热水混合器,说 课 提 纲,教学反思,教学评价设计,课情分析,教学方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实施设计,源不可忘,流不可断; 顺流而行,逆流寻源.,源,一、课情分析,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初级化工工艺试验工和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实操能力 应变能力 适应能力,一、课情分析,2.课程(化工单元操作)定位,技术性、工程性、应用性 重要环节、最基本、最常见操作,一、课情分析,3.项目流体输送技术与操作综合实训 定位 最基本、最常见的操作,实现生产 自
2、动化、连续化保障流体 最佳操作反应条件,一、课情分析,4.教材特点与教材处理(二次开发),根据企业需求,增、删、组内容,一、课情分析 5.项目教学目标确定,知识目标,流体输送机械工作原理 影响管路阻力因素管路设计原则 柏努利方程的内涵与运用,能力目标,找出流体最短、最经济的输送路径 掌握输送机械的运行、操作和维护 针对输送故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编制操作规程,素养目标,三种学习,自主学习:收集 处理 应用信息合作学习:合作 交流 吸收 欣赏探究学习: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安全 环保 经济 节能 工程技术观念,教学大纲,企业岗位标准,学生未来发展,企业文化,教学实施设计,核心能力 德育渗透,6.
3、教学重点、难点,一、课情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确定: 压强与能耗、排空阀与安全,突发事件应变 经济输送管路寻找与设计,编制操作规程,最佳经济输送管路的寻找与设计 压强与能耗、排空阀与安全,突发事件应变 教学理念的体现、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决定,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方法选择 1.教学策略,1)认知能力与特点分析: 失败尝试多,缺乏自信心。 能力互补分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弱势。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 做中学(感性)开始,学中做(理性)升华。 2)项目实施知识、能力分析与准备: 走迷宫;自主性学习积累,合作性学习解决。,决定了教学方法的
4、选择,中职化工班学生,三、教、学方法选择,2.教法任务驱动法:针对性与目标确定性导学法:注重因果逻辑关系,培养推理能力问题设疑法:探究性、误导性、发散性示范与观摩法:,自主性学习,3.学法授之以渔,三、教、学方法选择,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足也,收集 处理 应用信息能力,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质疑与批判,合作 交流 欣赏 吸收,四、教学实施设计,实训环境职场化、 教师学生角色化、 实训内容工作过程化、 专业技能培养递进化 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四、教学实施设计,教导学,学生学法,教学程序,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框架,导练,任务下达 预习 5,工作程序,四、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情景 设计 教学过程与工作
5、过程对接,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一:资讯,背景某公司收购一破产企业,要对设备进行评估,然后带着质疑问题参加谈判。,?怎么办,(培养学生计划与策划能力),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二:计划,点拨关键词 指导工作过程六环节,分组、分工、定位 组内讨论 组间交流 形成计划方案,两大环节:实操(竞赛-过程中评价)谈判(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四、教学实施过程,1.任务下达:老师导“趣” 学生“找中学”,1. 项目实施前知识与能力准备。 2. 找最短、阻力最小的流体输送管径、,师:1.任务,点拨提供咨询。 生:分组、选择任务、讨论、咨询、共识。 2.师:引导归纳、竞赛规则、安排。 生:交流、分工、构
6、思、找路径、收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压力“吹”送、真空“吸”送,四、教学实施过程 任务下达:老师导“趣” 学生“找中学”,布置任务与启发 提供参考资料或链接: 图书: 网址: 班级公共信息: 教师电话与QQ:,分组 能力互补 收集、处理、上传信息 咨询: 讨论: 共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四、教学过程实施,找:最短最经济流体输送管路,点拨吹-由底向上;吸-由上往下。按还是按再按找迷宫方式寻找。,找迷宫 讨论并形成共识,重点 难点与关键,探究能力培养,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三:策划,2. 任务策划:老师导“策” 学生“策中学”,策划实验操作步骤-操作规程,四、教学实施过程,策划内
7、容:操作步骤,点拨与强调有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点拨 选择任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选择根据能力 回顾找的结果 比较最佳路径 讨论确定步骤,重中之重,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四:实施,3. 任务实施:老师导“做” 学生“做中学”,按策进行探究性地实施。,培养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能力,四、教学实施过程,设置障碍,竞赛规则与程序 巡视、考评、点拨,角色到位,竞赛与评价 操作 发现问题、讨论修正方案、解决问题 总结,突出重点 增加难度,培养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五:检查,对照操作规程 对比吻合度 思考存在问题 总结,思路实施中与设计吻合吗? 有什么问题?怎
8、样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四、教学实施过程 工作过程六:评估,4.任务评价:老师导“评” 学生“品中学” 培养学生交流、吸收、借鉴、批判能力,模拟谈判现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答辩,展、赏、评,四、教学实施过程,模拟谈判现场,竞赛规则难到对方为目的提出问题。 角色变换转变三角色,把握谈判、评与品的方向与深度。 质疑,组织程序主持、策略 提问、回答、答辩、汇报,其它组员补充 买方:设备存在问题。 卖方:操作程序问题。 中介:点-品评、评判。 评与品-欣赏,巡视员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能力,辩中突重点破难点,四、教学实施过程,5.任务小结:老师导“思” 学生“思中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
9、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操作与谈判中发现、讨论不到位问题、,四、教学实施过程,任务小结:老师导“思” 学生“思中学”,主持:课代表 总结:收获 质疑:操作中及答辩中问题 讨论: 共识:,培养学生应变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思什么 怎么思 质疑与点拨1.采用1路输送结果如何? 2.排空阀作用与操作。,重点与难点,四、教学实施过程,6.任务拓展:老师导“练” 学生“用中学”,抽滤原理与冷热水混合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教学实施过程,展示仪器 分析工作原理 启发创新,思考 讨论 实验 研究 改进,创新作品 参加省市创新大赛,关键,四、教学实施过程,布置作业: 1、按情景设置中任务递交一篇评估报告,包括操
10、作规程,发现的问题及参考解释,供谈判者参考 2、实施任务三、四的小组互换任务,并由弱势学生主操,完成任务。 3、按任务五、六(离心泵串联与并联输送)的实施做知识与能力的准备: 4、成立兴趣小组,对冷热水混合器进行设计、研制与调试,做为创新产品,参加省市创新大赛,五、教学评价设计:,不同权重表示任务的重要性难度,理念的体现、教学的保障、策略的运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企业需要什么,就考什么,就 评什么。,课改关注什么,我们就突出什么。,六、教学反思,体会: 1.生源质量下降,教学手段非改不可。 2.做中学、学中做顺序不同其理念不同 ,效果不同。 3.能力互补的有效分工,弥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 4.分层教学、关注弱势,学生在尝试成功中获得自信 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种能力培养) 6.专家:简单问题复杂化,老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要灵活地驾驭教材、有效的掌控教学方法不足: 学生功利性的一些行为。改进: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而改进。,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