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10666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废井田,开阡陌,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井田制-内容(公田和私田),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学思之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你知道诗经中的这句话的 意思吗?,即天子对天下的土地拥有所有 权。商、周时期,所有土地均归国王所有,这称 为土地国有制。,什么是井田制?“公田”和“私田”是怎么回事?,井田制:一种土地国有制,是商周社会的经 济基础。这里说的“国有”实际上是一种国王为代 表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公田”,由贵族占有;“私 田”,是农夫的份田。两者均只 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农政全书内容,一、废井田,开阡陌,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2、井田制的

2、瓦解,学思之窗,春秋时期井田制为什么会走向崩溃?你能从 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它崩溃的原因吗?,铁器、牛耕的出现 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 高;大量荒地被开垦, 成为私田,公田则被大 量抛荒;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 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剥 削方式,允许劳动者保留一部分 产品。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废井田,开阡陌,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2、井田制的瓦解,3、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 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辅佐齐 桓公,进富国强兵之策,改革内政,奖 励耕战,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 霸之首。,商鞅(约前390 前338年 ),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 人物,又名公

3、孙鞅、卫鞅。公元前361年应召入秦,向秦孝公 进献富国强兵之策,废除分封制,“废 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发展秦 国的农业生产,增强军事力量。,学思之窗,春秋末期,齐国管仲实行“相地而衰 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以及战国时期秦 国实行“初租禾”、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 田,民得卖买”各是什么意思?,“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 征,征取也。意思就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 不等额的租税。每亩土地的租额,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 的高低,而有轻重之分。“初税亩”即“履亩而税”。就是不论公田、 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初租禾”即按照农作物收成的数目,抽 出几成,以为田赋。“改帝王之制

4、,除井田,民得卖买” 意思是废除商周以来的的井田制,公开允许买卖土地。 (注意:井田制下贵族没有随意处置土地的权利。)史 家的记载,都加上一个“初”字,表示其为前所未有的事。也就是说, “初税亩”等措施是不合“周礼”的。“初税亩”标志着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古代税法的产生。,从地位关系分析,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从所有制关系分析,以上措施的实行,标志 着土地所有制关系开始从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 有制(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新税制的实行,也意味着宗法分封制受到冲 击,正走向崩溃。,这些改革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 怎样的巨大变化?,一、废井田,开阡陌,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1

5、、官田与土地私有制,学思之窗,战国以来,古代中国的土地所有 制形式有哪几种?,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 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当时被称为 “公田”或“官田”。这部分土地由国家经营, 或用于封赏和对百姓授田。唐宋以后国有 土地数额越来越少,但一直存在。,三类:山丘河湖、森林草原和无主荒地;没收的私人土地;由士兵、罪徒和国家佃户开垦的土地。还 有国家控制、用于满足政府部门各方面需要的土 地。,屯田属于第 种。,反映曹魏时期军 屯的壁画,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不同于土地国有制,这是 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 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地主土地所有 制和自耕

6、农土地所有制。,一、废井田,开阡陌,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3、田庄经济(土地兼并)与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 地有多种来源,一是占有 “公田”;二是通过赏赐; 三是购买。汉代以后,土 地兼并成为扩大地产的主 要形式。东汉的豪强地主 田庄就是其典型。其特点是:政治上享 有特权;经济上自给自足; 人员上聚族而居;军事上 拥有武装。,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学思之窗,想一想,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危害?出现这种情况后,统治者常常采取什么 措施?,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 丧失收入来源;使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影响 到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阶级矛盾

7、激化,从 而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采取“均田”、“限田” 的措施。,知识之窗,一、废井田,开阡陌,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租佃关系的 产生与发展,学思之窗,租佃方式最早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自宋代开 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 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为何会普及全国?,战国时代。,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土地兼并 更为激烈,因此,大量农民只好租种地主或官府 的土地为生,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 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意味着 土地兼并的激烈),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 高,所以租佃制普及全国

8、。,请思考:东汉时期佃客(部曲)对豪强 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与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 身依附关系有什么不同?,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内的劳动者大 多数是投身于庄园以求庇护的外姓农民,他们与 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不但要 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且还要承担军事义务, 成为豪强的私人武装。明清时期,租佃经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 形式。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的生产自主 权大为提高,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1、租佃关系的产生与发展,2、雇佣关系的 形成与影响,2.评价租佃制度,利:a.b.c. 弊:,课堂总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 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 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君主 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 制等三种形式)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 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 径、特别是土地兼并获得土地。为了保护自耕农 经济、抑制兼并,政府常实行“均田”、“限田”措 施。土地私有制发展和经济发展,导致农民对地 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雇佣关系开始在明清时期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