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产业发展理念变革 与上海产业发展思路,陈建勋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讲座主要内容,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上海“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业企业产业转移动向分析 2,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式的变化理念二: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手段必须做全面调整(案例分析:金桥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容发生变化理念
2、三:水平分工向垂直分工转化后产业发展理念变化-产业分工形式发生变化理念四:中国GDP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坚决反对妖魔化GDP)-产业升级的内涵及要求理念五:中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区域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案例分析:美国20年打5场仗的深层次原因)-产业发展的区域格局发生变化 3,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1、中国未来能够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十二五”规划是分水岭 2、美国的再工业化及低碳经济的提出对我国产业发展带来冲击
3、 美国将实行再工业化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出口将翻 一翻。 美国将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实现将国家 建设在岩石上的目标。 美国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美国仍将领导世界。,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3、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若干特征: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政府的改革动力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加快 (无就业的增长、无声的增长、无情的增长、无未来的增长、无根的增长),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
4、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3、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若干特征: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政府的改革动力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加快 (政府利益的自肥趋势增强,政府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3、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
5、若干特征: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政府的改革动力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加快 (政府利益的自肥趋势增强,政府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 朱镕基时隔8年后再次震怒的背后- 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 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 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 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 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 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 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每 天7点到7点半必看中央电视台,看他们在胡说 些什么?,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6、“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3、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若干特征: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政府的改革动力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加快 (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至2017年缺劳动力8000万,首提完善人口政策),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一:中国十二五发展要解决 “经济四大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投资消费失衡,投入产出失衡;城乡发展失衡。将决定区域产品的销售方向、产业类型、投资门槛、产业布局 4、解决四大失衡问题的具体举措: (1)由外转内:城市化进程加
7、快要求产城一体化建设;发展农村需求;加大 民生投资; (2)由大变强:解决投资效益问题,解决投资规模与产业升级问题; (3)由高碳变低碳:建立以制造业为主的循环经济; (4)由失衡走向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产业协调,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二: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手段必须全面调整(案例分析:金桥开发区) 一、四次产业转移的含义: 战后,欧美向日本转移,日本 向亚洲四小龙转移,90年代四 小龙日本开始向中国转移(沿海 地区,浦东),目前正在做第四 次产业转移,服务业的转移或称 为大规模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 沿海生产性制造业开始向内地转移。
8、,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二: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手段必须全面调整(案例分析:金桥开发区) 二、案例分析:金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上海市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等八大行业 上海重点园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制造业内生发展、政府聚焦推进、税收优惠扶持等多种途径,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方向逐渐明晰,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如金桥的汽车、通信和自动化控制,张江的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动漫网游和金融信息,外高桥的贸易服务和营运中心,漕河泾的微电
9、子、光电子、新材料,紫竹的信息技术,市北园区的信息传媒等。,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二、案例分析:金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金桥已集聚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400余家。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其中总部经济营业收入150亿元,商贸营运营业收入110亿元,研发设计营业收入60亿元,物流服务营业收入20亿元,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期末从业人员达42326人。 (1)总部经济、商贸营运、研发设计业逐渐成为金桥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产业,支柱地位明显。 (2)一批国际知名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落户金桥,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程
10、度越来越高。 (3)与制造业紧密关联 。金桥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与制造业的关系十分紧密。据调查,80%的企业有稳定的生产伙伴或客户,从各行业看,商贸营运占该项比重为41%,总部经济占23%,研发设计占11%,物流业占4%,其他行业占7%。,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二、案例分析:金桥生产性服务业特色,* 总部经济,* 研发机构,以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新型家电为特色的商贸营运产业形成较大的发展规模。代表企业有:夏普商贸、夏普电子、博世力士乐、斯堪的亚电子、灏讯贸易、百思买等。,* 服务外包,* 商贸营运,围绕信息通讯、汽车电子两大产业,形成了以嵌入式软件、新
11、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服务外包机构。代表企业有:阿尔卡特软件、威虎、惠普软件、雅斯托智能卡技术等。,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二: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手段必须全面调整 二、案例分析:金桥开发区 总部经济发展特点 (1)从制造企业升级转型为地区总部 (2)跨国公司新设机构成为热点 (3)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二: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手段必须全面调整 二、案例分析:金桥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条件分析 产业基础雄厚 国际化程度高 国际社区别具特色 正在形成系统性操作政策
12、,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三:水平分工向垂直分工转化后产业发展理念变化(案例分析:重庆模式) 1、改变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模式 2、招商项目要结合当地实际,有效解决就业 3、供应链是发展当地产业的基本保证条件 4、只有做大零部件制造才能真正形成研发中心 5、改变中国的创汇模式,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四:中国GDP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坚决反对妖魔化GDP) 1、GDP本身没有错,关键是GDP产生的方式 GDP与财富的关系、强制交易的GDP、 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 投资产生的GDP、消费带来的GDP、 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对
13、这些概念 的厘清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式的选择。 2、追求GDP总量也没有错,关键是构成GDP的内容 GDP的构成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标志,产业 转换能力是衡量GDP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否则,只能 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理念五:中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区域格局正发生深刻 的变化 1、SCP理论告诉了我们什么? 2、美国20年打5场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改变区域发展格局 3、中国沿海产业的发达与脆弱-区域产业布局的不合理 4、中国需要大战略大格局,第一部分:我国“十二五”产业发展理念变革,结论: 中国需要创建以满足内需要求为出发点、以自身资源特点为基础、以区
14、域布局平衡为格局、以具有产业转换能力为目标、以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发展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第二部分: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主要领导思路 胡锦涛谈上海产业发展问题,多次批评 上海产业发展中服务业的短腿问题。上 海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高新技 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形成一批有自主知 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尤其要着 力抓好信息化这个关键环节,把推进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努 力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部分: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主要领导思路 习近平:必须把上海未
15、来发展 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 放在经 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 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 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 来思考和谋划; 抓住“两个机遇”:世博会和浦东 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创造“两个格局” 提升服务业,加强民营经济; 多定位少定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 左右。,第二部分: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主要领导思路 俞正声:当前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 化,关键是要明确重点,认准方向, 根据现有的基础、未来发展的定位和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选择和聚焦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
16、国家 重大专项和创新平台落户,要面向市 场需求,透过市场化机制进行项目选 择和资本运作,形成市场化的发现评 价机制和投入机制。目前已确定聚焦新 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 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 信息服务业等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 领域。力争在年实现大高新 技术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到1.1万亿元目标。,第二部分: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主要领导思路 韩正:正确处理好国家战略和上海产业发展 实践的关系,围绕国家重大技术进步、事关 国家命脉的先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率先实现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处理好产业转移和产业 扩张的关系,以主
17、动性、战略型的产业扩张替 代被动性的产业转移;处理好产业领域高新化 和产业技术先进化的关系,统筹升级与升值的 关系,强化以价值链为导向的产业升值;处理 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加以 改造创新,新兴产业重点应在引导投资。,第二部分: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产业发展的两次转型 上海两次大规模的经济转型:上世纪90年代以浦东开发为标记的第一次产业发展转型;从2009年开始的第二轮产业发展转型。 第一次产业发展转型:由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为以IT、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新制造业、重化工业为主导。这是上海产业结构由“轻”变“重”的升级,其标志性事件是当年上海百万纺
18、织工人大转岗。 第二次产业发展转型: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紧密围绕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建设而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将是上海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由“重”向“轻”的回归,其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明确上海建设“两个中心”时间表: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产业发展中的5块“天花板”: 1、高度紧张的土地资源 2、产业管理思维落后, 用管理制造业的办法管理服务业 3、形成于工业化时代的税赋体制, 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4、人
19、口老龄化与户籍屏障, 销蚀着城市竞争力 5、环境容量的制约,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一) 新能源。重点发展核电、风电、太 阳能、IGCC和智能电网,2015年产 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比2010年增 加7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二) 民用航空制造业。重点发展大型客机、 支线飞机、商用发动机、航空电子及 关键配套零部件,2015年产业
20、规模达 到300亿元,比2010年增加22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三) 先进重大装备。重点发展高效 清洁火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 轨道交通装备、自动控制系统、 大型工程机械等,2015年产业 规模达到1500亿元,比2010年 增加55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四)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原料药, 中药及天然提取物,生物诊断
21、试剂、 疫苗及抗体类药物,数字化高端医疗 设备等,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 元,比2010年增加63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五) 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新一代 移动通信、新型显示、物联网、汽 车电子等,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 亿元,比2010年增加105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六)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
22、力、 纯电动、替代能源和燃料电池等 整车,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 键零部件,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 400亿元,比2010年增加38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 形成优势(七)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 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海 洋油气开采设备及模块、 海水淡化设备等,2015年 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比2010年增加103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
23、规模、 形成优势(八) 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 耐高温纤维、高温合金、钛合金、 生物相容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 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比2010年增加8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优势(九)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 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 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基于 互联网的数字内容服务产 业,第三代移动通信应用, 云计算等,2015年产业规 模达到5000亿元,比2010 年增加25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
24、,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一)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 通信和网络设备等,加快能级提升, 完善产业链,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 75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二) 机械成套设备。重点发展 发电装备、输配电成套设备、 大型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 装备等领域,增强极端制造 能力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
25、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三) 汽车产业。突破整车、关键 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 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创新 与制造体系。2015年产业规模 达到32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四) 精品钢材。重点发展高档汽车 板、船用板、硅钢、高强度高 性能合金钢等,以及其它行业 发展需要配套的精品钢材。 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
26、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五) 石化和精细化工。重点发展 炼化一体化、乙烯、有机原 料和基本合成材料,带动形 成产业链,推动装置大型化、 产业基地化、产品高端化。 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48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六)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智能医疗 器械和生化分析设备、高端化 学药等,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 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
27、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七) 船舶产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船舶, 船用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船用曲轴 导航通信等配套船用产品,2015年产 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内涵发展(八) 航天产业。重点发展民用卫星 技术应用、空天探测装备和系 统等,加快建设民用航天产业基 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 元左右。,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三、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突破政策和体
28、制障碍,以制造业服务化为重点,聚焦发展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制造企业加快发展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提升发展物流服务、工业设计、创意、品牌服务、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软件等行业,鼓励发展总承包总集成、维修制造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中介服务、职业教育服务等行业。推进汽车、装备、石化、钢铁、轻纺、有色金属等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延伸发展。,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和调整重点 四、以扩大品牌影响为重点,稳定发展都市产业 大力推进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创意城市”建设,吸引国
29、际高端要素集聚,完善创意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动漫网络游戏设计、黄金珠宝及工艺品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创意产业增加值2015年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培育2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意龙头企业,吸引100个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建成120个左右各具特色、不同形态、各种功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入创意元素,推动品牌引领,以创意和品牌带动时尚、都市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服装服饰、黄金饰品、电子数码等时尚产业,食品、家用电器、日用化工等轻工业,2015年产值达到4900亿元;发展新型功能性化纤及材料制品等纺织业,2015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第二部分 上海
30、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工业“十二五”发展的空间布局(一)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发展根据“多轴、多层、多核” 的城市空间布局要求,顺应城市空间向沿江沿河沿海全 方位发展的趋势,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集群发 展、产城融合、空间拓展”的原则,以产业基地建设为 重点,以产业区块为依托,形成“一心、两带、十基地、 多区块”的空间布局,建立起核心引领、带状集聚、多 点支撑、周边辐射的产业协调发展局面。,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工业“十二五”发展的空间布局(二) 总体布局-“一心两带”: 一心即中心城区,包括外环以内的中心城区以及宝山、闵行中心城区
31、拓展区,努力打造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高端引领区。 两带指沿江临海产业发展带、西部嘉青松产业发展带。沿江临海产业发展带指依托宝山-崇明(长兴)-浦东-奉贤-金山沿江、沿海丰富的土地存量资源,重点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及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航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西部嘉青松产业发展带将充分发挥嘉青松地区连接中心城区特别是虹桥枢纽地区和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交通纽带作用,努力成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工业联动发展的先导区和主战场。,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上海工业“十二五”发展的空间布局(三) 上海主要产业基地分布 电子信息产业、石油 精细化工、精品钢材、 现代装备、航空航天、
32、 生物医药、新能源、 新材料、国际汽车城、 船舶海洋工程,第二部分 上海产业发展转型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思路,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上海对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 “两中心、双引擎、四大平台” “两中心”:生产力中心和创造力中心。 “双引擎”: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 擎和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 “四大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发展先 进制造业的平台;推进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的平台;促进科技创新的平台。,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全市产业区块概况 结合产业区块梳理和“两规合一”工作,加大了对工业用地的调整力度,全市已初步形成由重点产业基地、国家
33、级市级开发区、产业区(块)、城镇工业地块等104个产业区块组成的产业布局框架,规划面积约865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二是公告41个开发区规划面积536平方公里,三是区块和城镇工业地块148平方公里。,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104个工业区块2010年运转情况 2010年全年本市104产业区块完成工业总产值22628.83亿元,同比增加26.48%,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比全市工业增速高出3个多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3% 。 全市104工业区产值构成图,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园区规模能级持续提升,市级重点园区增长强劲 2010年全市千亿元以上
34、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7个,其中松江工业区(试点园区)3416.75亿元,成为首家突破3000亿元的开发区,其次为金桥开发区2097亿元、漕河泾开发区1253.34亿元、宝钢基地1480.6亿元、嘉定工业区(试点园区)1008亿元、国际汽车城1110.23亿元、康桥工业区1020亿元。本市的千亿级园区将不断增加,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2010年产值为895.76亿元、莘庄工业区、外高桥保税区、青浦工业区(试点园区)都超过700亿元,将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园区。,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工业向郊区集中明显,浦东新区工业区规模最大 浦东新区等9个郊区的工业区2010完成工业总产值22004.
35、44亿元,占比为97.24%。而中心城区闸北区、普陀区和徐汇区三个区完成624.39亿元。,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重点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增速较快,分布集中重点园区 2010年本市工业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58.42亿元,增长35.9%,占工业区工业总产值的20.91%,主要分布在松江出口加工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上海康桥工业区、漕河泾出口加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86.10亿元,增长37.4%,主要分布在国际汽车城、金桥出口加工区、嘉定工业区、嘉定汽车产业园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36、造业的规模以上企业1705.87亿元,增长18.5%,主要分布在金山石化基地、高桥石化、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星火开发区等。,第三部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产业转型初显成效 全市104产业区块二三产营业总收入达到370277.77亿元,同比增长34.54%,其中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3324.71亿元,同比增长41.53,占全市工业区营业总收入的36。其中本市开发区二三产营业总收入达到29759.09亿元,同比增长31.92%,其中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2642.67亿元,占开发区营业总收入的42.48,所占比重比2009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说明本市开发区二三产进一步融合。,第三部
37、分 上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第三产业成为亮点增长较快 2010年在本市工业区的工业生产稳定增 长的同时,园区第三产业也呈现较快发展,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 本市工业区结合本市创新发展,大力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一大批高、新、优的 生产性服务项目。 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上海工业园区投资 云计算产业。,第四部分 主要工业企业产业转移动向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动态分析 -常州装备制造名城建设中具体发展产业内容 -江阴与上海的合作及产业升级动态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光伏项目 -昆山地区的造纸机械项目及液晶模组项目 -南京激光显示产业基地、航空项目、央企合作项目 -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传感
38、器项目 -镇江、南通上海产业转移动向分析 大电气、纺织控股等企业产业转移项目分析,谢谢!,pOXLp7v0djZKylHSJr3WxBmHK6NJ2GhiBeF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
39、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s02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s02dLPqafkFGlzcvv2YiRQYHbhR8AI1LKULh3xvjDzkEAMGr8xbwF1bH1oIM30E7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