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旅游服务与管理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旅游服务类 适用的专业目录名称 旅游服务与管理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项目主持人 李文辉 联合申报单位 ( 按学校、企业、出版社、行业及其它机构分类排序)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环球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德工业学校 黑龙江省松花江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黑河海外旅行社有限公司山西省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 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五大连
2、池风景名胜区药泉山旅行社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 泰山旅游(香港)有限公司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旅游学校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沈阳市旅游学校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青岛旅游学校 哈尔滨市导游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旅游学校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佳木斯旅游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组 申报日期 2013年5 月20日项目名称: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项目主持单位: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项目主持人:李文辉 联合申报学校: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
3、学院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工业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山西省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四川省旅游学校沈阳市旅游学校青岛市旅游学校 陕西省旅游学校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佳木斯旅游职业学校联合申报行业企业: 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哈尔滨环球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松花江国际旅行社 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黑河海外旅行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药泉山旅行社 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泰山旅游(香港)有限公司 其他
4、联合申报机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哈尔滨市导游管理办公室 项目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组 项目建设期限 2013 年 6 月-2015 年 3 月目 录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1(一)建设背景 1(二)建设意义 3二、建设基础与条件 3(一)建设基础 3(二)建设条件 6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7(一)建设目标 7(二)建设思路 8四、建设规划 8(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指导性文件 8(二)紧贴行业,把握需求,提升资源库内涵 9(三)理念先导,技术保障,构建开放式平台 9(四)协作开发,持续更新,优化建设方法 9
5、(五)健全组织,精心实施,确保体系完备 10五、建设内容 11(一)资源中心 .111、专业建设库 .112、课程资源库 .133、虚拟实训库 .184、培训考评库 .185、信息交流库 .196、素材资源库 .19(二)资源服务平台 .22六、建设步骤 26(一)调研与设计阶段 .26(二)开发与建设阶段 .26(三)集成与调试阶段 .26(四)推广与应用阶段 .26(五)更新与维护阶段 .27七、保障措施 28(一)管理保障 .28(二)机制保障 .28(三)资金保障 .28(四)更新保障 .29八、预期成果 29(一)推广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30(二)共享教学改革成果,提升
6、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0(三)共享信息资源,提高校企合作成效 30九、资金预算 31附件 1: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联合开发一览表 33附件 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35附件 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38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意义(一)建设背景1.旅游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
7、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2013 年 5 月 16 日人民网发布,目前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 1350万,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超过 8000 万,由于旅游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的特点,使得技能高、上手快的人才成为旅游业的急迫需要。截止到 2012 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 1.4 万家,旅行社达 2.5 万家,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 2 万多家,其中,5A 级旅游景区 153 家。在上述旅游企业中,外商投资的星级饭店共 470 家,其中四星级以上 299 家,外商投资设立旅行社 78 家,148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可能超过法国成为世界
8、第一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通过对多家旅游企业的调查走访发现,我国旅游行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阻碍旅游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表现为五方面:一是缺乏职业意识,包括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等;二是职业能力不够,如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四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具体表现在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再教育机会,很多毕业生在岗位中面临具体的业务时就经常显得手足无措;五是理论和实际的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较低、流失率较高。2.旅游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
9、务院在 2009 年 41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其中,旅游职业教育的重大作用日益彰显,中高职旅游职业教育也将大踏步发展。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2 -2010 年 7 月 29 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职业教育列入重点解决的八个问题之一,要将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纲要中指出:到 2020 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要
10、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 2012 年对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截止至 2012 年年底,全国旅游院校( 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 2236 所,其中高等院校 1097 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 所。旅游高等院校数量超过 50 所的有江苏、广东、四川、河南、安徽、山东、湖北、浙江、湖南等 9 省。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超过 100 所的有四川、广东和云南等 3 省。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均设有旅游院校,且呈现出旅游发
11、达地区数量多、旅游欠发达地区数量少的特点。从在校生情况来看,2012 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 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为 57.62 万人,比上年减少3.93%;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 49.72 万人,比上年增加 2.85%。其中,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 14.93 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30.0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 12.12 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24.38%。烹饪专业在校生数为 7.5 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5.08%。其他专业在校生数为 15.17 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30.51%。从毕业生情况来
12、看,2012 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 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数为 16.23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9.92%,比上年略有增加。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 16.28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50.08%,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数为 5.15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31.6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数为 4.15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5.49%。烹饪专业毕业生数为 2.49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5.29%;其他专业毕业生数为 4.5 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7.64%。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旅游
13、职业教育已经覆盖全国,其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同年,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对旅游行业培训情况做出如下统计:2012 年全国旅游行业教育培训总量为 446.8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57%。其中行业岗位培训量为 415.4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1%;成人学历教育量为 31.40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4.00%,成人学历教育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旅游酒店职工教育培训量为 268.29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 60.04%,比上年下降 1.10%。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3 -旅行社职工教育培训量为 88.69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 19
14、.85%,比上年增长 11.34%。旅游区(点 )职工教育培训量为 65.25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14.60%,比上年增长 3.36%。旅游车船公司职工教育培训量为 11.12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 2.49%,比上年增长 6.41%。旅游行政部门职工教育培训量为 5.41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 1.21%,比上年增长 31.63%。其他教育培训量为 8.09 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 1.81%。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量在40 万人次以上的省份有湖南和广东,30 到 40 万人次的省份有上海和河北,20-30 万人次的省份有辽宁、福建、重庆和山东。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旅游在职教育和
15、岗位培训人数要高于中高职教育,社会需求量大,培训种类多样,培训的优劣将直接对行业服务质量产生影响。(二)建设意义1.为全国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学习平台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南北部差异较大的现状,通过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资源,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能力和研修能力,快速缩小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差距,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解决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2.为全国旅游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共享平台紧跟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提供的岗位标准,为开发岗位培训课程提供
16、职业标准、政策法规、岗位标准、业务相关音、视频素材的资源检索、在线指导,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员工培训、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旅游行业、企业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3.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对接平台遵循旅游市场动态,了解把握旅游需求,通过资源库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与各地旅游市场动态信息咨询服务。中高职学生、企业员工、旅游者均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对话,也可提供相关旅游服务,解决了空间限制,实现了市场对接。4.为社会和自主学习者提供终身教育平台通过构建以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为核心的共享型学习库,将中高职教学资源对全社会开放,为更多“求教无门、求教无时”的自主学
17、习者提供机会,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和毕业生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4 -二、建设基础与条件(一)建设基础1项目主持学校具备扎实的建设基础(1)项目主持学校具备先进、独特而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立足现代服务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办学策略上积极组建和参与各类职教集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形成了“四轴联动、学岗互换、分层推进、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依据市场设专业,按照岗位设课程,构建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凸显职业需求
18、,实施“教、学、做”合一。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室,设立“企业校区” ,使学生“上学即上岗,课堂即企业” 。日常管理以班级企业化管理为载体,以企业文化进课堂为途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开展“优秀职业人”特色培养工程。(2)项目主持学校拥有实力雄厚、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校以教师发展为立足点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启动双师工程、师德建设工程、团队建设工程、青蓝工程等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形成了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每年按计划对教师进行阶梯式的培养,教师培训面达到 100%。基本形成了以专业骨干教师为引领,学校专、兼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构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旅游服务与
19、管理专业有专任专业教师 13 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 4 人,省级骨干教师 11 人,省技能操作能手7 人,省优秀班主任 5 人,区学科带头人 2 人,区科研骨干教师 1 人,持有导游证的教师 11 人。先后派送 9 位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8 位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核心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的 38%。(3)建设专业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次斩获殊荣,备受好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 业 自 1991 年 创 办 至 今 , 先 后 为 旅 游 产 业 培 养 了 2000 多 名 素 质 优 良 的 旅 游 一线 服 务 员 工 , 现 在 校 生 人 数 534 人 , 2010
2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立足“冰城夏都”哈尔滨,面向黑龙江旅游服务产业集群,成为哈尔滨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办学的佼佼者。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围绕市场需求制订符合区域经济特征的“旺入淡出、实境镶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得黑龙江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哈尔滨市导游讲解技能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导游讲解技能大赛三等奖;“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黑龙江省导游员大赛一等奖;全国导游大赛优秀导游员等多项荣誉。2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5 -(1)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为校内综合实训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为了进一步强化课
21、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先后建成以三维实景技术与虚拟建模技术相结合的模拟导游实训室、以旅游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实训长廊及 12 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实训室。2011 年 6 月由教育部职成司批准建立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总计资金投入 27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 120 万元,地方配套 150 万元,企业投入 1800 万元。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 3360.2 平方米,共有 300 多个工位,设备总值 538 万元,实训开出率达 98.8%,形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类专业实训基地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以旅行社实训区为主,学生进行导游、计调、景区讲解等多
22、项实训;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训区可实现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和会议服务等实训;烹饪实训区可实现中西菜肴和面点制作实训。实训基地按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典型产品(服务)生产程序实施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质。(2)先进实用的实训基地为社会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学校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面向相关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开放,尤其是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职业培训,2012 年各级各类培训达到 4000 人次以上,同时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培训及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如今,实训基地已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训练中心,成为合作企业员工和旅游服务与管
23、理专业师资技能提升的培训基地,成为旅游服务的交流中心。3联合申报院校实力雄厚联合申报院校覆盖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等不同地域的 18 所院校。包括 3 所高职院校和 15 所中职院校,三所高职院校校的加入为项目建设中的中高职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15 所中职学校中,4 所为国家示范校,6所为省级示范校,各校教育教学改革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详见表 1)表 1 联合申报学校专业建设成果建设内容 获奖级别 获奖数量国家级 4示范校省级 6国家级 5教学成果省级 17国家精品课程 1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4团队建设 省级教学团队 4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6 -师资队
24、伍建设 省级名师 9国家级 6基地建设省级 44行业企业深度参与(1)挖掘业内优秀企业,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在与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康辉国际旅行社、上海东洲国际旅行社、厦门园博园风景名胜区、黑龙江省假日国际旅行社、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多家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继续与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昆欣作为行业专家进行更高层面的指导,从宏观上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
25、进行监控,推进内涵建设。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证资源与企业、行业的有效对接。(2)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指导和参与项目建设。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了教育部高职示范院校遴选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家中职改革创新示范校评审专家、教育部工商类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教育部高职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评审专家刘瑞军和黑龙江省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黑龙江省科顾委旅游专家组专家、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命题员、考官朱彩云及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陈建华为项目建设首席顾问,共同研讨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标准,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同时邀
26、请高等教育出版社给予支持,对资源库建设全程指导。5专业公司技术支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将由各参与学校与相关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合作开发,为资源库建设进度与质量提供保障,为资源的有效整合、系统运行、网络开放等打下基础。(二)建设条件1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思想条件本着资源建设,理念先导的主旨,经过研讨与交流、国内外进修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建设团队成员已就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教育理念达成了共识,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准备了思想条件。 2先进的课程开发理论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方法条件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而旅游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具有可
27、视性强、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7 -更新速度快、行业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与资源库的更新实现紧密衔接。为此,项目开发团队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当前国际国内流行的各种课程开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基本确定了遵循SCORM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设计、集成、整合、开发、使用、反馈、调整、推广、更新的开发模式,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方法条件。 3深度的校企、校行合作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社会条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开发团队由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8所示范、重点中高职院校以及哈尔滨市旅游局、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和相关企业组成,为本项目开发与建设准备了先决条件。在首席顾问的指导
28、下,把握培养方向、取得行业资源、制订操作标准,同时各参与院校均与企业、行业等形成了“校企行”三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并广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制度设计与修订、人员培训等校企合作活动。校企合作范围广、合作力度大,为资源开发中素材的取得、过程的设计、操作标准的采集等项目建设工作准备了充分的社会条件。4优秀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师资队伍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人力条件资源库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项目开发团队中省级教学团队3个,专业教师中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人,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 9人,中级以上职称86人,双师素质教师106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实操经验和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是资源库建设质量与持续更新的保障。在核心开发
29、团队负责人中双师素质比例为36%、高级以上职称比例为9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6.9%,有企业经历教师比例超过85%,企业参与比例32.14% 。5学校教学条件的建设与改善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物质条件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学校的教学条件。目前,在参与建设的 19 所院校中,均在近年内建设或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基于因特网技术的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建设了满足校内仿真实训课程教学的实训教学条件。本项目参与学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实训中心,如项目主持学校的模拟导游实训室、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 3D 导游实训室等实训中心,均运用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高技术设施设备与手段,
30、并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经验,重点建设技术领先的行业资格考试平台,为师生与企业员工提供自主、便捷的业务知识提升平台。这为各建设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特别是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三、建设目标与思路(一)建设目标通过调研论证、顶层设计、合作开发、开放管理、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8 -方式,联合国内不同地域相同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搭建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以上简称“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全国旅游专业交流平台,
31、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行业企业信息,包括新技术介绍、职业岗位描述、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用人信息等,缩短教学、实践、技术的空间差距和地域差异,实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捷条件、为专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助力,为企业培训提供全面服务和为行业规划提供翔实信息的五大功能,拓展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学习领域、拓宽学习渠道,提高旅游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水平,推进我国从旅游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二)建设思路本项目由首席顾问团进行顶层设计,组建项目建设指导小组和项目开发组,分别基于国内外现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现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及旅游行业企业
32、发展趋势的调研结果,设计操作便捷、沟通顺畅、资源有效、运行合理、边建边用、持续更新为目的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从资源库内涵开发、研发建设、运行管理、评价维护等方面着手实施,最终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优质建设。具体措施为:1. 由首席顾问团顶层设计,在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指导下,确定项目建设核心院校和合作企业,明确参与院校、参与成员并组成项目开发组,设立内部组织机构。2以调研为基础分析论证岗位需求,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岗位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分解学习情境,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资源库建设整体方案。3开展
33、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集成、整合教学资源,开放运行教学资源库并进行验收。4通过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及相关建设团队的试点应用进行评价反馈,根据使用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调整改进资源库,进行资源库的完善与更新,实现资源库全面推广。5. 通过调试、更新、续建等保障措施,逐层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形成建与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9 -用、点与面、静与动相结合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四、建设规划(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指导性文件旅游
34、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涉及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服务等相关内容,为了高效集成与整合各种资源,方便用户使用,首先必须要明确资源建设内容,建立各子项目的建设标准,如专业建设标准、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标准、实训标准、素材采集与分类标准等,为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依据。(二)紧贴行业,把握需求,提升资源库内涵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经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按照以下六个环节来实施完成:第一,把握行业现状,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依据专业人才培养
35、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社会学习者的在岗培训提供服务; 第三,把握就业岗位需求,明确专业技能项目与任务,建立技能考评标准;第四,系统设计每一门课程教学方案,形成课程标准;第五,配套开发教学资源素材;第六,合理链接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开发者、开发者与开发者之间的信息渠道,提供学习者、教学者、院校、企业和旅游者等多渠道的资源服务平台。(三)理念先导,技术保障,构建开放式平台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依赖于技术平台,通过 IT 技术将各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行业企业相关典型案例有序整合起来,通过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资源服务平台对于运行服务而
36、言,它一方面要维护好管理平台,以保证其准确、可靠、稳定的运行;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据用户的习惯与需求更新后台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发挥辐射作用。资源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实现知识点的交叉访问、检索、下载、在线学习、在线操作、在线测试、自主创新、组合创新等功能,并能实现注册用户达到 2000 人,总访问量达到 10 万人次以上的需求。因此,资源服务平台可以采用网络存储构架,利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实现网络型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用磁盘阵列进行备份。由高性能的中心资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以及各个合作院校专业资源服务器和存储磁盘阵列组成资源服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37、方案- 10 -务平台体系。这样既可以保护各职业院校资源库的知识产权,同时又方便对授权用户提供资源服务, 建设集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教学资源区域性开发、教改成果推广与利用、人才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并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四)协作开发,持续更新,优化建设方法1组建团队,专项调研在具体开展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任务之前,组建专项调研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走访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企业,采取问卷调查、企业高管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术及技能的要求,明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建设领域,并依此来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
38、规格。2、协作开发,明确分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将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由专家指导组确定建设性指导意见,由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总体负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各参与院校协助展开,进行任务分工,责任明确到位,各单位协作展开建设工作。3、专家评审,完善内容邀请行业、企业、学校相关专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本资源库进行评审,并依据评审结果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充实资源库,只有在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一致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4、组内试用,先期评价将建成的资源库在联合建设单位内进行试用。每所学校在试用 3 个月之后,形成自评报告,汇总于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此进
39、一步改进资源库建设,力求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达到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的要求。5、启动运营,推广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共享平台,经专家论证、认可,并在联合建设单位内试用运行良好的前提下,面向全国旅游服务类人员开放并推广应用。6、紧跟行业,扩充完善随着旅游产业和教育的发展,资源库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及时反映旅游行业新技能、新知识、新信息。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1 -(五)健全组织,精心实施,确保体系完备团队由首席顾问、项目建设指导小组、项目开发组组成,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分工的需要。本项目的特邀首席顾问刘瑞军、朱彩云和陈建华是职业
40、教育、资源库建设、课程开发、旅游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方面的专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前瞻性指导意见,始终抓住旅游行业的前沿信息,为本项目的建设、应用和推广“把脉输血” 。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成员均为行政主管部门、职业教育研究部门、旅游行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有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行业、企业标准把握准确,擅长指导项目开发团队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开发组均为建设项目联合单位,他们具备一定的资源库开发执行力,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作为项目建设执行的中坚力量,将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助制定建设计划和建设措施,并实施建设。19 所中高职院校,汇集了全国旅游专业职业教育领域的优秀骨干力量;团队拥有国内出版
41、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1 家出版社; 9 家优秀企业,涵盖了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五、建设内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开展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面向学习者、教学者、企业、院校、旅游者。通过开放式专业门户网站,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 (如图 1 所示)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2 -图 1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框架(一)资源中心1、专业建设库专业建设库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自身建设内容和特
42、点,通过企业调研形成可行性专业调研报告、岗位分析报告,并对本专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形成结构框架,为广大用户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1)专业调研报告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设计调研方案,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培养要求,以此为依据对旅游职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就业企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整体发展及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专业建设。(2)专业介绍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学制、生源、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方向等。(3)说专业专
43、业带头人制作说专业方案,录制说专业视频资料,向在校专业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展示专业设置整体情况。(4)行业标准旅游行业标准是旅游服务的规范性文件,汇总行业标准为资源库建设和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操作的标准信息,规范专业学习。主要包括:导游服务规范、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规范、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等。(5)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构建的核心,而专业课程体系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首先,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形成符合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具有普适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收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方案,在此
44、基础上开发校本化特色课程,为更多的院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服务;第三,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相应的培训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毕业生进入企业提供就业服务,更好地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教学资源支持。(6)专业办学条件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3 -通过专业调研和专家论证,形成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办学条件文件,主要包括:师资情况、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场地条件、图书资料等内容,为中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提供规范性参考。表 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库建设内容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类型1 专业介绍 文本资源、视频资源2 专业调研报告3 人才培养方案4 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5 知识、能力、素质
45、结构要求6 专业办学条件7 行业标准文本资源2、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将为用户建设集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情境式”课程内容,所有资源均可在线浏览和下载,其中至少两门课程为网络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数字化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评价、教学案例)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组建的课程开发团队,将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整合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资源。(1)课程标准将采用“普适+特色”的模式进行开发,包含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考核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建
46、设指导性文件,为课程建设提供基本框架。其中,课程教学内容即确定该课程所划分的学习情境,应体现旅游专业岗位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结合院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个性化”课程标准,使用户从不同角度学习该课程。(2)课程负责人说课说课主要分为说课录像和方案两部分,其中说课录像由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比照精品课程建设“说课”内容的要求,时长为 3040 分钟。包括教学设计及相应的教学实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要体现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增强用户的直观认知。方案与说课录像相对应,为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3)教学设计对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具有明确解析,用户可根据教学设计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实
47、际情况组织教学。在设计中应以学习情境为单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教学的每一步骤进行开发,具体包括:情境任务描述、教学准备、学习目标、任务实施、教师要求、学生要求、检查评价等。实现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4 -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为有效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4)教学课件配合教学设计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开发教学课件,采用资源库设计的统一模板按每学时 10-15 页进行制作,体现课程改革内容,展现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链接,构建立体化课堂,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学
48、习任务。(5)教学录像教学录像为“微课程”形式,其中以讲课式微课程为主,依据情境内容开发 PPT 式微课程和情景剧式微课程,时长为 1015 分钟,由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分头完成。 “微课程”将体现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注重教学地点的软硬件配置。录像地点的要求为:数字化环境、职业化氛围、综合化功能,以达到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专业学习内容,有效完成学习任务。(6)数字化教材以课程为单位开发立足“学什么、怎么学”的“情境式”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材以“学生用书”为主要定位,兼顾在职培训的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使用多种终端的互动性教材。(7)实训指导书按照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对应数字化教材的“学什么、怎样学”开发“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训指导书,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训载体和教学效果评价载体。实现通过各种途径对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提升,促进学与做的有效结合。(8)教学评价制定课程考核方案,除知识和技能等基本评价内容外,增设成果评价、态度评价。通过用户注册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和统计用户的学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