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
2、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一、引入新课,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探讨:,请你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或身边的地理现象说明这五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吗?,气候与地貌,水文与生物,大气对地貌的影响:,流水溯源侵蚀形成的贵州黄果
3、树瀑布 流水下蚀形成的虎跳峡,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大气对地貌的影响:,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流水堆积形成的三角洲 流水堆积形成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大气对地貌的影响:,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大气对地貌的影响:,干旱气候下以风力作用为主,风蚀蘑菇 风力堆积沙丘,大气对地貌的影响:,干旱气候下以风力作用为主,新疆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夏日的天山北坡:一山有四季(不同海拔气温不同),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水文: 径流量(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和枯水期、补给类型) 含沙量 结冰期 水能 凌汛 ,气候、降水,植被覆盖率、
4、地面物质状况、坡度等,气候、最冷月气温,流量(降水量)和落差(地势),气候、最冷月气温和河流流向,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 湖泊众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小;而西北内陆地区因地表水缺乏,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地貌对水文影响:,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侵蚀形成的黄土高
5、原沟谷地貌,大气对生物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生物对大气的影响:,玫瑰吸收二氧化硫 铁树吸收苯,雏菊清除三氯乙稀 芦荟吸收甲醛,水文与生物的相互影响:,骆驼刺生长在干旱 环境 芦苇生长在水湿环境,基本概念,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案例分析1,案例1,请同学们阅读P85“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相关内容和“案例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思考: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哪些过程来实现,其结果如何?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各有何影响、发挥着哪些作用呢?,案例分析1
6、,基本概念,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来实现的,其结果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相关概念:,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关概念:,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1)影响:,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
7、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2)作用:,(4)意义:,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3)结论:,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具体如下图所示:,归纳,活动探究:,探究总结,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
8、给土壤、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基本概念,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案例分析2,请同学们阅读“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完成: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分析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
9、生物、水文各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结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活动探究2,探究结论,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均发生了变化,具体如下表:,请同学们阅读“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思考:写出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案例探究,东北森林植被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肥力下降。,(1)森林植被的
10、作用:,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2)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90“活动”,(3)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物、水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石受人类影响较小。 好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坏的影响: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等。,案例探究,探究结论,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主要体现在:,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
11、演化过程。,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总结,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 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A,B,课堂检测,3 . 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A. 地理环境具有整
12、体性。B.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C.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渗透、制约和联系。,D. 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C.D,课堂检测,课后作业:,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何种物质循环把无机界和有机界结合起来?A、水循环 B、大气循环C、生物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 2、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B、氮气和氧气 C、二氧化碳、氮、臭氧、水汽 D、氩、氮、二氧化碳,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西北景观相符的是A、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外流河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少,C,A,D,4、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有关A、 B、 C、 D、,5.、每天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CO2浓度却基本稳定是因为(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D、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6、地球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