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诗歌鉴赏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万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简介】 临江仙,词牌名。同前。 侯蒙(10541121)字无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知枢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东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注解】 行藏:出仕、做官。 蟾宫:月宫。传说月中有蟾兔,故名。,【故事】 有故事说,侯蒙年轻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讥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
2、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他用这词,表面上写风筝,实际上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 没有遇上明君,没有做上官,谁肯相信我有才气有能力?而今才显出名声,大家不得不赞佩。没事由被好手艺的匠人给我画上形体容貌。趁着风势,借着风力,我一下就飞上了高空。,刚刚遇到风吹,身子渐渐在天空中稳定下来,还以为会远远地飞上月宫去呢!雨过天晴夕阳通红,我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好不得意!有多少人能在平地上,看着我在碧空中飞翔得那么高啊!,(二)古文品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3、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是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节选自
4、宋史包拯传),(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文:_ 【答案】 (1)译文:不久又有一个来告发(他)私自杀牛的人,包拯说:“为什么割掉了他的牛的舌头又来告发他?” 【点拨】 “何为”相当于“为何”,解释为“为什么”。,(2010年高考全国卷)(原文见第四课)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
5、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精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本题答题点是:“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把这段话理解成“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不对。 【答案】 C,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 2把握故事情节,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
6、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7特殊句式 (1)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燕国见陵之耻(“见”表被动) (2)介宾短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3)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 (4)省略句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之”)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于”),8走近作者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
7、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9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8、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10开阔视野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
9、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至“终已不顾”),1吃透文本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故事的开端行刺缘起。 第二部分(至“终已不顾”)故事的发展准备行刺 第二部分又写了五个场面,可看作五层: 准备信物; 准备利刃; 配备助手; 怒叱太子; 易水诀别。,2疑难探究 (1)第1自然段连用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用几个动词“破、虏、收、进、略、至”,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2)荆轲刺
10、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级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3)荆轲劝樊於期献出首级的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王不共戴天之仇;其次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4)樊将军自刎献身,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5)文章极力渲染秦武阳平时的勇猛和凶恶,有什么作用? 极力渲染秦
11、武阳勇猛和凶恶,为后面秦武阳的懦弱作铺垫,与荆轲的大勇作对比。 (6)写太子的“迟之、疑之、复请之”,有何用意? “迟之、疑之、复请之”,表明太子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与荆轲对照鲜明。,(7)荆轲“怒叱太子”说明了什么? “士可杀不可侮”,一反平日之谦和,“怒叱太子”,正是他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的性格特征的表现,仓促行事,为以后埋下隐患。 (8)“皆白衣冠以送之”一句中送行的人们为什么穿白衣服? “皆白衣冠以送之”一笔道出了是一场生离死别,是永诀,送行者都沉浸在撕肝裂胆的痛楚中。,(9)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
12、冠”这个特点。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描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10)易水送别一段的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 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答案】 A(更:gng,改变),【答案】 C(微,假如没有。A.不过,只是/回头;B.信物
13、,凭证/言语真实;D.兵器/卫兵),3下列对“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B这样,然而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C可是,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D可是,然而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答案】 A,4文章对众人送别荆轲这一场面的描写的好处是 ( ) A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B是展开情节必不可少的因素。 C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氛。 D可以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为下文埋伏笔。 【答案】 C,5对文中太子对荆轲的反衬作用分析正确的
14、一项是 ( ) A意在表现荆轲刚烈的性格特征。 B意在表现太子的惊恐、焦急。 C意在表现太子的浮躁、多疑。 D意在表现荆轲的侠肝义胆。 【答案】 A,6在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作者描写了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其作用是 ( ) A运用夸张的写法,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 B运用夸张的写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C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壮举。 D运用白描的写法,突出了荆轲的不畏强暴。 【答案】 B,第二课时 (讲读第三、四部分,总结全文),1吃透文本 第三部分(从“既至秦”到“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故事的高潮:廷刺秦王。 分四层: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 顾笑武阳,大智大
15、勇。 图穷匕见,搏斗秦廷。 倚柱笑骂,视死如归。 第四部分:结局,荆轲被斩。,2疑难探究 (1)“顾、笑、前”几个动词及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荆轲怎样的形象?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有什么作用? “顾、笑、前”几个动词及语言描写,写荆轲沉着机智,化险为夷。镇定自若的神态步履,表明荆轲的超人胆略和非凡气质。以秦武阳“色变振恐”反衬荆轲。孰勇孰怯,判然分明。,(2)朝堂之上,场面有什么特点? 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秦廷一片混乱,场面惊心动魄。 (3)在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写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有何作用? 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
16、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4)对于荆轲刺秦王的举动,历来是毁誉参半的。毁之者说:“荆轲为丹奉於期之首,燕督亢之图,入不测之秦,实刺客之靡也,焉可谓义也。”誉之者则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你怎样评价? 荆轲刺秦王不中,固然是千古恨事,但是他不欺其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确实是令人敬佩的,作为古代的一个侠士形象,应当名垂千古。,(5)秦王“目眩良久”有何意味? 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又是一反衬荆轲威武壮烈牺牲的神来之笔。 (6)在你
17、眼中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返”,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赞。,3随堂练习 1解释下列
18、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持千金之资币物。 _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_ (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_,(4)诸郎中执兵。 _ (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_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_ 【答案】 (1)礼品。 (2)走投无路。 (3)袒露一只臂膀。 (4)宫廷的侍卫。 (5)掷击。 (6)假如没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乃为装遣荆轲 乃遂私见樊於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与燕都亢之地图献秦王 人不敢与忤视,【答案】 A(A项都是副词,“于是”的意思。B项是介词,“被”的意思
19、;是介词,“替”的意思。C项是介词,“因为”的意思;是介词,“按照”的意思。D项是连词,“跟、同”的意思;是介词,“向、对”的意思。),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 ) A进兵北略地 B不得持尺兵 C不及召下兵 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答案】 AD(AD都当“军队”讲,B:兵器,D:卫士),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_ _ _ (2)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_ _ _,【答案】 (1)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2)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5下列对“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
20、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太子。 B事情不成的原因,是(我)想用这种方法活捉、胁迫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用它回报燕太子。,C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用它回报燕太子。 D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活捉、胁迫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答案】 B,6对荆轲刺秦王的主题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 B文章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描写,说明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秦
21、国统一中原是必然趋势。 C文章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描写,表明了个人英雄主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 D文章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壮举的描写,肯定了他反抗暴力的正义行为,这种行为是没有局限性的。 【答案】 A,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对三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了概括而翔实的叙述,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作者写作态度十分严肃,又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剥削阶级的偏见。比较公正地臧否人物,评断事件,估计功过。既对统治阶级的暴虐荒淫、奸诈虚伪给以有力揭露,又对下层人民寄予满腔同情,尤能热情歌颂农民起义。,全书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多以人物为叙述中心,并由此展开历史的广阔画面。腐朽堕落的宫廷,烽火连天的战场,阴森恐怖的法堂,闾巷酒家的风波,役夫戍子的呻吟,农民起义的风暴,皆见之于笔端。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各处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所写一百多篇传记中,人物大都栩栩如生,性格鲜明,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并开我国史传文学之先河,对我国小说的人物描写,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名篇颇多,以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张丞相列传等最为群众所熟知,并常为后世戏曲所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