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路基路面72156.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093781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7215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路基路面7215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路基路面7215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路基路面7215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路基路面7215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总论第二节: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路基路面的概念:路基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路基是天然地表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和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的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而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使之避免了直接经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多状态。路基路面的性能:一、承载能力;二、稳定性;三、耐久性;四、表面平整性;五、表面抗滑性能。第三节:路基路面稳定性因素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

2、:土的类别第四节:路基土的分类我国公路用土依据颗粒的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的有机质存在情况,分为巨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1:道路工程特征相视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的作用原则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湿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第六节: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路基湿度水源分为:1、 大气降水2、 地面水3、 毛细水4、 地下水5、 水蒸气凝结水6、 薄膜移动水路基干湿类型:干燥、干湿、中湿、潮湿、过湿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

3、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H。第七节:路基结构及层位功能面层作用:面层是直接同大气和行车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着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了降水侵蚀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基层作用:基层主要是承受着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之中去。实际上,基层是路面结构之中的承重层。垫层: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变化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少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之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第八节:路面等级与分类路面分类:柔性路面、刚

4、性路面、半刚性路面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第一节: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我国现行的路面设计规范之中标准轴载 BZZ-100 的轮载 P=100/4kN,p=700kP,分别得到的相应当量直径:d=0.213m,D=0.302m.第三节: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什么是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 Za 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z 与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b 相比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 1/101/5 时,该深度的 Za 范围内路基称为路基的工作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取值不同,模量有以下几种:1、 初始切线模量2、 切线模量3、 割线模量4、 回弹模量第四节:土基的承载能力有两种方

5、法:1、 土基回弹模量两种承载板,分别为柔性压板和刚性压板2、 地基反应模量温克勒地基又称为稠密液体地基。加州承载比:这是评定土基及路面承载能力指标。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承载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他们相对的比值表示 CBR 值。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路基的类型和构造路基的横断面典型形式:路堤、路堑、填挖一般路基设计有哪些?一般路基设计内容1、 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 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3、 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 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5、 坡面防护和加固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第三节:路基设计路基宽度:行车道路面及两侧路肩

6、宽度之和。技术等级公路,设有中间带、路缘石、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路基高度: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路基稳定性和工作经济等因素确定的。路基压实土的特性:土的压实效果同压实时的含水率有关,存在一最佳的含水率 Wo,在此含水率的条件之下,采用一定的压实功能可以达到最大的密实度,获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最佳的含水率是以相对值,随着压实的功能的大小和土的类型而变化。所施加的压实功能越大,压实土的细粒含量越少,则最佳含水率越小,而最大密实度越高。第四节:路基的附属设施主要有:取土坑和弃土堆、护坡道和

7、碎落台、堆料坪和错车道。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工程地质法、力学分析法、图解法。稳定系数 K边坡种类:天然边坡、人工边坡第五章:路基防护和加固类型:坡面防护、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沿河路堤防护与加固以及湿软地基的加固。第六章:挡土墙设计挡土墙的用途:挡土墙是为了防止土体坍滑而修建的,主要是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之中广泛应用于支承路堤填土或路堑边坡,以及桥台、隧道洞口以及河流堤岸。路基在下列情况宜修建:1、 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路段;2、 需要降低边坡路基高度以较少大量的填方、挖方的路段3、 增加不良地质路段的边坡稳定,以防止产生滑坍;4、 防止沿河路段水流的冲刷;

8、5、 桥梁或隧道与路基的连续地段;6、 节约道路用地、较少拆迁和少占农田;7、 保护重要建筑和生态环境或其他的需要特殊保护的路段。挡土墙的类型:位置分类路堑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和山坡挡墙。墙体材料石砌挡墙、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砌挡墙,木质挡墙和钢挡墙。结构形式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垛式。挡土墙的设计原则: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1、整个挡土墙或挡土墙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3、 挡土墙构件或连接部件因材料承受的强度超过了极限而破坏,或因过量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4、 挡土墙结构变为机动体系或局部失去平衡。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设施

9、路基的排水任务: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了一定的限度以内,以保持路基的常年处于干燥的状态,确保路基和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地面水:地面水对路基产生冲刷和渗透,冲刷可能导致路基整体稳定性受到损害,形成水毁想象。渗入路基的水分,使得土体过湿而降低路基强度。地下水:地下水地路基的危害,不同程度而异。轻者使路基湿软,降低路基强度;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着倾斜基底滑动。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破坏。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内部三方面要求:一是各项设施应具有的足够的泄水能力,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二是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够太长,渗流路径不能太长;三是排水

10、设施要有较好的持久性。排水沟:主要是用于引水,将路基内的各种水源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者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点。第八章:土质路基施工填挖方案:路堤填筑竖向填筑和分层平铺路堑开挖纵向全宽掘进和横向通道掘进第三节:路基压实压实的目的: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影响:内因是土质和湿度。外因是压实功能以及外界自然和人为的其他因素。第十章:碎、砾石路面第五节:碎砾石路面的养护磨耗层:路面的表面部分,用以抵抗由车轮水平力和轮后吸力所引起的磨损,以及大气温度、湿度变化等因素的破坏作用、并能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保护层:保护层在磨耗层上面,用来保护

11、磨耗层,减少车轮对磨耗层的磨损。加铺保护层是一项经常性的措施。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概述:在粉碎的或原状的松散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和水,经过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的与养生之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稳定性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石灰土砂砾悬浮式石灰粉煤灰粒料密实式粉煤灰粒料水泥砂砾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的松散土之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经掺和,在最佳含水率的铺摊、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在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并在最佳含水率下拌合压实,使土发生一系列的物

12、理、化学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一般分为四个方面离子交换作用、结晶硬化作用、火山灰作用、碳酸化作用。影响强度的因素:土质、灰质、石灰剂量、含水率、密实度、石灰的龄期、养生条件。第四节:水泥稳定类基层概述: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之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过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和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强度形成原理:用水泥稳定土的过程中,水泥、土和水之间发生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第五节: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概述: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基层具有水硬性。缓凝性。强度高、稳定性好,成体板、且强

13、度随着龄期不断地增加,抗水抗冻抗裂而且收缩性小,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第十三章:沥青路面第一节概述沥青路面的良好性能:1、 足够的力学强度,能够承载车辆荷载施加在路面上的各种作用力;2、 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能够承受应变而不破坏;3、 与汽车的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可保证行车的安全;4、 有高度的减震性可使汽车快速行驶,平稳而低噪声;5、 不扬尘,且容易清扫和冲洗;6、 维修工作比较简单,且沥青路面可再生利用。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和原因:1、 裂缝:车辆的严重超载,致使拉应力超过了其疲劳强度而断裂。2、 车辙:一般是温度较高的季节,车辆反复地辗压下产生塑性流动而逐渐形成的。3、

14、 松散剥落: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较差,在水或冰冻的作用下,沥青从矿料表面剥离所致。4、 表面磨光:集料质地软弱,缺少棱角,或是矿物级配不当,粗集料尺寸偏小,细料偏多,或沥青用量偏多。第五节:沥青路面的分类按强度构成分类:密室型和嵌挤型。按施工工艺分类:层铺法、路拌法和厂拌法根据沥青路面的技术特性分类: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影响压实的可行性因素:压实温度、压实速度、压实应力、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法:单轴压缩试验、马歇尔试验、蠕变实验、车辙试验、简单剪切试验。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标准:沥青路面车辙的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标准、轮辙试

15、验标准。沥青路面的车辙防治措施:对于失稳的车辙,以下方法减缓:确保沥青混合料之中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集料;集料级别必须含有足够的矿粉;大尺寸集料必须具有较好的表面纹理和粗糙度;集料级别必须含有足够的粗颗粒;沥青结合料具有足够的黏度;集料颗粒的表面沥青膜须具有足够的厚度,确保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聚力。对于结构性车辙:确保基层设计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基层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含有较多的经破碎的颗粒;混合料内含有足够的矿粉;基层应充分的压实,工后不产生附加的压实;路基压实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磨耗型车辙主要是由于大颗粒集料缺乏韧性,带突钉轮胎作用,集料级配空隙太多以及集料周围的沥青膜厚度不足而致。对此,应该通过交通管制、改善沥青混合料级配来防治。沥青路面低温的抗裂性:开裂主要有两张方式一是由于气温骤降使得面层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的开裂。此类裂缝多为自上而下的发展。另一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