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7 课 壶 口 瀑 布【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2.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写景寄情的方法。3.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句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吗?(学生回答)大家的积累真丰富啊。大家知道诗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歌咏黄河吗?我想这不仅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更因为黄河自身的雄伟壮丽。梁衡的壶口瀑布就为我们展现了黄河雄壮的气势。(板书课题)【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2.掌握重点词语。3.壶口瀑
2、布的地点是哪里?4.课文中作者写在不同季节,两次来到壶口瀑布的情景。第一次:看到的是_; 第二次:看到的是_。 明确:1.字音字形寒噤(jn) 驰骋(chn) 漩涡(xun) 霎时(sh) 告诫(ji) 汩汩()雾霭(i) 推搡(sn) 怒不可遏()2.掌握词语(1)推推搡搡:推来推去。(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3)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4)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5)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6)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2 -3.晋陕两省边境。4. 第一次看到的是雨季中的壶
3、口瀑布; 第二次看到的是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二、精读课文探究内容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2.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3.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 4.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若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什么?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1.(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2)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
4、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2.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3.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具有的特点。4.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用一个成语概括,可以称之为“刚柔相济”。三、品读课文感悟精神品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这伟大”指什么?是哪些伟大的性格?明确:黄河伟大的性格;博大宽厚、柔中有
5、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2.朗读第 6 段,思考黄河的伟大性格与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联系?能借助一个实例具体说明吗?明确:柔中有刚或刚柔相济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一种性格;黄河的伟大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例如:长征、抗战、建设祖国两弹一星等。3.赞美黄河伟大性格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3 -明确: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当黄河的伟大被赋予了代表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后,黄河就上升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你看文中第 5 段第 4 行里,指代黄河的它变成了“她”。4.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具有什么特点?明确:借助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5.作者对黄河的赞美特别
6、融合了对中华民族哪些精神品质的赞美?明确:对中华民族勇敢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四、赏读课文关注语言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赏析。2.自主品析,然后组内讨论。明确:(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赏析: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是为了抒情言志。常见的写法是:一将赞
7、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在写景时加以联想。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赏析: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
8、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4)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凶猛景象。(5)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赏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河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齐的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4 -五、拓展延伸1.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明确: 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2.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示例: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鬼子。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六、课堂小结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