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88454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南理工 网教20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次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 1 至 6 章,回答下列问题:一、判断题(判断“正确”或“错误”,将字母写在括号里。每题 1 分,共 10 分。)1、真正的哲学就是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哲学。请判断:( A )A、对。B、错。 2、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判断:( A )A、对。B、错。 3、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请判断:( A )A、正确 B、错误 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请判断:( B )A、正确 B、错误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请判断:( A )A、正确 B、错误 6、在“内因”和“外因”的辩

2、证关系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因则是无关紧要的。请判断:( B )A、正确 B、错误 7、矛盾只是人们思考问题时一种方法,现时生活中并不存在矛盾。请判断:( B )A、正确 B、错误 8、“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请判断:( A )A、正确 B、错误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实践”。 请判断:( B )A、正确 B、错误 10、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那就是物质。请判断:( 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里。每题 1 分,共 10 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A、世

3、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D )。A、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 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C、马克思创立的理论体系 D、一种具有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是:( B )。A、物质 B、认知 C、科学 D、实践 6、矛盾是反映( C )。A、

4、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D、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7、世界观是( B )。A、关于世界的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 D、世界大观的简称 8、习近平哲学思想核心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 GDP 世界第一C、实现祖国统一 D、实现四个现代化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10、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C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

5、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三、多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里。每题 2 分,共 30 分。)1、哲学的性质有( A、B、C )。A、非实用性 B、非功利性 C、智慧性 D、技术性 E、永恒性2、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C、D、E )。A、没有真理性 B、不懂得物质性 C、具有机械性D、具有形而上学性 E、具有不彻底性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 A、D )。A、本体论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B、世界存在不存在的问题 C、世界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D、认识论问题

6、,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E、世界是否运动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是:( A、B、D、E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D、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E、历史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实现了:( A、B、C、D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E、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实现了:( A、B、C、D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E、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统一7、毛泽东

7、制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主要有:( A、B、C、D )。A、调查研究方法 B、矛盾分析方法 C、阶级分析方法D、群众路线的分析方法 E、科学实验方法 【答案:ABCD】8、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有( A、B、C、D、E )。A、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B、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C、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D、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E、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9、唯物辩论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B、D、E )。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的自相矛盾 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E、任何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8、的属性10、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是( B、C、D )。A、外因是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 B、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C、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E、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11、邓小平的“两点论”思想主要有:( A、C、D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E、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12、意识的本质是( A、B、C、D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复杂的生理过程 C、人脑固有的东西D、客观存在的反映 E、思想的产物13、矛盾的

9、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应当这样理解( A、B、C、D )。A、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斗争性决定同一性 D、同一性反作用于斗争性E、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1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理论根据是( A、C、D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质变和量变复杂的原理C、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1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A、B、C、D、E )。A、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B、是我党制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战略方针的理论依据C、为我

10、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D、为“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提供了依据E、 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四、思考题(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展开论述,每题不少于 500 字。每题 10 分,共 50 分):1、哲学为什么能给人以智慧?答:因为哲学对待事物态度是客观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他使人们在逆境当中看到希望,顺境当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曲折当中看到光明。在处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哲学能使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能够发挥内因的作用,又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使你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所以说哲学是智慧之师。 2、唯物辩

11、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少犯错误,取得

12、成功。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概念是从反杜林论哲学篇里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中概括出来的。恩格斯的论断汉译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在哲学史上,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性是相对于多样性而言的,物质性是相对于精神性而言的。在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世界的物质性和世界的统一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世界的物质性是指在物质和意识两大类现象的关系中,物质决定精神,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绝不仅仅是肯定“精神统一于物质”,而且进一步强调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统一的整体。世

13、界的物质性决定了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综合反映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唯物辨证法范畴,它具有双重涵义: 世界在本 质 上是物质的世界; 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一重涵义侧重于世界的物质性,是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唯物论。它既同断定物质和精神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实体从而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单独存在一个精神世界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也同断定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从而认为世界是单一的精神世界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重涵义侧重于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统一问题的辨证法。它同认为物质世界是孤立、静止的事物的集合体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14、这两重涵义既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联,简洁完整地表达了辨证唯物主义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事物之所以会发展,他的动力不是来源于外界的,就像人为什么要学习,吃饭, 开车,这些都不是来源于外界的,而是来源于我们人本身,这一点你现在不会理解的.事物内在的不平衡即相互需要又相互排斥,是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平衡我们称之为对立统一.例子太多,唯物 辩证法要想对世界一个很合理的解释,但是又不能破坏物质客观的性质又要合理的解释世界上为什么万事万物会运动,为什么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运 动中, 要解释天下事物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许许多多的资料和分析证明:唯有

15、矛盾论 !矛盾论是唯一可以和唯物这种客观的、实在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性质相配合并同时能够解释世界的运动过程,唯有对立统一.要理解辩证法,一旦理解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征,联系, 发展,矛盾. 其中,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既是矛盾观点。5、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答:矛盾的普遍性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即每一具体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在矛盾的承担者、表现方式、发展过程、解决方式都是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的,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等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接、包含、渗透和转化的,特别是矛盾的普遍性富于特殊性中,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