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马镇中心小学有效课堂业务培训记载表 22014 年上期时间 2014 年 4 月3 日 地点 会议室 主讲人 彭维记录人 戴娟主题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主要内容时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在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前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什么叫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什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 一、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2、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有人说,目前阅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一个模糊是:教学目标模糊:让人看不出这是哪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两个无度是:综合无度,拓展无度;三个一样是:读的形式几乎一样,出声朗读;课型几乎一样,前几分钟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第三个一样是低、中、高教学手段几乎一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把第一课时上得不伦不类,说它是第一课时吧,我们又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但从课的起点看呢学生当时对文本是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说它是第二课时吧,可是
3、第二课时的教学又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但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从教师的小结也让人感觉到无疑这是第二课时。这样的课,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群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在“啪” 的一声枪响后,本来应该围绕环形跑道跑,结果大家都离开跑道,四散奔跑。这种观摩课、研讨课或者优质课,它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它会给我们一线老师许多误导与困惑:一种是,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另一种是,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识字、学词?作业?拓展?记得有一次到区里面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执教的老师,一个是那个班的任课老师)“老师,你好,我是刚才和你一
4、起学习的那些孩子的语文老师,你执教的月光曲像月光曲一样的美。 ”“谢谢!”“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 “这篇课文,你就这样教完了吗?”“哦不是的。 ”“那你觉得我第二课时该带孩子们学点什么?怎么做呢?”“这个” “你觉得,你的教学设计科学吗?课时容量合理吗?”“今天是公开课,所以我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了。 ”“你把肉心都吃了,我怎么办呀?”“不好意思,打乱了你的教学,其实其实平时我也不这样上!”好一个“平时我也不这样上!” 那么现时“为什么这样上?”如果平时那样上是给学生看,是为了学生,那么“现时” 这样上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谁?我个人认为,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
5、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所致。我们说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该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与板块。例如第一教时,从我们的家常课看,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内容,理清文脉,应是它的份内目标。而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当然这些固有目标与板块(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习字词,交流感知;切入重点,设置悬念)会因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如对低段而言应以识字学词为重点,慢慢学会理解,适当渗透欣赏;对中段而言,以理解为主,适当进行品评;对高段而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向欣赏、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
6、达过渡。我这里对每课时固有板块与目标的明确,是为了提醒老师们,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课时都有自己的课时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不按教学规律办事。需要注意的是,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我们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 “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二、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
7、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象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 “书不读熟不开讲”。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
8、师上给予树 ,在让学生匆匆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就急于问学生“你认为课文中有哪些给予?” 学生因为对课文不熟,任凭教师怎么启发,也只能发现“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 ”却怎么也猜不出老师想要的“ 妈妈给予孩子们。兄弟姐妹相互给予”。而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两种“ 给予”,一节课上,这位教师带着学生一会思考,一会交流,一会看书,一会反馈,绕来绕去,把学生搞得稀里糊涂,结果学生还是不能说到点子上,最后教者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个例子告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或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
9、与文本进行比较紧密的接触,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两个人从第一次接触到最终结婚,总得有个过程。总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慢慢产生情感,那种“ 一见钟情 ”式的爱情方式一般只能产自作家笔下。同样道理,如果你让学生仅仅是初步接触一下文本,还没有读通读顺,就急于进行对话,作深度的交流,教学效率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那种学生与文本只打
10、了个照面,就开始进行直奔重点的阅读,就开始“ 超越文本 ”,作“拓展性的阅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空中楼阁 ”式的对话。三、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大家知道我们的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学科。数理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当然,掌握了言语内容利于学习言语形式。但不能在掌握了言语内容后丢弃了言语形式,也就是不能得意而忘言。而目前的许多阅读课,多以“得意”为主,恰恰是“ 得意” 而忘 “言”,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
11、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正如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所说: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 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他还说:出现这种重人文轻语文、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对“语文” 性质的理解偏差。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
12、础上,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崔峦老师的话,谆谆告诫我们,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既要得意,也要得言。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 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在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任何一方都不能把另一方作为购买正商品时的馈赠品。记得在人民教育06 年第 10 期上,围绕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闫学老师和王晓春老师就“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到底该教什么?”的话题展开了数个回合的辩论,诚如编辑所言,这样的争论不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的翻版” 。当然这个话题令不少语文教师听得耳朵起茧,但这个话题在改革进行到今天
13、重提,其意义仍然非比寻常,因为它从一定角度折射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的问题,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相融无痕问题,这也是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仔细研读两位老师的观点,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王老师关注的是形式(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形式(他的写作冲动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形式(为了使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你写什么内容?怎样写的呢?)形式(你现在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能像林海音一样,把自己怀念的东西永存下来吗?) 。形式形式 形式 形式,从头至尾,关注的是言语形式怎样写。闫老师提倡的是:内容(走进童年的记忆:设计的问题是“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14、呢?)内容(体味童年的往事:设计的问题是“童年的往事很有意思,你觉得哪些事很有意思呢?” )内容(触摸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设计的对话主题是“淡淡的伤感,深深的怀念” ) 内容(走进心灵的故事,学生深情朗读课题,教师朗读一首小诗) ,整个教学过程是内容内容内容内容。从内容到内容,始终关注的是言语内容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在“从形式到形式 ”和“从内容到内容”的单极思维左右下,两位教师虽然认同“ 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的基本性质,但却没有在按纳对方的基础上调整自我教学,而是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割裂了“二者的统一”,沿着自我的方向继续前行,走向极端,从而使这场本该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落入“ 有争无果
15、”的境地。有人问,那么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同构共生的基本思路究竟是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的支点在哪里?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怎样才能相融无痕?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我个人认为,学习一篇课文,可以从“ 内容 形式内容”入手,也可以从“形式内容 形式”入手,但不管是那一种,都要求我们在教学操作中,既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表达了什么,更要让学生领悟到课文是怎样表达的;不仅要有“读” 的训练,更要有“ 写” 的思维。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言语形式的妙处,领悟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努力实现言语内容和言语
16、形式的统一、而不能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 ,更不能把 “内容与形式”看成是两种教学模式,他们应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关系,互为载体,相互渗透。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们当然要了解内容,但主要目的不仅在于理解课文内容:作者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的铃铛,怎样想剪骆驼的毛等等很有趣的事;不仅在于体会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体会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的感情;更在于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童趣的,怎样运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的。当然,我们在教学操作中,不管怎样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平衡,但具体到每一节课,在言语内容和形式之间总会有所侧重,好在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与
17、其前后无数节语文课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育整体,只要我们坚持“ 内容形式内容”或“ 形式内容形式” 的规律,有言语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意识,我们就不必担心被人批评为重视了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否则我们不但不能从“言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解放出来,反而被其所累。四、要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发展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为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低效的、狭窄割裂的、缺乏生命力的。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 (说到朗读
18、指导的有效性,不得不说朗读要求的层次性,因为我们的指导必须根据不同年段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我们知道低段的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要达到朱熹说的要求“ 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通读懂;中高段的读也有三个层次:读通读懂 品读(诵读) 。品读(诵读)层次要求能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老语) 。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 “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就是周晔;朗读望庐山瀑布 ,我就是李白。 朗读指导有没有效果,我们首先要看要求有没有落实
19、,目的有没有达到。如: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或课文。那么,由于老师的指导,学生原来读不准的,后来能读准了,原来读不通的,后来能读通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优秀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一个字音、一个词、一个句子,不厌其烦,反复指导,又是示范,又是领读,直到这个学生读准读好为止。 )我们说,这种指导就是有效指导,如果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从朗读的水平、质量上看,还应该扩大范围,丰富其内涵,如对课文的理解,对重点句的品读,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还有学生通过读,领悟了作者的意思,并在对话中
20、把领悟到的意思暴露出来,那么这种指导我认为也是有效的,这是其一;其二,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只能达到读准、读通、读懂的水平,你就不要提高到诵读、欣赏的水平。其三,读必须与悟紧密结合,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看,不能默坐沉思,以求其深,岂能得文中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 ”静思默想利于学生体悟其义,酝酿情感,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时的朗读指导(片断)师:(一生读完“ 抢救伤员 ”这件事时插话) ,这件事很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
21、间有个逗号,可老师为什么停了那么长时间呢?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子炸死了,心理很悲伤,所以停了很长时间。生:志愿军说到这里心理很难过,说不下去了,所以停了很长时间。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也就能读准了。于老师的指导从范读与感悟入手,让学生体会读中停顿所包含的情感,很朴实,无花样,但是读的感情,读的思维却向纵深发展。由此可见,有效的朗读指导,应体现在学生通过指导,能于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事物或情境,能于朗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领悟和情感,并把在品读过程中感悟到的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哲理,以及难以名状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并于朗读
22、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催化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理解,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 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把情感性因素和朗读指导的技巧性融为一体”。它要求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朗读指导如此,对话、练笔等都亦如此。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远不止上面提到的策略,还有专家们提出的: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3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4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5创设大问题背景,实施有效对话;6适度拓展、坚持练笔等等,限于篇幅与水平,草就于此,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