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学期高一语文 11月月考试题 05(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1 分)(一)(12 分,每题 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潜逃(qin) 菲薄(fi) 攒射(cun) 长歌当哭(dng) B狷介(jun) 氛围(fn) 饷银(xing) 嗷嗷待哺(o)C卮酒(zh) 目眦(z) 杯杓(sho) 殒身不恤(yn) D解剖(pu) 创伤(chung) 戊戌(x) 叱咤风云(zh)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纨袴 策划 乌烟瘴气 励精图志B箜篌 湎怀 博闻强识 涕泗交流C繁琐 蹩脚 绿草如荫 大有裨益D桀骜 尸骸 黯然神伤
2、 前仆后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D江南 style是一首中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刘邦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知人善任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我们年级参加这次秋季运动会特色节目表演的 200
3、多名女同学,均是由班级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C通过一种历史与社会的视角,一种迷幻与现实的交织,莫言创造了一个其复杂性令人想起威廉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世界,同时他又找到了古典中国文学与口语创作传统这个出发点。D2012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报录比例为 9411:1。这对社会发展是否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二)(14 分)名著导读(6 分,每题 3分)5、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B大卫家的女仆佩葛蒂心地善良,她无微不至地爱护着大卫。大卫被继父默
4、德斯东毒打,只有佩葛蒂偷偷安慰他。佩葛蒂夫妇是以狄更斯的父母为原型的。- 2 -C大卫贝特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古道热肠。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D史蒂尔福斯仪表堂堂却内心险恶。他诱骗大卫的童年好友佩葛蒂的侄女艾米莉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6、下列对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是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B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C小说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
5、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D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7、阅读下面一则简讯,为该简讯添加一条导语(不超过 20个字) 。 (4 分)10月 17日,在上海,百岁老人巴金先生带着家 春 秋 雾 雨 电 随想录等 13000多万字的作品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用他的笔,它的文字,它的思想,他的情操,引领时代风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巴金的逝世无疑是文坛的巨大损失。答: 8、成都树德中学高一年级举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人”的推选活动,请你从入选的毛泽东、杜甫、司马迁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生平和诗文为其写一段 100字左右的推荐词。要求推荐理由明确
6、而充分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4 分)(三) (5 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 分)(1)又前而为歌曰:“ , !” (荆轲刺秦王)(2)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3)惨象, ;流言, 。 (记念刘和珍君 )二、阅读与鉴赏(59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题。 (8 分)不见(唐)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3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10、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7、)答: 1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一种并作赏析。(4 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题。 (19 分)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成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蠲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州
8、有民庸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擢浙西提刑。赵氏有守阡僧甚暴横,震遣吏捕治,似道以书营救,震不省,卒按以法。似道怒,使侍御史陈坚劾去之。成淳十年,起震知饶州。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归附,大兵略饶。饶兵止千八百人,震发州民城守,昧爽出治兵,至夜中始寐。上书求援,不报。大兵使人入饶取降款,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饶寓士皆从之。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负国邪?”城中少年感震言,杀使者。民有李希圣者谋出降,械置狱中。明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
9、,书官资揭于城,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 ”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节选自宋史唐震传) 置辟:指施加刑法。蠲:言 jun,免除。昧爽:天刚亮。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令坊置一吏,籍其户 籍:登记 B州有民庸童牧牛 庸:雇用C民不胜掠,自诬服 诬服:指诬告别人犯罪D道同风震降 风:劝说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10、一组是( ) (3 分)A有权贵以牒荐之者使工以药淬之B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童逸而牧舍火- 4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燕王拜送于庭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A唐震年少居乡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闻过则喜。中进士后做小官,但他决不靠某权贵的推荐升官。B唐震任临安府官员,看到仗恃贾似道势力的潜说友执法上的错误,他敢于极力辩说其中的错误,把这件事报告给刑部,使自己的正确见解得到认可。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济遭旱灾的百姓,他还能明察而求得实证,平反了一屈打成招的冤案。D元兵大至,将帅邓益逃
11、跑,唐震拿出府中全部的金钱募人出战。危难之际,他放弃逃生机会,在敌人面前,他因决不投降而死。1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5 分)译文:_ (2)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5 分)译文:(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 (10分)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产
12、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 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
13、、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 、 “川” 、 “日” 、 “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
14、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 ,称自创的文字为- 5 -“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 ,就连毛泽东 、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个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
15、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 1991年 11月和 1994年 9月在汉城(今为“首尔” )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 。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 ,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 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16、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16、 ) (3 分)A汉字虽然由于自身的特点带来了种种缺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将汉字塞进博物馆。B无论是朝鲜还是日本,他们虽然也自创了自己的文字,但却称之为“谚文” 、 “假名” ,并没有作为正式文字使用。C解放初期的文字改革并没有实现用表音文字替代汉字的初衷,不过,改革的结果却使汉字学习多了一种辅助工具。D 图说汉字的历史的发表,不仅表明扩大“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潮流,还表达了汉字为 21世纪的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希冀。17、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指主要使用由中国文明圈独自诞生、发展的汉字的广大区域。B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包括港澳台)及周边区域C指以汉字
17、为主要交流工具以及受到汉字及其文化影响的区域。D指使用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字的区域。18、分点概述汉字的魅力所在。 (4 分)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2题。 (22 分)秋 天 的 心林清玄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 6 -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 ,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
18、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
19、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
20、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
21、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7 -19、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 分)答: 20、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4 分)(1)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
22、么是刺桐花了。(2 分)答: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 分)答: 21、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 ,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答: 22、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请联系全文,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谈你的理解。(8 分)答: 三、表达与交流(60 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传奇,是网络上一个很热门的词语。 “传”有传说的意思, “奇”指奇异事迹,多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到或听到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或事,尤其是很多的平凡人,也在平凡
23、的生活中演绎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的故事会带给我们许多感悟和思考。也许,在别人眼中,你也是一个传奇。 请以“你就是一个传奇”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 800字。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写一篇记叙文。答案- 8 -1C(A潜逃(qin)B氛围(fn) D创伤(chung) )2D(A励精图治 B缅怀 C绿草如茵) 3C(C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应改为“一文不值” 。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简短而有力。B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D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C(A搭
24、配不当,“他的知人善任与奸诈凶狠”不能与“表演机会”搭配。B句式杂糅,“是由组成”杂糅,可改为“均是选手”或“均由组成”。D两面对一面,“是否”与“怀疑”两面对一面。)5 B(应为“密考伯夫妇是以狄更斯的父母为原型的”。)6A(应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7 (4 分)10 月 17日,我国文坛巨人巴金先生在上海辞世。(时间 “10月 17日”,地点“上海”,人物“文坛巨人巴金”,事件“辞世”各 1分。)8 (4 分)示例:杜甫,你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你才高八斗却无处施展。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遮不住你心中的家国山河:社会腐化,仍喊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生活艰辛,仍高呼“安得广厦千
25、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你海纳百川的胸襟,悲天悯人的情怀植根于中国文化,泽惠于千秋后人!(推荐理由明确 1分,结合生平 1分,结合诗文 1分,语言生动连贯得体 1分)9(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大行不顾细谨。(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10(4 分)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2 分)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 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11(4 分)示例对比手法。(1 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 分)示例直抒
26、胸臆。(2 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 分)(结合相关诗句分析)12.C(诬服:无辜而认罪。 )13C(C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其余三组意义和用法相同:A以:用,介词。B为:替,给,介词。D 于:在,介词。)14B(唐震“把这件事报告给刑部”不合文意。原文是说潜说友争论不过他,就把此事上报给刑部,最终刑部认为唐震的看法是正确的。 )15 (4 分)(1)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被动句,为,所活,无算各 1分,大意 1分。 )(4 分)(2)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
27、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 (诘,示,狱,直各 1分,大意 1分。 )参考译文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为人耿直,不随便同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过错就高兴。唐震考取进士以后做了小官,有个权贵用文书推荐他,他把文书放入小箱子中,不久他参与政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条尚未打开,那人十分惭愧。后来唐震担任其他官职,他到哪里都以公正廉洁著称。成淳年间,他由大理寺司直而兼任临安府通判。当时潜说友担任京城的长官,他依仗贾似道的势力,十分傲慢,处理政事时一切都无所顾忌退让。恰好府中有案卷将要用来定罪量刑,唐震极力辩说其中的错误,潜说友争论不过他,就把那事上奏刑部,最终刑部认为唐震的意
28、见是正确的。成淳六年,江东发生大旱灾,唐震被提拔为信州知州。唐震上奏请求减少纲运米,免除当地的租赋,下令每个街坊设置一个小吏,登记那里的户口,劝说富人分发粮食,让街坊的小吏主持供给饥民。有的小吏劳累不堪,唐震就为他们上陈情况,使他们恢复原来身份。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 9 -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州里有个百姓雇佣小孩放牛,小孩逃走了,牛棚发生火灾,孩子的父亲状告雇主杀死他的儿子并投入火中,那个百姓禁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服罪了。唐震看案卷后怀疑这事,就暗中查访,终于在临近的郡中找到了小孩。又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给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唐
29、震被提拔为浙西提刑。赵氏家族有个看守墓地的僧人十分凶暴蛮横,唐震派遣官吏去逮捕惩治他,贾似道写信来营救,唐震不予理睬,最终按照法律判了刑。贾似道发怒了,让侍御史陈坚弹劾唐震,使他被免职。成淳十年,朝廷又起用唐震做饶州知州。当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都已经归附元朝,元军开始攻取饶州。饶州驻军只有一千八百人,唐震发动州民登城防守,天不亮就出去整治军队,直到半夜才入睡。他上书朝廷求援,没有得到回复。元军派人进入饶州来取宋军表示投降的款项,通判万道同暗中派人在他部下中筹集白金、牛酒,备办投降时的礼物。寓居饶州的士人全都听从他。万道同婉转地劝说唐震投降,唐震大声呵斥说:“我能忍心苟且偷生辜负国家吗?”城中
30、的年轻人被唐震的话感动了,就杀了元军的使者。有个叫李希圣的百姓图谋出城投降,结果被戴上刑具投入监狱中。第二年二月,元军大批到来,都大提举邓益逃离了饶州。唐震拿出府中所有的金钱,写了官府悬赏文告张贴在城墙上,招募能够奋勇应战的人来奖赏他们。众人心里畏惧,不能应战,元兵登上女墙,众人就溃散了。唐震走进府中的玉芝堂,他的仆人上前请求说:“情况紧急了,番江门敌军还没合围,赶快出去还可以脱身。”唐震骂道:“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左右的人不敢再劝说,都走出去了。不久,元兵进来,拿文书铺在桌上,让唐震签名投降,唐宸把笔投在地上,不肯屈服
31、,终于为此而死。16B(并非“没有作为正式文字使用” ,而是并不视为“正式文字” 。 )17C(“汉字文化圈”不仅指以汉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也包括受汉字及其文化影响的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等。不受汉字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不在其中。 )18 (4 分) (1)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没有文化断层。(2)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3)汉字所承载的文化跨越广阔的版图,并且至今仍影响着周边世界的文化。(4)汉字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每点 2分,答对两点得 4分。意思对即可。 )19 (4 分)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
32、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 (2 分)近结尾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 分)20 (4 分)(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 ,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2 分)(2)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2 分)(意思相近即可) 21(6 分) “秋天的心”体现在:气派悠闲之意;感知自然之心;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谦卑的心情;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1 点 1分,2 点 3分,3 点 4分,4 点 6分。 )22 (8 分)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 (2 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 (2 分) 结合生活实例(2 分) ,言之成理(2 分) 。23、 (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