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 言,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涉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个方面。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从不同侧面关心当时社会拥有的人口数目及存在的人口问题,产生了初步的人口思想。墨子从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出发,主张增加人口。管子、商鞅从富国强兵的观点出发主张增加人口。韩非子主张人口和耕地要平衡。古希腊布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城邦国家的防务和安全出发提出了“适度人口”的概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教会牧师马尔萨斯1798年出版了他的人口论。他从纯生物学观点出发,在人有食欲和性欲所谓“两个公理”前提下,提出人口在无妨碍时按几何级数增长
2、,而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倾向,提出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所谓人口自然规律。他的理论是错误的,但他的人口论标志着人口理论的诞生。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人口理论出现了英国斯宾塞社会学派理论,英国坎南适度人口论、法国兰德里和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产生是人口理论成为真正的科学,成为指导人口实践的理论依据。,人 口 理 论 篇,第一章 人口基本知识第一节 人口理论基本范畴第二节 人口再生产第三节 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第四节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城市化第二章 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口与社区发展第二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两种人
3、口理论,(马寅初人口理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一、首先,中国当前有没有人口问题? 解放初期,人们都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过剩的问题。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 说:“人口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我国学术界也不认为新中国有人口问题。 二、人口迅速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矛盾 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是经济生活中的九大矛盾。人口迅速增长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三、因此,控制我国人口是迫切的问题 他严肃地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 如不设法控制人口,“难免农民将来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和不满。” 四、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马老也提
4、出了很好的新的思路: (1)积极发展生产,这是根本的、必要的。但还不够。 (2)控制人口数量。这就要节制生育,要对多生的征税,用来奖励少生者。 (3)还要提高人口质量。我国不仅人口数量多,而且质量低。现在是原子能时代了,竞 争是人才智力的竞争。人口素质低,国家发展慢,所以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提高人口质 量。,马寅初人口理论,马寅初先生第一个指出我国的确存在严重的人口问题。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的基本观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马尔萨斯把他的全部人口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他从这两个前提出发,得出了有名的两
5、个级数的命题:“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率增加”。据此,十代人以后,人类和生活资料所增殖的数量将是512100,差距是惊人的。并断言,这是一条永恒的“自然规律”。为了实现人口和生活资料增长间的平衡,他又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两种办法:一种叫做“预防的抑制”,即要求人们节欲和独身;另一种叫做“积极的抑制”,即通过失业、贫困、饥饿、瘟疫和战争等办法来消灭过剩人口。而且马尔萨斯认为“积极抑制”措施是恢复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平衡的最有效手段。马尔萨斯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人口问题,并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明确地摆到社会面前,作为资产阶级的人口学家,他的历史局限性使他形
6、而上学地将有生物学性质的规则当作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因而他不能创造科学的人口学。不过,他的一些有关人口的思想资料还是有参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基本观点: 关于人类起源学说。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人口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观点。 两种生产的学说。 关于人口质量的观点。 关于人口与环境、自然资源关系的观点。 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观点。 人口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关于人口分布和变迁特点。 关于人口再生产的观点。 关于人口规律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定义:由马克思、恩格期创立,列宁、斯大林坚持和丰富,特别是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人集体继承和发展所形成的理论称为马克思主义人
7、口理论(是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人口学:人口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人口为研究客体,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人口变动、人口发展、人口问题,并揭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动的规律性。(P3)人口现象:规模、结构、分布规模数量的多少(图一)结构通常用%表示(自然结构、地域结构、社会结构)(图二)分布主要是指地理分布(空间的聚集结构)。影响因素:人口的迁移和流动。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基本理论,1.1 人口和人口属性,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P3),人口,人口属性,人口属性是人口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包括自然属性和
8、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口的本质属性。(P4),1.2 人口变动,人口的自然变动,就是指人口由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P5),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迁移变动,人口的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的社会结构的变动。(P5),人口的迁移变动亦称人口的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一切移动,不论是改变定居点的永久移动,还是暂时性的区域间移动都是人口的迁移变动。(P5),人口的社会变动,1.3 人口规律,人口规律是人口变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P6),人口规律的含义,人口规律的内容,人口规律包含人口变动过程内部的各方面运动的规律,也包含着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自
9、然界物质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人口规律分为共有人口规律和特有人口规律。(P6),1.4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P6),人口问题的含义,不同社会的人口问题,前资本主义时期(原始、奴隶社会)生存发展问题 封建社会农民与土地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人口过剩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 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P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交通拥挤、医疗、教育条件较差、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粮食短缺等。 解决途径:要自觉地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努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增强综合国力;另一方面稳定现有低生育水平,降低和减少人
10、口增长速度和规模,使人口增长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P7),1.5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府对人口发展过程施加影响和干预而作出的具有法令性的规定和措施。目的是对人口发展的时间、速度、结构等作出要求。(P8),人口政策的涵义,影响制定人口政策的主要因素,制定人口政策的目的是使其能够起到干预或调节人口发展,解决人口问题的作用(P8),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 人口与自然环境的组合状况是影响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因素 制定人口政策对必须综合考虑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居住地域、民族、风俗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 民族与军事的需要、国际环境的变化
11、,国家领导人的人口思想,传统文化等因素会对制定人口政策产生影响。,1.5 人口政策,宣传教育措施:是从思想上劝导、教育人们配合政府执行人口政治的一些办法。行政措施:是利用国家机器,通过行政手段对人口发展颁布的指示、命令、规定、决议等,以促使人们接受某种人口政策的办法。经济措施:是利用经济惩罚或经济奖励来促使人口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利益导向机制、惠民三百万工程等)法律措施:是由国家制定的,要求一切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法令等。(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技术措施:是按照生物学规律采取的干预人们生育行为的医疗卫生方法。(避孕节育措施、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等) (P9)
12、,人口政策的措施体系,1.6 两种生产,两种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为了世代延续,进行自身的增殖或种的繁衍的人口生命生产活动。,两种生产的概念及内容,P11,两种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和标志,P14,两种生产相适应的规律。两种生产之间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一定要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规律,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即两生产相适应的规律。 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标志。衡量和判断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是否相适应的重要标志,
13、主要看它是否顺应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不相适应则会导致:1、经济危机;2、人口过剩危机。,2.1 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的涵义,与物质资料生产相比较人口再生产的特点,1生产的最终成果不同。 2实现单位不同,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 3生产周期的长度不同。 4人口再生产的运动过程有惯性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无类似的惯性作用。 5人口再生产是活的生命生产,随时要有物质资料来保障。,人口再生产是指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世代更替过程。人口再生产意味着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从而使人类自身生产
14、能够延续和发展。,P16,P16,2.1 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指标,1、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2、生育率按一定性别一定年龄计算的一定人群生育的活婴数。 3、一般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活婴数与全体育龄妇女人为之比。,P17,影响生育行为的社会因素,P20,归根结底也就是影响生育率、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2.1 人口再生产,死亡率与人口再生产,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口数和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比来表示。,P20,1、死亡率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即婴儿死亡率和老龄人
15、口死亡率较高,而儿童少年和成人死亡率较低,分年龄死亡率曲线呈“U”型。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婴儿死亡率降低,分年龄死亡主曲线呈“J”型。 2、死亡率性别比有上升趋势,即老年男性人口死亡率明显高于老年妇女性人口死亡率。 3、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无战争、瘟疫、疾病流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死亡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死亡率特点,2.2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划分标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结合。,P22,人口再生产类型划分标准,P23,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H.H.L 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H.L.H 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类型L.L.L,人口再生产类型
16、的转变,1、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低级向高级的转变,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支配下的发展过程。 2、人口再生产类型由第一种类型向第二种类型的转变。是一种随历史发展而自然转变的过程, 3、人口变动特征最初是死亡率下降,从而带动了生育率下降,这是科学技术水平,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发展和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 4、生产力革命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力量。,P23,2.3 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婚姻和家庭都直接影响生育行为与人口再生产的基本社会关系.婚姻是人口再生产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实现单位。(P27),(一)婚姻与人口再生产婚姻是男女双方确定合法的夫妻关系、组织家庭
17、、共同承担生育后代职能的社会形式。婚姻既然影响生育,必然会影响到人口再生产,影响新一代人口的出生和人口的更新与延续。(P27) (二)婚姻状况与人口再生产婚姻状况一般包括:未婚、已婚、丧偶、离婚。结婚率与生育呈正相关;离婚率与生育呈负相关;未婚、丧偶对人口再生产速度和规模影响较弱。(P28) (三)初婚年龄与人口再生产结婚制约生育,初婚年龄制约初育,二者呈正相关,而同生育水平呈负相关。初婚年龄越低,则人口再生产的代际间隔越短,世代更替速度越快。初婚初育间隔对生育水平有影响,间隔大对降低生育水平的作用也越大。(为什么提倡晚婚晚育?)(P29) (四)婚姻制度、婚姻市场与人口再生产婚姻制度是根到底
18、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特征,同时还受到婚姻市场的影响,及婚龄人口两性数量比例关系影响。中国男性初婚年龄较妇女性初婚年龄大2-3岁。婚姻市场供求失衡导臻的婚姻行为变化称为婚姻挤压,产生婚姻挤压的自然原因就是性别比失衡。(P29) (五)家庭与人口再生产(略)P30,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调,根据有关学者分析,这里最重要的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文化的因素,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儿子可以传宗接代等等这样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还是持续存在的,根深蒂固。第二个很要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越是贫困的地方,他所得到的保障体系,包括医疗的保障和养老保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
19、现,因此常常把生儿子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投入和产出方式。第三个很要紧的是跟整个经济政策衔接在一起的,比方在农村,很多女孩子在宅基地继承权,甚至进不了祠堂的牌子,像这样的一些问题,对整个社会是一个负面的导向,只有生儿子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第四个问题,由于科技的发展,没有正面地使用科技成果。像现在B超的使用,还有人流和引产技术的使用。,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现在中国人口有一个问题就是出生比持续偏高,男孩比女孩多,有这样一种说法,20年之后,中国将出现三千万光棍。,梁平县历年出生婴儿性别比: 2001年性别比为 153.68 2002年性别比为 157.81 2003年性别比为 134.24 2004年性别
20、比为 135.22 2005年性别比为 140.53,2.4 生育观,生育观的涵义及内容,生育观是指人们对待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 生育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生育的动机与目的。 2 生育数量、质量和性别要求。 3 生育年龄与生育间隔要求。 4 生育态度。,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于整个人口再生产过程都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对生育观的作用。 文化因素:育龄夫妇,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结构对生育观也有很大影响。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口,愈趋向于少育和优育,而文化水平低的人口,愈趋向于早育和多育。 国家人口政策和法令:人口政策和法令对人们生育观的转变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生育观的因素
21、,P34,P36,3.1 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涵义,指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内容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P37),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的关系,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是人口范畴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量的方面,一是质的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种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口数量和素质互相依存,任何时代的人口数量都是具有一定质的数量,没有人口素质的人口数量并不存在,没有人口数量的人口素质也不存在,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是并存的,既是人口数量的再生产,也是人口素质的再生产。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互相制约,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22、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素质的高低常常是相互制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可互相转化,互相替代。,P38,3.1 人口素质,人口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投资是指为维持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所实施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开发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无论是从生产者角度看的人口投资,还是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都是为开发劳动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它的作用并不限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关系到思想道德素质,如良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都是一种相当宝贵的人力资源。,P39,3.1 人口素质,生育健康和人口素质,1生育健康与优生、优育 生育健康(亦称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
23、所涉及的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与社会幸福等方面的正常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同时它还意味着人们能有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和生育抉择权,能选用安全、经济、可行的计划生育方法,以及选用合法的生育调节法;并能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使妇女能够安全怀孕、分娩和有最佳机会得到一个健康的婴儿。优生是指生育身心健康的婴儿,促进人类在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优育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和教育身心健康的儿童、少年,使之成为素质优秀的后代。,P41,3.1 人口素质,为提高人口素质在生育健康方面应采取的措施,(1) 建立能够增进育龄人口健康的保健服务制度。(2)建立、健全的婚前保健制度,普遍实行婚前 检查
24、,开展适龄结婚生育的宣传和咨询,并且严格执行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3)建立、健全生育调节保健服务与咨询制度。(4)建立、健全孕产期保健服务制度。(5)建立、健全保障母亲与婴儿健康的保健服务制度,完善母亲健康保障法。,3.1 人口素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与人口素质,1、 教育与文化素质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振兴科技的基础,是伟大和光荣的事业。2科学技术与人口素质 科学技术发展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劳动经验和智力长期发展的结晶,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强大动力,它直接推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3.2 人口结构,P49,人口结构(亦称人口构成),是指一定
25、地区和一定时间里按一定的质的规定性来划分与组合的人口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2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人口的年龄分布状况,以按年岁顺序各年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国际上一般分为三段:少年儿童阶段(014岁);青壮年阶段(1564岁);老年阶段(65岁及以上)。,1人口的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特别是婚育年龄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是人口过程正常运转的基础。,3.2 人口结构,人口的自然构成,P50,P51,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的趋势。老龄人口数量增加是绝对量变化的动态
26、过程,而人口老龄化是和人口年轻化相对立的相对量变化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进行结果,必然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转变为老年型,也就是说老年型人口的产生是人口老年龄化持续进程的必然结果。,3.2 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P52,3.3 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P53,1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涵义(P53) 2劳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与在业人口(P54)劳动力人口“在业人口”+“要求工作而尚未取得工作的失业或待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劳动人口可能参加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人口”在业人口获得工作职位的人口在业率=
27、在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100失业率=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100 3人口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P55),(一)人口分布的涵义及特点(P59)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又称人口地理分布或人口地域空间分布。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分布的区域性与地带性第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4.1 人口分布,(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P60)1、人口数量及其变动指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是影响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主体力量和基本前提。(P60) 2、自然环境及其变动;(P61) 3、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 4、其他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军事、宗教、战争等
28、。,4.1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龙其是东部沿海地带,并以长江中下游为中轴,而西部内陆尤其是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相对稀少。 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人口稀少的地区有西藏、青海、新彊、內蒙古、云贵高原等。,人口流动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移动,确切地说是人口由一地到另一地的改变居住地的移动。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离开原居住地到另一地去居住的移动。人口迁移要改变户籍所在地。人口流动的最终结果导致隐性城市化。,4.2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涵义及内容(P64)人口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集聚增长
29、所形成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严格的说来是: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最终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人口变动过程。这种变动过程不仅是职业的改变过程,更主要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也由乡村传统生活方式转变成具有城市生活和现代性的过程。 中国人口城市化及发展趋势(P66)中国人口城市化总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数据显示世界人口城市化率为47%),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2年40%),4.3 人口城市化,表1-4-1 主要年份中国城镇化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比重。,主要年份中国城镇化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比重,人口规模(图一),影响人口规
30、模的因素:基数、出生、死亡、迁移(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统计人口规模的三个基本前提:地域范畴、时间范畴、人口范畴,中国人口发展,1949年 5.5亿 1995年2月5日 12亿人口日 2000年(五普) 126583万 1989年4月11日 11亿人口日 1995年2月15日 12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 13亿人口日 2005年11月1日0时(1%抽样调查资料) 130628万在1987年,每翻一张日历我国就增加5500人,而到1990年每翻一张日历增加6300人,即在1990年,一分钟就有4个多人出生。,梁平县历年人口变动,1968年 619300 1969年 645100 1970年
31、 660200 1971年 680690 1972年 698582 1973年 723194 1974年 744387 1975年 762004 1976年 770194 1977年 772105 1978年 771235 1979年 774694 1980年 774835 1981年 779260,1954年 527111 1955年 538558 1956年 550939 1957年 567645 1958年 571023 1959年 509750 1960年 477303 1961年 481316 1962年 495705 1963年 513887 1964年 532004 1965年
32、551284 1966年 570138 1967年 599700,1994年 851251 1995年 857454 1996年 864928 1997年 869359 1998年 873852 1999年 878286 2000年 882398 2001年 885037 2002年 886767 2003年 886877 2004年 890080 2005年 902355,1982年 783454 1983年 786761 1984年 787256 1985年 790417 1986年 799481 1987年 809753 1988年 818157 1989年 824654 1990年 8
33、33015 1991年 833090 1992年 841901 1993年 845927,单位:人,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口与社区发展一、社区发展的基本含义 社区的含义及特征 社区通常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共同心理因素和一定的内在凝聚力的社会群体。,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主要特征: 社区和基层行政区的区别: 社区的类型及功能 社区建设和发展 社区人口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意义 中观人口问题研究,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社区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社区和人口发展的一般关系 社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同社区(特别是农村
34、社区)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1、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了社区成员间相近的生育水平。 2、社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规模的有限性、以及社区成员利益的趋同性和人口发展的“外部性”,决定了社区人口控制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3、 社区能在中观环节上更好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4、社区是农村地区最能直接影响育龄群众生育意愿的社会群体。社区的社会群体性质,使它能够在关系到社区共同利益的行为上发挥群众的自主性。,第二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通常所谓发展,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包含相应的生活水平和生活
35、质量的提高,更广义的发展,是指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 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关系 人口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三、人口 、资源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及主要特点 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生产力条件下,通过物质转换能够产生价值和提高人们福利的自然要素或社会要素。 资源的分类: 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亦即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36、。 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主要特点之一,是可持续性和非可持续性并存。,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广阔性、局限性 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和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和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围绕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而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环境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环境,即自然地理环境 二是人为环境,即非自然环境,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对稳定状态。 维护生态平衡不是要保持
37、原有的平衡不变,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干预不要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力。,第二章人口与社区发展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改善人口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人口容量和最优人口容量,信息化建设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信息化程度的高和低决定着计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决定着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一、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需求为向导,以应用促发展,以完善管理体制、重组业务流程为动力,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以开发信息
38、资源为核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成人口计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快速信息网络通道;建成以育龄妇女信息和宏观人口信息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数据库;建成人口宏观管理决策及其人口资源网络支持系统;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网络化、电子化。,(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抓好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完
39、善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网络,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三网一库”,内网专网外网数据库,广域网: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广域网,还可以跨行业部门,实现更广范围的资源共享。局域网、广域网都属于专用网络,按要求必须与互联网物理隔离。(WAN),局域网:各级人口计生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内部办公业务网。主要解决日常办公事务,实现小范围的资源共享和办公自动化。(LAN)(bornOA),互联网: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达到宣传和服务社会的目的。如办事程序,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等咨询服务。 (梁平县人口资源信息网:),资源数据库:以育龄妇女信息为主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资源库, 是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广大群众的前提和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 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