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038690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届诗歌常考七大题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熟知常考7大题材,2018届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中常见种类,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 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一)咏史怀古诗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等字样。,朝代: 春秋吴国,六朝,隋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意在揭示这一历史时期盛衰的原因,以前朝君主荒淫亡国的史实警戒当时的君主。 地点: 前代京城:姑苏、咸阳、长安、洛阳、金陵等; 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等; 历代帝王

2、与名人故居、陵墓、祠堂、庙宇:湘妃祠、乌江亭、武侯祠等。 人物: 项羽、贾生、诸葛亮、王昭君、秦始皇、西施、屈原、荆轲等。,【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己,借古伤今,用典,借景抒情,对比反衬,拟人等。 【思想感情】 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 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隐喻当世,讽劝当朝的用心。 表达独特的历史观。,【应用体验】 1(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周朴(?878):字太

3、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作者怀古伤今,表达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 的悲叹之情。(2)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由眼前的荒凉之景联想到当年秦国何等强盛,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二)咏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常见意象】梅、兰、竹、菊、莲、松、草、鹰、燕、蝉、蜂、琴、棋、丁香、桃李等。,【常用手法】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抒情方法: 托物言志修辞: 比喻,拟人,对比,反衬,象征等。,【内涵】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

4、标志】常有以物象为题或 “咏 (题、赠、赞)物象”,【思想感情】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 榴 花 朱 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盛开的石榴花虽然艳丽耀眼,却无人欣赏,只能和青苔混迹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自己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与心寒。,(三

5、)羁旅思乡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常见意象:月亮、斜阳、鸿雁、杜鹃、杨柳、高楼、危栏、灯漏、双鲤、寒砧、捣衣、桑梓、黄叶、寒蝉、落花、蓬草、关山等。,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哀写哀、以乐写乐)、对比反衬(以哀写乐、以乐写哀)、虚实结合,侧面烘托、渲染等。,3、思想感情: 抒发内心的孤独、寂寞、凄凉的感受。 抒发不得重用、怀才不遇的幽愤之情。 表达对亲人及故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 簦笠:类

6、似现代伞而有柄的笠。崦:山。化蝶:睡梦。指庄周化蝶的典故。诗歌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境况?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旅途的艰苦:只身一人四处漂泊,只有“簦笠”是随身伴侣,衣服长时间不能换洗;雨天山路行走艰难,入夜叩门寄宿田家。2、全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依和深切的乡思、乡愁之情。,【应用体验】,(四)赠友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见意象】 月亮、斜阳、鸿雁、杜鹃、杨柳、杨花、高楼、酒、寒蝉、长亭、古道、灞桥、谢亭、青草、秋水等。,【常用手法】 情景交融、想象、衬托(以乐景衬哀情)、对比、细节描写等。,【思想感情】 表达离别时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 抒

7、发离别后孤独寂寞、思念对方的忧愁。 表达对友人的叮咛、劝慰、勉励的情意。 借送别言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借送别表达对古人的敬仰、思慕的感受。,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尾联诗意转折,请结合全诗,分析该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化为祝福,将孤独化为自信

8、,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不眷念和热爱之情,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应用体验】,(五)边塞征战诗:写边塞风光的奇丽壮阔,统治者 的 穷兵黩武,将士 的艰苦生活。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风格悲壮豪迈,【常见意象】 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常用手法】情景交融,渲染烘托,对比反衬,比喻、夸张、用典、互文、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思想感情】 保家卫

9、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山丹题壁 明杨一清 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 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逼仄:狭窄的意思。 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1、通

10、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对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 2、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应用体验】,(六)山水田园诗: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常见意象】 明月、云彩、山林、泉水、燕子、鸳鸯、黄鹂、竹子、青松、梅花等。 【常用手法】(1)从立足点的变化入手: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2)从内容入手:绘声、绘形、绘色 (3)从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4) 从表现手法入手:修辞手法(比

11、喻、拟人、夸张、对比等)、白描与工笔、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抒情手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思想感情】 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 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之情。 揭示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

12、诗进行分析。(6分) (1)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的变化过程。 (2)前三联写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欣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悠然自得;当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应用体验】,(七)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 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 “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

13、“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常用手法】 情景交融,渲染烘托,想象对比,比兴、先抑后扬等。 【思想感情】 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抒发孤独寂寞的愁苦之情。 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寒 闺 怨 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 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应用体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4分)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