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本文以武汉的“红色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武汉“红色旅游”发展不热的问题所在,最后从建立武汉“红色旅游”产业、开发“红色旅游”市场、创新形式、政府及教育青少年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 ;统筹规划;创新形式;可持续开发 一、武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在武汉,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是八七会议旧址、二七纪念馆、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等。时下正值辛亥革命胜利 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荆楚大地武汉,却略显平寂。 通过实地的走法和调查,发现武
2、汉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以下现象: 首先,武汉市各旅行社普遍没有武汉红色旅游路线。经过实地走访汉口、武昌两地的多所旅行社,通过咨询多名负责人得知,武汉市旅行社几乎没有武汉红色旅游路线。其次,在实地走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参观红色景点的旅客多数为中老年人。 另一方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普遍武汉红色景点都没有配备专业的解说员。缺少专业的解说员甚至会影响展馆内一些电影录像的播放效果和游客对于展品的理解。 最后,武汉多数的红色旅游景点免费进场。走访了多处红色景点之后,如毛主席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3、等十几处景点,发现这些景点都可以免费进场,这样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游客的数量。 二、研究调查方案 (一)访谈 通过实地走访武汉市旅游局,了解其对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开发的相关政策以及未来的具体规划,参考相关文献并学习文件精神,采集有效调查信息数据。然后针对相关政策进行讨论。再通过武汉市相关旅行社的走访了解武汉红色旅游的现状以及具体线路。通过收集各大旅行社如东星国际旅行社、湖北东方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的数据分析得出红色旅游的知名度、推广度和受欢迎程度;收集查看武汉各旅行社现有的红游路线及其具体行程安排、费用以及各景点的客流量。 (二)问卷调查 对红色景点附近的旅客进行问
4、卷调查,主要在武昌起义门、首义公园、辛亥革命纪念馆、毛主席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点,通过随机派发问卷以及进行简单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三、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5、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缺少相关专业的指引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众多景点都存在缺少相关专业指引的问题,如在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的展厅里,里面的历史遗物和展物相当丰富,虽然已经有一些简单的标语,不过对游客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展物和历史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会
6、产生误解。希望武汉红色旅游景点能添加人性化的指引,或者聘请专业的导游进行解说。另一方面,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的群体也就很少会选择参加红色旅游,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景点的发展。 (三)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 ,缺少统筹规划,难成大气候 武汉各红色景点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据我们实地调查,毛主席旧居旧址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施洋烈士陵园、武汉二七纪念馆、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点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分散,各景点相对孤立,也缺少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根据经济学市场经济模型分析得出,这种相对孤立的经营模式是十分低效的,也不利
7、于整个武汉红色旅游产业的形成,规模效益的实现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市民和旅客游览武汉红色景点也照成不便,这也是武汉的红色旅游为何“红”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在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 (四)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够 根据我们与参观红色景点的游客进行的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旅客并不知道武汉其他红色旅游景点,甚至武汉本地人也知之甚少。结合此前在制定武汉红色活动路线以及收集材料的过程,发觉较难通过网上和其他宣传渠道找出武汉红色景点以及其具
8、体地点。由此可知,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在景点宣传上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 (五)武汉红色旅游受众不广且需求小 在原本就不是很多的游客中,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武汉红色旅游地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形式及产品单一且不够新颖,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又没有引起相关重视,无法吸引青少年,使得武汉红色旅游至今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武汉旅行社等对红色旅游不是很重视,没有集中规划发展 在我们寻访的多数旅行社都没有专业的红游路线,生产决定消费,旅行社的旅游路线中没有红游这一选择致使流失了部分游客,所以希望相关部门引起关注,旅行社也能更多更全面地规划红色旅游这一方面。 (七)红色旅游“变味” 现在许多人选择
9、跟团出游,可有的旅行社把时间安排得很紧,往往一天要参观很多地方,游客都疲惫不堪,参观时也无心多听解说员的讲解,到最后也就到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草草了事。红游本事很好的教育方式,却发展到如今的疲于奔命和又一种风光参观,充满商业色彩,红游的变味值得深思。 四、武汉红色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各红色旅游景点加强相互合作,与旅游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成建立独具江城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虽然武汉有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但是景区地理位置多数分布零散,分别分布在汉口和武昌两地。而且各红色景点还没有相关的政府政策或者措施来使武汉红色景点整合起来,各红色景点经营
10、相对孤立,没有太大的跨景点合作经营,不能形成成熟的红色旅游产业,应加强景点间的交往联系,一方面,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加强合作,通过各馆长和主要负责人召开建立武汉红色旅游产业的会议。通过双方磋商的形式,可以以地理位置的方便性和历史时间的顺序为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武汉市红色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盘活一些地点偏远或者游客少的景点,而且加大了武汉红色旅游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根据微观经济学可知,规模效应可以减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营业利润,最终达到多方共赢。各红色旅游景点应该强强联合,尽量降低各景点间的恶性竞争。唯有放弃眼前的小小利益,才会收获以后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各景点必须主动出击,与各大旅行社加强合作
11、,增加业务往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景点,为景点的宣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作为一个共同的产业进行优势互补,并能对武汉各处的红色旅游景区资源进行差异化战略发展,使武汉红色旅游的产业链能够迅速建立起来,最终树立武汉红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创造出营销学中的“品牌效应” ,这更是能推动武汉红色旅游产业在将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二)旅行社要充分发掘红色旅游的潜力,开发武汉市的红色旅游市场。 通过走访汉口和武昌多家旅行社,发现在受访的旅行社当中,竟然没有一家旅行社开设关于武汉红色旅游的旅行路线。原因有二:首先,很少本地客户需要通过旅行社去参观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其次,武汉红色旅游景点路线利润不高。其实
12、旅行社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地消费者身上,而需要把目光放远,可以关注外地、外省游客,因为他们对了解武汉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需求欲较武汉本地市民高。另一方面,红色旅游的利润其实并不是不高,因为根据我们调查,武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免费进场参观的,而大多数旅游费用都是用在门票上。因此红色旅游的利润空间很宽广,况且现在武汉市红色旅游市场基本处于白纸状态。只要旅行社充分利用武汉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出合理的旅游路线,并且能够吸引更多外地顾客的注意力,武汉红色旅游发展起来并非天方夜谭之说。 (三)旅游景点多举办特色活动,创新红色旅游形式。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的形式及产品比较单一,大部份景区内都以图片
13、展示和橱窗式陈列文物为主,略显单调,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 “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人是有理性的,面对各式各样的旅游景点,那种旅游景点的机会成本越大,他就会选择放弃,从而选择心里满足最大的旅游景点。武汉红色旅游红不起,很大原因是缺乏吸引力,单纯的参观并不能充分调动游者的兴趣,教育意义也不深刻。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 ,让“孤景”成“群景” ,添红色旅游的乐趣,使其不仅庄严严肃但同时又不失活泼针,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
14、区的消费水平,自然提高经济效益。对此,建议馆内可以常常增加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节目,例如文艺演出,电影播放,活动宣传,馆内公益讲座,也可以选择展示文化时可通过播放影像、动态运作机器等这些相对丰富的形式。 (四)政府有关部门对景区进行可持续开发 红色旅游有着其特殊性。首先要科学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其次要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另外,要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所谓“要致富,先修路
15、” ,根据资料所得,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景区道路交通、通讯、接待等基础设施落后。针对此,我们建议在条件相对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上列反应的问题,使其能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并可以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五)各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加强红色革命历史教育,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根据调查走访,发现众多旅游景点的游客多数为中老年游客。这也反映了当今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年青一代对红色革命的关注度与老
16、一辈相比有所降低。根据调查,学生在上学期间学习过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历史知识,因而对红色旅游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并不透彻且没有切身体验,同时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因此针对该群体,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成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资源,让缺乏经济来源的群体能够更好地享用这些资源,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我们希望相关教育机构应该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红色革命学习、钻研的兴趣,教育与旅游机构进行合作,既强化了学生的红色革命意识,也丰富了历史知识,学习参观的同时也带动了红色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这样只要从根本上提高群众对红色革命历史的关注度,便能进一步促进武汉红色旅游产业,乃至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汉琴.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当代经济 ,2011 年 6 月(上). 2熊继红.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 年 3 月(中旬刊) ,总第 461 期. 3张春琳.湖北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4黄先超,李庆凯.河南新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0084916 (2008)01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