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单入门指南有不少坛友是从卡片机升级到微单,有的甚至以前只用手机拍照,因此看到微单的许多按钮和复杂的菜单显得很头疼,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好.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一、正确曝光 以前卡片机和手机拿着直接按快门,不用管曝光,但既然用了微单,那只用自动档就大材小用了 1.关系到曝光的有如下几个概念:光圈,快门,感光度 光圈:控制镜头集光的装置,也可以理解为镜头前面的一扇门,门大的时候,进入镜头的光线就多,门小的时候,进入镜头的光线就少。 为了比较不同镜头的集光速度,使用光圈值,也就是 F 值来表示F 值等于镜头焦距除以通光直径F 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速度也越快 快门:控制感光时间的装置,可以理解为相机上
2、的一扇门,门打开,开始感光,门关闭,结束感光。快门时间越长,进入的光线越多感光度: 影像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曝光速度也越快,但同时噪点也越多 2.三个参数的等效性 这三个参数都分不同的档位,而且对于曝光的影响是等效的下面分解一下三个参数的不同档位: 光圈值:F1.0 F1.4 F2.0 F2.8 F4.0 这些是整档的光圈值,前面一档进光速度是后一档的 2 倍,因此常常把大光圈镜头叫快速镜头 PS:两个镜头的进光速度之比,等于光圈值平方的反比(先平方,再反比) 快门:1s 1/2s 1/4s 1/8s 1/15s 1/30s 1/60s 等,这些是整档的快门速度,前面一档的感光
3、时间是后面一档的 2 倍, PS:可能有人会说,1/8 的一半不是 1/15 啊,这是为了数字取整好记,比如后面还有1/125s 1/250s 1/500s 等,如果精确为 2 的倍数,数字会很复杂,事实上,光圈值也是取整过的 感光度: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等这些是整档的感光度,后面一档的感光速度是前面一档的 2 倍 然后就是这三个参数的组合了组合一:F2.8 1/500s ISO100 组合二:F4.0 1/250s ISO100 组合三:F2.8 1/1000s ISO200 这三组参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合适的曝光,就是合理的组合这三个参数,使画
4、面主体不至于欠曝和过曝 而单张拍摄的时候,最后得到的曝光量是唯一的,主要取决于场景的光线环境二、P、A、S、 M 档的使用知道了影响曝光的三大因素,就可以学习相机不同模式的用途了P 档程序自动,或者半自动 相比全自动(IA),可以设置感光度(或感光度上限),快门下限(最长快门时间)等由相机来自动组合光圈和快门,适合需要快速拍摄的时候使用,比较方便A 档光圈先决 就是自己固定好光圈值,感光度(固定、或者自动都可以),相机来计算快门 A 档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景深 比如拍糖水人像,固定在最大光圈,得到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 或者拍微距,固定在小光圈,得到足够的清晰范围 还有拍风景的时候,也会固定在比较小的
5、光圈(足够的景深,最高的解析度)S 档快门先决 固定快门速度,感光度(固定、或者自动都可以),相机来计算光圈 S 档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画面的运动感觉 速度快的快门,能够定格运动的瞬间,而速度慢的快门,能够表现连续性 M 档手动曝光 手动指定光圈,快门,感光度,一般在夜景和光线环境复杂的地方使用M 档会有一个曝光提示坐标,如果在坐标在 0 左边,说明欠曝,要把拨轮往左转(光圈变大,快门时间变长),如果坐标在 0 右边,说明过曝,要把拨轮往右转(光圈变小,快门时间缩短),当然最后还是要自己决定合适的曝光到底在哪另外还有一个 B 档(B 门),其实是 M 档的手动快门版本,按下快门开始曝光,松开快门结
6、束曝光,在拍摄烟花(可以控制画面中烟花的数量),光影涂鸦,或者超长曝光时使用,必须搭配三脚架三、测光、曝光补偿和白平衡 按照上面的方法,已经可以应付各种场景的拍摄了,但是相机的测光和自动白平衡不一定准确1.测光,根据场景选择不同测光模式主体比较大,主体和背景亮度差别不大的时候,选择中央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主体比较小,主体和背景亮度差别比较大的时候,选择中央点测光 2.曝光补偿,是在相机的测光基础上,进行微调 因为测光是基于 18 度灰,记住一句白加黑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微调就 OK 了,也就是相机内的测光,浅色的东西往往是欠曝的,深色的东西往往是过曝的,另外,在复杂光线环下AE lock(
7、测光锁定)也很有用3.白平衡,是保证物体颜色准确性的根本因为不同的光,色温不同,照在白色物体上的颜色也不同,色温越高,越偏蓝(冷色调)。色温越低,越偏红(暖色调),只要把白色还原正确了,别的颜色也都正确了。相机的色温设置中有各种模式,一般使用 AWB(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不准的时候,可以进行手动调整四、关于防抖拍到清晰没有抖动模糊的照片,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有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安全快门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以 M4/3 的镜头为例,14mm 的安全快门是 1/30 秒,25mm 的安全快门是 1/50 秒,而300mm 的安全快门是 1/600s 如果有镜头防抖,或者机身防抖,那么比这个快门
8、时间略长也不会模糊,一般防抖效果为 1 档到 3 档,这个档位说的就是快门的档位,可以发现,防抖效果每增加一档,效果其实是加倍的,也就是说 5 档防抖是 3 档的 4 倍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手持拍照,为了拍到清晰的画面,可以使用大光圈镜头,提高高光度或者开闪光灯。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三脚架,得到最佳画质,使用三脚架的时候,要把防抖关闭但是防抖和三脚架,只能防手抖,对于拍摄对象的移动,是无可奈何的,只能把快门速度加上去(通过大光圈和高感)4 PS1:增加稳定性的办法,还有:用电子取景器取景,使用延时快门,使用快门线,使用独脚架等 PS2:奥林巴斯使用松下镜头的时候,如果镜头没有防抖开关,那只
9、能使用机身防抖,如果镜头有防抖开关,则可以使用镜头防抖,这时候注意要把机身防抖关闭 五、各种附加镜怎么选 1.UV 镜和保护镜 UV 镜是胶片时代的产物,因此用起来形同保护镜,可以理解为透明的镜头盖 UV 镜可以对镜头起到防尘,防油污,防刮伤的保护作用,但是却会造成炫光,鬼影等困扰,因此能不用尽量不用,比如我的 14 饼就是裸奔中 如果要用的话,尽量购买多层镀膜的 UV 或保护镜,将对画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2.圆形偏光镜和中灰渐变镜 CPL(圆形偏光镜)可以滤除散射的杂乱光线和反光,可以增加影像的通透度和饱和度,如果想拍摄清澈见底的水塘,或者是玻璃橱窗里面的商品,是不二之选,对拍摄蓝天也有帮助
10、中灰渐变镜,可以压低天空的亮度,降低传感器的宽容度压力,在 LR 里面有模拟滤镜,不过常拍摄风景的话,还是有必要备一个,价格也不贵 3.ND 镜(中灰密度镜) ND 镜常见的有 ND2,ND4,ND8,主要起减光作用,简单说,就是使快门时间乘以 2,乘以 4,和乘以 8,相当于减少 1 档,2 档和 3 档曝光 ND 镜的作用主要是压光,有三个用途,第一个是,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拍人像第二个是,将快门速度延长到闪光灯同步速度,让不支持高速同步的闪光灯也能使用而不至于过曝第三个是,在白天配合小光圈,拍摄水流,车流,风吹拂下的草地等4.近摄镜可以增加镜头的微距拍摄能力,但是会导致远处无法
11、合焦 另外,不同焦距的镜头,适合的近摄镜也不同六、微单的各种误区误区一:M4/3 的 12mm 等效全幅的 24mm,但透视变形和全副 12mm 一样正解:等效焦距等效的是视角,透视只和物距有关,但是视角越大的镜头,拍摄的画面越广,四周的变形比较夸张,但是会有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 误区二:小底虚化不如大底,是因为画面周围虚化的部分裁剪掉了 正解:两个系统,镜头焦距、光圈、物距都相同的时候,底越小,景深越浅(因为底越小,容许弥散圆直径越小)小底的虚化不如大底,是因为相同视角的镜头,小底的物理焦距更短 误区三:把房子拍成歪的,斜的,是因为镜头的畸变 正解:如果把轮廓是直线的建筑,拍出来还是直线,那倾
12、斜变形等属于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形,只有把直线拍成弧线才叫镜头畸变误区四:只有相机直出的才是最真实的,后期再好看也是不真实的 正解:相机拍摄的最原始的数字底片是 RAW,直出的 jpg,也是经过了某种风格的处理,丢失了很多细节 在 RAW 的基础上进行后期,可以得到比直出更好的画质,和更大的改进空间误区五:噪点少,画面干净就是高感好 正解:噪点和细节是一个矛盾,关键是做好它们之间的平衡,不少相机高感以牺牲大量细节为代价,换取了平滑的画面,这也不能算是好高感另外,高感好不好,噪点只是其中一方面,很重要的还有,高感时,宽容度和色彩深度的衰退速度如何,是否有偏色发生 当然,光线很好的时候测高感也是白费力气,只有暗光下的高感,才能展现相机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