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031857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西钦州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逍遥游是庄子内 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

2、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

3、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

4、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

5、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游被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

6、”比诗经的“逍遥”内涵包含更丰富。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逍遥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 2 -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D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就

7、要努力摆脱名利富贵等种种牵累限制。 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

8、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而且还有病。”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

9、你就画吧!”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怎么好?”少女不懂。“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

10、着。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3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少女在画老人

11、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我浑身酸疼。”“你明天来吗,老爷爷?”“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

12、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是瞎子。”“瞎了很久吗?”“十年了。怎么?”“没什么”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4. 下

13、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C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 , “刻满皱纹的脸” “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5.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

14、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_6.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6 分)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4 -材料一(光明网):中国拥有 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 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 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

15、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 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 ,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

16、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 “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

17、,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 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 “去年

18、,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 ,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

19、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 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中国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20、B.材料二报道了中国制笔业所面临的困境,特别强调了正规企业因创新能力较弱,与小企业、小作坊相比没有了竞争优势。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 5 -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制笔业正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以期走出困境,寻求发展。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 )A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B小作坊通过不法手段破坏市场秩序,质量可靠的制笔企业逐年减少,使得中国笔业的整体

21、质量下滑,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 ,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E.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9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树立中国制笔业的品牌形象?(4 分)_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19 分)新修滕王阁记韩 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

22、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

23、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24、。注王勃作滕王阁序 ,王绪作滕王阁赋 ,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 。后两作已失传。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大号:年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壮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B 移刺袁州 刺:担任刺史。C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造:制造。D傥得一至其处 傥:或许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

25、命C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6 -D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滕王阁与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C“躬诣”有多种含义,古代下级面见上级的一种礼节,文中是亲自到、亲自去的意思。D“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

26、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5 分)译文:_ (2)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5 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 (12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4-15小题。观 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6 分)A、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说理形象,颇有

27、感染力。B、首联写书卷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C、颔联写一眼扫过三千字,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疲于应付的心情。D、 颈联“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识,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E、尾联写读书可以使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的贵公子领略美好之情之境。15.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三种赏析之。 ( 6 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6题,每空 1分,共 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2) 滕王阁序中描写房屋密集、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3

28、)庄子的逍遥游中,引用了齐谐一书的句子描述了大鹏从海面一飞冲天的震撼画面的两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17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在魂断蓝桥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举行婚礼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一切貌似荒诞不经,但却是合情合理。 在当今的娱乐圈,有的人凭借恶俗炒作变“红” ,尝到了甜头,便肆无忌惮地爆出更恶俗的新闻以获得名利。 11月 16日下午,英国卫报和 BBC网站均发文表示,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将不会参加 12月的诺奖颁奖礼,其行为让人侧目而视。 贪官刁民相互勾结,使得许多百姓理屈词穷,最后落得个“窦娥冤” 。 周朴园

29、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 “最美人物”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A. B. C. D.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7 -A. 在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 3比 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 12年后的奥运冠军。B.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C. 聆听了张老师的“数学之美和数学的无处不在”的讲座后,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学习数学的热情

30、得到了极大的激发。D. 周五下午,校学生会成员围绕“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19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3 分)A我是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通知我。B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C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精神矍铄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D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

31、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20.根据语境,把下面文字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4 分)穿行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世界里,我们不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认识了那个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林冲,还认识了那个隐居钱塘、以教书糊口、一心著书的施耐庵;_,_。这一系列浸润着作者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和有着不同经历的作者本人,让我们看到了无数的人和无数的丰富人生。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 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的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要让城市可持

32、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1)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2)_(3)_四写作(6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