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诗歌四首备课班级 七年级 上课时间 执教人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 标要 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材及学情分 析古代诗歌四首是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 观鸟,咏春悲秋 ,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品味课文精彩生动 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 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
2、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 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而且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农村的孩子,学习语文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领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2.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3.用口头语言描绘想像的画面,营造意境。重点 理解闻王长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天净沙秋思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加强古诗文修养。2教法学法指导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教具准备诗歌朗读音频、PPT 课件、作者简介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 成的任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复习旧知导入 背诵观沧海 、 次北固山下 检查背诵3教学过程一研读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1、 文学常识介绍2、 释题3、 整体感知4、 拓展5、.学生小结二、指导自读天净沙秋思、解题、朗读李白(字、号、年代、小李杜)李白及其他作家的送别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送别诗人物、事件、距离1、初读课文(自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找出压韵的字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的景色(杨花、子规)3、景物的特
4、点杨花: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子规:啼叫声哀鸣(不如归去)4、眼见飘坠的柳絮,耳闻子规哀鸣,本已撩人愁思,却又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 (事件)5、小结:此景暗含了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6、友人远去,诗人的情感何以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7、再读课文,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1、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如: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假设你是月亮,到了龙标。你将会对月亮说些什么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 青衫泪 荐福碑 黄粱梦等种。在他的作品中, 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
5、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 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了解作者及诗歌体裁知识从诗题获取信息培养朗读能力理解诗的内容回顾已有积累从诗题获取信息培养朗读能力4教学过程、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写一般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字左右。、探究、背诵这首小令。学生写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学生背诵培养想象能力理解主题5小结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写景: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凄凉 、 冷清古道 西风 瘦马抒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作业设计全体学生完成:1、 背诵闻王长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天净沙秋思2、 完成绩优学案课堂探究部分。选做题:完成绩优学案达标测评部分6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