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情况 2011谈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情况 (2011-02-20 10:03:42) 2011年02月20 日谈2010年山东高考理综( 物理 )阅卷情况 今年的理科综合科目阅卷点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无论是从阅卷的保密上还是从阅卷的质量上,山大的负责人都做了严密的部署: 1、阅卷现场全封闭管理 阅卷机房门口配备了储物柜,评卷老师们的手提包、背包、通讯工具等一律不得带入场。根据评卷安全保卫守则,网上评卷机房实行封闭管理,评卷教师和工作人员出入评卷场所一律要佩戴工作证,无评卷工作证或照片与本人不符者不准进入。 在机房内,阅卷老师们每人一台电脑,考生的考
2、题被扫描入电脑上,字体被放大。电脑前只放着评分细则。按照答题要点,评卷教师将每个要点考生所获分值输入电脑。 2、主观题要确保零误差 我们这次负责理科综合项目主观题部分评卷工作的阅卷教师共有652名,每一个题目都要有两个老师对试题进行把关批改,总分一样还不行,每一个得分点所评分值都要相同。如此“双批”的目的就是为确保零误差,如果存在评分误差,则要交给质检组专家进行仲裁,“误差有1分也不行。” 3、评卷质量有专人监控 为确保评卷准确和公平,我们评卷教师6月10日起就到评卷点报到,11日进行试评后最终确定评分细则。每一个阅卷机房都受到监控室的监控,通过监控视频,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评卷现场的情况。我们在
3、阅卷中会每天进行内部排名,包括“阅卷完成率前5名、后5名”、“阅卷错误率前5名、后5名”等。阅卷酬金发放是按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原则进行,对评卷质量优数量大的阅卷老师,除了按照平均酬金发放外,还要进行质量和数量指标的额外奖励。对于阅卷进度慢、阅卷质量差的阅卷老师,则会适当扣除部分阅卷酬金,形成激励机制。如果阅卷中出现失误多,阅卷老师会先被警告;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就可能被直接辞退,去年和前年都曾有阅卷老师在阅卷中途被辞退,今年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阅卷老师给考生打分或扣分都很慎重,虽然现在阅卷速度提快了,可是阅卷老师还是把保质量放在第一位。 今年理科综合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来源于课本,没有
4、偏题、怪题、超纲题,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阅卷,我发现学生答卷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是卷面方面。卷面特别的乱,字迹潦草,不清楚,得分点不容易找。这部分学生是要吃亏的,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 2、考试的时候心理不稳,急躁。该得分的地方没有得到。比方说今年 物理 必做最后一题,题目比较长,并且存在电场、磁场。有的同学就慌了,加上时间比较紧,很多同学就放弃了,所以在改卷的过程出现很多的空白卷。实际上这题并不是很难,多数考生应该能得到相应的分数。至少可以把第一问的分数得到,只要列三个方程, , 和 可以得到4分,只要你 学物理 了,这三个式子是能够列出来
5、的。 3、审题不仔细,没在规定的区域答题。在改卷的过程中发现,本来是第25题的答题区域,有的同学却把第24题的解答写在了此处,并且人数还不少。像这种情况的,今年在评卷时被阅卷老师判作异常卷,又被扫面组的老师重新扫描发送到批阅该题的阅卷老师那里得到正确判分了。这些同学是比较幸运的,但是第23题第二小题中前后几个空颠倒的就不这么幸运了。这也是丢分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 4、答题不规范。不用题目中的符号表示,书写的表达式不是原始表达式,而是经过变形以后的式子。例如第23题第一小题中第一问用d、t表示加速度,很多考生用的是s、l等。 5、考生的运算能力太差。 物理 必做最后一题第二问中,出现的结果是五花
6、八门,这反映出学生的运算能力,最基本的化简都出错。平时的练习,大部分同学都是使用计算器,缺乏动手运算的训练,而弊端在考试时显露无疑。 6、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的不够深入。理综第24题考查的是动能定理、 动力学 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只要理解了这几个规律,熟练掌握,能够灵活运用,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但是阅卷中发现公式多种多样,究其原因还是对知识没有理解。 7、考生动手能力弱影响得分。高考 物理 中一般没有与教材完全相同的实验试题,而是都经过了重新设计,题目新颖,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我所负责批阅的是 物理 实
7、验题,根据我个人阅卷情况,这道满分12分的题目,考生平均得分在七八分左右,还属比较正常。但一些考生还是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动手能力弱的小毛病,仅从卷面来判断,这种考生很有可能没亲手做过 物理 实验,所以答不上来。如果考生在平时没有亲手做过 物理 实验,缺乏动手能力,那么在解答这种 物理 实验题时,会很不适应,“光靠脑子想很难得高分”。 综上所述,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 基础是重中之重。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加深对概念和 物理 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做到融会贯通,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只有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真正理解了,才能弄清其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 物理 规律的联系
8、。这样才能在应用时得心应手。 2、加强对学生推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推理分析能力在 物理 高考中要求是很高的,这要注意平时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总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旦遇到综合性问题,就可将其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同时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网分层、分块、分点加以解决。另外,学生应结合课本将所学过的概念、公式、规律的形成过程和来龙去脉逐一梳理,从中学会如何从 物理 现象中发现问题,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解决 物理 问题,如何形成 物理 概念和规律。这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很有帮助的。 3、重视实验的学习 实验是 物理 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
9、部分,实验能力的考查在 物理 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要切实重视实验。尤其是设计性实验,这将是以后高考的重点。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够总结出实验结论,并且根据图像得到相关信息。我建议,学生平时应该多去实验室进行 物理 实验,而不是拘泥于课本固有理论,更不要靠题海战术。通过常做 物理 实验,可以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恰好是高考理科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 4、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 理科综合阅卷都是踩点给分,阅卷老师先是快速扫一眼考生答案,有个大体感受,然后再去寻找其中的得分点。所以我建议,学生在审题时应该快速找出关键词,搞清楚问题与题干的关系,把题干和所学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够抓住得分点。另外,学生要明白无论题目多难,根据每个题目中的信息总是可以推导出有关结论,根据自己能够分析出来的东西去答题,就有可能会答出得分知识点。就算考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要能够写出题目中应该用到的公式,老师也会酌情给分。 此外,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一句话:做题有过程,列式有根据,分步列式。 要记住:功夫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