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测辅导:语句排序题的研究多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近几年语句排序题在国考联考中多次出现,并且题量较大,这一题型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现将具体操作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一、语句排序题解题思路1.提问方式不用看2.做题顺序:先看选项,再读题干二、解题技巧1.从选项到题干:(1)首尾句【例 1】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后,用于研磨的石研
2、,就成为早期的砚将以上 5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 B. C. D. 解析:B。从“起源于“一词可知适合做首句,由“此后“一词可知适合做尾句。此外首尾句还有两天原则:代词一般不会出现在首句关联词后一分句不适合做首句,如但、不过、更2.从题干到选项(1)宏观:话题衔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将下列句子按语序先后排列得最连贯的一项是:【例 2】(1)直到 1757 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已经确立很久。(2)1882 年,教皇才被迫承认地动学说。(3)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4)1616 年起,教皇宣布把天体运行列入禁书。(5)地动学说成了天经地义,这才解除禁令。A.(1
3、)(3)(5)(2)(4)B.(4)(2)(1)(3)(5)C.(4)(1)(5)(2)(3)D.(1)(4)(5)(2)(3)解析:题干由五个句子组成,五个句子有明显的特征是:时间词。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故选 C。【例 3】将以下 6 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凤凰县位于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曰天星山。下得山来,性犹未尽,还可去奇梁洞。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
4、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B. C. D. 解析:题干六个句子的共同特征都有表示方位的词,按照方位顺序来排序,故选 B。(2)微观:举例,引用关键词,如关联词、重现词、代词【例 4】它们没有超过一千年的家谱金鱼是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宠物鱼类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却没有多少证据证实它们是什么时候被驯养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没有引进尽管我们知道金鱼原产于中国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从题干微观角度看,中含有“尽管“一词,含有“却“,
5、中含有“不过“,表述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根据语义应该是。应选 C。行测辅导:关键信息识别法练习题1. 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统一的数字神经系统下,从决策者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从人到机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这颗数字大脑不仅要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还要在对这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寻找新的机遇,拓展进步的空间,打造时刻贴近顾客需求的无缝隙的服务品牌。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B.应高度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
6、效整合C.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D.信息系统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 D。归纳内容可知,文段把信息时代的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人,由“信息如神经,信息流就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如果信息可以一路畅通,整个企业就能”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信息对企业意义重大。【考点点拨】名词“信息”在文中出现了六次,属于高频词语,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项与“信息”有关,这样即可快速确定答案为 D。2. 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
7、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2.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 C。本题属于主旨题,概括内容可知,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考点点拨】该文段在末尾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
8、-“礼”,且加了引号,则可快速判断主旨应与此相关,而包含这层含义的只有 C 项。3. 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
9、了平面剪裁法B.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C.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D.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3.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 A。本题在末句引入了一个专业概念“平面剪裁法”,由此可确定文段的论述对象,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符合这一特征的选项只有 A 项。4. 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
10、正常反应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4.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 D。“但是”引导了文段的重点,即过度的恐慌会导致比事件本身更严重的损失,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应过度恐慌,而应该保持稳定的心态,项为正确答案。项说法本身没错,但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项“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说法有误;文段强调的是过度恐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与损失,不是完全告诫人们不必恐慌,且“其实不必慌张”的说法也不现实,故项有误。5. 毫无疑问,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众传媒的
11、影响,主持人成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会角色、媒介角色及个人角色于一体的特殊角色。选择了这一职业,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了鲜花和掌声,财富和荣耀,更意味着选择了媒体和社会必然赋予他们的责任。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主持人具备特殊的影响力.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所应肩负的责任.主持人应借助传媒的影响扩大其社会影响力5.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 C。文段首先阐述了主持人这一角色的特殊性,然后指出正是因为主持人职业的特殊性使其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项准确地表述了这层意思。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仅更”指示了重点,“更”后内容为
12、文段强调的内容。6.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6.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
13、选 D。项中有特定字眼“需要”,依据上面的方法很容易误将它当作正确答案。但阅读材料可知,“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与“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为并列关系,讲的是所有权合法化的三个条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所有权合法化了,才能创造出资本流动的环境,市场经济才会健康发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所有权合法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即项。7.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者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
14、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政治家是思想家的奴隶.狂人执政受学理的影响较小.既得利益的势力易被夸大.思想的影响力非常大7.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 D。文段首句即提出论点-思想力量之大,出人意料。然后以许多实行者和狂人的例子,进一步验证了思想的影响力。最后以“我很确信”点题,说明思想之侵蚀力远大于既得利益之势力。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思想的影响力大,即项。8. 在民意跟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
15、,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8.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 D。文段尾句“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到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点明了主旨,即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16、。故答案为项。文段没有提及“合法的权力”,排除 A。C 项仅是对现状的陈述,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排除。项的迷惑性比较大,但与 D 项相比较,“权力和民意双赢”是文段的落脚点,且“公众的知情和谅解”更与时下热点相符。故 D 项更符合作者想传达的主要观点。9.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
17、的一项是( )。.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9.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 B。文段先说应从中小学时开始培养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接着阐述“现阶段我国亟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第二句承启句即为文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阅读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中心句后的内容都是进一步在强调阅读应成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10. 中国的专利申请平均每年以 48%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专利实施只占专利总量的20%30%,与国外达 80%的
18、实施率相比,专利差距很大。在中国专利申报总量中只有 15%来自于企业,而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 80%来自于企业。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中国科技创新进步势头迅猛B.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要注重开发研究,更要加强推广和实施科技成果C.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D.中国企业不像科研院所和高校那样重视科技创新活动10.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 B。文段中出现了多个百分数。分析这些数字,我们可得到如下一些信息:“48%”表明我国专利的研发速度很快。20%30%和 80%与 15%和 80%的对比则说明,我国专利的实施率较低。综观四个选项,A 项只表述了文段一个方面的内容;文中说的是中国的专利实施率低,而不是中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C 项错误;文段没有对比中国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在重视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不同,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