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复习(1).ppt

上传人:jw66tk88 文档编号:8117845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教育学》复习(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教育学》复习(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教育学》复习(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教育学》复习(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育学复习(1),2,教学内容,第1讲 教育与教育学(上) 第2讲 教育与教育学(下) 第3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上) 第4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下) 第5讲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上) 第6讲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下) 第7讲 教育目的(上) 第8讲 教育目的(下),3,教学内容,第9讲 学生与教师(上) 第10讲 学生与教师(下) 第11讲 课程(上) 第12讲 课程(下) 第13讲 教学(上) 第14讲 教学(下) 第15讲 德育(上) 第16讲 德育(下),4,第 1 讲 教育与教育学(上),学习目标 1. 识记教育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教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 应用有关教育理论分

2、析教育现象。,5,一、教育的概念,1. 教育的词源 教育的多种定义 2. 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3.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6,二、学校教育制度,1.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标志是教育实体(学校)的诞生。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教育。 2.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教育的国际交流,7,三、教育发展的过程,(一)古代教育 (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三)近代教育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8,第 2 讲 教育与教育学(下),学习目标 1. 识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教育学

3、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 应用教育学的理论分析教育现象。,9,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与论语 2. 墨子的教育学思想 3. 道家的教育学思想 4. 学记的教育学思想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 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思想 2.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 3.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学思想,10,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 洛克的教育漫话 3. 卢梭的爱弥儿 4. 裴斯泰洛齐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 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2.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11,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 2. 凯洛夫

4、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 3. 教育学的多元化,12,第 3 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上),学习目标 1. 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2. 理解人力资本理论。 3. 应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13,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具有促进政治民主的功能。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14,二、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

5、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15,第 4 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下),学习目标 1. 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2. 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6,一、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7,二、 教育与文化,(一)文化与教育的相互依赖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

6、化现象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特性 学校文化的构成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2、学生文化的特征,18,第 5 讲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上),学习目标 1. 识记个体身心发展 。 2. 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3. 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 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9,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2、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容 第一是生理的发展 第二是心理的发展 3、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实现的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0,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 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

7、展的力量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推动,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训练等。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1,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2,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23,第 6 讲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下),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在

8、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任务。,24,一、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25,二、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小学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1、身体特征 2、心理特征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二)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26,三、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教育措施 1、保健问题; 2、丰富少年的精神生活,加强对少年的心理指导、咨询,对加快心理成熟和健康有重大意义。 3

9、、充实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促进形成高尚的道德理想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另一方面; 4、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5、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的起始阶段。,27,四、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年龄特征:各方面基本成熟。 身体方面 心理方面 2、教育措施: 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8,第 7 讲 教育目的(上),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的含义和层次结构。 2、理解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3、理解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9,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

10、变化的期待。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30,二、教育目的的作用,1、规范作用 2、导向和评价作用 3、激励作用,31,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五分说”的层次结构 1、理想的教育目的。 2、正式的教育目的 。 3、教育者理解的教育目的。 4、教育者操作的目的。 5、实现的教育目的。 (二)“三分说”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 2、培养目标 3、教学目标,32,四、制定教育目的制约因素,(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教育目的。 2、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 (二)教育目的

11、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33,第 8 讲 教育目的(下),学习目标 1、识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不同表述。 2、理解素质教育的的含义和特点。,34,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1957年的表述 1958 年的表述 1981年的表述 1985年的表述 1995年的表述 1999年的表述,35,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 (1)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四

12、有”新人的根本途径 。 (3)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 (4)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36,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人才培养的统一化、共性化。 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 。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7,第 9 讲 学生与教师(上),学习目标 识记学生的本质属性。 理解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理解师生关系的内涵和意义。,38,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13、,1、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儿童: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3、学生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39,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是权利的主体 2、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第一层次: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第二层次;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第三层次;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40,3、学生享有的权利,人身权 受教育权 4、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1,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

1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42,第 10 讲 学生与教师(下),学习目标 1、识记教师角色的内涵。 2、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 3、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43,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专门职业的衡量标准,44,二、教师的传统角色,1、蜡烛论 2、工程师论 3、园丁论 4、“桶论” 5、“警察说”,45,三、教师的多元角色,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46,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

15、教育专业素养,47,五、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表现 学生不要喜欢的教师特征表现,48,第11讲 课程(上),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制约依据。 2、理解课程的基本类型。 3、理解课程设计的有关原理。,49,一、课程的一般概念,(一)理解课程 (二)课程的四个层面 (三)“教程”与“学程”,50,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政治的需要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文化传统的影响 4、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5、受到课程理论的影响,51,三、课程类型,1、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 2、根据课程的制

16、定者划分,52,四、课程设计,1、课程计划 2、学科课程标准 3、教科书,53,第11讲 课程(下),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实施的概念和结构。 2、理解课程评价的概念、过程和模式。,54,一、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差异 4、掌握学科内容及其结构 5、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55,二、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一)课程评价的基本问题 (二)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56,(三

17、)课程评价的模式,课程的评价模式是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对评价的实施作了基本的说明。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57,第13讲 教学(上),学习目标 1、识记教学和教学的一般任务。 2、识记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 3、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现象。 4、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58,一、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59,二、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60,三、教学原

18、则,(一)直观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巩固性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1,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演示法 5、练习法 6、实验法,62,第14讲 教学(下),学习目标 1、识记教学工作的几个基本环节。 2、理解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运用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评价一节课的好坏。,63,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与答疑 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64,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特点 课堂教学的优点 课堂教学的缺点,65,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可以表示为达到

19、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 。 教学策略应具备的特征。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66,第15讲 德 育(上),学习目标 识记德育的概念、演变和意义。 2、理解德育目标的概念和中小学德育目标。 3、理解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4、理解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67,一、德育的内涵,(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一词的由来 (三)我国现代德育外延的演变,68,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69,三、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三)基础教育的德育

20、目标,70,四、德育内容,(一)德育内容的定义 (二)德育内容的构成 (三)中小学德育内容,71,五、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三)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72,第16讲 德 育(下),学习目标 1、理解德育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2、理解德育的相关途径。 3、理解德育方法及其注意要求。 4、理解德育模式的含义和相关的模式。,73,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74,二、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 2、学科教学 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各项活动 5、班集体 6、学校环境 7、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8、教育者的表率作用,75,三、德育方法,1、说服法 2、榜样示范法 3、思想疏导法 4、情感陶冶法 5、实际锻炼法 6、品德评价法 7、自我教育法,76,四、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 (二)体谅模式 (三)社会模仿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