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及家庭对策任丘市四中 李项羽内容摘要:未成年人的成长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本文从网络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现状出发进行探讨,分析了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并简述了家庭对策,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网络 未成年人 影响 家庭环境 对策正文: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处细节带来了前所未有、难以置信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它正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在我国 1.1 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超过 50%,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了 16.4%。互联网的快
2、速发展给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娱乐、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伴随着网络的繁荣和更多的应用,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趁机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一、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1、信息泛滥,冲击了未成年人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使未成年人面临着多种异质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挑战。这往往与未成年人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的状态,
3、单一的思想很难将未成年人生头脑束缚住,网络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 “电子海洛因”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丰富多彩的网络,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未成年人来说有无限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样两个不同世界中的角色和行动协调问题,从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网络上瘾症” 、“网络孤独症”等“电子海洛因”应运而生,极大地毒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由于网络大大增加了人们交往、学习的方式,以及交往、学习内容和情景的多样性,使人们在网络中更容易发挥个人能动性和选择性,进入网络仿佛是一个浩瀚的信息,知
4、识和娱乐的数字迷宫,很容易让人完全沉浸到虚拟化的网络生活中不能自拔,出现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即“网络上瘾症” 。由于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而不是与现实本身进行交流,同他人的社会交往程度也被大大地削弱了,同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联系开始变得冷漠、生活的情趣淡化,内心枯燥,慢慢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出现“网络孤独症” 。未成年人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出现“网络上瘾症” 、 “网络孤独症”就很不利于他们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化进程。2003 年 8 月 30 日的温州都市报刊登我的爱输给了“传奇” ,报道某中学学生为了玩“传奇”几天几夜呆网吧并与父母隔离,家长写信给报社要
5、求救救孩子。3、网络“污染”和隐蔽性弱化未成年人道德意识。网络世界是个自由的世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网上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动的信息大行其道,未成年人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在调查中,有 36%的未成年人承认自己曾浏览过色情网站,2%的人承认“经常”去看。据权威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BBS中储存的图像,有 83%含淫秽内容。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道德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未成年人网上道德意识淡薄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也将波及未成年人现
6、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网络对未成年人道德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未成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易被左右,从而不利于其良好道德的形成。另一方面,未成年人上网聊天现象日增,网上交友更成为“时尚” 。网上的虚假信息极易使不谙人事的未成年人轻易受到伤害。更危险的是,网络交流的随意性、隐匿性使未成年人成为被侵害对象。2003 年 12 月 15 日的温州都市报一版报道了“传奇”毁了少年郎 ,就因网络游戏引发的故意伤害案。显然,网络对未成年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二、对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的家庭对策随着当今社会的急剧变迁,特别是家庭的变化,致使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力日渐减弱,未成
7、年人思想道德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家庭的变化而日益激化的。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的防范工作虽然需要从社会各个层面展开,但首先特别要从家庭环境因素展开,因为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预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应当对家庭环境进行综合治理:1、健全的家庭结构。一个稳定的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当然,健全的家庭并不仅是家庭形式上的完整,更重要的是指家庭成员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营造出的一种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互敬互爱,不仅给子女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而且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有效的教育环境。实践证明,子女的真诚友爱、善恶分明、乐于助人等优良
8、品质,常常是在父母优良品德的示范下和家庭和谐气氛的熏陶下形成的,因此,健全的家庭是家庭预防机制功能得以实现的首要保障因素。2、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社会需要和谐,一个家庭仍然需要和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给孩子建立良好、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1)做好榜样。家庭的缺失和成员间的关系恶化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积极的做好榜样,不能要孩子心理留下阴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最佳环境。(2)增加沟通时间,重视家庭的亲密度。增加沟通是保护亲子感情的首要条件。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
9、母要以多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着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只有在温暖的背景下,教育引导才能发挥作用。(3)建立互相学习的家庭氛围。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并能够表达不同于父母的看法。而父母在社会急剧的变迁中,既有的知识和生活方式的过时和被淘汰是一种必然。因此,父母与子女之间鲜明的互补性要求两代人相互学习。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是维持和谐的家庭气氛的关键,在互相学习的氛围里,家庭的亲密程度和凝聚力也会大为增强,家庭就成为社会的稳定剂。 3、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本文所指的教
10、育是全方位的教育。(1)全面的教育内容。在现代家庭中,伦理道德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未成年人的政治思想品质、法纪法规、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消费观念、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都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2)得当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与未成年人成长的关系极大,只有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3)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未成年时期又称为“青春危险期” ,由于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矛盾,使他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视父母的话为“圣旨” ,言听计从。因而在对他们教育时,一定要从其年
11、龄特征出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素材为内容,在适当的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启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家长素质。 父母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性格与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是他人难以替代的,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陈旧观念和不良习惯容易被孩子模仿,而父母良好的性格品质将使孩子受益一生。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如何提高家长素质成为了关键,也许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尝试:(1)开办家长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家长学校讲座,力求通过多种途径,充分
12、发挥学校、家庭教育资源优势,向广大家长传播现代教育观念,科学的教子方法,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学校要针对家长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讲座,帮助家长提高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意识和自我调试的技巧。(2)进行法制化管理。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 ,是对家庭对子女失教给予了社会道义上的谴责。然而,失教之过,如果仅靠社会道德标准来调节、约束,在今天已经远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把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家庭教育中,使“养不教”得到一定的行政或法律上的适当惩罚,给那些忽视家教的家长以威慑,才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家长素质。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时期是身体、智力的发育不成熟到成熟的决定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家庭的整体环境始终伴随着未成年人,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其它因素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