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组 1草原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103615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组 1草原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组 1草原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组 1草原第一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草 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

2、词语。(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二)学生听录音,了解

3、主要内容。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四)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 ,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4、。 (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2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 5 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 2 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 3 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第 1 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 2 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 3 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 4 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 5 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熟读课文第 1 段。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