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道士塔学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803952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士塔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士塔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士塔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士塔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士塔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道士塔导学案 初稿导入语: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 1600 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 100 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 10 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 ,走进他的道士塔 ,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学习目标】1、了

2、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3 、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学习重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课前预习案】1、神奇传说:公元 366 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

3、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2、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 1.6 公里。现存石窟 492 个。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 366 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

4、营造达千年之久。 敦煌壁画总面积约 45000 平方米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1

5、987 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始凿于公元 366 年。经过历朝修建,洞窟不断增多,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 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 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在这个长、宽各 3 米的小洞内,堆满了经卷、文书、织绣、绘画和佛像绢幡、拓本等稀世古物,大约有 5 万多件。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 4 世纪到 11 世纪,内容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医药

6、科技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3、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 、 艺术创造工程 、 文化苦旅 、 文明的碎片 、 秋雨散文 、 山居笔记 。本文正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文化苦旅于 1992 年出版,余秋雨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的文化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人们称之为“文化散文” ,也有人称“学者散文” 。4、解题。(1)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行的两大宗

7、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2)为什么佛教僧人死后要建塔埋葬?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自主学习案】一、文章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深刻含义?分析:道士塔是敦煌文化的一个可怜、凄楚

8、的缩影,因看守它的是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而得名。在敦煌文物被毁坏和流失的过程中,道士王圆箓是一个关键人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历史将一个无知、平凡的小人物推到了风口浪尖,王圆箓成为文章的核心人物,而道士塔就成了文章的典型环境和叙述的基本背景,既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又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以“道士塔”为文题寓意深刻,启人明事理。二、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恨 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三、认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恨

9、谁? 王道士 外国掠夺者 满清官员做了哪些事?1、粉刷壁画2、砸毁雕塑3、贱送文物4、廉卖文物1、低价换取2、欺骗1、听之任之2、私自占有是怎样的人?卑微渺小愚昧无知贪婪无耻腐败无能【合作探究案】一、在敦煌文物惨遭劫掠中,王道士是不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罪在王道士: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 根在清政府的腐败和国力的弱小: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二、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明确:“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落的象

10、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勿忘耻辱,决不能重蹈覆辙 !三、这件历史悲剧给你怎样的现实启示呢?明确:对于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我们有着难言的心痛,但是我们没办法穿越回去阻止这一幕的上演。这是一个难于挽回的历史悲剧,也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文中写到“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谁来弥合这个百年的伤口?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然而,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专家们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补充资料:1、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 2005 年 1

11、1 月 24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大约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伤了我们的自尊心,可以想见,新一轮的“申遗”活动又该“刻不容缓”了。可是,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2、风雨廊桥位于北岸镇北岸村棉溪河上,明代始建,清中叶大修。风雨廊桥桥长 751 米,分上下两层,一层可供游人、市民通行,二层可供观赏和休闲娱乐,桥上建筑采用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亭、廊、牌

12、坊等相互结合,与湖边的清渭楼、古渡遗址、六国宫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群落。2013 年 11 月 27 日晚,有亚洲第一之称的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这座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的廊桥被烧毁。3、2007 年 10 月何鸿燊千多万买回的圆明园马首铜像2013 年 12 月爱国商人出资 160 万美元从挪威买回 7 根圆明园石柱【灵犀一点】外国人盗掠敦煌文物,你怎么看?课文观点: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违心的话)。发散角度 1:外国人盗走敦煌文物其实是最好地保存了敦煌文物。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昏庸,没有也无力保护自己的文化瑰宝。外国人将这些文物盗走,在最大限度上保护了这些文物。发

13、散角度 2:民族的文化遗产应当由本民族自己收藏保存。因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归属也象征着国家的主权,一个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决不能听任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旁落。【拓展延伸】任选一个话题,运用“秋雨笔法”进行写作。(秋雨笔法:符合话题内涵 还原历史场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想象合理:符合人物形象,事情发展 倾注作者的思考:主题鲜明,新颖)屈原投江、霸王别姬、伯牙断琴、昭君出塞例:1、站在汨罗江边,风萧萧地吹起了满地的落叶,我隐隐约约看见远处有一个身影,迎着风站在几十丈高的悬崖边,看着江水的方向,那个眼神,仿佛注视着整个时代的悲哀,眼神中有股看透尘世的力量,落叶在他的身边旋转,然后落下屈原,用眼神去看透一个

14、时代的落寞,用身躯去唤醒整个民族的良心2.伯牙的脖子伸得老长,不知要望向哪里,似乎满含期待,可眼神中分明全是凝滞的神采啊!面前是子期的坟冢,新垒的土堆上还有泥土的味道,你全然不顾身旁掠过的风雨,全然不管身旁走过的鸟兽,你的手里死死攥着一把新坟上抠下来的黄土,似乎要消耗掉你全身的气力。【推荐书目】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写下你喜欢的余秋雨的经典语录。1.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发出重重的叹息。-文化苦旅 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

15、评价: 2. 人 生 , 只 要 还 有 一 线 期 望 , 就 还 有 无 限 的 可 能 。 霜 冷 长 河 3. 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霜 冷 长 河 4.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废墟道士塔导学案 快班使用导入语: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 1600 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 100 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 10 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

16、进他的文化苦旅 ,走进他的道士塔 ,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3 、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学习重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课前预习案】1、神奇传说:公元 366 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

17、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2、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 1.6 公里。现存石窟 492 个。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 366 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

18、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 敦煌壁画总面积约 45000 平方米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19、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1987 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始凿于公元 366 年。经过历朝修建,洞窟不断增多,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 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 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在这个长、宽各 3 米的小洞内,堆满了经卷、文书、织绣、绘画和佛像绢幡、拓本等稀世古物,大约有 5 万多件。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 4 世纪到 11 世纪,内容涉及中国和

20、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医药科技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4、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 、 艺术创造工程 、 文化苦旅 、 文明的碎片 、 秋雨散文 、 山居笔记 。本文正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文化苦旅于 1992 年出版,余秋雨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的文化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人们称之为“文化散文” ,也有人称“学者散文” 。4、解

21、题。(1)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2)为什么佛教僧人死后要建塔埋葬?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自主学习

22、案】一、文章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深刻含义?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二、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 三、认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恨谁?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人?【合作探究案】一、在敦煌文物惨遭劫掠中,王道士是不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二、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三、这件历史悲剧给你怎样的现实启示呢?【灵犀一点】外国人盗掠敦煌文物,你怎么看?课文观点: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违心的话)。发散角度 【拓展延伸】任选一个话

23、题,运用“秋雨笔法”进行写作。屈原投江、霸王别姬、伯牙断琴、昭君出塞(秋雨笔法:符合话题内涵 还原历史场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想象合理:符合人物形象,事情发展 倾注作者的思考:主题鲜明,新颖)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道士塔导学案 普快班使用导入语: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 1600 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 100 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 10 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

24、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 ,走进他的道士塔 ,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3 、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学习重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课前预习案】1、神奇传说:公元 366 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

25、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2、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 1.6 公里。现存石窟 492 个。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

26、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 366 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 敦煌壁画总面积约 45000 平方米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

27、、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1987 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始凿于公元 366 年。经过历朝修建,洞窟不断增多,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 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 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在这个长、宽各 3 米的小洞内,堆满了经卷、文书、织

28、绣、绘画和佛像绢幡、拓本等稀世古物,大约有 5 万多件。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 4 世纪到 11 世纪,内容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医药科技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5、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 、 艺术创造工程 、 文化苦旅 、 文明的碎片 、 秋雨散文 、 山居笔记 。本文正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文化苦旅于 1992 年出版,余秋雨以其学

29、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的文化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人们称之为“文化散文” ,也有人称“学者散文” 。4、解题。(1)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2)为什么佛教僧人死后要建塔埋葬?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

30、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自主学习案】一、文章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深刻含义?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二、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 三、认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恨谁?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人?【合作探究案】一、在敦煌文物惨遭劫掠中,王道士是不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二、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三、这件历史悲剧给你怎样的现实启示呢?【灵

31、犀一点】外国人盗掠敦煌文物,你怎么看?课文观点: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违心的话)。发散角度 【推荐书目】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写下你喜欢的余秋雨的经典语录。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道士塔导学案 普班使用导入语: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 1600 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 100 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 10 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

32、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 ,走进他的道士塔 ,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2、准确筛选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3 、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学习重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课前预习案】1、神奇传说:公元 366 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 25 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

33、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2、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 1.6 公里。现存石窟 492 个。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 366

34、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 敦煌壁画总面积约 45000 平方米 。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35、,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1987 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始凿于公元 366 年。经过历朝修建,洞窟不断增多,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 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 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 在这个长、宽各 3 米的小洞内,堆满了经卷、文书、织绣、绘画和佛像绢幡、拓本等稀

36、世古物,大约有 5 万多件。这些文物的年代从公元 4 世纪到 11 世纪,内容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医药科技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6、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 、 艺术创造工程 、 文化苦旅 、 文明的碎片 、 秋雨散文 、 山居笔记 。本文正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文化苦旅于 1992 年出版,余秋雨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

37、以及深沉的文化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人们称之为“文化散文” ,也有人称“学者散文” 。4、解题。(1)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2)为什么佛教僧人死后要建塔埋葬?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

38、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自主学习案】一、文章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深刻含义?高一语文 1 组必修 3 导学案 编制日期:2017 年 2 月 24 日星期五 NO. 编制人:齐丽丽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班级: 小组: 教师评价: 二、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 三、认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恨谁?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人?【合作探究案】一、在敦煌文物惨遭劫掠中,王道士是不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二、你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三、这件历史悲剧给你怎样的现实启示呢?【灵犀一点】外国人盗掠敦煌文物,你怎么看?课文观点: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违心的话)。发散角度 【推荐书目】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写下你喜欢的余秋雨的经典语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