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文本 享受阅读,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方法,例 说,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方法例说,想说在前面的话必须养成学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一种受益终生的能力阅读能力是高考必须具备的能力习惯是可以养成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方法的阅读版块是复习备考不可忽视的内容,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方法例说,话题简释 “文学类文本”诗歌类文本 散文类文本 小说类文本 “审美”对阅读者的要求乃欣赏领悟 非应试 更非应付亦是对阅读文本的要求有审美价值的 而非鄙俗之文(我给书虫当夫人),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方法例说,“阅读方法”乃建立在文本自身规律上的一种阅读技巧 是走进文本的
2、钥匙 亦是应对考试的招数 “例说” (讲座的)一种态度非理论的少谈点“主义” 少谈点“玄学”(中学还未到与理论结婚的“法定年龄” 一盆土也不能种植赖以生存的谷物)可操作性现身说法的 有针对性的(高考) 实用的 但愿是不白听的,文学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方法例说,阅读方法之一外位(整体)阅读法最基本的审美阅读意识高屋建瓴 整体观照 外位(整体)阅读法之“外位”阅读文本的体裁类型文本生成的时代背景作家(或作者)的个性风格题目的显性或隐性意义文本后相关的注解说明,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确认阅读文本的体裁类型文体不同 表达方式不同 阅读方向亦不同 散文写景、状物的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有其景乃生其情 2008年
3、北京试题: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叙事、写人的叙述为主因人写情有其情乃写其人 2007年湖南试题:忆刘半农君(鲁迅),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散文哲理、言志的议论为主托物说理见其物而悟其理 2007年广东试题泥泞(迟子建) 诗歌文体特征与散文相似 阅读方向亦相似 小说三要素小说审美阅读的基本方向人物(性格特点与社会意义) 情节(构成) 环境(营造、类别及其作用),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了解文本生成的时代背景文学类文本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这个“特定时期”就是文本背景 诗歌类 2008年湖北试题:临江仙(宋侯蒙)【注】 据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
4、少年画侯蒙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题(1)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幽默诙谐 乐观自信 志向高远),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了解文本生成的时代背景 散文类2004年全国题:大地山河(茅盾) 文末提示:写于1941年8月19日 白杨礼赞 2005年全国题:春天的梦(苏叔阳) 文末写作日期交代: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 第17题: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十年浩劫 改革开放的春天,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关注作家(或作者)的个性风格所处时代(国度)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人生遭际不同,作品的风格自
5、然也不同 陶渊明:恬适冲淡;李白:豪放飘逸;杜甫:顿挫沉郁;苏轼:洒脱达观王维:隐居终南山前后;李清照:宋朝南渡前后;杜甫:初到成都与离开成都后鲁迅:深刻犀利;沈从文:自然隽永;钱钟书:幽默睿智 等等贵在用心 重在储存,2006 年 海 淀 高 三 期 末 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诗人的个性风格诗人迁流海外有年,没有怨,没有悔。但愧未能化民成俗,空余孔子乘桴之意。反快意此行饱览奇景,虽九死而无恨。诗中表现了一位历尽坎坷艰险的老人心胸坦荡,荣辱不惊,面对困境处
6、之泰然的生活态度和幽默性格,以及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强兀傲的意志品质。,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观照题目的显性或隐性意义题目有如人的双眼,不仅呈现出文本外在的美,也能透视出文本内在美的特质。审视题目显性的或隐性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思路,提炼文章的主旨,还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对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出科学地评价。 杜甫倦夜 (竹凉侵卧内 空悲清夜徂 )题眼:倦 思路:身倦心倦主旨:对时局动荡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评价:忧国忧时的情怀,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将进酒(李白)“将”者 请也何以有请?喜耶?悲耶?喜从何来?悲由何生?喜不自胜?悲不能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7、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古来圣贤皆寂寞与尔同销万古愁。”,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绵绵土(2006年全国卷 )问:作者是为写“绵绵土”而写绵绵土吗答:不是,为了写故乡之思问:为什么用“绵绵土”作题目答:借代之法,代故乡的习俗,进而代故乡问:作者为什么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起答:沙漠乃绵绵土的母体(故乡)试 题: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年福建卷)散文以诗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凄婉而明丽的意境,抒写如叶思归根的游子对如叶落地的已逝母亲的无尽思
8、念以及一个游子长年在外飘泊追求自己的事业而未能恪守孝道照顾母亲的愧疚。此题乃文之眼辞格:比喻 双关落叶:喻如叶坠地的母亲 喻如叶归根的游子疲倦:母亲终生辛劳 游子长年奔波蝴蝶:纯美的母爱 凄美的乡思,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雁阵(小说 04年北京春考题)题目的意义:人物活动的衬景 情节发展的推力 冲突化解的钥匙 主题揭示的隐喻 第21题:“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阅读方法之一外
9、位阅读法,带着村庄上路(2004年全国春季卷 )题目中的“村庄”属于借代之法,借代不可割舍的故土情愫,借代故乡纯朴、勤劳和善良的品质。 主观表述题:(1)“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中“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2)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 (3)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 文学类文本的题目,甚至就是走进文本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考生就可以坦然地解读文本,斩获所有试题,得到准确有效的答案。,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重视文本后相关的注解说明为什么命题者要给注解说明? 交代写作背景,降低阅读难度;暗示答题思路,降低考查标准。
10、 注解对于审美的意义,诗歌为最,小说、散文次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04年潍坊题 05年福建题)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 阳而作此诗。交代诗歌的写作背景,暗示诗人愁去喜来的浪漫情怀 试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拟人 飞燕有意 君山多情 愁去喜来),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不求甚解:于盛夏炎热之时写清爽幽邃之境,抒悠闲旷达之情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含英咀华:诗中透露出的是
11、一种悠闲宁静的环境气氛,而在这悠闲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遭排挤受压抑的深沉的苦闷和悲哀。,2008年崇文二模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 ,曾不交锋向塞沙?【注】 前蜀先主王建晚年,内宠把持朝政,“诸将多因事诛之”。后主王衍即位,旧勋故老皆赋闲不任。诗人有感于此,规劝老将竭力报国。 凌烟阁,指唐太宗为表彰功臣,绘其画像于凌烟阁上事。题:这首诗的颈联不仅对仗工整,写作手法也很高明。试就写作手法作简要分析。题:这首诗的结句为反诘语气,借凌烟阁说事,用意何在?试作分析。,阅读方法之一外位阅读法,壶口
12、的黄河(肖铁) (2005年广东高考试题)【注解】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此注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不可或缺试 题: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解 读:答案与这条注释密切相关。“该有人为黄河作传,是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 ” ,“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 ”,“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它们都暗含于这条注释之中。,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结构有如一个人的模样,是任何一种文本都具有的外面
13、特征,是审美阅读的第一印象。 文本不同,结构有别;个性不同,写法有别。诗有诗的构思技巧,文有文的布局方法。构思之巧,布局之新,都必须服务于内容。 这里所说的结构,是一个泛义的具有伸缩性的概念,不仅指某一文本的整体性谋篇布局,还包括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段落自身的内在逻辑。 观照和解剖结构,既是条分缕析的前提,也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捷径,更是归纳大意、概括主旨的最好手段。,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观照文本的整体结构其意义主要在于:把握文本思想脉络,概括文本主旨大意,进而界定相关试题的信息区间 山居秋暝(王维)首联:山居之时颔联:山居之景颈联:山居之人尾联:山居之感时为瑞时景为胜景人为芳邻 自
14、生远俗之感 登岳阳楼(杜甫)首联:登楼颔联:览胜颈联:伤己尾联:忧国登楼乃造势,览胜是反跌,伤己是承转,忧国是主脑,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土情结(2003年全国卷) 结构分析:第一段:乡土情结用不褪色;(总起)第二段:童年的烙印附着终身;以上写情之“缘”(形成)第三段:流落他乡长伴故土之梦;第四段:浪迹天涯难忘桑梓之情;以上写情之“结”(表现)第五段:乡土之恋永不消失。(总收),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泥 泞(2007年广东卷) 第一段:冬天雪国的壮丽风光(描写) 第二段:春日融雪的两重性格(议论)以上为铺垫 第三至五段:童年经历的泥泞情景(描写)以上写“泥泞”的本体意义 第六段:以俄罗斯
15、为例说跋涉泥泞(议论) 第七段:以北方人民为例说跋涉泥泞(议论) 第八段:跋涉泥泞对于未来的重要意义(议论)以上写“泥泞”的喻体意义,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雪幕拉开的一瞬间(朝阳07-08期末)第一、二段:新年雪幕提醒我“和自己谈一谈”一个特殊的“瞬间”第三六段:我自己的生活状态(“急事”原来是写作) 第七、八段:别人的生活状态 (红衣女人和老妇人)第九十二段:关于“生活”的思考 (思考生活不是生活)“瞬间”引起的思考(反思)第十三十五段:生活本身比探究生活意义更为重要“瞬间”获得的人生感悟题20.文中刻画的“年轻的红衣女人”和“老妇人”两个形象具有什么相同点?作者刻画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16、?,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林冲见差拨(小说 07年宁夏试题)情节构成:众人痛说差拨差拨怒斥林冲林冲笑赂差拨差拨点拨林冲林冲终得宽待林冲受命看守天王堂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14题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金圣叹评点说“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指出林冲是怎样的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参考答案:12 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14两种身份:教头身份。配军身份。 四种性格和心理:谨慎小心。沉着冷静。隐忍顺从。顾及
17、颜面。,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村的风(2007年安徽卷) 结构分析:第一段:风是乡村游动的魂(总起);第二段:顽皮多情的风;第三段:诗意大美的风;第四段:能耐神奇的风;第五段:生生不息的风;第六段:无风的世界很沉寂(总收),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村的风(2007年安徽卷)题16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第二段)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第三段)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第四段)对自然的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第五段)对故乡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全文),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说村落(2005年重庆题)试题:文章以“说村落
18、”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分)答案(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炉火(2007年辽宁题)试题: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3分)感伤(感伤之情) 感动(温馨之情) 感奋(激昂之情),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朦胧的敬慕 萧乾(08年江西题) 题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段分写:
19、其中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题18.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何用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来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观照文本的内部结构其意义主要在于:把握段落之间或段落内部的结构特点,更好地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有效地解读或解释文中重要词语及其句子。段落之间或段落内部的结构特点,大体而言分两种情形:并列式和偏正式。“
20、并列式”结构的语意表述不含偏向性,其层意间是相对、承接、选择等并举关系。 “偏正式”结构的语意表述隐含偏向性,其层意间是总分、转折、因果、条件等正偏关系。读解语段时,如果我们能够从剖解结构入手,弄清段与段、层与层之间或并列或偏正等关系,则等于是找到了筛选主要信息的重要捷径。,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土情结(03年全国卷)第二段 结构分析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
21、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土情结(03年全国卷)题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结构分析及其作用 (总分总结构),答 案:父母亲族的爱 家乡的山水草木 悲欢离合的家史 邻里乡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
22、蛮风的留影。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阳台上的遗憾(05年重庆题)第一段,第一段结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 留存在这些破
23、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第17题、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要准确地解答第17题,就必须对这段文字的结构进行解剖,把握基本思路,排除干扰文字,圈定信息区间,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 /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细分析这段文字
24、,是转折关系,“但是”是标志,属于偏正式结构,前偏后正,语意重心应在“但是”之后,换句话说,第17题的相关信息应该从“但是”之后的文字中筛选。“三纲五常的专制”“文人雅士的伤感”,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
25、气韵。,张 家 界(05年全国丙卷)第二段,第二段 结构分析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第15题: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解答这道试题,也需要从结构入手。这段文字共八句话,属于总分结构关系。第一句为总起,第二句至第八句景物并述,为分写。,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
26、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共三个层面:其中二、三、四句分别写山之奇、之险、之高峻;第五、六句分别写树之傲、之美;最后两句分别写壑之气韵。这种结构是外在而直观的, 但如果考生缺乏这种结构观照,就可能概括不准确,或者挂一漏万。,(附参考答案:有三个方面:山峰的形态; 峰顶的松柏;山壑山涧的气象),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乡村的风第二段 结构分析 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结构分析及其作用 (总分结构),答案:风拂炊烟图 风吹莲荡图 风摇树木图,乡村的风(07年安徽题)第二段 结构因为风的
27、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 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 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28、,阅读方法之二结构阅读法,印章源流(科技文 08海淀一模)15简述作者不同意把印章当作“雕虫小技”的理由。(3分)句位:第三段 句首 质疑结构分析:总分,参考答案:它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严明制度、井然秩序的体现。它是皇权的凭据,是国之重器。,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 印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生存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 在先秦时代,礼乐信义的伦理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印章曾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中国旧制是,帝王用者曰玺曰宝,官吏曰印,秩卑者曰钤记。其制度严明,秩序井然。
29、/帝王用玺的制度为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沿袭。皇帝玉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玉玺作为国之重器被礼敬珍藏。,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所谓“句位”,就是句子的区位,即句子在文本中的具体位置。我们强调句子,强调句位,是因为高考大纲明确把“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规定为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重要词语的特定意义如何解释,重要句子的隐含意义如何破解,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敲,而句位就决定了筛选相应信息的区间。句位是和结构密切关联的,句位演绎出结构,结构决定了句位。句位有三种情形,一是文本之前或段落之首,起总起或统领作用;二是文本之末或段落之后,起总收前文或深化主旨作用;三是段
30、落之间或文段之中,其作用是承上启下,衔接过渡。,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并结合全诗赏析诗句“剑南春色还无赖”。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句 位:尾联之上句 作用:承 转(由景而人 总收) 解 析:后四句所写之景 ,全是由上文的“别筵”生发而来。“触忤愁人到酒边”之“酒 ”,乃饯别之酒 ;“酒边”之“剑南春色 ”,乃眼前风光。“桃红似锦”,“絮白如棉”,而诗人却“不分”,“ 生憎 ”,恼怒其“无赖”,是因为他们“触忤”了“愁人” 。读全诗,“不分
31、”、“生憎”恰恰成为绾合全诗的纽带。 赏析思路:解析诗句(结合上下文)表达技巧(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艺术效果(离恨别愁;送人入朝,自己却流寓剑南之愁),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送柴侍御王昌龄(08年海淀一模题)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句 位:七绝之次句 作 用:承上启下答 案: 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草堂 诗魂 (04年江苏题)第四段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
32、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草堂 诗魂 (04年江苏题)第18题:“从文章第四段
33、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句位分析:句中 承上而来,领起下文 由草堂而诗魂 由描述而议论行文思路:“舍此”、“但仅仅如此”为行文标志,显示文本结构是并列关系,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解答“诉说”的具体内容。 信息筛选:关键性词语“一代诗史”、“一生苦寒”、“成就与命运相悖” 。,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阳台上的遗憾(05年重庆题)第四段“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
34、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阳台上的遗憾(05年重庆题)第四段 第19题、“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 试题评析:这是一道命制极具特点的阅读理解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筛选、
35、整合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求考生有着很强的句位意识和审题能力。 句位分析:“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是一个结句,理性地总收前文,为前文绾个结。 审题方法:题干中的“说明”、“表现”,表明句子隐含的相关信息应该在“一般来说缺少个性”至“同样的怀旧情结”这一区间,因为这些文字才是感性的、具体的,才属于“表现”。,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麦天(2007年江苏卷) 第16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6分) 句位
36、分析:第四段开头 承上而来 总起下文 参考答案:这些文字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为本段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与辛苦。,麦天(07年江苏卷)句位意义解说,第三段: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第四段: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第五段: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
37、,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泥泞(2007年广东题)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 句位分析:第五段(独句成段) 承上启下 由感性而理性 有本体意义而哲学意义,参考答案:作者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是因为泥泞不仅带给“我”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且给予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勇气,让人记住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泥泞(07年广东卷)句位意义解说,第三段:小巷里泥水遍布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院子里印
38、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们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第六段: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第七段: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
39、,泰山很大(2007年江西卷)第18题请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6分)句位分析:末段 绾合全文 强化主旨参考答案: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长短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泰山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才情、风格和气质(第一、二段) ;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中,泰山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第四段) ;从作者两登泰山的对比中,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第三、五、六段) 。,阅读方法之三句位阅读法,二十年以后(小说 08年海、宁卷) 基本情节:鲍勃在风中等待好友吉米走向风中的鲍勃鲍勃追忆二十年的约定吉米决计离开风中的鲍勃
40、鲍勃继续风中的等候便衣拘捕鲍勃便条让鲍勃明白真相。 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句位分析: 第一次出现在小说开篇,鲍勃的性格由此展开 第二次出现在小说中段,吉米的性格自此凸显。 参考答案: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语音重读,是审美阅读也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我们强调审题,实际上,审题的意义就是读题。读题完全是一种技巧,会读题的考生能读出答案来,至少能读出答题的思路来。 这里所说的语音重读,主要是指句重音。句重音是指一句话里读得较重的词或短语。 句重音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用自然
41、音量读成的重音叫语法重音,如“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一句中的“谁”,必须读得重一些。逻辑重音则是指为了突出语意或为了表达强烈感情而读出来的重音。其一般规律如下: 能体现说话人的表意重点的词语,如:“你说得不错,我是这样说过。” 能突出表达说话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如:“多美啊,张家界的风景!” 句重音多体现为动词、形容词、副词或代词,如“星垂平野阔”。,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句重音分析:“自”、“空”两个虚字是句重音,亦是颔联之眼。“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两个镜头,前者渲染“春色”之怡目,后者强调“好音”之悦耳。然
42、而,诗人却用一个“自”字,一个“空”字,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感受。 “自”、“空”二字,化乐景为哀感,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都不解人事代谢,不肯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小孤山宋谢枋得 (08年安微题)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题(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句重音分析:颈联中,“猛”与“孤”当重读,属句重音,分别与“立”、“难”对
43、应,流露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意志弥坚,发愤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情怀。 参考答案: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阳台上的遗憾(05年重庆题)第19题、“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句重音分析:此句意在言外,是一个具有隐含意义的句子。隐含意义藏在哪儿?数量词“一个”显然是个重读音节。什么叫做“一个”城市?根据思路阅读和句位阅读
44、的原则进行信息检索,就知道“一个”是指本段前三句的内容。,参考答案:相似的生活图景,相似的行为方式,相似的社会心理。,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阳台上的遗憾(05年重庆题)第四段“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
45、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带着村庄上路(2005年北京春考卷)第21题:“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 句重音分析:“我要带着我去上路”处于文本之末,是前文“我”在村庄一系列复杂感情碰撞之后沉淀下来的结晶,是思想主旨的一次升华。句中的第二个“我”是句重音,属于逻辑重音。它以借代辞格与文章的题目遥相呼应,突出反省之后的一个“新我”,一个对村庄有了全新认识,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决心
46、更好地回报村庄的“新我”。 准确地把握逻辑重音,就能“读”出最佳的答案。,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文赤壁(2006年山东题)第17题第6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句位分析:第六自然段段首 总领六、七、八段句重音分析:代词“这”是语法重音,也是逻辑重音,指发配地黄州,“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就隐含在它指代的相关信息里。,参考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
47、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文赤壁(06年山东题)句重音解说,第七段: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第八段: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阅读方法之四句重音阅读法,时间怎样地行走(2008年重庆题)第14题.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4分)句位分析:第五段段首 领起下文 写时间与生命一道行走句重音分析:代词“它”、短语“明丽的雪线”(状语)、动词“刺痛”应重读,“它”指白发,“明丽的雪线”是比喻,“刺痛”是形象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