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问纪录片读后感 2 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水问纪录片读后感的资料 2 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篇 1我们的责任12105 王格格Seem from the space, the earth looks like a globe covered with water.”(从太空中来看地球像一个覆盖着水的球。 ”人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转变为现实,目的是想要飞上太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赖以生息繁衍的家园,思考我们与它应该有的关系。当宇航员第一次从经过层层加固的太空舱里出来的时候,人类恍然大悟,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人类不堪一击,但却毫无争议
2、的占领了整个栖息地,在这之前,没有2生物能办到,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困在自我的喜怒哀乐中而茫然无知,毫无节制的开发资源,自以为受到大自然的恩典和馈赠而感到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整个世界整个星球的主宰。我们无所不能,这样想过分了些吗?或许是。我们活动的空间对于我们来说何等旷大,而对于大自然来说何等窄小。包括我们发射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也不过是在我们已知的空间领域内上下翻飞。当我们为地球上剩下的 50%的热带雨林感到庆幸欢乐时,却从想过那失去的 50%。我们开采各种资源以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但,这要付出代价,一片片的草原被一亩亩的耕地所侵占,一颗颗苍天大树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替代。我们的家园被我们亲手一点点再
3、毁掉。温度上升了,全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这些都是眼睁睁的事实,有多少是我们能看到的,有多少是我们能预料到的,还有多少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才两百多年,从碧海蓝天到污染严重不足 50 年,那么我们还能走多远?赤裸裸的现实不容得我们不再去思考,倘若地球再这样下去,我们,我们的后代,人类的子子孙孙要怎么存活?在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管,没有汽车,没有枪支火药的原始年代,我们的先辈可以存活。他们活下来了,并且有了我们这些后代,而我们行吗?3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自来水管,但他们有清澈的泉水,奔流的河流;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电,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发电资源;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汽车,但他们给我们留下
4、了石油;我们的祖先可以没有枪支弹药,这是因为他们不用大肆捕杀动物来满足各种残忍的欲望,他们只是为了获取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可以吗?我们又将留给后代什么?到了我们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吗?我想是的,我们地球六十亿人类都应觉醒,认识我们应该承担的那一份责任。Home.家园.地球12108 蔡漪漪随便打开任何一本世界地图,我们便可以看到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奇异的自然现象: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洋和白雪皑皑冰封万里的崇山峻岭,两极冰川;飞沙走石,庄严肃萧的戈壁沙漠和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河网交错的千里沃野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地球的形成是缓慢的,在最近的地质时代经过长期的演练才形成如今我们熟
5、识的模样,它已有四五十亿年的年龄,而我们人类仅仅只是二十万年年岁的幼童罢了。但是,我们却以我们仅达二十万年的历史,改变了这个世界几十亿4年才形成的面貌。海洋面积越来越小,茂密繁盛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退去,落下裸露的地表和一片生命消亡的痕迹,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这些是人类一心侵占土地所造成的结果,我们追求越来越便捷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和我们所谓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地球已经开始有征兆,并且不可避免的开始退化和衰竭,这不是我们曾预料的结果,这亦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这却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结果。我们早已将地球一点点的变得千疮百孔。哪怕人类现如今已经意识到
6、并开始补救,但要知道的是,修复一件已经损毁的东西比损毁它难的太多太多,我们所犯下的错,终究是要用我们余下的光阴来弥补,尽管我们知道前路渺茫。哪怕高楼耸入云霄,也舍不得毁去一片森林,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再美好,也舍不得用我们的绿色丛林来交换。这是我们的地球,这是我们的家园,同样,它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星河再浩瀚,群星再璀璨。这世界上也只有一个地球,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家园,我们要学会的是珍惜而不是肆意的毁坏,每一个生物都来之不易,既然存在,那便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万物生生相息,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个生命,敬重每个生命。5要知道,每个生命都经过了无数艰难困苦,不懈挣扎才出现在我
7、们面前。它们是渺小的,他们是伟大的,那些为了享一己私欲,而去捕杀野生动物,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而取去鲨鱼鱼鳍的人类,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若他们知道这样作无疑是将自己推向毁灭的深渊,他们还会否拿起猎枪向那飞奔的藏羚羊开出致命一枪?人类需要反省,为这世界上被他们伤害的人反省,我们在地球上给予我们宝藏的同时,给了它致命的伤害。我不敢想象再过几万年地球将会是何面貌,我只愿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加美好。善待地球12105 万惠芬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自己的未来。从宇宙中心鸟瞰地球,它是一个蓝色的球体,它是那样的迷人,这般美丽,它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它是我们共同的家,生命起源于地球,地球孕育
8、了人类,是我们的母亲“孩提时期”的我们没法独立,于是便万事万物依靠“母亲”, ”母亲”对此“毫无怨言”,她毫不吝啬地给予我们她的一切,当我们感到“饥渴”的时候, “地球母亲”就会给我们“流淌的6河流”提供甘甜的河水。我们和“地球母亲”演绎了和谐的“母子情”“少年时期”的我们,意气风发,想要独自飞翔,外出闯荡,在当时我们已具有了独立的能力,我们“自以为是”,自认为无所不能,急于挣脱“地球母亲”的怀抱,我们征服了“鸟兽”,征服了“自然”,获得了满足,但这种满足感却没有“充实”我们的内心,好胜的我们渴望寻找更大的挑战,便扬言征服地球,我们与“地球”间擦出了火花”“中年时期”的我们,早已事情了当年的意
9、气,我们早已忘却了昔日自己的英勇,忘记当日自己那股冲劲,不再却考自己的双手去开拓,去发掘,一味地从“地球母亲”身上搜刮,索取她的一切,我们无尽的开采地底的矿产资源,我们无尽地砍伐树木,我们无尽地捕捉鱼类,我们无尽的我们恨不得将“地球母亲”的一切搜刮干净,我们就像是土匪抢走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身上仅有的钱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在我们之间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日益恶化,地球的生命岌岌可危,地球本身蕴含的资源有限,怎么能够接受我们无止境的索取,终有一天, “地球母亲”会老去死去,地球上的资源会枯竭,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将要何去何从?离开了地球我们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园,到
10、底在哪才是我们生存定居的地方,哪里才是家?7看看马达加斯加岛上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看看四海那座座盐岛,贫瘠的土壤,看看中国那变成黄河的长江,看看那些“掉了头发”的山坡,看看换了“金装”的土地,看看那消失的森林,看看那些新增的沙漠,看看我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们正在伤害我们的母亲,摧毁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减少对地球的索取,善待地球,珍惜地球所给予我们的资源,善待地球,降低对地球的“伤害”平衡世界,保护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义务,地球孕育了生命,给予了我们太多,作为地球上众多生物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却保护地球,善待地球 不要让觅食的鸟儿飞的更远,不要让冰川继续哭泣,不要让高山继续“掉发”,不要让
11、荒漠多次出现,不要让矿产快速耗尽,不要让地球继续叹气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生之欲念观家园纪录片有感12108生,不是活的默念,而是死的沉思 题记生命,生活,生存,皆生,非亡;地面,地壳,地球,亦地,非土也。我们来自何方?死后又将从哪殆尽?8诚然,我们并非从天而降,或是由地而生。人类,一个诞生于谜一般的种群,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地球正是发展的载体,凭借着独特的智慧,我们改变了这个曾默默走过几十亿年的星球,让它带上了我们的烙印与伤痕。众所周知,地球在人类出现后的二十万年中变化的最快,从远古的静转变为现在的动,从片中可知,在人类未出现以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彼此相连结,相牵制。
12、如树和水,云和海它们以一种及其和谐却又略显单调的节奏生活着,存在最简单的生命迹象。由自然与其共生。然而,随着人类的出现,地球的平衡将被打破,人类靠着勤劳的双手创造文明结晶,收获以及改变世界。首当其冲的莫过于英国人,他们进行工业革命,带动整个世界进入工业王国,享受工业与机器所带来的快感,一座座工厂立起,一片片的树林随其后而消失,为了所谓财富,我们早已不顾流血的地球母亲,抬起头看见满目的钞票,却孰不知背后的代价有多惨重。 杜拜,婆罗洲这些我们耳熟的地名,不仅代表着发展的时代,更隐含着令人动容的故事。杜拜,一个现代的奇迹,在那里有着太多太多令人邪异的举措,好比“人造岛屿”“摩天大楼”他们用智慧诠释了
13、人类的最高境界无中生有。表面光怪陆离的岛屿,背后却是缺少资源的窘迫,于是他们不惜花重金进口资源,只为一个信念生。9婆罗洲,这个原本生命旺盛的一方土地,而因为了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种植桉树,大批生存棕榈油,使得经济飞速发展,却失掉原本的质朴自然,环境一度告危。没有太多的借口,为的只是一个目的生。其实不然,人类的“杰作”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最严重的要属海洋了。从一开始的捕鱼到现在的猎杀,从纯净的海水到现代的核辐射。人类正面临着海洋资源枯竭的问题。这些举措在海洋生物的异常行为足以体现,海洋哺乳类动物栖息地在不断减小,海鸟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觅食,这一切都因我们而起,我们甚至作茧自缚,全球变暖,冰川消失,
14、动植物灭绝,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地球已不再完整了。至此那生之欲念又从何汲取呢?问题?发展?一切疑问冲击着人类的大脑;自救?灭亡?我们怎能置之不理。于是我们不再沉默和杀害,我们举起环保的牌子向地球宣告,拯救刻不容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一点点小小希望的绿色种子埋在我们心底,就那样生根发芽。即使这点微薄的拯救,改变曾经的伤害,但也显示出我们已醒悟,我们从部餍足的习性也许一时难以改正,但起码我们有了精神,一种异于生的贪念的思想。10生,不应是我们死时最后的悔恨,而该是我们死后长久的静默和沉思。地球,不应由我们操纵和支配,而该是一种极其自然与和谐的韵律继续运转。生之欲念
15、,欲生则生;念死则死,地,载万物,承百变,餍于所有,知足常乐,生于地,莫斥相系也。从圣经开始谈奇迹12205 巫文蔚在宇宙的上空,天神并不存在,在人类创造神话之前,地球早已繁荣了无数个世纪,在地球存在之前,宇宙内早已有了无数次史诗般的诞生与消失。地球并不是宇宙中第一颗星辰,人类更不是地球第一个生物,或许人类的存在独具意义,但也只是一粒尘埃一样被庞大的宇宙忽略不计。真正的地球,正存在自己的诗章之中,首章“创世纪”里谈到:地球,来自混乱的火焰和滚滚的烟尘。这一定三个奇迹,或许,还是个谜。我们从大峡谷中获悉,水改变了这个星球的原貌。透过水,星球表面窥见地球深处的第一层力量。水从隐秘的地球私处流出,流
16、遍死寂的岩石,流遍凝固的空气。水创造了生命,赋予生命水的力量。水带来了希望,是一场“革命”,让地球在它手中演绎各种奇迹,是的,水就像宇宙赐予地球的生命之手,11将之紧紧握住。 在水中,古细菌的色彩之花开放,蓝绿色的生命号角在温泉中吹响,生命之花“灼灼其华”。在水中,生命的轨迹延伸阔展,生物的形态渐趋成熟。水中的珊瑚群是生命的狂欢,水变成的云是天空中永不停止的马车夫。任何对水的赞美都无法具体描述它的伟大,于是每个生物,都用静默的语言表达爱意,对爱人,对水,对自然。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习俗和仪式,每一个生物对地球来说都独具意义。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大海还是智人,在看的见的黎明,还是看不见的暮晚,你
17、们在生命的地平线上禹禹独行,又非茕茕孑立。生命的天平每人掌控,但从来不偏向任何一边。我们在生物的定义中叫人,从各种角度分析,柔软和无力无处躲藏,但我们有智慧。我们不遣余力的改造自然,揽尽脑汁去改变自然的线条和色块,我们的“智慧”不断进化,在改造自然巨绘之时给画面增添亮许多“戏剧性”,譬如农田,譬如城市。我们的孤独生来有之,人与人,人与生物,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在根本上无法交流。保罗科埃略所说的世界语言在这一层面上并不存在。我们的无力感无法摆脱,但所幸“智”让我们明白“无力感是会腐蚀人的”,于是我们用双手生活,让独木舟从海岛划出,驶向太平洋,变成载运无数集装箱的巨轮。我们用双耳聆听,蝉音鸟鸣化作
18、机器的节奏。是的,社会化的我们拥有知识和技12能,我们拥有各种文明,给图画抹上了中世纪教会似的阴影。你是否记得卡夫卡描绘的杀人机器,或者也曾经,被毕加索的手笔弄的迷惑不清。你是否看见了戈多不愿出现的荒诞,或者也曾经,因局外人的冷漠而神经紧绷。村上春树说,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有太多的“Question marks”,昆德拉也曾着笔过”不解之词“。你是否迷惑,或许看见了他们手下无法忽视的共性。是的,文艺工作者并不荒诞,他们的思想绝非过分深奥、荒诞,是世界给予他们的印象,或者也是你的第一印象。人类将世界怎么了?是否正在正大光明的制造一台巨型的巨人机器?我们正在摆脱时间的束缚,就像钟楼里的怪人,当然自然
19、的规矩并非如同“不知何时”镇上的人们,但起到的效果,绝对是自然未曾预料过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世界很久,似乎忘记了更古老的地球,其实地球内部矿物的历史比地球还久,他们是真正的长者,却被我们看成无限索取的对象。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环保二字可以解决的了,人类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我们也与自然万物相互平衡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类又该做些什么。我们是否像自然一样感到费解,我们体内是否有力量与“破坏力”相互制13衡。就像现在,我耳边的鸟儿突然躁动起来,娇小的群鸟发出悲鸣。无论人类做了什么,现在,后悔是无意义的。或许我们看到了自救的曙光,就在阳光之中隐藏着一个词汇,恢复这个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就不会失去太阳
20、。 “:平衡”,阳光写道。这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狂欢还在继续,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我们并不理会。只不过现在的狂欢、美妙感日趋下降,一种不好的气息悄悄游走。生命的动人继续感动着一切,这或许是个奇迹,或许是个谜。我手上的圣经谈论末日谈了几个世纪,似乎遥远又似乎很近。夏娃在人造的神话中偷吃了禁果,于是人类被永远赶出了伊甸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隐喻呢?人与自然-看家园 有感混沌,这里一片混乱,没有光,没有声,没有、 、 、 、 、 、这便是四十多亿年前的地球 -我们的母星。或许和宇宙大爆炸 一样,地球也可能在剧烈的能量风暴中诞生了。一个注定不凡的行星从此踏上了她的修行之路-我们的家,地球。
21、二十多亿年前的今天,注定是要在宇宙纪元史上添上浓重的一笔 。地球上第一种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物质诞生了,14这便是古细菌 ,近乎如今地球大多数生物的始祖。我不知道这于地球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地球所处的得天独厚的位置和其二十多亿年的精细准备最终铸造了成功;可不幸的是,在这苍茫无尽的宇宙之中,迄今地球也是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这便使我们产生了孤独感,一种旷古的孤独延承至今。历尽风雨,地球上逐渐出现了草地,森林,沼泽、 、 、 、 、 、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法则在这里得到了最极致的运用,也极大地维护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二十多万年前,一队被从树上赶下来 的猴子却
22、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创造。人类,没有野兽的強悍,敏捷,没有飞禽的翅膀,可他们却有众志成城的团结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人类,万物之灵长,他的诞生便注定了他的不凡与悲哀。二十多万年前一直到今天,地球却发生里四十亿年前到二十万年前般的惊天变化。人类开启的爆炸 发展模式也逐渐将自然,亦或说我们的母星甩在了身后。从二十万你去般的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 2000 历经 5000 年的农耕文明时代,再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一次时代的变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可不也同15样意味着人类社会团体消费力的飞跃意味着单位人口将消耗更多的能源,可着与自然的意志
23、相违背。但羽翼渐丰的人类学会了压榨,逼迫,最终导致自然非自然地在向衰竭期。曾经的河川逐渐消失,绿草如遇的草地也换上了荒漠的外装、 、 、 、 、 、一切生物已被一扫而空。美国的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过: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是又被砍伐的树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迫使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的更好。在苍茫的星海中,地球本是一条很舒适、安全的小船。可如今它因为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点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拔正
24、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因而,要敬畏,并保护这可爱而又脆弱的地球。篇 2【观后感一】高三,一个一劳永逸的谎言看了周浩的纪录片高三 ,也是高考三年以来自己第一16次真正有勇气去像那台摄像机一样客观而真实的面对那段时光,面对那时的自己。我们都很善于遗忘,但幸好还有人记得。在那三年里,我们耳边听到的都是来自老师和家长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什么“辛苦奋斗三年,幸福生活三十年”、“坚持下来,以后就轻松了”、 “不努力考出去,你将一辈子打在这小县城里”。这不仅仅是所谓的教育恐怖主义,更是一种毛氏的乌托邦式的谎言,仿佛我们人生所要面对的一切都会在高考这一瞬间之后结束,于是在那之后,我们开始用我们的大学时光来
25、休息,来补偿自己那些曾经奉献给考试的青春。有的人一休就是十年,于是在毕业前恍然大悟。然而有些人,一休就是一辈子。我并不想要批判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勤奋,我只是想问问他们为何如此勤奋。是为了那自己从未去了解的未知的理想?还是为了步入名牌大学的虚荣?还是为了他们即将面对的生命的时时刻刻,那些即使没有高考,也依然时刻甘愿去做的一些事情。说来也怪,我学习勤奋,成绩也不差,但回想高中以及之前学的东西,我记得的却寥寥无几,之后也不会再想着去翻翻看,自己仿佛恨不得把那些曾学到的知识连同那一段记忆全部忘记。能清晰记得的却是当年自己干的那些傻事。虽说是傻事,但也无非是谈谈恋爱,看看闲书,和朋17友混日子,翻墙逃课
26、此类,但这一切都与学习无关。当有一天一个同学在自习上看忏悔录被老师大骂, “忏悔啊,晚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身边所禁忌的东西并不是与学习无关,而是与高考无关。后来看过王小波的一篇杂文胡思乱想之后,我对这怪事也有了新的理解。当他提及其长篇小说黄金时代时说,“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也只有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同样,也正因为我受“教育”的十年间,除了考试,一切都是一种“非”的状态,也难怪我对这些“非”的状态记忆犹新了。至于“上初中是为了中考,上高中是为了高考”这样的“口号”,我不禁要问,高考是问了什么呢?你如果说是为了上大
27、学,那么你敢不敢继续回答我的为什么呢?敢不敢认认真真的面对自己这已经开始,却从未停止结束的人生呢?!记得我高中曾写过“为死而生,为生而死”这样的诗句,回头看看还真羡慕自己当年的才华。当我通过阅读积累了更多的文革经验之后,我深深的感到,其实文革从来都没有结束。如果说曾经的文革是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极刑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文革”就是一次幸福的安乐死,幸福什么呢?人们为自己不再被处以极刑而幸福,而人们并不知道,那令人恐惧的瞬间已经占据了我18们生命的时时刻刻。我惊奇我们身边还有无数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且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为了那么一个瞬间,为了那么一个场面,为了那么一个口号,为了那么一个梦想。我们的眼中虽
28、然没有了“三反五反”,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我们的眼中虽然没有了“大跃进”,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我们的眼中虽然没有了“文革”,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人民把自己生命的时时刻刻耗尽,耗尽在母亲一个又一个的瞬间里。当这些瞬间成为母亲生命的时时刻刻的时候,人民终于说话了。人民扭捏的看着母亲,说“其实人民不需要自由”。此文为读后感,并非影评,大家可以揣测一下读后感与影评的区别,一个侧重个人思想的全面表达,一个侧重客观的评论,另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李老师观点持中立态度【观后感二】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整个高三,我的书桌后面都贴着一篇从青年文摘上剪下来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和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
29、了,只记得那是关于一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女孩子考进复旦的故事,我记得她在文章里写起那个学校沸沸扬扬的凤凰花,19心生向往。那是 2002 年的冬天,我的世界天昏地暗,我总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哭,后来因为睡眠不足,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整个夏天,我都充满了遗憾,可是我没有给任何人说起我的遗憾。那是 2003 年的夏天,高考完之后填志愿,我的班主任一直在问我,你已经想清楚了吗,你真的要放弃吗?我去教务处拿推荐表,教导主任说,你真的就只填这个志愿了么,可以再高一点的。我的父母说,你自己决定吧。后来,我坚持填上另外一个大学的名字,我开玩笑地说,那个学校有全中国最漂亮的樱花啊。再后来,成绩单和分数线下来,我看到
30、我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梦寐以求的复旦许多许多,我什么都没有说,启程去了另外的城市。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说,那时候我是多么地恐惧。我的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志愿填错了,我就要重来一次这噩梦一样的高三,如果这样的经历要重来一次,我是活也不想活的。所以,我真的只是遗憾,我从来不后悔我做了那样的选择,因为,我真的,很害怕。20看高三 ,看到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时光,彷佛看到了那时候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那些形形色色的脸。从高三开始,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毕业班的学生,而我们的的身份界定开始越来越明晰了:优生,中等生,差生。前两天在 MSN 上遇到一个小姑娘,说起纪录片来,就讲到了高三,她说:“当时我看这个片子的时
31、候哭得一塌糊涂的,但是你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因为我看的时候刚刚高考完,可是你现在都大学毕业了。 ” 我没有再给她说我是怎样也心酸得一塌糊涂,你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忘记,那么当它全部浮出海面的时候,便是怎样也无法止步。我还记得我们那个全省最好的高中里,大家是一同经受着怎样地狱式的特训。我在那一年里买的参考书比我整个高一高二加起来的还多,我在那一年里做掉的题比我以往十几年加起来的还要多,我在那一年里上课说的话传的纸条,是我迄今整个人生最沉默的时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励了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梦想,总之在那样的岁月里开始思考人生的去留,想远走高飞,就是无论如何都想远走高飞,书柜上贴满了自己写
32、的小纸条,全部都是励志的话。 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一起起来的还有小心翼翼的母亲,她总是会比我早起来半个21小时,做好早餐才把我叫醒,然后我再行尸走肉一样梦游在上学的路上;睡觉的时间从凌晨一点到五点不等,有时候做题做得疯了,就一头栽进去,等到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都已经没有办法睡死过去了,又或者,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在桌子前倒下了。困,就是困,除了困还有怎样的感觉,我从前是个熬不住夜的人,经过了高三,连通宵都不怕了。我那时候并不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所以高考的时候在班上考了个第三让所有的人都跌破了眼镜,我的班主任说,你果然就是那黑马。可是我爸说,你很辛苦了,真的很辛苦了。开学之初的时候我就死缠烂打地
33、在班主任那里哀求,和班上成绩最好的男生坐在了一起,开始像他一样每天在下课以后拖住不同的老师问不同的问题,每天都问,每天每天都争论不休;我开始向他一样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题再做题,下午放学也是做题再做题,做到天黑了再回家吃饭,吃完饭接着再做题。大量的卷子、习题册、还有自己买的各种参考书,每天都有任务,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那时候连累都不觉得累了,只是想着,赶紧考完吧,考完了我要好好睡半个月,然后,我一辈子也不写字了。22后来高考,我的同桌莫名其妙地落榜了,他就是与我截然不同的那一个,他的志愿,稍稍高了那么一步。他留在了当地的一所大学,成绩一直很好很好,后来,保送去复旦读了研,就是那个我最最向
34、往的复旦。他落榜那一天,我翻同学录,看到他曾经写着:为了我的北大,你的复旦,我们都要拼了命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稍有察觉,其实人生才刚刚开始啊。在片子的开头,班主任说过,请你们拿出半条命给高三,没有人会因为太用功太努力而不行了的,所以我不要你们的一条命,只要半条。几乎所有的人都搭上了半条命,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还有家长,大家像抗敌小分队一样成立了一条统一战线,人人自危。病态的究竟是我们,还是社会。看到片子中他们着魔了一样的生活和口号,其实我们的努力不过都一样,全部来自于内心的恐惧。有人哭着挣扎着往前走了,有人放弃了逃避了,有人茫茫然不知所以。如果病态的是社会,那么我们之所以要变得那么病态
35、,不过是因为我们恐惧于我们不能生存下去,我们都想生存下去,看到广阔的天空和所谓的梦想。23我有一点想要追访一下这些学生后来都变成了什么样子,在考进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他们遭遇到的,是和当初完全不一样的状况。说什么辛苦这一年幸福千百年,说什么一生之中最苦的时候,那都是为了他们的斗志而故意说出的话,实际上无论高三这一年如何,走了还是留下了,狗血的人生还没有拉开帷幕。我用整个大学的时光来弥补了我在高三那一年损失掉的娱乐和休闲时光,毕业以后漂泊到了另外的城市,然后开始了一轮有一轮的死磕,我总是在想去他妈的教育吧,谁他妈也没有给我说过人生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充满了势利,谁也没有给我说过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可
36、是就是有那么多的不公平。我那曾经彪悍过的半条命,竟然不知不觉就走丢了。昨天晚上我看完了这个片子,什么也写不出来,一觉睡过去却梦到了自己拼命拼命在做题。 然后,今天,北京下了雪。看着这样的冷清清,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自从高三之后,我再也没有拼命去做过一件事情,哪怕是半条命。总想着走捷径,在别人的一劳永逸面前常常迷失自己,隔三差五地被生活打败,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放弃吧天24塌下来也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地塌下去也有矮的人垫着。我真的以为我已经远走高飞了,却远远没有走出来。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啊,我总是在想,我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五年前的那个自己呢?我亲爱的高三的孩子们啊,你们不要被幻觉蒙蔽了双眼,人生正在不怀好意地看着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