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哲选择题汇总1 / 202018 版马哲大学期末复习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 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 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B.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C.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正式成立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 生的社会根源
2、(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B.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C 资本丰义经济的发展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有一个过程,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B.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C.马克思、恩格斯接受“ 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哲选择题汇总2 /
3、 20B.共产党宣言C. 资本论D. 神圣家族5.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哥达纲领批判C 资本论 D. 德意志意诉6资本论 (德文版)第一卷于 1867 年 9 月在汉堡出版,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A.商品二因素理论B.价值规律理C.劳动二重性理论D.剩余价值理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国际工人协会B.共产主义者同盟C.德国工人党D.正义者同盟8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A.实
4、践性B.革命性C.发展性D.科学性马哲选择题汇总3 / 20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9.“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 形而上学如同纬纱交织其中。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B.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 不能另立标准
5、,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A. 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B.对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是指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C.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马哲选择题汇总4 / 20A.主张精神主宰客
6、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坫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能动作用的唯心义观点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两个同等度宽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7、.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8不少人体验过这样的小测试:面对同一张人物肖像,有人看到了满脸皱纹的马哲选择题汇总5 / 20老太太,有人看到 的却是正值青春妙龄的年轻姑娘。关注角度、聚焦方位不同,看到的图像竟也存在天壤之别。对同一张肖像的两种看法都是A. 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B.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
8、中固有形象的表现形式D.意主观自生的产物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A.意识来源于人脑B.意识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C.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0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思想实验” 。他的“思想实验”不是在实验室中 而是在思想中进行,所使用的不是仪器设备而是严密的逻辑和数学的推导。这说明A.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B.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重要C.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D.逻辑推导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21“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具有一维性B.运动是静止的衡量尺度C.运动是
9、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2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实践已经变成了“寒露种 麦正当时” 。这说明A.自然规律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观察结果B.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马哲选择题汇总6 / 20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23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 ”这段话蕴含
10、的哲学原理是事物的存在并非都是客观的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A.不存在静止 C.运动就是物质25.2016 年 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看,天宫二号的对接部缓缓滑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并最终停止,意 飞行。整个对接过程看似缓慢、平静,而实际上这两个 8 吨多的圆形轨道 l 以每秒 7. 9 公里左右的速度在飞行。以A.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B.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唯一运动形式C.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绝对静止只能是暂时的 26. 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十分强调运动变化,以至他的哲学被称为“变的哲学”
11、。在柏格森看来,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动作,这句 话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B.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唯一属性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7. 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 ”马哲选择题汇总7 / 20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A.静止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C.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D.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
12、具体地了解运动29.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测定宇宙天体之间 距离的单位是用光在真空屮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光年)来衡量的。这说明A.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B.时空是绝对的C.时空是无限的D.时空是人们意识的产物30.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千百年来地 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来导航。实际上,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北极星不是 一成不变的,曾经的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现阶段北极星是指小熊座 a 星, 在 3000 年前是天龙座 a星,隋唐时期北极五成了北极星,而到公元 4000 年前后
13、,仙王座 7 星将成为北极星。以上材料说明A.时空是人们主观经验的产物B.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C.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3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一切事物的贮藏所”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马哲选择题汇总8 / 2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33.中国有句古话叫“万物土中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 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无
14、土栽培技术。这种技 术能够在沙漠、戈壁滩、海岛等无土地区种植作物,具有省工、省水、实现作物早熟、高产、避 免土壤病虫害传播、无污染等特点。这表明A.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 C.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3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35.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近年来,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 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15、。以上材料 说明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C.只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36.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 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 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马哲选择题汇总9 / 20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37. 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A. 普遍性B.多
16、样性C.客观性D.条件性38.“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 ,浙江湖州的这一“桑基鱼塘系统” 凝结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的劳动智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 论坛上认定为新增遗产。这一古老的中国农业智慧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两点论” 与“重点论 ”相结合C.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D.原因与结果互相渗透39. 刮风下雨,本是自然现象。当其在特定时间以特定量级发生时,则会衍生气象灾害。为防御灾 害,气象部门开出了一个“药方” ,即以人工方式对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打散”即将 形成冰雹的云、为干旱地区进行人工增雨等,以达到防灾
17、减灾的效果。这说明 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世界B.人们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C.掌握自然规律娃认识的根本目的D.人与自然的矛盾只能通过科学文化实践来解决4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A.出现时间的先后B形式的新旧C.力量的大小对比D.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马哲选择题汇总10 / 2041.据统汁,我国不少公共场所儿童免票祕准都在 1.2 米至 1.3 米之间。但由于营养状况和成长环境 的改善,儿童平均身高早已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标准。目前,已有城市开始实行按年龄和身高免 票的双轨制,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好儿童权益。以上材料说明A.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物质形态
18、的多样性只有在物质的绝对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C.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D.事物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42.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A.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43.以下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冬去春来 B.电闪雷鸣44.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社会进一步稳定;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说明A.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 C.原因与结果关系复杂多样 4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哲学上反映的是A. 可能与现实的关系B.原因与结果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必然与偶然的关系46.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唯物辩证法认为A
19、.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47. 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频频发生大幅震荡,有经济学家认为 2008 年金融危机马哲选择题汇总11 / 20以来形成的新的经济 泡沫可能又将破裂。对此,有人对过去几百年间著名的泡沫时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 论:每个泡沫都会破裂,无一例外。但是预测泡沫何时会达到临界状态并破灭,总是比较困难。 它就像掉落到地板上的沙粒,堆成了土堆一样顶部变得日渐狭窄。在某个节点,一粒沙就会引 发崩塌。谁知道是哪一粒呢?以上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
20、是A.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相互转化B. 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C. 人类活动的结果是完全无法预见的D. 事物的发展就是循环往复48. 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49. 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以下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A. 大海捞针 B.水中捞月C.挟泰山以超北海 D.为长者折枝50.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A. 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D.人们主观自生的观念51. 现象有真
21、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B. 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 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一种错觉52. 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中的矛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归根到底,辩证法不过是每个人所固有的矛盾精神经过规律化和系统化而发展起来的 B- “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C. “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质”马哲选择题汇总12 / 20矛盾“是实际斗: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 I53. 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
22、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54. 辩证的同一是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55. 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斗争本身就是发展B.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 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D. 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要的方面56.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ICO 等话题的火爆,区块链这一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外科技公司 也纷纷“拥抱”区块链。虽然一些打着区块链旗号的“炒币”事件给这一新技术带来些负面 影响,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监管,但家们普遍
23、认为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继互联网、人 工智能之后又一项颠覆性技术。现实中, “区块链+”已涉及金融、物流、医疗健康、文娱传 媒、法律服务等各领域,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食品溯源、音乐数字版权确权、证据保令、公益善款 追寻等应用也已走进百姓生活。以上材料说明A.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融合推动社会发展B.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 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中包含着对未来事物的肯定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57. 当前在抗击沙漠化的斗争中,我国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充分考虑水分平衡问题,以水定需、量水 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从哲学上讲,“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是因 为矛盾具有A.
24、普遍性 B.主观性 C.特殊性 D.稳定性58. 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以及迅速普及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一系列新问题也随之而 来,电脑病毒就是其中之一。2017 年 5 月中旬,全球范围内多达一百多个国家的几十万台电脑 遭遇勒索病毒侵害,很多公司和政府部门无法办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每一次大规模电脑病 毒的发生都会导致新一马哲选择题汇总13 / 20轮的安全软件升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出现新 的电脑病毒。有专家表示,只要人们还在使用电脑,就无法完全杜绝新的、更高级的电脑病毒出 现,人们能做的只是努力减少系统的漏洞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上事例说明A. 矛盾只
25、能通过一方克服另一方来解决 B.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相互转化C.矛盾具有普遍性 D.事物在循环往复中实现发展59.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 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 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 ”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A.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B.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C. 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D. 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这局话蕴含的哲理是
26、A. 假象无法反映事物的本质 B理性认识需要感性认识来说明C.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D. 没有正确的实践,就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压垮骆驼的绝不仅仅是最后那根稻草,雪崩的时候没有- 句话是在强调A. 量变和质变是直接同-的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C.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汀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D. 区分事物的量是认识质的前提62.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6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A. 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马哲选择题汇总14 / 20C 事
27、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64.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有备才能无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凡事 不能超越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一旦突破这些底线,就会出现 无法接受的坏结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底线是指联系的条件性 B.度的关节点C.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65.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A.既克服又保留 B.绝对的否定C.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D.外在的否定66. 恩格斯指出:“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上百年的实验工作才提供了一些材料。而拉瓦锡利用这种 材料才在普利斯特列提取出来
28、的氧气中发现了想象中的燃素的实在对立物,从而推翻了全部燃 素说。但是燃素说者的实验成果决不因此就被抛弃。正好相反。这些成果依然存在,只不过其表 述被颠倒过来,从燃素说的语言翻译成了现今通行的化学语言,因此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有效 性。“这说明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B.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C.只要敢于否定一切,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D.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67.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68.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
29、,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从哲学上讲,这说明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C.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D.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69.“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这段话表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哲选择题汇总15 / 20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70. 水葫芦,也叫水浮莲,二十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引人中国。后由于水物蛋白,于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猪的饲料使 没想到水葫芦的繁
30、殖能力惊人,经常会出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 工打捞的费用每年就高达 1 亿元, 这说明 A.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事物有自己的发展规律C.改造自然必然导致生态的失衡 D.自然不可征服71. 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解决遇到的矛盾。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荽注重牵住 “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这句话体现的是 A.要坚持矛盾斗争性和同 -性的统一 B.要贤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要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不同功能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2.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是A.抽象B.思维具体C.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D.实践第
31、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70.“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A.自觉能动性 B.物质性 C.客观性 D.社会历史性71. 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 2015 年 7 月 23 日公布重磅消息: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最像地 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 452b。这颗行星与地球相似度之高,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大表哥” 。 人类此次发现开普勒 452h,以及早前发现一系列地球“表亲” ,都得益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从 2009 年升空到现在,这个以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命名的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超过一颗系外行星,而据 NASA 专家预计, “开普勒”号可
32、以在银河系中发现 50 颗以上的类地行星。这一 事例告诉人们,认识的客体是A.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切客观事物马哲选择题汇总16 / 20C.包括外太空在内的全部自然界 D.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72.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说明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深刻 B.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C.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D.认识来源于实践73. 古语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 工作的基本功。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干部要深人基 层、深人实际、深人群众。从哲学上讲,干部要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是因为A.直接经验比间
33、接经验史有用B.实践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C.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74. 在同世界著名选手李世石的对局中,阿尔法狗以 4:1 取胜,成为第一 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机器人。这是继 1997 年 IBM 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后,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胜利。现实中,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自动驾驶汽车、医疗辅助等 领域,直接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服务。以上事例说明A. 机器可以完全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地思维B. 人工智能可以完全代替和排除人的脑力劳动C. 人工智能延伸和扩展了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D. 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75. 恩格斯在谈到
3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时指出:“资产阶级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然力的作用方式,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76. 天空繁星密布,而首先成为天文学研究对象的是与人 物品种谁以计数,而人们首先研究的还是与农业和畜牧业不多的植物和动物。这说明A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是实践的归宿B.实践的需要认识的发展 马哲选择题汇总17 / 20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70. 香料制作历史悠久,几千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就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的传
35、说。古时代人们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 饰和美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人工合成香料。合成香料 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而且有不少产品是自然界不存在而具 独特香气的,因此近 20 多年来发展迅速。从天然香料到人工合成香料的这一发展过程说明 A.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规律A. 人类可以脱离自然界而存在B.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珞印7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
36、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72.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73.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A.概念 B.推理 C.表象 D.判断74.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调査 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A. 直接性 B.间接性 C.抽象性 D.深刻性75.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
37、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马哲选择题汇总18 / 20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意识建构认识对象C.人的感觉是包含着理性的感觉 ,D.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规定着事物的性质7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B.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C. 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具体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77.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逻辑会把你从 A 带到 B,想象
38、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 逻辑证明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回荇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返B.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C. 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D. 化认识过程中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今78.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義每突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 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 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A. 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B. 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C. 认识总是
39、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 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79.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C.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辩证统一 D.实践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80. 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是一成不变的还是不断发展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不同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马哲选择题汇总19 / 20一元的。真理的一元性是指A. 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只有一个B. 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C. 对于特定内容来说真理的主观形式只有一个D. 真理就是客观事物91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
40、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92-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句名言:“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 ”失败的实 验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是因为A. 成功是普遍的,失败是个别的B. 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C. 成功和失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可以超越时代实践水平的限制93.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94.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1、,是由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95. 2018 年 3 月 14 日,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逝世。霍金一生中有包括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在内的一系 列重要发现。虽然他关于霍金辐射的理论已经被全球物理学家普遍接受,也让物理学家更加重 视研究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融合,但霍金辐射还没有被观测到,也就是说霍金辐射理 论还没有被证实,这也是霍马哲选择题汇总20 / 20金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这说明A.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B.检验真理的实践活动是逻每产物C.追求真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真理是在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