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九 口 技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屏障(png) 少顷(qng) 呓语(y)叱(ch ) 崩倒(bng) 曳屋(y)许许(h) 齁声(hu)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2)于厅事之东北角(在)(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4)虽人有百手(即使)(5)几欲先走(跑,离开)(6)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7)微闻有鼠作作索 索(隐约)(8)宾客意少舒(心情)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满坐寂然 “坐”同“座” ,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
2、塌的声音,火焰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发出。(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是没有的。(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 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不止,几乎都要先跑了。25填空。(1)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2)本文
3、是以时间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表演结束时的情景。(3)课文依次描写了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失火救火三个情景,目的在于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善”字。6请根据语境,把舒诗焕老人的话补充完整。现代著名的口技老人舒诗焕每每一起声,便引得数百只画眉纷纷响应,争相欢悦,雀跃不已,形成“人鸟共鸣”的奇异景象 ,现在舒老已年逾古稀,年老之后,舒老便萌发 了将此口技传承下去的想法。他感叹地说道:“口技作为中国独有的一门民间技艺,非常宝贵,一定要让它传承下去,不能失传!”舒老说这话时,一脸严肃。02 课内
4、精读阅读“未几,夫齁声起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回答下列问题。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2)两股战战(大腿)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9下面的句子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描写?作用是什么?【详见下页“学法点津”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10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详见
5、下页“学法点津” 】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03 拓展阅读【甲】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选自口技)【乙】有习口技者,携一扇 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俄而有索债人来。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
6、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端倪。众方倾 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选自清稗类钞)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夫叱大 儿声(大声呵斥)(2)众妙毕备(全、都)(3)有习口技者(通晓,熟悉)(4)万响俱寂(都,全)1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B)例句:继而,夫持钱如市A归而叩门B俄而有索债人来C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D而抚尺一声(解析:例 句和 B项“而”为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A、C、D 项“而”为“连词,表顺承”的意思。)13用 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妇
7、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哼唱着哄他睡觉。14 【乙】文口技表演者表演最细腻生动的一个场景是夫妇俩与索债人交涉。15 【甲】 【乙】两文在表现手法上 有什么不同?【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首尾照应,而【乙】文正面描写较多,侧面4烘托较少。附【乙】文参考译文:有一个通晓口技的人,带着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到一个无人的屋子中(开始表演口技)。开始是夫妇谈论如何度过下一年的事,小声地说着。不久,就听见丈夫带着钱到集市上去,与店里的伙计谈论价钱高低,计较着货物的斤两。回来敲门,叫妻子做饭。(对)如何洗灶、如何汲水、如何燃火、如何
8、摆桌祭祀一一做着交代。不久又有讨债的人来。丈夫先好言好语请求缓期还钱,而后讨店账的、收会资的、借东西的,有男有女,都在一个屋子里面喧闹、推挤。开始是在辩论,而后渐渐演变成争吵,最后打斗起来,其中有击打桌子发出的声音、狗叫的声音、小儿的啼哭声、邻人的劝解声、门外的爆竹声,每种声音都十分逼真,不能推测是如何发出的。所有人正侧耳凝听,醒木拍了一下,四周一下子都安静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妙处在描写一个场景时,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场面描写得更加逼真,达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典型例题】请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在描写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时,是如何突出口技
9、表演者技艺之“善”的。【参考答案】作者是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的。首先正面描摹口技表演者表演的种种声音,用一概述“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表现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接着从侧面极写听众的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使听众的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 反衬与赞美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 。【技法点睛】何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有何妙处?正面描写也叫 “直接描写” ,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在正面描写的同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9、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