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雨中诵潘邠老 诗(宋)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 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注】:潘邠(bn)老:传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韩淲(bio):南宋诗人,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年约40 岁。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后多指出仕及归隐。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
2、别成佳作。B. 第三句写自己虽在中年,却已有年届晚境之感,老眼昏花,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C. 第四句紧承上句,抒写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呈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D. 第三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感伤。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上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2. 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
3、丧的句子是:“ , 。 ”(2)在杜甫的登高中,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并以猿与鸟的活动来表现自己心境的两句诗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 , ”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而后继无人的感慨。 答案解析1. C 第四句句又由抑而扬,说自己胸怀开朗,壮志不改,不管是出仕还是退居,都能做到胸怀坦荡。 2. 尾联运用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景写情)的手法,用“今古骚人乃如许”收束前三联的万千感慨,但又不具体点明,只用“乃如许”三字概括;而尾联后一句也不解说这如许的感受究竟为何,而是宕开一笔,以眼前的苍茫暮色和耳畔的澎湃江潮收束全诗,拓展诗歌意境,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使 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3(1) (且)举世 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3)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