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构建、实现和运行支持,第一节:信息系统构建 第二节:测试技术和策略 第三节:信息系统实现 第四节:信息系统运行和支持,第一节:信息系统构建,一、信息系统构建的特点 二、创建和测试网络 三、创建的测试数据库 四、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 五、编写和测试新程序,一、信息系统构建的特点,1、信息系统构建的输入: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信息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 2、信息系统构建的概念:是指开发、安装和测试信息系统组件的过程。 3、信息系统构建的特点(1)描述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和接口,其出发点是信息系统构建人员;(2)需要根据信息系统规格说明书构建和测试系统的各个组件;(3)建立信息系统的功能系统。信息系
2、统的功能系统是指具有所要求的信息系统功能,但是没有真正投入系统使用的系统。,4、信息系统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 创建和测试网络 创建和测试数据库 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 编写和测试新程序,二、创建和测试网络,1、网络的创建和测试是信息系统构建的第一步工作。网络创建和测试和工作基础是在信息系统分析的需求分析阶段和信息系统设计阶段提出来的。,2、创建和测试网络阶段工作的参加人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构建人员,其中网络设计和网络管理人员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尤其重要。,3、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1)总线型拓扑结构,(1)结构:所有的计算机均由一根主干电缆连成一行,是一种无源拓扑结构。,(2)优点:可构
3、建简单、可靠的小型网络,易于使用和掌握;扩展方便;能使用中继器扩展网络,(3)缺点:负载过重,降低网络速度;信号易减速弱;故障难以处理。,总线,2)星型拓扑结构,(1)结构:所有计算机由电缆连接到一个集中的站点上,这个站可以是集线器或交换机。星型网络的扩展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设计几个集线器或交换机互连来拓展。,(2)优点:能够提供集中的资源管理,网络易于扩展和维护;故障易于隔离。,(3)缺点:要求中央结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如果中央结点出现问题,则整个网络都会瘫痪。,集线器或交换机,3)环型拓扑结构,(1)结构:用一根封闭的电缆连接各台计算机,构成一个逻辑环,信号在环上单向传输,经过每一台计算机。在
4、环型结构的网络中,数据的传送是通过令牌的方法来似递的,所以又楞以称为令牌环网。,(2)优点:每台计算机具有相同的令牌访问权限,每台计算机不能独占网络;随用户增加,网络性能的速度的下降是均匀的。,(3)缺点:网上任一计算机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故障难以诊断和隔离;添加和删除网络上的计算机难。,令牌环,4)网状拓扑结构,(1)结构:设备之间存在冗余的线路,每一个网络设备至少有一条链路,通常情况下只在主干网络上会包含一些线路的冗余。,(2)优点:故障便于诊断;具有较高的容错性能;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线路传递,能够保证通信信道的容量。,(3)缺点:安装的配置复杂;维护费用高。,三、创建和测试数据库,
5、1、数据库的创建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对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要求下进行的,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物理实现。由于数据库是所有应用程序共享的数据源,所以数据库的创建和测试工作要在编写新的应用程序之前进行。,2、数据库的创建和测工作的参加人员有:系统用户、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系统构建人员等。,四、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1、新软件包是指外部开发的软件,在某些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需要从外部购买一些新的软件包来实现某些系统特定的功能。,2、新软件包需求的判定 (1)审核需求和要求;(2)获取软件包;(3)修改和定制软件;(4)获取软件接口;(5)测试和验收软件;(6)软件维护和做一些必要的修改。,3、新软件包的实
6、现 (1)、特定软件包的购买,对于一些信息系统来讲需要购买一些新的软件包,如新的DBMS,MSACESS、SQL、财务处理信息系统等等。 (2)、参加人员除上述人员外,还应包括供应商的咨询人员。 (3)、输入为软件包和相应的文档。,五、编写和测试新程序,新程序的编写与测试是系统实现或构建中主要的一个环节,是系统功能或业务需求实现的主要手段,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1、代码的设计与实现代码是代表事物的名称、属性、状态的符号。 (1)代码的功能(A)、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的检索。(B)、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C)、提高数据全局的一致性。(D)、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
7、言,是二者交换信息的工具。,(2)、代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A)、设计代码时在逻辑上必需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结构上应当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B)、一个代码应唯一标志它所代表的事物或事物的属性。 (C)、代码设计时在预留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D)、代码要系统化,代码编制应尽可能的标准化,尽量使代码结构对事物的表示具有实际意义,以便于理解和交流。,(E)、要注意避免引起误解,不要用易混淆的字符,如O, Z, L, S, V与0, 2, 1, 5, U。 (F)、尽量不要采用易出错的代码结构,如WW5就比W5W发生错误的机率小,不要空格作代码,时间要用24小时来表示。 (G)、当代码
8、长度长于4个字母或5个数字时应当分段表示,如726-549-3391就要比7265493391易于记忆。 (H)、利用码位和每个码位上的可用字符数就可以算出可以用的代码数,如码位为P,每一个码位上可用的代码数为S,则可以组成代码的数量为C(自己思考一下有多少),(3)代码的种类 (A)、顺序码(系列码),用连续的数字代表编码对象。 (B)、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的数字或值都代表一定的意义,最典型的就是邮政编码。 (C)、助记码,用文字、数字或文字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如TV-B-12表示12英寸黑白电视机。,2、程序的编写与测试,(1)程序设计的目标,可维护性
9、、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2)程序设计的过程,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的编码、测试与排错、文档资料的编写与整理。,(3)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程序的功能必须按规定的需求,正确满足预期需要; 程序的内容清晰、明了,便于阅读理解; 程序结构严谨、简捷,算法和语句选用合理,执行速度快,节省机时; 程序的数据存储、调用安排妥当,节省存储空间; 程序适应性强,(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A: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模块设计的独立性模块划分的大小要适当模块的功能要简单共享的功能模块要集中 B:设计方法: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5)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开发语言的结构化与数据管理能力; 可提供的人机交互功能;
10、 有较丰富的软件工具; 开发人员的熟练程度; 软件可移植性的要求。,(6)程序设计的风格,程序注释; 有规律书写代码; 变量名这定义。,(7)软件开发的工具和技术,A:结构化程序设计 B:CASE工具(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D:套装软件 F:电子表格软件 G:数据库管理,(8)、程序调试,代码测试1)、用正常数据调试。2)、用异常数据调试。3)、用错误数据调试。 测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和各个功能模块应当分别测试2)、各个功能模块应当遍及测试3)、每个程序语句都应测试,第二节:测试技术和
11、策略,一、测试的概念:系统测试是指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通过确定的方法,从信息系统模型和软件代码中发现并排除潜在错误,以得到能可靠运行的信息系统的过程。,二、测试的原则,1、建立一支独立开发的测试队伍; 2、尽早不断地进行测试; 3、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来进行测试; 4、精心设计测试用例; 5、对错误多发生的程序进行重点测试,对改正过的程序进行回归测试; 6、保存各类测试资料,为系统维护提供方便。,三、测试技术,1、黑箱测试技术,黑箱测试技术:是指只看输入和程序的结果,不管程序内部执行的测试.,在黑箱测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测试: 等价测试(有效输入/无效输入) 边值测试(应用边缘数据测试),2、白箱
12、测试技术,白箱测试技术:计程序每一条指令都执行一次测试用例。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数据测试:用大量实际数据测试 穷举测试:覆盖程序每一条语句 操作测试:对各种操作进行全面测试 模型测试:核算所有的计算结果,四、测试策略,1、模型测试:检查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错误工作的测试。 (1)确认审查的模型对象和审查的范围; (2)收集被审查的模型资料; (3)组织审查小组; (4)制定审查计划、确定审查标准; (5)对模型材料实时审查; (6)收集并分析审查结果; (7)形成审查结论。,2、单元测试:是对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组成的小功能单元进行的测试。测试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接口; (2)模块的数据
13、结构; (3)边界条件; (4)独立路径; (5)错误处理路径,3、集成测试:是将在单元测试过程中所测试的模块,按照系统结构的要求,集成为最终的信息系统所进行的测试工作。 测试工作的过程如下:(1)确定测试对象;(2)设计测试用例;(3)设置测试环境;(4)实施测试;(5)分析度报告测试结果 测试工作的方法:(1)自底向上的集成测试(2)自顶向下的集成测试,4、确认测试:是在系统集成测试工作完成以后,所开发的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包,这时开始测试所有功能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测试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功能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所有性能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所有的文档是
14、否已经修改结束。,5、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硬件和网络等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对整个系统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工作。测试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恢复测试; (2)安全测试; (3)强度测试; (4)性能测试,第三节:信息系统实现,概述 系统测试过程 准备系统和转变计划 安装数据库系统 培训用户 转变到新系统,一、概述,主要任务: 执行系统测试 准备转换计划 安装数据库 培训用户 转变到新系统,二、系统测试过程,系 统 测 试,测试,测试,受控环境下的测试,最终用户的测试,系 统 测 试 输 入,各种购买的软件包,定制程序和可重用程序,三、准备系统和转变计划,系统和转变计划:根据信息系统规格
15、说明书,系统分析人员所开发出的一个详细的系统转换计划。,参加人员: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构建员,触发器:系统测试工作完成,转 换 方 法,直接转换,并行转换,位置转换,逐步转换,四、安装数据库系统,安装数据系统包含有数据库软件产品的安装和将旧系统中的数据转换到新系统中。,三 种 情 况,手工系统,异构系统,同构系统,五、培训用户,六、转变到新系统,概述系统维护的目标和内容系统恢复技术支持系统增强,第四节:信息系统运行和支持,一、概述,1、主要内容,系 统 运 行 和 支 持,系统运行工作,系统支持工作,系统日常运行,各种服务,2、相关概念,仓储库:存储系统各种知识的数据仓库;包
16、含系统模型、各种详细规格说明书、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文档等。,程序库:所有应用程序,是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内程序源代码必须保护。,业务数据:生产信息系统和其它应用系统所创建和维护的所有实际数据。,3、主要活动,程序维护:由程序缺陷、毛病触发,系统恢复:由系统崩溃时触发,技术支持:因系统需要帮助触发,系统增强:由新业务需求触发,二、系统维护的目标和内容,1、系统维护的原因和目标,系统维护的原因,需求有效性不足 与用户的通信不足 误解需求 采用错误的方法设计或实现需求 使用错误程序,系统维护的目标,如何修改程序可以解决错误 尽可能地修改少量程序,避免引发其它问题 尽可能避免性能降低 尽快完成修改任务
17、,2、确认问题,确认问题时的三种情况:没有问题;使用错误;问题存在。,任务:研究相关文档;所有维护均在程序拷贝上进行,3、建立程序评价基准,程序评价基准:在修改程序之前为程序的执行和测试建立一个基准,这个基准是维护与评价的基准。,测试用例:仓储库/测试软件,4、研究和修复问题,困 难,不合理的程序结构 非结构化逻辑 以前所做的修改 缺乏文档或文档不完整、不全面,5、测试程序,包含单元测试与系统测试,三、系统恢复,系统恢复 修复合同 数据恢复 网络修复 硬件修复 缺陷修复,四、技术支持,例程观察系统使用 促使用户满意的调查和会议 改变业务过程 提供附加培训 记录系统增强的建议与请求,五、系统增强,1、系统增强的事件和任务,事 件,新的业务问题 新的技术要求 新的设计需求,任 务,分析增强请求 执行快速修复 恢复物理系统,2、分析增强需求,新业务引起的问题分析 新业务引发的需求分析 新业务引起的决策分析 新生业务引发的设计、构建、实现工作,3、执行快速修复,不需修改系统结构,只增加报表等 应用第四代工具 修改业务流程,4、恢复现有物理系统,数据库的修复与重新构造 程序分析、恢复和重新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