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理论上.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10883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理论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教学理论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教学理论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教学理论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教学理论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章 教学理论,第一节现代教学概述,(一)教学的词源学分析 1.中国古代理解的“教学” 书商书兑命:“敩学半”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西方对教学的理解 西方的“教学”是由不同的英文词表征的。 “教”:“teaching”和“instruction” “学”:“learning”英文教育文献中常见的”教学“:“teaching- learning”,一、教学的涵义,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2、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1、教学是师生的双边共同活动,它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 2它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 3、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定义辨析: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教育,(二)教学的定义,二、教学的地位与任务,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现代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教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教学,(二)、现代教学的作用与任务,作用 :(1)教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

3、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环节 任务:1、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学生发展智力、创造能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三、现代教学的构成要素,1、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教师与学生。 2、教学活动的客体因素教学目标、内容、手段。 3、教学活动条件教学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第二节 现代教学过程,一、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

4、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孔子: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记: “教学相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荀子:闻、见、知、行。,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课程、学科教学法、班级授课制,特别是教学原则的论述十分详尽。提出了直观教学的

5、主张 斐斯塔洛齐把教学过程设想为“观照”过程。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将教学理论与心理学联系起来,说明教学理论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经验描述水平,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在西方,“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论 明了:教师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其相应的心理状态是注意 联合:新知识跟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其相应的心理状态是期待 系统: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结论,其相应的心理状态是探究 方法:把所学得的知识,用于实际,其相应的心理状态是行动。,“五段教学法” 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5.杜威的五步教学 (1)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2)观察:仔细研究发现的

6、问题; (3)假设: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一问题; (4)验证:一步一步展开解决问题方法; (5)结论: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是否有效。,6.苏联凯洛夫四个教学步骤 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赞科夫:高难度、高速度 三条线索: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实际操作活动 7.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与发现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说法: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认识说) 2、教学过程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 的过程(发展说)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实践说) 4、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交往说) 5、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和认知过

7、程和统一过程(情知学说),(二)教学过程的实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二)教学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如何正确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呢?,三、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二、现代教学过程的规律,(一)、现代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二)、现代教学过程与个体发展相互依赖与推动的规律 (三)、教与学相互协调与作用的规律

8、 (四)、现代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规律。,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引起求知欲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导课的形式:,提纲式 设置问题情景 激发感情 复习导课 故事导课 幽默导课 机变导课,导课的特点,、导课要有针对性 、导课要有启发性 、导课要有新颖性 、导课要有趣味性 、导课要有简洁性,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甚本要求。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均起指导作用。,1.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 教学原则

9、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 教学原则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循序渐进原则 (七)巩固性原则,(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的涵义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0、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涵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 2.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1)联系实际系统地讲授书本知识。 (2)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的能力。 (3)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直观性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2.贯彻直

11、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材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同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四)启发性原则,1.启发性原则的涵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4)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五)因材施教

12、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六)循序渐进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的涵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 (2)坚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

13、的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3)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七)巩固性原则,1.巩固性原则的涵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2.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原则 (1)在理解的善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第四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五、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

14、。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如下图:,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指师 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 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 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 的总称。,教师教的方式和手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学习的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的特点,两重性 多样性 受制约性 发展性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根据学生的特点 根据教师的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设备条件 根据教学的时间进度来选择,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实习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15、、思想观点和发展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当,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受到压抑。,基本要求,要 组 织 好 讲 授 内 容,要 有 启 发 性,要 有 情 感,要 讲 究 语 言 技 巧,要 有 板 书 的 配 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板书的基本要求,(1)形象直观。如黄继光一课时的板书:,1.板书的基本要求,(1)形象直观。如黄继光一课时的板书:,(2)简洁明了。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板书:,忍逼 反,小学语文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板书设计,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贪贪贪贪贪,返

16、回,(3)富有启发。,如针对“某班有学生若干人,其中6人有兄弟,9人有姐妹,有兄弟又有姐妹的有2人,其余31人都是独生子女,问该班有学生多少人?”这样一道题目,教师适时进行如下板书,以直观的形式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留白式,失马坠马得马,抢金匣 骗遗产抓法器 守密室,贪婪冷酷 狡诈吝啬,葛朗台,孔乙己,在 声中出场在 声中度日在 声中死去,孔 乙 己,笑,4、趣味性,5、审美性 狼牙山五壮士的板书设计:,朱自清春,2、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判断、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有助于

17、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作用。,教师引导学生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回答提出的问题, 借以获得新知识, 或检查、复习、巩 固已学知识的一种 教学方法,又称回 答法。,复习、巩 固、检查知识的 谈话,总结性谈话,传授新知识 的谈话,谈话法的概念,基本要求,要 精 心 设 问,要讲究提问技巧,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讨论法 讨论法的概念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主要特点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学内容通过全班或小组讨论,发表看法,进行

18、辩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主要特点,基 本 要 求,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要 准 备 充 分,要 做 好 讨 论 小 结,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基 本 要 求,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4、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巩固知识。,5、

19、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进行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有效地使教学和社会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眼界;能使学生在接触社会过程中受到生动而实际的教育。,7、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教学 中常用的练习 方式,说 话 练 习,解 题 练 习,书 写 练 习,绘 画 练 习,制 图 练 习,动 作 练 习,练习法的常用方式,8

20、、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对于发挥学生的独创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印象深刻;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造能力。,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发现教学法是美国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象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那样,

21、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发现法的具体步骤是: 1、其操作程序如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材料,作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2、评价:发现法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超过对学习结果的关注。 优势:由于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智力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难以企及的。 弱点: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它的时间花费要比讲授法多出许多;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引起学生自己获得学习结果比之直接讲解不仅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而且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紧张和更加具有挑战性。,选择教学方法的 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和特点,时间和空

22、间条件,班集体的特征,教师本身可能性,教学手段的现 代化程度,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学习水平,教学方法,第五章 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分类 1.按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合班教学)。 2.按师生交往的程度,可分为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等)和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广播电视教学、计算机教学等)。,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 3.道尔顿制 4.分组教学制

23、 5.特普朗制 6.开放教学,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1.个别教学制,1.个别教学制 (1)总括:个别教学产生于古代,是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2)定义: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 (3)基本特点: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进度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教学活动和教学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总的来说,个别教学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却能较好地适应个别差异。,2.班级授课制,(1)总括:班级授课制最初的形式是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

24、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授课制,后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以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 (2)定义: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大致相同与程度大致相当的一群学生编成固定班级,由教师根据固定的课程表、统一的进度和作息时间表,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如图。 (3)基本特点:班、课、时。,3.道尔顿制(美国) (1)总括:20C初叶,美国学校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学法”和教室为实验室作业的“道尔顿制”的新教学形式。即1920年,美

25、国的H.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 (2)定义:道尔顿制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合格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3)基本特点:自学+辅导,能较好地照顾到个别差异。,3.道尔顿制(美国),4.分组教学制(欧美),(1)总括:为解决班级授课制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了分组教学制。 (2)定义:分组教学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3)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

26、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4)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便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要求。,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分级教学,学习的课程相同,但不同组的学习年限各不相同。 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分组,学习年限相同,但不同组学习的课程不同。 内部分组,即班内分组,按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异分组教学。 外部分组,即班级间分组,按学生能力或成绩在同一个年级中编成不同的班级,如分成快班、慢班或重点班、普通班。,5.特朗普制(美国),5.特朗普制(美国) (1)总括:特朗普制是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

27、代创立的。 (2)特朗普制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大班集体教学是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几个平行班统一上课;之后分成小班组,研究讲座大班课上的教学材料,由15-20人组成三一个小组;然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自学、研习、作业。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 (3)特点:兼容了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的优点,是中学高年级和大学值得推广的教学形式。,二、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

28、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2)不足: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 (1)全班上课 (2)班内分组教学 (3)班内个别教学,(二)教学的辅助形式,1.个别指导 (1)个别指导的定义 (2)个别指导教学 (3)个别指导的主要内容 2.现场教学 (1)现场教学的定义 (2)现场教学的类型 (3)现场教学的注意事项,对 课 外 阅 读 的 指 导,对课外作业的指导与检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个 别 答 题、辅 导、补 课,辅导员对个别学生定期辅导,(3)个别指导教学的主要内容,现场教学是教师结合一定的生产现场和社会生活现场条件,同现

29、场有关人员共同组织的教学。它给学生提供直接知识,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有着重要的作用。,2.现场教学,现场 教学 的 类型,根据学习某门 学科知识和技能的 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教学,学生为了从事 某种实践活动的需要, 到有关现场学习有关 的知识和技能,(三)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三)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1.定义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特点 具有班级授课的基本特征,最根本的特点是”复“字。复式体现为直

30、接教学和自动作业当教师给一个年级上课时,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预习、复习与练习。在课堂上,这两方面交替和配合进行。 3.应用的情境,课的类型,单一 课,综合课,(一)课的类型,三、课的类型和结构,单一课,综 合 课,(二)课的结构,1.课的结构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间分配和相互关系等。 常见课的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35m)如黑板上的漫画、讲桌上的牌位 检查复习(05m)如“如此评价” 讲授新课(525m)如“舍罕王失算” 巩固练习(510m) 布置课外作业(35m)注意作业的基本性、基础性和思考性,2.课的结构的主要内容,课 的 结 构,以组织教学

31、为内容的 开始部分,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 为内容的中心部分,以巩固知识为内容的 结束部分,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实施,一、备课 二、上课 三、课后辅导 四、学业检查 五、成绩评定,9.3 教学工作的实施,一、备课 (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二)写好三个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二、上课 (一)目的明确 (二)内容科学 (三)方法恰当 (四)组织的好 (如:一堂下肢瘫痪的课) (五)积极性高 (六)语言生动 (七)板书工整 (八)布置好课外作业,9.3 教学工作的实施,五、积极性高 (例如:画太阳)如小学美术课教

32、材有一课是画太阳。为了调动双方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作品的独创性和观察事物的敏锐性。老师这样安排了热情高涨的一课。已导入新课我心中太阳(改变课题)。讲授新课:第一步 让小朋友把心中的太阳画出来如图。 第二步 请小朋友讲后羿射日的故事。教师分析:这个告诉我们太阳把地球上的草木、土地都晒干了,你们说它象什么(火球)?请你们画出来。,第三步:教师:美国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太阳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神(把其石膏像拿给学生看)这位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就是美国小朋友心中的太阳拟人的手法画太阳 现在请大家想想,当夏天太阳火辣辣直射时,冬天太阳暖融融普照时,春天太阳暖洋洋催绿时,你能想象出这象什么样的人呢?

33、那你就把你心中的这个太阳(人)画出来。第四步:平时,我们生活中的放多物体可用点线画出来,请大家组合 第五步:通过刚才练习你们已明白画太阳可以有多种手法,按自己志愿创作出独特的太阳,请大家设计出一个最满意的太阳。布置课外作业:用不同材料制作太阳。,第三次,(3)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组织合理,教学机智 语言清晰,富于感染 态度积极,配合默契 (4)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这就是讲、写、作、画、演。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9.3 教学工作的实施,三、课后辅导 (一)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二)做好对学生的

34、学习辅导(本职义务工作) 四、学业检查 (一)考查(口头提问、书面测验、作业检查等) (二)考试 (论文式、客观性、标准化、问题情景) (三)调查 (四)自我评价 五、成绩评定 (一)百分制 (二)等级制(优、良、中、差;5、4、3、2、1),参考文献,1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 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4 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5 美 BruceJoyce , MarshaWell , EmilyCalhoun 著,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教学模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6 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7 吴杰教学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 8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教学 ( 上、中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 9 李定仁、张广君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1997 ( 3 ) 10 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教育研究2000 (7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